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文档序号:1099687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熊果酸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或/和保健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熊果酸的新用途,确切地说是熊 果酸在抗血栓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熊果酸(ursolic acid)又名乌索酸(乌苏酸),属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它在自然界 分布很广,如存在于杜鹃花科植物熊果的叶、果实中,玄参科植物毛泡桐的叶中,以及木樨 科植物女贞的叶中。熊果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癌、对肝损伤的保护、抗菌消炎和 抗病毒等作用。近年来发现:熊果酸不仅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而且能抑制多种 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它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有明显的安定和降温作用,能抑制CCl 4诱 导的肝损伤,体外对G+和(Γ菌及酵母菌等都具有抑制活性,同时熊果酸及其衍生物还对病 毒具有抑制活性。但未见有关于抗血栓反方面的报道。
[0003] 血液中存在着互相拮抗的凝血系统和抗血栓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生理情 况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不断地被激活,从而产生凝血酶,形成微量的纤维蛋白,沉着于血管 内膜上。但这些微量的纤维蛋白又不断地被激活了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所溶解,同时被激 活的凝血因子也不断地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吞噬。凝血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动态 平衡,既保证了血液有潜在的可凝固性又始终保证了血液的流体状态。然而,有时在某些能 促进凝固过程的因素的作用下,打破了上述的动态平衡,触发了凝血过程,便形成血栓。
[0004] 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如心肌梗死、缺血性猝死、深静脉血栓等的基本病理过程,它 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它的形成与血小板的聚集、粘附,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 纤维蛋白的形成密切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栓 疾病引起的死亡已经排到了第一位。动脉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了斑 块的破裂,使血液里的血小板发生聚集,激活了体内的凝血系统,最后导致血栓形成。一旦 堵塞以后就会发生组织的缺血和坏死,产生严重的后果。在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或特殊 状态下,需要辅助使用抗血栓药物,才能达到更好的抗血栓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熊果酸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新 应用。
[0006] 其中,所述的新应用是抗血栓作用。
[0007] 熊果酸可购买普通市售产品,也可以自制,从植物中提取获得。
[0008] 熊果酸(ursolic acid)别名乌索酸,分子式:C3〇H48〇3,结构式如下:

[0009] 本发明对熊果酸的体内抗血栓作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血 栓作用,可单独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 实施例1熊果酸抗血栓作用实验 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的方法制备大鼠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连 续灌胃7次,考察熊果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四项的影响。
[0012] 仪器和材料:HF6000-4半自动凝血分析仪、HT-100C血流变粘度测试仪、TGL-16gR 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试剂盒(105262);活 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试剂盒(1121781);凝血酶时间(TT)测定试剂盒(121151);纤 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132079)均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0013] 实验动物:SPF级的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50~300 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许可证号:SCXK(豫)2010-0002。
[0014]实验方法: 样品溶液的配置:熊果酸用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
[0015] 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 熊果酸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次,早晚各一次(每次间隔12h),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 应的空白溶剂(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kg),给药组给予 相应的药物,于第5次给药后开始造模,方法如下: 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〇. 8 mg/kg )2次,间隔时间为4 h。第1次皮下 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后2 h,将大鼠置于0~2 °C冰水中游泳5 min,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 型。最后一次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后大鼠禁食不禁水饲养,在相应的时间给第六次药。最 后一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6 h进行最后一次药,给药30 min后用10 %水合氯醛(300 mg/ kg)麻醉大鼠,于腹主动脉取血,测量相应的指标。
[0016] 数据处理:结果采用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数值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单因 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0VA)比较其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如下: 表1熊果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Data represent mean土SD· n=7; 与空白组相比,*#P〈〇. OOI; 与模型组相比,###Ρ〈〇·〇〇1 ; 与阳性对照相比,^P〈〇 · 001 or,0 · 001 <^卩〈0 · 01。
[0017] 由表1可知,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高、中、低切变频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极显著升高 (P〈0.001 ),说明大鼠的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给药组各切变频率 下的全血粘度均极显著降低(P〈〇.001),且在各切变频率下熊果酸降低全血粘度的效果与 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当(P>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活性。
[0018] 表2熊果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粘度的影响

Data represent mean±SD. n=7; 与空白组相比,*#P〈〇. 001; 与模型组相比,###P〈〇 · 001,or,0 · 001<##P〈0 · 01,#P〈0 · 05; 与阳性对照相比,^P〈〇 · 001 or,0 · 001 <^卩〈0 · 01。
[0019] 由表2可知: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在中切变率下的血浆粘度极显著升高(P〈 0.001),说明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给药组可极显著降低血浆 粘度(P〈0.001 ),且其效果与阳性对照相当(P>0.05 ),说明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活性。
[0020] 表3熊果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凝血四项的影响

Data represent mean±SD. n=7; 与空白组相比,*#P〈〇. 001; 与模型组相比,###P〈〇 · OOI,or,O · OOI<##P〈0 · OI,#P〈0 · 05; 与阳性对照相比,^P〈〇. 001。
[0021]由表3可知: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TT、APTT和PT均极显著地降低,而FIB极显著地 升高(P〈0.001),说明大鼠的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给药组可极显 著地延长TT、APTT和PT,且能极显著地降低FIB(P〈0.001 ),且熊果酸给药组延长TT和APTT 的效果与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相当(P>〇.05)。说明各个给药组可以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 源性凝血途径以及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来抑制血液的凝固,从而来抑制血栓的形 成。
【主权项】
1.熊果酸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领域,具体涉及熊果酸的新用途。通过体内抗血栓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熊果酸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
【IPC分类】A61K31/56, A01P7/02
【公开号】CN105708841
【申请号】CN201610047586
【发明人】康文艺, 郭秀春, 余琦, 谢平耀, 王学标
【申请人】河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