一种鼻腔止血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475阅读:1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鼻腔止血海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止血海绵,其由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硅橡胶管、牵引线组成,所述硅橡胶管位于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内,硅橡胶管前后贯穿整个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牵引线捆绑连接在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一端。使用时压扁的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吸液膨胀,医用硅橡胶管随之恢复原状,在达到止血目的的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医用硅橡胶管进行鼻腔呼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通气,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带血的止血海绵,是一种理想的鼻腔止血海绵。
【专利说明】一种鼻腔止血海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通气的鼻腔止血海绵。
【背景技术】
[0002]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单侧,也有双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间歇性少量出血或仅痰中带血,重者为持续性大量出血,甚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对于鼻出血的治疗,局部填塞止血为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长期以来都是以凡士林纱条填塞为主。虽然止血效果良好,但在填塞时对病人造成的痛苦及填塞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令病人难以接受。
[0003]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鼻腔止血海绵成为纱布的最佳替代品,产品利用止血海绵的吸水膨胀性,先将海绵用模具压扁、压实,使用时吸液迅速膨胀为具有高弹性的海绵体,按照压塞部位形状充满鼻腔,提供均匀的支撑和压迫,从而止血,但是由于海绵膨胀后充满鼻腔部位,从而使得患者无法用鼻腔呼吸,只能通过口腔进行呼吸,有的患者在尝试用鼻腔呼吸时,造成血液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导致长久以来的呼吸问题并没有解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在临床过程中出现的止血后无法通过鼻腔呼吸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通气的鼻腔止血海绵。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鼻腔止血海绵,其由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硅橡胶管、牵引线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硅橡胶管位于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内,硅橡胶管前后贯穿整个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牵引线捆绑连接在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一端。
[0006]本实用新型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内前后贯穿设置能通气的硅橡胶管,并在一端捆绑连接牵引线。医用聚乙烯醇海绵吸液膨胀止血后,患者可以通过其内部的硅橡胶管进行鼻腔呼吸,使用完毕可以通过牵引线将止血海绵从鼻腔拉出,避免手工直接接触带血的止血海绵。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通气,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带血的止血海绵。是一种理想的鼻腔止血海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中1.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2.硅橡胶管,3.牵引线。【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从图1、图2可以看出,一种鼻腔止血海绵,其由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1、硅橡胶管2、牵引线3组成。所述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I可以加工为方条形。使用时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I能够吸液膨胀。
[0012]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所述硅橡胶管2位于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I内,硅橡胶管2前后贯穿整个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1,牵引线3捆绑连接在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一端。使用前将穿有医用硅橡胶管2的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I整体压扁压实,使用时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I吸液膨胀,医用硅橡胶管2随之恢复原状,如图2所示。在达到止血目的的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医用硅橡胶管2进行鼻腔呼吸。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I外端捆绑连接牵引线,医用聚乙烯醇海绵吸液膨胀止血后,可以通过牵引线将止血海绵从鼻腔拉出,避免手工直接接触带血的止血海绵。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通气,能够避免直接接触带血的止血海绵,是一种理想的鼻腔止血海绵。
【权利要求】
1.一种鼻腔止血海绵,其由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硅橡胶管、牵引线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硅橡胶管位于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内,硅橡胶管前后贯穿整个医用聚乙烯醇海绵主体,牵引线捆绑连接在医用聚乙烯醇海棉主体一端。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3789978SQ20142013927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杜兰平, 李启鹏 申请人: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