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开了骨锚及相关联的器械和方法。
背景技术:
骨锚可在矫形手术中使用,以在愈合、融合或其它过程中将骨固定。在脊柱手术中,例如,骨锚可用于将脊柱固定元件固定到一块或多块椎骨以刚性或动态地稳定脊柱。
在将骨锚联接到骨的常规过程中,通过例如形成皮肤切口并切除位于骨上的软组织或使用微创技术触及骨。然后将其中设置有管心针的插入针(有时称为jamshidi针)驱动进入骨中以形成用于骨开口的轨线。接着,移除管心针并将导丝插入穿过针。然后从导丝上方抽出针,使导丝保留在适当的位置。再将中空攻丝推进到导丝上方并驱动进入骨中,使骨开口扩大为骨锚的导向孔。然后,从导丝上方抽出攻丝,同样使导丝保留在骨开口内适当的位置。再将中空骨锚推进到导丝上方并驱动进入骨开口中。最后,移除导丝并将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联接到骨锚。
上述常规过程存在多个缺点。例如,该方法涉及若干耗时而繁琐的步骤,特别是在要安装多个骨锚的情况下。此外,这些步骤中的许多步骤(例如,推进针、推进导丝、推进攻丝和推进骨锚)采用荧光镜透视导向来完成以确认轨线和插入深度正确。在每个附加步骤中,患者和手术团队的辐射暴露增加,可能引起危险的并发症或不良的长期健康影响。移除针和移除攻丝的步骤还可致使导丝从骨开口上分离,从而需要重新开始该过程。另外,推进锚定件或推进攻丝还可能无意中致使导丝行进到骨开口内,从而可能损伤位于骨附近的精细解剖结构。推进锚定件或推进攻丝还可能致使导丝变得扭结,导致非常难以移除导丝。因此,需要改善的骨锚及相关联的器械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了用于将骨锚植入骨中的各种外科器械和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该外科器械包括具有被构造成能够联接到骨锚组件的远侧末端的细长轴、联接到轴的近侧端部的柄部组件,以及延伸穿过柄部组件和细长轴的内腔的管心针。外科器械还可包括设置在柄部组件内的携载件,其中携载件被构造成能相对于细长轴在近侧方向上平移穿过柄部组件,以在细长轴旋转时朝近侧移动管心针以便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
柄部组件可包括可旋转地彼此联接的第一柄部和第二柄部。当第二柄部保持静止时,第一柄部的旋转可致使携载件相对于细长轴不可旋转地轴向平移。当第一柄部保持静止时,第二柄部的旋转可致使携载件相对于第一柄部可旋转地平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柄部可定位在第二柄部的远侧。外科器械还包括联接到携载件并且可释放地接合到管心针的管心针保持件。管心针保持件可释放地连接到携载件,可在管心针保持件处于相对于携载件的第一位置时使得管心针轴向平移,并且可在管心针保持件处于相对于携载件的第二位置时防止管心针轴向平移。外科器械还可包括骨锚组件,该骨锚组件可配合细长轴的远侧末端并且具有形成于其上用于限定骨锚组件插入骨中的速率的螺纹。携载件可被构造成能够在柄部组件内以等于骨锚组件插入速率的速率平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可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细长轴、形成于远侧端部且被构造成能够配合骨锚组件的配合特征,以及延伸穿过细长轴的内腔。管心针可延伸穿过细长轴的内腔。外科器械还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旋转细长轴以将联接到细长主体的远侧端部上的配合特征的骨锚组件驱动进入骨中的近侧柄部。此外,外科器械可包括相对于近侧柄部可旋转的远侧柄部。外科器械还可包括携载件,该携载件通过螺纹设置在柄部组件内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响应近侧柄部和远侧柄部中的一者相对于近侧柄部和远侧柄部中的另一者的旋转而相对于细长轴轴向移动,以便致使管心针相对于细长轴轴向平移。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远侧柄部保持静止时,近侧柄部的旋转可致使细长轴旋转并且携载件在柄部组件内旋转和轴向平移。相反地,当近侧柄部保持静止时,远侧柄部的旋转可致使携载件在柄部组件内轴向平移但不旋转细长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近侧柄部可配合细长轴的近侧端部,并且远侧柄部在近侧柄部的远侧位置处可旋转地设置在细长轴的近侧部分周围。携载件可通过螺纹联接到形成于远侧柄部内的螺纹,并且管心针可在携载件上一体形成并从携载件朝远侧延伸。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管心针可通过配合元件可移除地配合携载件。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外科器械可包括设置在柄部组件内的管心针保持件,管心针保持件可使得管心针延伸贯穿其中。管心针保持件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管心针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可自由滑动,在第二位置处,管心针保持件刚性地接合管心针以防止管心针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移动。管心针保持件可被构造成能够推进到携载件内,以致使管心针保持件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管心针保持件可包括被处于第二位置的携载件压缩的夹持特征,以致使夹持特征刚性地接合管心针。
在其它方面,外科器械的细长轴可包括带有一个或多个狭槽的近侧部分,该近侧部分延伸穿过远侧柄部并且具有配合近侧柄部的近侧端部。携载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近侧部分内,并且携载件相对于近侧部分不可旋转,使得携载件和细长轴一起旋转。携载件可包括延伸穿过一个或多个狭槽的一个或多个螺纹特征。一个或多个狭槽可使得携载件在细长轴内平移,同时防止携载件在细长轴内旋转。
外科器械可包括其它部件,例如可移除地设置在细长轴周围的保护套管,和/或联接到管心针的近侧端部并且被构造成能够调整从联接到细长轴的远侧端部的骨锚组件延伸的管心针长度的定位柄部。定位柄部可包括用于接合管心针保持件的工具特征,管心针保持件设置在柄部组件内并且具有延伸贯穿其的管心针。工具特征可被构造成能够将管心针保持件推进到携载件中,以致使管心针保持件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将管心针锁定到管心针保持件。定位柄部可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包围将管心针的近侧端部固定到定位柄部的定位特征的至少一部分。定位特征可包括可释放地接合沿外部壳体的接合位置的按钮。定位特征可被构造成能够在按钮脱离接合位置时随管心针相对于外部壳体随管心针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可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细长轴、形成于远侧端部且被构造成能够配合骨锚组件的配合特征、延伸穿过细长轴的内腔,和联接到细长轴的柄部组件。柄部组件可包括联接到细长轴的近侧端部的远侧柄部,并且柄部组件可被构造成能够旋转细长轴以将联接到细长主体的远侧端部上的配合特征的骨锚组件驱动进入骨中。柄部组件还可包括通过螺纹联接到远侧柄部并且联接到管心针的近侧端部的近侧柄部,管心针延伸穿过细长轴的内腔,近侧柄部相对于远侧柄部可旋转以便致使管心针相对于细长轴轴向平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递送骨锚组件的方法。方法可包括将驱动器轴上的接合部分联接到骨锚组件上对应的接合部分。方法还可包括使驱动器的第一柄部保持静止,同时旋转驱动器的第二柄部以致使设置在驱动器内的携载件相对于骨锚组件平移管心针。方法还可包括使驱动器的第二柄部保持静止,同时旋转驱动器的第一柄部以致使轴旋转并沿管心针推进骨锚组件。当第二柄部保持静止时旋转第一柄部,可致使携载件在驱动器内轴向平移以使管心针相对于细长轴轴向移动。
本公开还提供了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装置和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骨锚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b为图1a的现有技术骨锚组件的剖面图;
图2a为外科器械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可联接到携载件的管心针,并且携载件和管心针可因近侧柄部和远侧柄部相对于彼此旋转而发生轴向平移;
图2b为图2a的外科器械的剖视图,其中骨锚组件联接到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远侧端部;
图3为外科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与携载件为一体且从携载件朝远侧延伸的管心针;
图4为外科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通过螺纹接合携载件的管心针;
图5a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外科器械的分解透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近侧柄部和远侧柄部以及用于承载管心针的管心针保持件;
图5b为图5a的外科器械的侧视图,其中骨锚组件联接到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远侧端部;
图5c为图5b的外科器械和骨锚组件的剖视图;
图5d为图5a-5c所示的外科器械的分解透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带定位柄部的管心针;
图5e为图5d的定位柄部的侧视图,示出了定位柄部的外部主体中的窗口以显示出标记;
图5f为图5d的定位柄部的顶视图,示出了用于调整管心针位置的按钮;
图5g为图5d的定位柄部的剖视图,示出了定位柄部的外部主体内的定位特征;
图6a为处于回缩位置的外科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图,该外科器械具有联接到近侧柄部的管心针,从而使得管心针因近侧柄部相对于外科器械的远侧柄部旋转而发生轴向平移;
图6b为处于伸出位置的图6a的外科器械的剖视图;
图7为保护套管的剖视图,该保护套管被定位在图6a和图6b所示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一部分上方;
图8为保护套管的剖视图,该保护套管被定位于图4所示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一部分上方;
图9a-9c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图2a和图2b的外科器械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方法;和
图10a-10d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图5a-5g的定位柄部和外科器械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从整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的原理。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具体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图解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与其它实施方案的特征进行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文提供了用于将骨锚组件插入骨中的方法和装置。使用这些锚定件或器械可取消常规骨锚安装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从而改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一般来讲,提供的手术插入装置包括近侧柄部和远侧柄部,其中近侧柄部被构造成能够控制装置的细长轴的移动,并且远侧柄部被构造成能够控制延伸穿过装置的导丝或管心针的移动。例如,远侧柄部相对于近侧柄部的旋转可致使管心针在相对于细长轴的近侧方向或远侧方向上轴向平移。此外,近侧柄部相对于远侧柄部的旋转可致使细长轴旋转,从而有助于将联接到细长轴的远侧端部的骨锚组件驱动进入骨中。需注意,术语“导丝”和“管心针”在本文中互换使用,并且导丝或管心针的任何构型均可用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器械和方法。
现有技术骨锚组件
图1a-1b示出了现有技术骨锚组件10的一个实施方案,该骨锚组件包括骨锚12、用于收容待联接到骨锚12的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的收容构件14,以及用于将脊柱固定元件捕获在收容构件14内并将脊柱固定元件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的闭合机构16。骨锚12包括近侧头部18和被配置成接合骨的远侧轴20。收容构件14具有近侧端部26和远侧端部32,近侧端部26具有一对在其间限定凹槽30的间隔开的臂28a、28b,远侧端部32具有限定开口的远端表面34,骨锚1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该开口。闭合机构16可定位在臂28a与28b之间并可接合臂28a和28b,以将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捕获在收容构件14内并将脊柱固定元件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
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通常为具有平坦的近侧表面36和大致球形的远侧表面38的截顶球体形状。例示的骨锚组件为设计成用于后期植入椎骨的椎弓根或侧块的多轴向骨螺钉。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以球窝状构造接合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其中近侧头部18和远侧轴20可相对于收容构件14枢转。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的远侧表面38和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内的配合面可具有有利于该构造的任何形状,包括例如球形(如图所示)、环形、锥形、截头圆锥形以及这些形状的任何组合。
骨锚12的远侧轴20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骨,并且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包括外部骨接合螺纹40。可选择远侧轴20的螺纹型,包括螺纹数量、螺距、螺纹大径和螺纹小径以及螺纹形状,以有利于连接骨。示例性螺纹型公开于2011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288599和2012年8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3/0053901中,这两个专利申请公开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虽然所示为螺纹远侧轴20,但远侧轴可具有用于接合骨的其它结构,包括钩。骨锚12的远侧轴20可为中空的,具有将骨锚的长度延伸的中心通道或内腔72,以有利于在例如微创手术中通过导丝或管心针递送骨锚。骨锚组件10的其它部件,包括例如闭合机构16、收容构件14和压缩构件60(如下文所述)可为中空的或以其它方式具有开口,以允许通过导丝或管心针进行递送。远侧轴20还可包括与内腔72连通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开口或穿孔,以允许骨向内生长或者允许穿过骨锚12分配骨粘固剂或其它材料。侧壁开口可从内腔72径向延伸穿过远侧轴20的侧壁。提交于2009年10月29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114174中描述了用于将骨粘固剂递送到骨锚组件10的示例性系统,以及有利于粘固剂递送的另选骨锚构型,该专利申请公开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骨锚12的远侧轴20还可涂覆有允许骨生长的材料,例如羟基磷灰石,并且骨锚组件10可部分或全部地涂覆有抗感染材料,例如二氯苯氧氯酚(tryclosan)。
连接到骨锚12的收容构件14包括一对位于近侧端部26的间隔开的臂28a和28b,这对臂在其间限定了用于收容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的u形凹槽30。臂28a和28b各自可从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延伸到自由端。臂28a和28b各自的外表面可包括诸如凹槽、凹坑、凹口、突出等特征,以利于将收容构件14连接到器械。例如,臂28a和28b各自的外表面可在臂的相应自由端处包括弓形凹槽。公布于2007年2月20日的美国专利no.7,179,261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此类凹槽,该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包括远端表面34,该远端表面通常为限定圆形开口的环形形状,骨锚1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穿过该圆形开口。例如,骨锚12的远侧轴20可延伸穿过该开口。
骨锚12可选择性地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在固定之前,骨锚12可相对于收容构件14在成角锥体内移动,该成角锥体通常由收容构件的远侧端部32和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的几何结构限定。骨锚10可为有利角度螺钉,例如公布于2005年12月13日的美国专利no.6,974,460和公布于2004年5月18日的美国专利no.6,736,820中所公开,这两个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选地,骨锚组件可为常规的(非偏向)多轴向螺钉,其中骨锚在每个方向上以相同的量枢转。
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可直接接触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或可接触中间元件,例如压缩构件60。压缩构件60可位于收容构件14内并插置在脊柱杆22与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之间,以压缩近侧头部18的远侧外表面38,使其直接固定地接合收容构件14的远侧内表面。压缩构件60可包括一对间隔开的臂62a和62b,这对臂可限定用于收容脊柱杆22的u形座64和用于接合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的远侧表面66。
收容构件14的近侧端部26可被构造成能够收容可定位在收容构件14的臂28a与28b之间并接合臂28a、28b的闭合机构16。闭合机构16可被构造成能够将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捕获到收容构件14内,以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脊柱杆22并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骨锚12。闭合机构16可为单个固定螺钉,其具有用于接合设置在收容构件14的臂28a、28b上的内螺纹42的外螺纹。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闭合机构16可包括能够操作以在压缩构件60上起作用的外部固定螺钉以及能够操作以在杆22上起作用的内部固定螺钉。
骨锚组件10可与脊柱固定元件诸如刚性脊柱杆22一起使用。另选地,脊柱固定元件可为动态稳定构件,诸如柔性构件或选择性柔性构件,使得经过器械装备的椎骨之间具有受控移动。
使用时,可装配骨锚组件10,由此使得远侧轴20延伸穿过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中的开口,并且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收容在收容构件14的远侧端部32。压缩构件60可位于收容构件14内,由此使得压缩构件的臂62a、62b与收容构件14的臂28a、28b对准,并且压缩构件14的下表面与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接触。驱动器工具可延伸穿过压缩构件60,并且可配有骨锚12以驱动骨锚12进入骨中。脊柱固定元件,例如脊柱杆22,可位于收容构件14的凹槽30中。闭合机构16可接合设置在收容构件14的臂28a、28b上的内螺纹42。可向闭合机构16施加扭力,使其在凹槽30内移动,以便迫使脊柱杆22接合压缩构件60,并继而迫使压缩构件60移至骨锚12的近侧头部18上,从而相对于收容构件14固定脊柱杆22并相对于收容构件14锁定骨锚12的成角位置。
本文所公开的外科器械可被构造成能够结合上述类型或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类型的骨锚组件进行操作。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应当理解,骨锚组件200可为单轴向螺钉、多轴向螺钉、共平面螺钉、骨钩、有利角度螺钉和/或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其它骨锚类型。有关有利角度螺钉的更多信息可见于2012年10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648,184,该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插入器械
一般来讲,提供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各种插入器械。插入器械一般包括柄部组件以及从柄部组件朝远侧延伸以联接到骨锚组件的细长轴。器械被构造成能够收容穿过其的管心针,柄部组件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管心针的定位。具体地讲,柄部组件可被构造成能够允许调整管心针相对于联接到细长轴的骨锚组件的轴向位置。柄部组件还可被构造成能够在将骨锚组件插入骨的过程中相对于骨锚组件朝近侧移动管心针。此类管心针移动可响应一部分柄部的旋转而自动发生,从而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此类构型特别有利,因为它将防止管心针在骨锚组件的行进过程中进一步插入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本文所公开的器械可具有多种构型,并且各种实施方案中所公开的各种特征是可互换的。
图2a和图2b示出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外科器械可包括具有从其朝远侧延伸的细长轴102的柄部组件106,以及延伸穿过柄部组件106和细长轴102的管心针104。细长轴102可被构造成能够配合骨锚组件,柄部组件106可被构造成能够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并在骨锚组件插入骨中之前或过程中操纵管心针。
细长轴102可具有多种构型,但一般来讲,轴102包括用于联接到柄部组件的近侧端部108和用于配合骨锚组件的远侧端部110。轴102的长度可变化,但轴优选地具有足以在远侧端部110定位在患者体内与骨相邻位置时使得柄部部件定位于患者身体之外的长度。为有利于配合骨锚组件,细长轴102的远侧端部110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配合特征112。配合特征112可沿细长轴102形成于任何位置,诸如远侧端部110,并且其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骨锚组件(例如,上文参照图1a-1b所述类型的骨锚组件)。配合特征112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接合形成于骨锚组件的收容构件中的对应螺纹的螺纹部分113。配合特征112还可包括尖端124,该尖端设置在螺纹部分113的远侧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驱动套头或设置在收容构件内的骨锚的近侧表面。尖端124的直径可小于螺纹部分113的直径。配合特征112还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骨攻丝,或骨攻丝可与细长轴102一体形成。一个或多个鼓包126或直径增大区域可沿细长轴102的长度方向形成,以接合并稳定可联接到骨锚组件的伸出部或保护套管。如图2b所示,骨锚组件可包括折断式伸出部125,其可用作固定螺钉插入过程中的递送插管并且可在手术结束时折断。
细长轴102可包括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的孔的中空近侧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形成于其中用于限定相对凸片136的狭槽。狭槽可仅延伸穿过近侧部分的一部分,由此使得相对凸片136在其近侧端部连接,或者狭槽延伸穿过近侧部分的整个长度,如例示的实施方案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狭槽可具有允许携载件平移可能需要的任意长度,如下文所述。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凸片136可具有大致圆柱形的构型,并且限定用于收容携载件的中空大致圆柱形内腔。每个凸片136的远侧端部可安装在由形成于细长轴上的近侧凸缘143限定的安装表面并从该表面延伸,每个相对凸片136的近侧端部可配合近侧柄部120的远侧端部,由此使得近侧柄部120的旋转能够有效地旋转细长轴102。具体地讲,每个凸片136的近侧端部的尺寸设定成收容于近侧柄部120的远侧端部内,如下文所述,并且可固定配合于其中,例如使用粘合剂、焊接、螺纹或任何其它配合特征进行配合。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螺纹(未示出)形成于相对凸片136的近侧端部的外表面上,用于配合在近侧柄部120内形成的对应螺纹。在凸片未连接的情况下,支撑衬圈138可任选地设置在相对凸片136的近侧部分内以防止相对凸片向内径向移动并保持相对凸片136与近侧柄部120之间的螺纹连接,如图2b所示;然而,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各种特征将细长轴102的任意部分诸如相对凸片136连接到近侧柄部120。此外,尽管在本文中描述为相对凸片136,但细长轴102的近侧端部可具有各种构型,包括各种形状和尺寸。优选地,近侧端部呈具有内腔和至少一个狭槽的主体的形式,主体的形状随着可基于设置于其周围的柄部的形状所确定的结果而变化。任何数量的特征和构型均可包括在细长轴102的近侧端部,并且不限于相对凸片136。
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柄部组件106可与细长轴102的近侧端部108相邻定位,并且可包括近侧柄部120和远侧柄部122。柄部组件106的位置和尺寸可设定成允许用户诸如外科医生握住柄部组件106的一部分并操作外科器械100。虽然近侧柄部120和远侧柄部122可各自具有多种构型,但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柄部120和122各自具有大致细长的圆柱形构型并且为内腔延伸穿过其的中空结构,如图2b所示。每个柄部120、122可包括形成于其上的抓持特征,诸如滚花或其它表面特征,以有利于抓握装置。近侧柄部120可联接到细长轴102的近侧端部108,并且可被构造成能够旋转细长轴102以便将联接到配合特征112的骨锚组件驱动进入骨中。具体地讲,如上所述,相对凸片136的近侧端部上的螺纹或其它配合特征可配合形成于近侧柄部内腔的远侧部分内的螺纹147。
如图2b所示,近侧柄部120的内腔包括沿其远侧部分的扩大直径区域,以在细长轴102的近侧端部处收容相对凸片136的最近侧端部或伸出部145。远侧柄部122可恰好定位在近侧柄部120的远侧并且可移动地设置在细长轴102的近侧部分周围。具体地讲,如图2b所示,远侧柄部122可设置在细长轴102的相对凸片136的周围并且可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至少细长轴102自由旋转。细长轴102上的近侧凸缘143可有助于防止远侧柄部122相对于近侧柄部120和细长轴102平移移动。为了有利于将远侧柄部122安装在相对凸片136的周围,延伸穿过远侧柄部的内腔可具有略大于相对凸片136的外径的直径。另外,如图2b所示,远侧柄部122可包括形成于其中并且沿着延伸穿过远侧柄部122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或整个长度延伸的内螺纹134。螺纹134可与携载件上的螺纹配合,如下文所述。使用时,近侧柄部120和远侧柄部122各自可相对于彼此旋转,同时另一个柄部保持静止。近侧柄部120的旋转将旋转轴102以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远侧柄部122的旋转可有助于相对于细长轴102定位管心针104,以便允许一定长度的管心针104从细长轴102的远侧端部110延伸,如下文所详述。
尽管本文所述的近侧柄部120被构造成能够旋转细长轴102并且远侧柄部122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细长轴102轴向平移管心针104,但近侧柄部120可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细长轴102轴向平移管心针104并且远侧柄部122可被构造成能够旋转细长轴102。
继续参见图2a和图2b,外科器械100还可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柄部组件106内的携载件130。携载件130可被构造成能够联接到管心针,如上文所述,并且在使用时,携载件可有利于相对于联接到细长轴102的骨锚组件定位管心针。
虽然携载件130可具有多种构型,但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携载件130具有大致圆柱形构型并且为内腔延伸穿过其的中空结构。如图2b所示,携载件13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相对凸片136内。因此,携载件130可具有小于由相对凸片136所限定内腔的内径的外径,以允许携载件设置于其中。携载件130可包括形成于携载件130的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螺纹特征132,其接合位于远侧柄部122内表面上的内螺纹134。如图2b所示,携载件130包括形成于携载件的相对侧并且未完全围绕携载件周向延伸的第一螺纹特征和第二螺纹特征,其中相对的螺纹特征被收容于相对凸片136中的相对狭槽140内。因此,携载件130的一部分外表面可为无螺纹的,并且被构造成能够沿着或邻近相对凸片136的内壁滑动,诸如在携载件130平移并且在近侧或远侧方向上移动管心针104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狭槽140可允许形成于携载件的相对侧的一个或多个螺纹特征132延伸穿过其并且接合远侧柄部122的螺纹特征134。此类构型将允许螺纹特征134并因此允许携载件130沿相对凸片136轴向平移,但将防止携载件相对于相对凸片136旋转,并且因此相对于细长轴102旋转。因此,在用户握持近侧柄部120并且远侧柄部122旋转的情况下,远侧柄部122上的螺纹134将与携载件130上的螺纹特征132相互作用,以致使携载件130轴向平移而不沿相对凸片136和相对于细长轴102旋转。此外,如果握持远侧柄部122并且近侧柄部120旋转,与近侧柄部120协调旋转的相对凸片136将迫使携载件130旋转。这样,远侧柄部122中的螺纹与携载件上的螺纹特征132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致使携载件130沿相对凸片136轴向平移,并且因此相对于细长轴轴向平移。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携载件130和远侧柄部122的螺距可与骨螺钉的螺距相同。然而,携载件130和远侧柄部122的螺纹方向优选地相比于骨螺钉的螺纹方向反向。此类构型可允许骨螺钉以与管心针回缩速率大致相同的速率行进到骨中,如下文所述。螺距的反向还导致得到这样的构型,其中近侧柄部120可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以驱动骨螺钉进入骨中,而远侧柄部沿第二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能够有效地导致携载件130和管心针朝远侧行进穿过远侧柄部122。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携载件130和远侧柄部122的螺距可不同于骨螺钉的螺距,以便导致管心针以大于或小于骨螺钉插入速率的速率移动。此外,狭槽140可延伸约30毫米至约60毫米。因此,这样能够使携载件130和管心针104平移约30毫米至约60毫米的距离。然而,狭槽140可延伸各种长度并且不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
如上所述的携载件130在远侧柄部122内的移动可致使联接到其的管心针发生相应的移动。图2a和图2b示出具有大致细长构型的管心针104,其带有尖的远侧末端以有利于插入骨中。如上所述,管心针104或导丝可具有多种构型。如图2a和图2b所示,携载件130可包括沿携载件13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被构造成能够允许管心针104延伸穿过其的内腔144。管心针104可一体形成于携载件130上并从其朝远侧延伸,或可移除地配合携载件,诸如借助配合元件(例如,固定螺钉)。例如,配合元件可允许改变从携载件130沿某个方向延伸的管心针104的长度。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携载件130可包括径向延伸穿过其中侧壁的螺纹通孔146,该通孔可接收固定螺钉142,该固定螺钉可行进到携载件130中以便将管心针140接合并固定于携载件的内腔144内。另外,柄部组件106诸如远侧柄部122可包括通孔148,该通孔允许工具通过通孔插入并触及固定螺钉以调整管心针104相对于携载件130的轴向位置。例如,调整管心针104相对于携载件130的位置可影响能够从联接到细长轴102的骨锚组件的远侧端部110延伸的管心针104的长度。例如,管心针104的远侧平移可使得从细长轴102的远侧端部110延伸的管心针的长度增加,以及管心针104的近侧平移可使得从细长轴102的远侧端部110延伸的管心针104的长度减小。
图3示出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200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器械与图2a和图2b的器械相同,不同的是管心针204与携载件230一体形成。如图3所示,管心针204与携载件230为一体的或整体的,并且从携载件230的远侧朝远侧延伸。在该实施方案中,管心针204可相对于细长轴202平移,但管心针204无法相对于携载件230平移。这样,在携载件230相对于远侧柄部222处于最远侧位置的情况下,可从细长轴202的远侧端部210延伸的管心针204的最大长度无法调整(即,延长或缩短)。
图4示出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30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图4的器械300与图2a和图2b的器械相同,不同的是管心针304通过螺纹接合携载件330。例如,管心针304可包括沿管心针304的近侧部分的螺纹350。另外,携载件330可包括通孔352,其中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能够沿管心针304通过螺纹接合螺纹350的螺纹。此外,通孔350可具有多于一个直径(例如,凹入的孔)或不是全部带螺纹,诸如以便于防止管心针304穿过携载件330行进过远或脱离。这样,管心针304的近侧端部可穿过携载件330的通孔352并且管心针304的螺纹部分350能够通过螺纹接合携载件330直至管心针304固定到携载件330。一旦管心针304固定到携载件330,诸如在外科器械的制造过程中,管心针304可相对于细长轴302平移,但管心针304无法相对于携载件330平移。这样,在携载件330相对于远侧柄部322处于最远侧位置的情况下,可从细长轴302的远侧端部310延伸的管心针304的最大长度无法调整(即,延长或缩短)。
图5a-5g示出用于驱动骨锚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40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图5a-5g的器械400与图2a和2b的器械相同的,不同的是外科器械400包括有助于将管心针404联接到携载件430的管心针保持件460。管心针保持件460可包括沿管心针保持件460的长度方向的通孔462,管心针404可延伸穿过通孔462以便滑动接合或固定到通孔462的一部分。管心针保持件460可装载到管心针保持件的远侧端部或近侧端部和/或从其上移除。管心针404与管心针保持件460的接合可取决于管心针保持件460相对于携载件430的定位,如下文所详述。
管心针保持件460可具有大致圆柱形的构型,但外径可沿其外部部分变化。如图所示,管心针保持件460包括尺寸设定成收容于支撑衬圈438内的近侧无螺纹圆柱形部分,以及具有螺纹构件462和夹持特征464的远侧部分。远侧部分被构造成能够收容于携载件430内,由此使得沿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外表面形成的螺纹构件462通过螺纹接合携载件430的螺纹孔432。夹持特征464呈开槽锥形鼻部的形式,用于限定沿径向向内压缩以接合管心针的相对臂。臂沿径向向内朝最远端渐缩。
使用时,管心针保持件460可相对于携载件430在第一位置(未锁定)与第二位置(已锁定)之间移动。例如,在第一位置时,管心针保持件460可至多部分地通过螺纹接合携载件430。此外,当管心针保持件460处于第一位置时,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夹持特征464未接合携载件。当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夹持特征464未接合携载件430时,夹持特征464未压缩管心针404周围,并且允许管心针404在管心针保持件460内沿轴向滑动移动。
处于第二位置时,管心针保持件460完全通过螺纹拧进携载件430的螺纹孔432,由此使得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夹持特征464收容于形成于携载件430中的渐缩孔434内。当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夹持特征464接合携载件430的渐缩孔434时,渐缩孔434致使夹持特征464的臂朝向彼此压缩并压缩管心针404周围,由此使得管心针保持件460刚性地接合管心针404,从而防止管心针404独立于管心针保持件460发生轴向平移。
通过管心针保持件460与携载件430之间的螺纹接合,管心针保持件460可被推进到携载件430中。此外,管心针保持件460可包括工具接合特征466(例如,凹陷的六角特征),从而允许工具(例如,凸出的六角特征)接合并迫使管心针保持件460诸如相对于携载件430旋转。例如,可迫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相对于携载件430沿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移至第二位置。此外,可迫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相对于携载件430沿第二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便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移至第一位置。
图5a-5c还示出设置在近侧柄部420与远侧柄部422之间的环463。该环可用于本文所公开的任意实施方案中,充当定位装置的保持件,诸如为了有利于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导航而使用的三维传感器阵列。如图所示,环463为大致环形形状并且包括形成于其中用于配合定位装置的孔465,例如螺纹孔。
图5d示出可用于调整管心针的位置并且使管心针保持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工具的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例示的工具可用于本文所述的任意装置。如图5d所示,工具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配合管心针404的近侧端部的定位柄部480。定位柄部480可允许用户将管心针404的远侧端部推进穿过管心针保持件460,诸如在管心针保持件46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即,管心针404可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460平移)。此外,定位柄部480的远侧端部可具有能够接合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工具接合特征466的工具特征482(例如,凸起的六角特征)。这样,在管心针404行进穿过至少管心针保持件460后,定位柄部480可接合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工具接合特征466并且迫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相对于携载件430旋转并与携载件430形成第二位置(即,管心针保持件460刚性地接合管心针404)。
如图5e-5g所示,定位柄部480可包括包围定位特征486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主体484。管心针404可从定位特征486的远侧端部延伸并穿过外部主体484的远侧端部。定位特征486可包括按钮488,可压下该按钮以便使定位特征486与外部主体484脱离并允许定位特征486和管心针404相对于外部主体484平移。这样,定位特征486可改变从定位柄部480延伸的管心针404的长度,从而还可改变能够从细长轴402朝远侧延伸的管心针404的长度(例如,在定位柄部480将管心针404联接到管心针保持件460之后)。尽管在本文中描述为按钮488,但可使用能够使定位特征486脱离外部主体484的任意数量的各种特征,例如滑动特征或螺纹特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按钮488可在多个接合位置490处接合定位柄部480的外部主体484。此外,接合位置490或定位特征486可包括标记492,该标记可基于附接到(或将要附接到)细长轴402的骨锚类型(例如,长度)通知用户从细长轴402延伸到管心针404的近似长度。例如,外部主体484可包括显示形成于定位特征486上的多个标记(例如,数字)的窗口494。每个标记可对应于朝远侧延伸越过细长轴402的最远端的管心针404的长度。此外,标记可对应于用于器械的各种骨锚长度,以允许用户选择适当的骨锚并基于所选的骨锚相对于细长轴402调整管心针404。例如,用户可选择待植入患者体内的45毫米骨锚。用户可随后固定定位柄部480(例如,通过按下按钮488并移动定位特征486),由此使得标记(例如,如窗口494中所示)指示管心针404相对于细长轴402或附接到外科器械400的45毫米骨锚适当地定位。在此位置处,管心针404的尖端的预定长度(例如,约1毫米至约30毫米)可朝远侧延伸越过安装于细长轴402上的骨锚的最远端。
此外,在管心针404最初相对于细长轴402定位之后,用户可继续观察管心针404相对于细长轴402和安装于其上的骨锚的定位。例如,尽管未示出,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管心针保持件460可包括近侧伸出部,该近侧伸出部可包括对应于朝远侧延伸越过细长轴402或骨锚的管心针404的长度的标记。另外,近侧柄部4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观察窗口423,允许用户沿管心针保持件460的近侧伸出部观察标记以便确定从细长轴402或骨锚的远侧端部延伸的管心针404的长度。尽管在本文中描述为使用标记例如数字向用户指示管心针长度,但可使用任意数量的标记,例如颜色、图片等。
使用时,在管心针保持件460处于第一位置(未锁定)的情况下,用户可操纵定位特征486以致使管心针404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460并沿着细长轴402平移,从而调整从联接到细长轴402的远侧端部的骨锚组件延伸的管心针的长度。定位柄部480的旋转可使管心针保持件460拧进携载件430中,从而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移至第二位置(锁定)。诸如由于定位柄部480与管心针404之间的滑动或扣合接合,定位柄部480可被移除并且管心针404可从定位柄部480脱离。
图6a和图6b示出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的外科器械5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外科器械500可包括细长轴502、管心针504和柄部组件506。细长轴502可具有近侧端部508和远侧端部510,其中配合特征512形成于远侧端部510并且被构造成能够配合骨锚组件。细长轴502可为中空的,其中内腔可延伸穿过并沿细长轴502的长度方向延伸。管心针504可延伸穿过细长轴502的至少一部分,诸如内腔。
柄部组件506可联接到细长轴502的近侧端部508并且可包括近侧柄部520和远侧柄部522。柄部组件506的位置和尺寸可设定成允许用户诸如外科医生握住柄部组件506的一部分并操作外科器械500。在该实施方案中,柄部相比于之前的实施方案是反向的。具体地讲,近侧柄部520控制管心针的位置,而远侧柄部522用于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中。
如图所示,远侧柄部522被定位在细长轴502的近侧柄部520与近侧端部508之间。远侧柄部522具有带直径缩小区域的近侧部分,其中直径缩小区域使得近侧部分可收容于形成于近侧柄部520的孔525内。近侧部分可包括形成于其外表面上的螺纹592,该螺纹接合形成于朝近侧延伸到近侧柄部520的远侧端部中的孔525内的对应螺纹590。远侧柄部522的远侧部分可被扩大以有利于抓持,并且包括形成于其最远端用于收容细长轴502的近侧端部508的孔527。因此,远侧柄部520相对于近侧柄部520的旋转将使细长轴502旋转。另外,如图所示,形成于近侧柄部520的孔525包括位于其最近端用于配合管心针504的直径缩小区域529。管心针504可通过螺纹配合于直径缩小区域529中,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地与其配合。这样,近侧柄部520相对于远侧柄部522的旋转可在近侧方向或远侧方向上相对于细长轴502平移管心针504。此外,远侧柄部522的旋转可使细长轴502旋转。
配合特征512可形成于细长轴502的远侧端部510并且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骨锚组件(例如,上文参照图1a-1b所述类型的骨锚组件)。配合特征512可包括被构造成能够接合形成于骨锚组件的收容构件中的对应螺纹的螺纹表面。配合特征512还可包括设置在螺纹表面远侧的尖端524,该尖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驱动套头或骨锚的近侧表面或设置在收容构件内的压缩顶盖(未示出)。尖端524的直径可小于螺纹部分的直径。配合特征512还可被构造成能够接合骨攻丝,或骨攻丝可与细长轴502一体形成。一个或多个鼓包526或直径增大区域可沿细长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以接合并稳定可联接到骨锚组件的伸出部或保护套管。
使用时,管心针504可沿细长轴502的内腔的长度方向平移,并且可从细长轴502的远侧端部510伸出。此外,管心针504沿内腔的平移可使得从细长轴502的远侧端部510延伸特别是从联接到细长轴的骨锚组件的远侧端部延伸的管心针504的长度改变。例如,管心针504的远侧平移可使得从骨锚组件延伸的管心针的长度增加,管心针504的近侧平移可使得从骨锚组件延伸的管心针504的长度减小。当近侧柄部522完全通过螺纹接合时,如图6b所示,管心针完全从骨锚组件延伸并且处于其最大长度。
图7示出被定位在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一部分上的保护套管600的一个实施方案,诸如上文所述并且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外科器械500的细长轴502。保护套管600可有助于神经传递过程,诸如神经监测导航。保护套管可充当至少绝缘管心针的绝缘体。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保护套管可由一种或多种射线不可透和射线可透的材料制成,并且可包括射线不可透的标记物。
图8示出被定位在外科器械的细长轴的一部分上的保护套管6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诸如上文所述并如图4所示的外科器械300的细长轴302。尽管所示和所述的保护套管600为联接到如图7和图8所示的外科器械300和500,但包括本文所公开的任意外科器械在内的任意数量的外科器械均可与保护套管600联接。
方法
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器械可用于执行多种外科手术。虽然下文讨论了用于将骨螺钉递送至椎骨的示例性方法,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该器械可用于在各种外科手术中递送多种植入物。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该器械可用于在微创、关节镜式、内窥镜式、开放式或其它外科手术中将螺钉递送至患者全身的软组织或骨。
图9a-9c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具有管心针的外科器械驱动骨锚组件进入骨824中的示例性方法。下文所详述的方法可使用上文所公开的任意器械(例如,器械100、200、300、400),任何必要的修改对于阅读过上述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以举例的方式,结合图2a-2b的器械100描述该方法。
首先,可切开切口以触及骨锚组件900(例如,椎弓根螺钉)待联接的骨824(例如,椎骨)。骨锚组件900可联接到器械100并行进穿过切口至骨锚组件邻近骨表面的位置。在穿过切口插入之前、插入过程中或插入之后,可基于各种参数诸如骨锚组件的长度将管心针104指引到初始位置。此操作可例如通过使近侧柄部120保持固定,同时旋转远侧柄部122来实现,以致使携载件130和对应的管心针104轴向平移。在例如使用图4-5g的器械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将管心针锁定至管心针保持件之前,管心针可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轴向滑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管心针104最初可被定位成使得管心针104从骨锚组件900的远侧端部突出所需的量。实现方式可为例如使用定位柄部480(例如,通过按下按钮488并移动定位特征486),由此使得标记(例如,如窗口494中所示)指示管心针404相对于细长轴402适当地定位。例如,定位柄部480可被设定为显示对应于所选骨锚长度的标记,由此使得管心针尖端的预定部分朝远侧延伸越过附接到外科器械400的骨锚的远侧端部。可能需要相对于携载件调整管心针,以进一步调整长度。应当理解,管心针104最初可被定位成使得管心针104不从骨锚组件900的远侧端部突出。
如图9a所示,可通过将器械向骨表面朝远侧攻入或推动,使突出管心针104进入椎弓根822。远侧柄部122可相对于近侧柄部120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致使管心针104机械行进到骨中,如图9b所示。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可在远侧方向上将冲击力施加于管心针104,以将管心针104推进到骨中。可通过荧光镜透视检查确认适当的轨线和深度。插入深度也可由外科医生推断得到(例如,基于远侧柄部122的旋转次数、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由刻度或标记提供的视觉反馈,诸如通过近侧柄部420的观察窗口423所示,或基于携载件击中设置在外科器械中或外科器械上的止动件)。
一旦管心针104推进至所需的深度,可例如相对于远侧柄部122顺时针方向旋转近侧柄部120(即,远侧柄部122保持固定),以便沿由管心针104形成的路径驱动骨锚组件900,如图9c所示。重新参见图2a和图2b,当远侧柄部122保持固定时,近侧柄部120的旋转将致使细长轴102近侧端部上的相对凸片136发生对应的旋转。由于携载件130与凸片136为键连接,因此将致使携载件130与凸片136协调旋转。因此,携载件上的螺纹特征132将相对于形成于保持静止的远侧柄部122中的螺纹134旋转,从而迫使携载件130沿相对凸片136平移。由于螺纹相比于骨螺钉上的螺纹反向,因此携载件130将在远侧柄部122内朝近侧移动,从而使管心针104相对于骨螺钉900在近侧方向上移动。由于管心针104固定到骨,因此管心针104可随骨锚组件900朝远侧行进到管心针104的上方而在骨内保持恒定的深度。柄部组件将沿管心针104朝远侧移动以协调骨锚组件900的远侧行进。在其中携载件130和近侧柄部122的螺纹特征与骨锚组件的螺纹部分具有相同螺距的实施方案中,管心针104回缩到骨锚组件900的速率可与骨锚组件900的行进速率相同,由此使得管心针104在骨内保持在大致固定的深度。在其中携载件130和远侧柄部122的螺纹特征与骨锚组件的螺纹部分具有较小螺距的实施方案中,管心针104回缩到骨锚组件900的速率可略快于骨锚组件900的行进速率,由此使得管心针104随骨锚驱动进入骨中而至少部分地相对于骨在近侧方向上回缩。
当骨锚组件900被驱动进入期望的深度时,管心针104和细长主体102可脱离骨锚组件并从切口移除。然后可执行后续步骤,诸如将脊柱杆或其它部件附连到骨锚组件的收容构件。
骨锚组件可包括各种自攻特征以有利于插入骨中并防止骨在锚定件插入过程中破裂。在一些情况下,患者解剖结构或外科医生偏好可能需要在插入骨锚组件之前攻入骨。在所述实例中,可修改上述方法以使用包括一体式骨攻丝或经由接合部分连接到骨攻丝的外科器械的实施方案。
如上文所述,可使用工具来调整器械的管心针相对于器械的细长轴或联接到细长轴的骨锚组件的位置。如图5d-5g所述,工具可包括定位柄部480,其可用于调整管心针404相对于细长轴诸如图5a-5d所示器械400实施方案的细长轴402的位置。尽管本文参照图5a-5d所示的器械400实施方案描述定位柄部480,但定位柄部480可与任何器械实施方案一起使用。
图10a-10d示意性地示出另一种使用工具或定位柄部480及具有管心针404的外科器械400驱动骨锚组件900进入骨824中的示例性方法。首先,定位柄部480的远侧端部可移除地联接到管心针404的近侧端部,如图10a所示。管心针404从器械40的细长轴402延伸的长度可通过如下方式调整:按下按钮488,然后在远侧方向(例如,以增加长度)或近侧方向(例如,以减小长度)上滑动定位特征486。一旦管心针404长度被设定(即,释放按钮并接合接合位置490),用户即可将位于定位柄部480的远侧端部处的工具特征482接合到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工具接合特征机构466中,以便旋转管心针保持件460。管心针保持件460可相对于携载件430旋转,直至管心针保持件460与携载件430形成第二位置,其中管心针保持件460刚性地接合管心针404并锁定管心针404相对于至少管心针保持件460的位置。用户可随后从管心针404移除定位柄部480(例如,将定位柄部480从管心针404的近侧端部拉下)。
器械400的远侧端部可随后插入切口并且管心针404的远侧端部可连接到骨。用户可随后在器械400的近侧端部施加远侧导向力,以便迫使管心针404进入骨中。另选地或除此之外,用户可握住近侧柄部420并旋转远侧柄部422以便使管心针404在远侧方向上进入骨中。一旦期望长度的管心针404接合到骨,用户即可旋转近侧柄部420以便驱动骨锚组件900进入骨中。
另选地,在将器械的远侧端部插入切口之前,骨锚组件900可能尚未附接到细长构件402的远侧端部。可将工具(例如,具有凸起的六角特征)插入管心针保持件460的工具接合特征466(例如,具有凹入的六角特征),以使管心针保持件460相对于携载件430旋转并使管心针保持件460定位于第一位置。如上所述,当管心针保持件460处于第一位置时,管心针404可相对于管心针保持件460移动。因此,管心针404可保留在适当的位置(例如,插入骨中)并且外科器械400的其余部分可滑离管心针404的近侧端部,如图10b所示。此类构型允许在手术部位执行各种其它手术而不存在来自器械400的妨碍,同时保持管心针的位置。一旦手术部位准备好植入锚定件,用户即可将骨锚组件900附接到细长构件402的远侧端部410。一旦附接上骨锚组件900,用户即可引导管心针404的近侧端部穿过骨锚组件900的远侧端部并沿管心针404继续推进外科器械直至骨锚组件900的远侧端部与骨接触,如图10c和图10d所示。然后,可将管心针保持件460重新定位于第二位置(例如,使用工具),以便将管心针404固定到管心针保持件460。用户可随后继续驱动骨锚组件900进入管心针404上方的骨中(例如,旋转近侧柄部420),如上文所述。
当骨锚组件被驱动进入期望的深度时,管心针404和细长主体402可脱离骨锚组件900并从切口移除。然后可执行后续步骤,诸如将脊柱杆或其它部件附连到骨锚组件900的收容构件。
应当指出的是,由本文的附图或说明所暗示的方法步骤的任何顺序不应理解为是限制本公开的方法按照该顺序执行步骤。相反,本文所公开的每种方法的各种步骤可按照任意多种顺序执行。此外,由于所描述的方法仅为示例性实施方案,因此包括更多步骤或包括更少步骤的各种其它方法也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管心针可为刚性的或柔性的。管心针可由射线不可透的材料制成,以利于采用荧光镜透视检查和其它成像技术实现可视化。本文所公开的装置的其它部件(例如,细长主体部分、柄部部分等)可由射线可透的材料制成,以免干扰导向突起部的可视化。示例性射线可透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和高强度聚合物。本文所公开的装置还可适用于图像导向型外科系统和刺激系统(例如,通常用于监控椎弓根缺口以及确认螺钉或器械放置情况的神经监测系统)。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可提供多个优点。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缩短定位和放置骨锚组件所需的时间,可减少患者和外科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还可避免诸如针放置、导丝插入和移除以及攻入等程序步骤。又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通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控制导向突起部深度来避免器械意外行进,可消除在移除针或攻丝过程中移除导丝的风险,还可避免导丝弯曲或扭结。
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用于微创手术和/或开放式手术中。虽然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一般在将骨锚推进到椎弓根的语境下进行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和装置可用于任何人类或动物骨、植入物、无生命物体等。
虽然已结合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在本文所述的发明构思的实质和范围内可以作出多种更改。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是具有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语言限定的全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