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891发布日期:2019-06-19 00:2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捕获血管内的堵塞物、或者捕获逆行用导丝的导管。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如慢性完全堵塞(CTO:Chronic total occlusion)等那样血管内被堵塞物堵塞的情况。作为用于这种情况的治疗的医疗设备,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存在如下脉管堵塞物去除装置(导管),其具备堵塞物去除元件,该堵塞物去除元件以去除血管内的堵塞物为目的,以在径向上扩展或收缩的方式,相互织入有多个金属丝而成。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作为网眼的能够自我扩展的区域的导管。并且,在该导管中,在能够自我扩展的区域的后端部具备罩(保护膜) 该罩起到用于向导管的管腔中诱导血流或者对血流进行定向的漏斗的作用。此外,上述罩通过粘接结合、焊接、或者涂层等直接形成为网眼、或者通过使用了机械式紧固件的连结等而安装成网眼。

并且,还公知有为了捕获从血管内的堵塞物的相反侧插入的逆行用导丝,而使用具备上述那样的能够在径向上扩展的网眼状的部件的导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5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5174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需要从细径的导管的前端取入由扩展后的多个金属丝刮掉的堵塞物,取出时掉落的情况较多,存在去除堵塞物的效率较差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捕获逆行用导丝的情况下,使堵塞物去除元件扩展而使金属丝立起,在该状态下向堵塞物去除元件的网眼插通逆行用导丝,之后,使堵塞物去除元件强行收缩而使金属丝倒下,用多个金属丝拘束逆行用导丝,因此存在逆行用导丝过度屈曲而有可能破损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罩的动作相对于网眼的动作没有自由度,因此存在网眼的扩展或者收缩无法顺畅地进行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其能够提高血管内的堵塞物的去除效率,并且不会使逆行用导丝破损,而且顺畅地进行具有保护膜的网眼部件的扩大缩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导管,具备:中空轴;与上述中空轴的前端接合的管状的网眼部件;与上述网眼部件的前端接合的前端片;以及与上述前端片接合的芯丝,上述网眼部件以在径向上扩大缩小的方式至少相互织入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而成,通过上述芯丝能够操作上述网眼部件的扩大缩小,上述导管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护膜,该保护膜包覆上述网眼部件的后端侧的内周的至少一部分,上述保护膜仅与上述第一线材和上述第二线材的任一方接合。

该结构中,由于能够通过上述保护膜将血管内的堵塞物引导至导管的前端,因此能够提高上述堵塞物的去除效率。另外,由于能够利用保护膜的引导作用将进入到网眼部件的逆行用导丝原样顺畅地诱导至导管内,因此不需要通过网眼部件的扩大缩小操作来拘束逆行用导丝,从而不会使逆行用导丝破损。并且,在上述状况下接合有上述保护膜的网眼部件中,由于上述第一线材和上述第二线材不会经由上述保护膜而相互拘束,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上述网眼部件的扩大缩小。

另外,优选上述保护膜的后端延伸至上述中空轴的前端的位置。

该结构中,能够在上述网眼部件与上述中空轴的接合部分,将血管内的堵塞物、逆行用导丝无泄漏且顺畅地诱导至中空轴内。

并且,优选上述保护膜的前端部仅与上述网眼部件的上述第一线材和上述第二线材的任一方接合,另一方面,上述保护膜的后端部不与上述第一线材和上述第二线材的任一方接合。

该结构中,在上述网眼部件扩径时,上述保护膜的前端部追随网眼部件而向径向扩展。对此,保护膜的后端部不追随网眼部件的动作,因此不向径向扩展。因此,通过该结构,能够使网眼部件扩径时的保护膜的形状成为朝向后端方向缩径的漏斗形状。另外,保护膜的后端部不与网眼部件的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任一方接合,因此不会损害血管内的导管的柔软性。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导管具有如下效果:提高血管内的堵塞物的去除效率,并且不会使逆行用导丝破损,而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具有保护膜的网眼部件的扩大缩小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1的网眼部件收缩的状态的导管,图1(a)是表示概要的概要图,图1(b)是图1(a)的A-A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网眼部件扩展的状态的导管的概要图。

图3表示实施例1的网眼部件和保护膜的接合状况,是放大表示图1(a) 的B-B剖面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导管,是表示插通了逆行用导丝的使用状态的概要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导管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导管的概要图。

图7(a)-(b) 表示实施例4的导管,图7(a)是表示概要的概要图,图7(b)是图7(a)的C-C剖视图。

图中:

11、12、13、14—导管,20—中空轴,22—前端,25—芯轴,30—网眼部件,31—第一线材,32—第二线材,35—后端部,40—前端片,50—芯丝,70A、 70B—保护膜,71—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本发明的导管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所示的实施例,能够适当地变更设计。此外,在图1(a)、图2、以及图4至图7(a)中,左侧是插入到体内的前端侧(远位侧),右侧是由医师等手术者操作的后端侧(近位侧、基端侧)。

〔实施例1〕

如图1(a)、图1(b)、图2所示,用于去除例如血管内的堵塞物的导管 11具备中空轴20。

上述中空轴20以在内部具有管腔23的方式呈中空的管状,在位于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侧壁形成有朝向后端侧开口的RX端口21。

此外,上述中空轴20优选由管构成,该管由例如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或者聚酯弹性体等树脂构成。另外,在后端侧和前端侧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例如,后端侧也可以由不锈钢(SUS304)、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构成。

另外,在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接合有网眼部件30。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则上述网眼部件30呈相互织入第一线材31和第二线材32而成的管状,配置成上述网眼部件30的后端36与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连接从而上述网眼部件30与上述中空轴20成为大致同轴状。

此外,构成上述网眼部件30的上述第一线材31以及上述第二线材32优选由例如不锈钢(SUS304)等金属材构成。尤其是,通过至少在上述第一线材31和上述第二线材32的任一方使用具有放射线不透过性的材料(例如,钨、 Co-Cr合金),从而在冠状动脉造影时,手术者能够准确地把握网眼部件30 的位置。

并且,在上述网眼部件30的前端37接合有前端片40。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则上述前端片40呈管状,在上述前端片40的前端形成有开口41。

此外,希望上述前端片40由聚氨酯、或者聚氨酯弹性体等柔软的树脂形成。

另外,在上述前端片40的后端接合有芯丝50的前端。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则上述芯丝50插通到上述中空轴20的内部(管腔23),由剖面为圆形且朝向前端而细径化的锥状的金属制线材构成。并且,如后文所述那样,通过在轴向上操作上述芯丝50,能够使上述网眼部件30在径向上扩大缩小。

另外,在上述中空轴20的后端接合有接合管60。

并且,在上述网眼部件30的后端侧35的内周,以管状配设有厚度薄且具有挠性的保护膜70A。此外,在图1(a)以及图2中,为了有助于理解,中空轴20、前端片40、接合管60以及配置于中空轴20及网眼部件30内的芯丝 50用剖视图表示。但是,位于保护膜70A内的芯丝50用虚线表示。

此外,希望上述保护膜70A由例如聚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或者聚酯弹性体等树脂构成,能够适宜使用一般的气囊导管的气囊所使用的材料。

以下对本发明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上述保护膜70A包覆上述网眼部件30的后端侧35的内周整个区域。并且,上述保护膜70A的后端71延伸至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的位置,上述保护膜70A的后端71不与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接合,而是位于上述中空轴20内。

另外,仅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通过粘接剂75与上述网眼部件30接合,上述保护膜70A除前端部以外不与网眼部件30的任意位置接合,成为非接合部Q。

若进一步详细叙述,则如图3所示,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经由粘接剂75与上述网眼部件30的第一线材31接合,不与和上述第一线材31交叉的第二线材32接合。因此,上述保护膜70A和上述第二线材32相互不拘束,分别能够相对移动。

接着,对上述的导管11的使用状况进行说明。

就上述导管11而言,通过在轴向上操作上述芯丝50来变更上述前端片 40与上述中空轴20的相对距离,从而上述网眼部件30成为扩径的状态(参照图2)或者缩径的状态(参照图1(a))。

并且,上述导管11以图1(a)所示那样的上述网眼部件30缩径的状态插入到血管内。接着,例如,在上述网眼部件30到达CTO部分等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操作上述芯丝50,成为图2所示那样的网眼部件30扩径的状态。此外,使上述网眼部件30处于扩径状态的位置能够根据状况而适当变更。

伴随这样的上述网眼部件30扩径,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侧也追随上述网眼部件30的状态变化而扩径,从而上述保护膜70A整体成为漏斗形状(参照图2)。

如上所述,在上述网眼部件30扩径的状态下,能够从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72向上述中空轴20内取入堵塞物等。

另外,在从该导管11的相反侧插入逆行用导丝(レトロ用ガイドワイヤ) 80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扩径的状态的上述网眼部件30的前端部成为逆行用导丝80导入的导入部P,上述逆行用导丝80从上述导入部P插入到上述网眼部件30内。并且,插入到上述网眼部件30内的逆行用导丝80通过成为漏斗形状的上述保护膜70A的引导作用而被导入上述中空轴20内。之后,逆行用导丝80经由中空轴20的管腔23以及RX端口21,向体外回收。由此,被引导到上述导管11内的逆行用导丝80无破损地被捕获。这样,本实施例的导管11能够适合于用于与上述逆行用导丝80组合的医疗设备。

在此,本实施例的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仅与构成上述网眼部件30的第一线材31接合,因此对上述网眼部件30进行扩径时的自由度高。即,上述网眼部件30进行扩径时,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仅追随上述网眼部件30 的第一线材31的动作而在径向上扩展。因此,就上述网眼部件30而言,可消除上述第一线材31和上述第二线材32相互被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拘束之类的问题,顺畅地进行上述网眼部件30的扩大缩小。

并且,上述保护膜70A的后端部不与上述第一线材31以及上述第二线材 32接合,因此即使在上述网眼部件30扩径时也不会向径向扩展。因此,能够使上述网眼部件30扩径时的保护膜70A容易地成为朝向后端方向缩径的漏斗形状。另外,这样,保护膜70A的后端部不与上述网眼部件30的第一线材31 和第二线材32的任一方接合,因此不会损害血管内的导管11的柔软性。

另外,如上所述,上述保护膜70A的后端71延伸至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上述网眼部件30与上述中空轴20的接合部分,将血管内的堵塞物、逆行用导丝80无泄漏且顺畅地诱导至中空轴20内。此外,上述保护膜70A的后端71也可以延伸至比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更靠后端侧的位置(换言之,延伸至中空轴20的管腔23)。

〔实施例2〕

根据图5对实施例2的导管12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 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导管12中,保护膜70B的后端73与上述中空轴20的前端22分离距离d,上述保护膜70B部分地包覆网眼部件30的后端侧的内周。该结构中,由于上述保护膜70B的后端73不被中空轴20拘束,因此进一步提高上述保护膜70B扩大缩小时的自由度,网眼部件30的扩大缩小操作变得更加顺畅。

〔实施例3〕

根据图6对实施例3的导管13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 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上述导管13的保护膜70A从上述保护膜70A的前端部遍及后端部,经由粘接剂75仅与上述网眼部件30的第一线材31接合。即,上述导管13实质上不具备上述的非接合部Q。该结构中,上述保护膜70A仅与上述网眼部件30 的第一线材31接合,因此顺畅地进行上述网眼部件30的扩大缩小。

〔实施例4〕

根据图7(a)、图7(b)对实施例4的导管14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上述导管14是所谓的双管腔构造,中空轴20预先在内部插入有与中空轴 20不同的第二中空轴25,中空轴20以及第二中空轴25相互被熔敷。在中空轴20与第二中空轴25之间形成有管腔23,在第二中空轴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管腔24,在该第二管腔24插通芯丝50。该结构中,与实施例1~3的导管11、 12、13不同,在上述中空轴20的管腔23内未插入上述芯丝50,因此能够在上述中空轴20的管腔23内适当地避免上述芯丝50与上述逆行用导丝80的干涉。另外,由于取入到中空轴20的管腔23的堵塞物等不会附着于芯丝50,因此芯丝50沿轴向的操作不会被堵塞物等阻碍,能够顺畅地进行网眼部件30 的扩大缩小。

此外,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例1~4以外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中空轴20 既可以是单层构造,也可以是具有多层的多层构造。

另外,网眼部件30并不限定于仅由第一线材31以及第二线材32构成,也可以进一步添加其他线材来构成。

另外,导管11、12、13、14并不限定于保护膜70A、70B和第一线材31 经由粘接剂75来接合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保护膜70A部分地与第一线材31 熔敷来接合的结构。并且,在导管11、12、13、14中,对于各部件彼此的接合部分,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保护膜70A、70B也可以仅与第二线材32接合来代替第一线材31。此外,在实施例1~4中,保护膜70A、70B和第一线材31在从第一线材31与第二线材32交叉的交点偏移的位置接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一线材31与第二线材32交叉的交点,保护膜70A、70B仅与第一线材 31和第二线材32的任一方接合。

另外,保护膜70A、70B只要能够将血管内的堵塞物以及逆行用导丝80 诱导至中空轴20内,则也可以由例如网眼比网眼部件30小的网眼材料等构成。

另外,当然,也可以相对于上述网眼部件30在轴向上排列多个地配置上述保护膜70A、70B。

此外,逆行用导丝80能够适当地使用一般使用的公知的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