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1018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证候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已作了较系统的论述,阐述了气候变化、六气影响及肺可以致咳嗽,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更是一篇论述咳嗽的专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对咳嗽的症状按脏腑进行分类,分为肺咳、心咳、胃咳、膀胱咳等,并指出了证候转归和治疗原则。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仅拟出了不少治疗咳嗽行之有效的方剂,还体现了对咳嗽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生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侵及于肺而致咳嗽。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为邪气壅肺,多为实证,故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根据邪气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治疗。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故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为“痰”与“火”,祛邪分别采用砝痰、清火为治,正虚则养阴或益气为宜,又应分清虚实主次处理。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芩2-30份、杏仁2-30份、桔梗2-30份、山药2-30份、紫苏子2-30份、诃子肉2-30份、莱菔子2-30份,紫花地丁10-50份、焦山楂1-15份、麦芽1-15份、谷芽1-15份、神曲1-15份。优选地,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黄芩4-20份、杏仁4-20份、桔梗4-20份、山药4-20份、紫苏子4-20份、诃子肉4-20份、莱菔子4-20份,紫花地丁15-40份;焦山楂1-10份、麦芽1-10份、谷芽1-10份、神曲1-10份。以下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药材来源: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性味】苦,温,有毒。【归经】入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诃子肉,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var.tomentella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洗净,稍浸,闷润,去核,干燥制得。【性味】苦、酸、涩,平。【归经】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焦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的干燥成熟果实,洗净切片,放锅内,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性味】酸、甘、微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性味】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神曲,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性味】甘辛,温。【归经】入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采用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方案一:取12味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二:取12味药材,混合后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方案三:取12味药材,混合后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合剂等。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口服制剂: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方法1:片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1:胶囊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方法3:糖浆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方法4:合剂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方法5:口服液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溶解后净化、浓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口服液。上述口服液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本申请人在研究传统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试验,将多种配方进行筛选,找到了能有效治疗咳嗽的中药配方,方中黄芩清热泻火,治肺热咳嗽;杏仁祛痰止咳,治外感咳嗽;桔梗宣肺利咽祛痰,用于咳嗽痰多;山药益肺生津,用于肺虚咳喘;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诃子肉敛肺降火,用于肺虚喘咳,久嗽不止;莱菔子降气化痰,用于痰壅喘咳;辅以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焦山楂、麦芽、谷芽、神曲健脾和胃,用于胃失和降,运化水湿功能下降,导致肺气不利引起的咳嗽痰多。全方相互协同,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食少。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制剂安全有效,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食少。2、经临床试验证明,患者经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治疗后,对支痰热咳嗽的治愈率为48.8%,总有效率为90.7%。3、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制剂,配方科学合理,工艺简单,口感好,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数是体积百分数,v/v表示溶液的体积比。实施例1片剂称取黄芩0.2kg、杏仁0.2kg、桔梗0.2kg、山药0.2kg、紫苏子0.2kg、诃子肉0.2kg、莱菔子0.2kg,紫花地丁1kg、焦山楂0.1kg、麦芽0.1kg、谷芽0.1kg、神曲0.1k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2片剂称取黄芩3kg、杏仁3kg、桔梗3kg、山药3kg、紫苏子3kg、诃子肉3kg、莱菔子3kg,紫花地丁5kg、焦山楂1.5kg、麦芽1.5kg、谷芽1.5kg、神曲1.5k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实施例3颗粒剂称取黄芩1kg、杏仁1.2kg、桔梗0.8kg、山药0.5kg、紫苏子2kg、诃子肉1.5kg、莱菔子0.8kg,紫花地丁1.2kg、焦山楂0.5kg、麦芽0.5kg、谷芽0.5kg、神曲0.5k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实施例4胶囊剂称取黄芩2kg、杏仁2kg、桔梗2kg、山药2kg、紫苏子2kg、诃子肉2kg、莱菔子2kg,紫花地丁4kg、焦山楂1kg、麦芽1kg、谷芽1kg、神曲1k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实施例5口服液称取黄芩0.4kg、杏仁0.4kg、桔梗0.4kg、山药0.4kg、紫苏子0.4kg、诃子肉0.4kg、莱菔子0.4kg,紫花地丁1.5kg、焦山楂0.1kg、麦芽0.1kg、谷芽0.1kg、神曲0.1k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辅料甘露醇、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分装,制得口服液。实施例6颗粒剂称取黄芩2.5kg、杏仁1.5kg、桔梗2kg、山药1.8kg、紫苏子2.5kg、诃子肉0.8kg、莱菔子0.5kg,紫花地丁3kg、焦山楂1.2kg、麦芽0.5kg、谷芽1kg、神曲0.8k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淀粉、糊精,制粒、干燥、整粒即得。实施例7糖浆剂称取黄芩1.5kg、杏仁1.2kg、桔梗2.8kg、山药0.5kg、紫苏子1.2kg、诃子肉1.5kg、莱菔子2kg,紫花地丁2.5kg、焦山楂0.3kg、麦芽0.5kg、谷芽0.5kg、神曲0.3kg。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实施例8合剂称取黄芩2kg、杏仁2kg、桔梗2kg、山药2kg、紫苏子2kg、诃子肉2kg、莱菔子2kg,紫花地丁3.5kg、焦山楂0.5kg、麦芽0.5kg、谷芽0.5kg、神曲0.5k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水、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实施例9粉剂称取黄芩2.5kg、杏仁2kg、桔梗2kg、山药1.8kg、紫苏子1.2kg、诃子肉1.5kg、莱菔子2kg,紫花地丁3kg、焦山楂1kg、麦芽1kg、谷芽1kg、神曲1kg。粉碎,过筛,即得。临床试验一、对痰热咳嗽患者的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观察86例咳嗽患者。86例患者中女性38例,男性48例,年龄范围:18~55岁。2诊断标准主症:1、咳嗽不爽;2、痰浊或粘稠或黄;3、舌质红、苔黄或黄腻;4、脉弦数或滑数。次症:发热,咽痛,口渴,胸闷,全身疲乏,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小便短赤。主症1必备,并具2、3、4主症中的2项,或主症1必备,并具主症2、3、4中任1项及次症中任2项者即可诊断。3纳入标准咳嗽属痰热证候者,病程在1周以内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4评定标准痊愈:咳嗽、咳痰、发热消失,其它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显效:咳嗽、咳痰、发热明显好转,其它伴随症状有所好转。有效:咳嗽、咳痰、发热有所好转,其它伴随症状变化不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5治疗方法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口服液治疗,每次2支,每支10ml,每日3次。6结果经过5-7天的治疗,临床疗效见表1。表1本发明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疗效86421818848.890.7由表1可知,经过5-7天的治疗后,本发明对痰热咳嗽的治愈率为48.8%,总有效率为90.7%。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痰热咳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典型病例韦某,女,就诊时见其神色憔悴、面色少华、纳食无味、舌黄,脉弦数,自述咳嗽两周半,痰粘稠。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查体双肺呼吸音粗。诊断为痰热咳嗽。予本发明实施例4胶囊剂治疗,5天后咳嗽症状几乎消失,继服3天,诸证尽除,1周后随访无复发。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