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226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经肠道益生菌发酵制得的发酵组合物,以及该发酵组
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药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
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其集簇
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目前已成为心内科和糖尿病(DM)医师共同关注的热点,
国内外至今对它的认识争议颇多。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肥胖、
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代谢紊
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可见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而是代谢综合
征的组成部分之一。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
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③可造成多种疾病增加,如高血压、冠心
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包括与性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以及消化
系统的胰腺癌、肝胆癌、结肠癌等。④有共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防治住一种代谢紊乱,也就
有利于其他代谢紊乱的防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饮食结构的
变化,MS发病率逐年上升,MS已成为严重危害大众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无系统论述,因其为多种症候群的总和,现代中医大多从其相
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眩晕、肥胖、消渴、胸痹等病证范畴命名与论治。对早期MS患者除了改
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和运动外,西医尚缺乏适当的药物干预手段,中医则根据患者的临床
表现辨证论治。MS有着不同的症候组分,表现为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等的不
同,西医会针对不同的症候而采用控制体重、降压、降脂和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缺乏整体
治疗,而中医以整体观为指导,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组成复方
剂型,与改善生活方式综合干预;中药的另一个优势是相对安全,这点对MS的长期治疗格外
有益。中药汤药是运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但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的
缺点是口感较差,味道较苦,患者不易下咽,影响治疗效果,并且传统中药治疗虽然从整体
观念辨证论治,但是在对症治疗方面效果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
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该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复方制成:西洋
参4.0~24份、生地黄12~60份、山药12~120份、山茱萸12~48份、茯苓12~60份、泽泻8.0
~40份、黄芪36~120份、丹皮8.0~48份、黄连4.0~20份、丹参16~60份、赤芍8.0~48份、
马齿苋12~60份、桑叶8.0~40份。
优选的,该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复方制成:西洋参8.0份、生
地黄24份、山药20份、山茱萸20份、茯苓24份、泽泻16份、黄芪40份、丹皮16份、黄连8.0份、丹
参24份、赤芍24份、马齿苋24份、桑叶16份。
所述的治疗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A.取西洋参、黄连粉碎成粗粉,细度为20目~40目,与其它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
加12倍量水浸泡1.0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微沸2.0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
保持微沸1.0小时,合并煎液,加热至80℃~85℃,调节pH值至6.0,加入高温淀粉酶,保持温
度在80℃~85℃,酶解10~15min,淀粉酶解完成后100℃灭酶10min,酶解液浓缩至60℃下
相对密度为1.01~1.05,得中药复方提取液;
B.向上述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加入不同配比的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酵母粉和无机
盐,定容,调节pH值至7.0,于115℃高温高压灭菌40min,得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
C.当上述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温度降至39℃时,接种预培养的各体积百分比为0.5%~
1.0%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双歧杆菌菌液,常规培养约2~8小时后,再次接种预培养的各体
积百分比为0.5%~1.0%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乳杆菌菌液,继续培养22~27小时;或者同时
接种预培养的各体积百分比为0.5%~1.0%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双歧杆菌菌液和各体积百
分比为0.5%~1.0%一种或两种及以上乳杆菌菌液,发酵25~40小时,当pH值降至4.1以下
时,结束发酵,稳定化处理,即得所述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
所述的双歧杆菌选自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或婴儿双歧杆菌;
所述的乳杆菌选自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或鼠李糖乳杆菌。菌
种来源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中国,武汉)或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
中心(CGMCC)(中国,北京)或者从正常人的粪便或肠粘膜组织中分离得到这些细菌菌株。
所述葡萄糖的加入量为0.7g/100ml;酵母膏的加入量为0.13g/100ml;酵母粉的加
入量为0.07g/100ml;蛋白胨的加入量为0.4g/100ml。
为改善口感,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b)中,在调节pH值之前,还添加有甜味剂;所述
的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08g/100m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所述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
疗和改善代谢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可将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按照已知的常规方法添加一种或多种
具有相同、相似或不同生物学活性,并对基本活性成分表现有协助或协同作用,但彼此间又
互不拮抗的天然或合成的其他药物成份或其混合物,配制成适于口服给药的合剂、乳剂等。
也可将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通过适当的干燥方法,制得固体粉
末,添加一种或多种具有相同、相似或不同生物学活性,并对基本活性成分表现有辅助或协
同作用,但彼此间又互不拮抗的天然或合成的其他药物成份或其混合物,配制成适于口服
给药的胶囊、片剂、颗粒剂等剂型的药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药复方经益生菌发酵后能明显改善口感,易于患者服用,利于病情的好转。
本发明将益生菌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复方结合起来,既继承了传统中药治疗
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又增强了其对症治疗的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临床资料研究验
证,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进行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基础
上,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后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值和空腹高
血糖值,调节血脂水平,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达90%;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复方经益生
菌发酵后的组合物,与未经发酵的相同中药复方组合物比较疗效明显提高,说明本发明所
涉及的制备方法增强了所涉及中药复方组合物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
好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A的制备
按以下处方用量称取各药材:西洋参8.0g、生地黄24g、山药20g、山茱萸20g、茯苓24g、
泽泻16g、黄芪40g、丹皮16g、黄连8.0g、丹参24g、赤芍24g、马齿苋24g、桑叶16g。上述十三味
中药,取西洋参、黄连粉碎成粗粉,细度为20目;与其它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量
水浸泡1.0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微沸2.0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保持微沸
1.0小时,合并煎液,加热至80℃~85℃,调节pH值至6.0,加入高温淀粉酶,保持温度在80℃
~85℃,酶解15min,碘液指示淀粉酶解完成后100℃灭酶10min,酶解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1~1.05(60℃),得中药复方提取液;向上述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7.0g,酵母膏
1.3g、酵母粉0.7g、蛋白胨4.0g,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至7.0,于115℃高温高压灭菌
40min,得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当上述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温度降至39℃时,接种预培养
的体积百分比为1.0%的婴儿双歧杆菌(AS1.853)菌液,常规培养约4小时后,再次接种预培
养的体积百分比为1.0%的植物乳杆菌(AS1.19)菌液,继续37℃发酵25小时后,pH值降至
4.1以下,结束发酵,稳定化处理,即得所述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A。
实施例2: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B的制备
按以下处方用量称取各药材:西洋参4.0g、生地黄60g、山药12g、山茱萸48g、茯苓12g、
泽泻40g、黄芪36g、丹皮48g、黄连4.0g、丹参60g、赤芍8.0g、马齿苋60g、桑叶8.0g。上述十三
味中药,取西洋参、黄连粉碎成粗粉,细度为30目;与其它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
量水浸泡1.0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微沸2.0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保持微
沸1.0小时,合并煎液,加热至80℃~85℃,调节pH值至6.0,加入高温淀粉酶,保持温度在80
℃~85℃,酶解10min,碘液指示淀粉酶解完成后100℃灭酶10min,酶解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01~1.05(60℃),得中药复方提取液;向上述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7.0g,酵母
膏1.3g、酵母粉0.7g、蛋白胨4.0g,三氯蔗糖0.08g,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至7.0,于115℃
高温高压灭菌40min,得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当上述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温度降至39℃
时,接种预培养的体积百分比为0.5%的短双歧杆菌(AS1.2213)菌液,常规培养约5小时后,
再次接种预培养的各体积百分比为0.7%的鼠李糖乳杆菌(AS1.22)和嗜酸乳杆菌(AS
1.1854)菌液,继续37℃发酵23小时后,pH值降至4.1以下时,结束发酵,稳定化处理,即得所
述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B。
实施例3: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C的制备
按以下处方用量称取各药材:西洋参24g、生地黄12g、山药120g、山茱萸12g、茯苓60g、
泽泻8.0g、黄芪120g、丹皮8.0g、黄连20g、丹参16g、赤芍48g、马齿苋12g、桑叶40g。上述十三
味中药,取西洋参、黄连粉碎成粗粉,细度为40目;与其它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
量水浸泡1.0小时,煎煮,煮沸后保持微沸2.0小时,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煮沸后保持微
沸1.0小时,合并煎液,加热至80℃~85℃,调节pH值至6.0,加入高温淀粉酶,保持温度在80
℃~85℃,酶解12min,碘液指示淀粉酶解完成后100℃灭酶10min,酶解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01~1.05(60℃),得中药复方提取液;向上述中药复方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7.0g,酵母
膏1.3g、酵母粉0.7g、蛋白胨4.0g,定容至1000ml,调节pH值至7.0,于115℃高温高压灭菌
40min,得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当上述无菌中药复方提取物温度降至39℃时,同时接种预
培养的各体积百分比为0.7%的青春双歧杆菌(AS1.2190)、德氏乳杆菌(AS1.1480)和植物
乳杆菌(AS1.19)菌液,继续37℃发酵28小时后,pH值降至4.1以下时,结束发酵,稳定化处
理,即得所述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C。
实验例:临床资料研究验证
本实验例根据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表现及其愈后,结合中医辩证理论,于2015年1月
至2016年1月对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进行了临床观察,验证了本发明的组
合物对MS的疗效和安全性。
1病例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1.1西医诊断标准
关于MS的诊断标准,历年来各国的标准不完全统一,根据国际糖尿病(IDF)新的代谢综
合征工作定义:符合中心性肥胖,中国人男性腰围(WC)≥90cm,女性腰围(WC)≥80cm,加上
下列条件的2个或2个以上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①甘油三酯(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
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血脂异常已
接受相应治疗者;
③空腹血糖(FB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者;
④血压≥130/85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相应治疗者。
1.2中医辨证标准
(1)肝肾阴虚证主症:头目眩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脉细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2)痰湿壅盛证主症:头晕头重,胸闷恶心,少食多寐,少气懒言,形体肥胖,肢体
倦怠,舌苔白腻,脉濡弱。具备两项可诊断。
(3)淤血阻络证主症:头部胀痛刺痛,胸闷胸痛,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细涩。具
备两项可诊断。
(4)阴阳两虚证主症:眩晕头痛,心悸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小便清长,手足
不温,肢体浮肿,舌淡苔薄,脉沉细。具备两项可诊断。
1.3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代谢综合征西医和中医辩证诊断标准者,年龄在30岁到70岁的人群,男女不限,在
入选前2周未服用过或已停用降糖、减肥、降酶、保肝、降脂药物和具有类似作用的保健品,
并且签有知情同意书者,可选作试验病例。
1.4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30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
②继发性肥胖,如继发于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等;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
肾性高血压;继发性血脂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胰
腺炎等;
③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合并严重肝、肾脏器病变,或并
发冠心病、脑卒中者;糖尿病伴发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眼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
感染,及酮症酸中毒;
④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妇女。
⑤医师认为有任何不适合纳入者。
2、治疗方案比较
2.1治疗样品
治疗样品选自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备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A、B、C及
其对应的未发酵组合物a、b、c。
2.2病例分组
选自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发酵组合物a、b、c治
疗组(简称a组、b组、c组)和发酵组合物A、B、C治疗组(简称A组、B组、C组),各20例,各组年
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及病程之间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表1治疗前组别间一般情况比较
2.3治疗方法
治疗组:分别给予对应的发酵样品和未发酵样品,每天250ml,分早、晚两次饮用;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2000mg每天,分三次服用;洛伐他丁20mg,每天一次;伴有高血压
患者用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每天,口服。
各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重塑的干预方法,各组均以
3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3、中医症候疗效标准及临床观察指标
3.1中医症候疗效标准
中医症候疗效标准评定方法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指导原则》制定。
按尼莫地平法积分:积分比=(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比>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比≧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比<30%。
3.2临床观察指标及方法
一般性观察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PB)、舒张压(DBP)、中医症候及一般安全性观察。患者均于治疗前
一日及治疗三个疗程后检测体重、血糖、血脂、血压指标,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定期每周做基
本的中医问诊,便于了解基本的中医症状情况和安全性观察。
4、结果
4.1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表2各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例】
中医症候临床结果表明:各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总有效率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所涉及中药复方经发酵后的组合物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和未发酵组合物的疗效。
4.2各项指标的测定:
优选方案a和A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疗效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
表3a和A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疗效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A组与a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结果表明:治疗前各组的同一指标测定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a组的体
质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A组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
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a组、A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
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A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改善均优于a组(P<0.05)。
本实验例也对b和B治疗组,c和C治疗组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和优选
的a和A治疗组的结果显示相同。(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b和B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疗效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B组与b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表5c和C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疗效比较
注:*各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C组与c组的治疗后比较,P<0.05。
5、安全性观察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显示了
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6、结论
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进行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重塑的干预基
础上,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后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值和空腹
血糖值,调节血脂水平,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达90%;本发明所涉及的中药复方经益生菌发
酵后的组合物,与未经发酵的相同中药复方组合物比较疗效明显提高,说明本发明所涉及
的制备方法增强了所涉及中药复方组合物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