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铂在制备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5643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洛铂的新应用,具体是涉及一种洛铂在制备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背景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已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pleuralmesothelioma,mpm)是一种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胸膜原发性肿瘤。以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局部侵袭为主、预后差为主要特点,近几十年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根据组织形态学分类,mpm可分为上皮型、肉瘤样型(纤维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以上皮型多见。mpm最常见的病因是接触石棉,此外还有感染结核、恒河猴病毒40以及接触玻璃纤维、放射线、沸石等非特异性工业化合物等。目前欧美国家已经禁止了石棉的生产和使用,而在我国仍被广泛采用,因此其发病率将在长时间内继续增长。mpm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继肺癌之后需要面对的重要科学难题。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细胞因子等生物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只能局部控制病情,易转移复发,恶性胸膜间皮瘤就诊时患者多属晚期,肿瘤生长广泛而比毗邻心肺等重要脏器,导致放射野和剂量的局限,从而影响放疗效果,细胞因子等生物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的临床证实,因此,化疗为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药物治疗效果普遍比较差,毒性反应大,副作用强,缺乏有效、安全、低毒的化疗药物。洛铂(lobaplatin,d-19466)又名洛巴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由德国爱斯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astamedicaag)研发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其化学名称为:1,2-二甲基-环丁烷-乳酸合铂。分子式为c9h18n2o3pt,分子量为397.34。本发明申请人分别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556219.1、名称为“一种以草酸盐制备洛铂三水合物的方法”和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500619.0、名称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洛铂三水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注射用洛铂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表明,洛铂对多种动物和人肿瘤细胞株有明确的细胞毒作用,与顺铂的抑瘤 作用相当或者更好,克服了顺铂的肾毒性、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比卡铂轻,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洛铂副作用比顺铂和卡铂低,抗肿瘤活性强,毒性较小,安全,溶解度好,在水中稳定,主要用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洛铂可以用于制备治疗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多种病症,但未见利用洛铂及其制剂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方面的治疗作用的专利文献和研究报道。本申请人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洛铂及其制剂可以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洛铂的一种新应用,实质上是洛铂在制备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洛铂的有效治疗量为30-60mg/m2体表面积,优选治疗量为40-50mg/m2体表面积,最优选的治疗量为40mg/m2体表面积。所述的铂在制备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中的应用是将洛铂制成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或大容量注射液。优选冻干粉针剂。在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或不加入药学上常规载体,如赋形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调节剂等,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所需剂型。前述的洛铂制剂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给药。本发明洛铂及注射用洛铂可以是上市药品,也可以按照专利申请号cn201010556219.1或cn201010500619.0中的方法来进行制备。洛铂是最新的第三代铂类化疗药,与顺铂(第一代)、卡铂(第二代)相比,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相当或更好,且对人体毒性更小,副作用最小,更为安全。洛铂抗瘤谱广泛,对多个癌种有效。洛铂对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显著的疗效,其副作用小,临床用药更为安全。本申请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发现,洛铂确可用于制备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洛铂在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中的实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为阐释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洛铂体外抗胸膜间皮瘤的活性研究1.1材料及试剂1.1.1药物名称和来源:洛铂为白色冻干粉,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卡铂为白 色粉末,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培美曲塞,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顺铂为黄色粉末,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制方法:以上药物均用无血清培养基配成相应浓度。1.1.2细胞株胸膜间皮瘤ncl-h2452细胞,购自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按照所提供的说明书培养。1.1.3试剂及仪器dmem/f12(1:1)培养基、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青霉素(10万u/l)、链霉素(100mg/l)、co2孵箱、elx800型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1.2研究方法1.2.1细胞培养以含10%胎牛血清、10万u/l青霉素和100mg/l链霉素的dmem/f12(1:1)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常规传代培养ncl-h2452细胞。1.2.2细胞抑制率测定取对数生长期ncl-h2452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以40000ml-1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板(边缘孔用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填充),于5%co2、37℃孵育72小时,药物分别设5-7个浓度,每个浓度设6个复孔,连续作用48小时后,每孔加入0.5%mtt溶液20μl,继续培养24小时。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dmso),置于摇床上低速振荡2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以酶标仪在518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od)。空白对照以新鲜无血清培养基替换。计算药物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药物抑制率(%)=(空白对照od-用药od)/空白对照od×100%半数抑制浓度(ic50):指被抑制一半时抑制剂的浓度,即凋亡细胞与全部细胞数之比等于50%时所对应的浓度。诱导能力越强,该数值越低。1.3试验结果不同剂量的洛铂、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单用时均能明显抑制体外胸膜间皮瘤sncl-h2452细胞的增殖,其中洛铂剂量为20-40mg/m2时,抑制率程递增趋势且递增幅度明显;洛铂剂量为40-60mg/m2时,抑制率缓慢递增,当洛铂剂量为70mg/m2时,其抑制率保持平稳,不再增长。洛铂剂量为20mg/m2时,药物浓度太低,抑制作用弱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洛铂剂量为30-70mg/m2时,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具体结 果见表1和表2:表1洛铂、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对体外胸膜间皮瘤sncl-h2452细胞抑制率(%)结果注: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为最佳抑制浓度。表2洛铂、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对体外胸膜间皮瘤sncl-h245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药物名称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洛铂半数抑制浓度(μm)12.050.410.39.11.4实验结论不同剂量洛铂、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单用时均对体外胸膜间皮瘤sncl-h2452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洛铂剂量为20-40mg/m2时,抑制率程递增趋势且递增幅度明显;洛铂剂量为40-60mg/m2时,抑制率缓慢递增,当洛铂剂量为70mg/m2时,其抑制率保持平稳,不再增长。洛铂剂量为30-70mg/m2时,抑制作用显著优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在此给药剂量范围内的洛铂均具有显著的抗体外胸膜间皮瘤sncl-h2452细胞增殖作用。洛铂剂量为20mg/m2时,药物浓度太低,抑制作用弱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因此,洛铂抑制胸膜间皮瘤优选剂量为30-60mg/m2,最优选剂量为40mg/m2。试施例2:洛铂对胸膜间皮瘤的体内疗效研究2.1材料和试剂:2.1.1药物名称和来源:洛铂为白色冻干粉,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卡铂为白色粉末,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培美曲塞,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顺铂为黄色粉末,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1.2实验动物和细胞清洁级昆明小鼠(4-6周龄),由昆明医学院动物科提供;胸膜间皮瘤ncl-h2452细胞,购自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2.1.3试剂及仪器dmem/f12(1:1)培养基、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青霉素(10万u/l)、链霉素(100mg/l)、倒置显微镜、co2孵箱、移液管、吸耳球、酒精灯。2.2试验方法2.2.1细胞培养ncl-h2452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100u/ml链霉素和100u/ml青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在37℃、饱和湿度的5%co2孵箱中传代培养。2.2.2注射用细胞悬液的制备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消化,离心,收集细胞,用2ml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重悬离心后的细胞层,摇匀制备成细胞悬液,调成1×107个/ml浓度。2.2.3模型建立及给药用注射器吸取细胞0.2ml注射于只小鼠的右侧腋部皮下,标记位置,待瘤体积生长至100~300mm3之间后,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顺铂组、卡铂组、培美曲塞组和洛铂组。每组6只,顺铂组每日静脉注射顺铂5mg/kg,1次/周,连续两周;培美曲塞组每日静脉注射培美曲塞4mg/kg,1次/周,连续两周;卡铂组每日同一时间静脉注射卡铂100mg/m2体表面积,1次/周,连续两周;洛铂组按不同给药剂量每日同一时间静脉注射洛铂(见下表),1次/周,连续两周。对照组每日同一时间静脉注射ns2ml。每周测2-3次瘤体积,称鼠重,记录数据。计算肿瘤体积(tv)、相对肿瘤体积(rtv)和抑瘤率(ir)。肿瘤体积(tv)=1/2×a(长径)×b2(宽径)相对肿瘤体积(rtv)=vt/v0(式中v0为分组给药时测得的肿瘤体积,vt为每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抑瘤率(ir)%=(1-顺铂组或卡铂组或培美曲塞组或洛铂组平均瘤重/ns组平均瘤重)×100%2.2.4试验结果培美曲塞、顺铂、卡铂和不同剂量的洛铂单用时均对胸膜间皮瘤有治疗效果,能明显抑制胸膜间皮瘤的生长;其中洛铂剂量为20-40mg/m2时,抑瘤率程递增趋势且递增幅度明显;洛铂剂量为40-60mg/m2时,抑瘤率缓慢递增,当洛铂剂量为70mg/m2时,其抑瘤率保持平稳,不再增长。洛铂剂量为20mg/m2时,药物浓度太低,对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弱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洛铂剂量为30-70mg/m2时,对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此外,洛铂给药剂量为70mg/m2体表面积时,由于给药浓度最高,药物毒 性大,一只小鼠出现药物相关性死亡;顺铂给药后也导致一只小鼠出现药物相关性死亡。表1培美曲塞、顺铂、卡铂和不同剂量洛铂对胸膜间皮瘤ncl-h2452细胞生长抑制疗效注:d0:第一次给药时间;dn:第一给药后20天;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为最佳给药浓度。2.3试验结论培美曲塞、顺铂、卡铂和不同剂量的洛铂单独给药时均对胸膜间皮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抑制胸膜间皮瘤的生长;其中洛铂剂量为20-40mg/m2时,抑瘤率程递增趋势且递增幅度明显;洛铂剂量为40-60mg/m2时,抑瘤率缓慢递增,当洛铂剂量为70mg/m2时,其抑瘤率保持平稳,不再增长。洛铂剂量为20mg/m2时,药物浓度太低,对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弱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洛铂剂量为30-70mg/m2时,对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顺铂、卡铂和培美曲塞,但是洛铂给药剂量为70mg/m2体表面积时,药物浓度过高,毒副作用明显,因此,本发明优选洛铂剂量为30-60mg/m2时,为治疗胸膜间皮瘤有效治疗量;最优选洛铂给药剂量为40mg/m2体表面积。实施例3:洛铂治疗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试验3.1病例选择:按照文献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刘志松;荆随宁;王建洪),超声检查在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施林姝;杨文兰;陶巨蔚),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王永亮)进行筛选,根据uicctnm分期。筛选出明确诊断为胸膜间皮瘤的患者19例,所有患者kps评分均大于60。将1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男5例, 女5例,年龄50-64岁,平均58.6岁,处于ⅲ期2例,ⅳ期8例;对照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2-60岁,平均56.9岁,处于ⅲ期2例,ⅳ期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预计生存大于3个月。3.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注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15min,第一天;顺铂70mg/m2静滴,第1、2、3天,每21天为一周期,2周期记录试验结果。治疗组静脉滴注洛铂40mg/m2,一周一次,疗程3周,为一周期,2周期记录试验结果。3.3判定方法:疗效按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和无变化(nc)。以cr+pr计算有效率(rr),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评定以kps评分为标准,治疗后评分上升10分以上为提高,10分以内为稳定,减少10分以上为降低。3.4结果3.4.1近期疗效:治疗组10例中有效率(cr+pr)为70.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0.0%;对照组9例中有效率(cr+pr)为55.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9%;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组别例数crprsdpdrr(%)dcr(%)治疗组10252170.090.0对照组9143155.688.93.4.2近期生活质量:治疗组中有6例(60.0%)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照组中生活质量改善为4例(44.4%),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比较见表二。表2两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比较组别例数改善(%)稳定(%)下降(%)治疗组106(60.0%)3(30.0%)1(10.0%)对照组94(44.4%)4(44.4%)1(11.1%)3.4.3讨论:从上述结果可知,治疗组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洛铂作为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品优于培美曲塞和顺铂。说明洛铂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潜在的治疗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