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肾益气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643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肾益气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现代工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的辐射严重,不少人因此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肾虚、气血不足等,从而导致不少疾病的产生,如体虚脱发、头晕目眩、腰酸背痛、失眠烦热等病症,以及阳萎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性机能衰退。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或常见的治疗由于气血不足引起的上述疾病的药物的化学药物副作用较大,而大多中药,如鹿鞭丸、三鞭丸以及各种蜂制品等疗效不是很确切,且价格不菲。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选用具有补肾益气的中药材相组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药酒物价格低廉,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于体虚,精神颓废,性欲冷淡,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达到补肾益气,强身健体的功效,可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且口感好的药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补肾益气的药酒,它是如下材料组合而成:枸杞,杜仲,海狗肾,菟丝子,人参,鹿茸,当归,白酒。

优选的,它是如下材料组合而成:枸杞50-70克,杜仲30-50克,海狗肾20-30克,菟丝子10-30克,人参30-50克,鹿茸20-30克,当归30-50克,白酒1000-2000克。

优选的,它是如下材料组合而成:枸杞60克,杜仲40克,海狗肾25克,菟丝子20克,人参40克,鹿茸25克,当归40克,白酒1500克。

优选的,所述的白酒为35度以上的白酒。

本发明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补肾益气药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上述所述的药材进行抓取,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研磨成200-300目的细粉。

第二步,取第一步获取的细粉放入容器内,倒入白酒,密封放置20-30天,然后用滤布过滤掉药渣,得到成品药酒。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酒对于体虚,精神颓废,性欲冷淡,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达到补肾益气,强身健体的功效,可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且口感好。

以下为本发明的材料来源: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含有丰富的天然胡萝卜素、维生素C、枸杞蛋白多糖、甜菜碱、亚油酸以及铁、磷、钙等营养成分,有补虚安神、明目祛风、滋肾润肺以及护肝抗肿瘤等作用。

杜仲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杜仲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海狗肾味咸,性热,归肝,肾经,具有暖肾壮阳,益精补髓的功效,主治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早泄;腰膝痿弱;心腹疼痛。

菟丝子性辛甘,平,入肝、肾经,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补肾益气的药酒,它是如下材料组合而成:枸杞,杜仲,海狗肾,菟丝子,人参,鹿茸,当归,白酒。

取枸杞60克,杜仲40克,海狗肾25克,菟丝子20克,人参40克,鹿茸25克,当归40克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研磨成250目的细粉,将细粉放入容器内,倒入白酒,密封放置25天,然后用滤布过滤掉药渣,得到成品药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