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
一、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者较多(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并且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提示怀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还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因而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目前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三、遗传: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四、神经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心身疾病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一般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本病,而西医疗法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本病病初或发作时,所属湿热证,以驱邪为急,病久或缓解期多见脾胃虚弱证或脾肾阳虚证,治以扶正为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20-30份,山药20-28份,檵木叶10-16份,香附15-20份,翼首草10-16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25份,山药25份,檵木叶15份,香附20份,翼首草15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15-20份,白术15-20份,菥蓂10-16份,翻白草10-16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25-28份,佩兰16-18份,山药23-25份,白术16-18份,檵木叶13-15份,香附15-18份,翼首草13-15份,菥蓂13-15份,翻白草13-15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25份,佩兰17份,山药25份,白术17份,檵木叶13份,香附18份,翼首草13份,菥蓂15份,翻白草13份。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稀释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
稀释剂可以是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等。
润湿剂可以是水、乙醇、异丙醇等。
粘合剂可以是淀粉浆、糊精、糖浆、蜂蜜、葡萄糖溶液、微晶纤维素、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羟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
崩解剂可以是干淀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碳酸氢钠与枸橼酸、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等。
润滑剂和助流剂可以是滑石粉、二氧化硅、硬脂酸盐、酒石酸、液体石蜡、聚乙二醇等。
优选的,所述药物制剂为胶囊、颗粒剂、丸剂、片剂、汤剂或散剂。
根据药物制剂的剂型选用不同的载体进行组合,上述中药组合物与几种载体混合后可制成胶囊、颗粒剂、丸剂、片剂、汤剂或散剂等不同的剂型,所述胶囊、颗粒剂、丸剂、片剂、汤剂或散剂等剂型的制备方法与本领域常规的胶囊、颗粒剂、丸剂、片剂、汤剂或散剂等剂型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湿热和脾虚作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基础,湿热导致热毒结聚,热毒结聚使脏腑经络运行受阻,脾虚作泻导致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从而导致结肠粘膜层受损,引发结肠炎,本发明以除湿化滞、清热解毒、抑肝扶脾、止痛止泻为治疗原则。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中:
辣蓼,别名辣蓼草,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其主要成分为鞣质和挥发油,具有除湿化滞之功效。
山药,别名淮山、山药蛋、山薯,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肾经;主要成分为多巴胺、山药碱、槭素Ⅱ、豆固醇、胆甾醇、盐酸山药碱、麦角甾醇、奎宁酸、菜油甾醇、胆固醇、薯蓣皂苷元、尿囊素、菜油固醇、二十六酸、谷甾醇;另含游离氨基酸,淀粉、鞣质、粘液质、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成分;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
佩兰,别名兰草、泽兰、圆梗泽兰,性平,味辛;归脾经、胃经、肺经;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效。
檵木叶,别名纸末花、鸡寄、白清明花,性凉,味苦、涩;归肝经、胃经、大肠经;主要成分为鞣质、没食子酸及黄酮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效。
香附,别名莎草、香附子、香头草,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归肝经、脾经、三焦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成分;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效。
翼首草,别名棒子头、狮子草,性苦,味寒;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及黄酮甙; 具有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之功效。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山蓟、山精,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还含有α-葎草烯、石竹烯、桉叶醇、双白术内酯、东莨菪素、γ-固醇等;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山药与白术配伍,具有更佳的抑肝扶脾效果。
菥蓂,别名折嘎哇,性微寒,味辛;归肝经、胃经、大肠经;主要成分为黑芥甙、芥子甙;具有清肝明目,和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翻白草,别名鸡腿儿、天藕儿、鸡脚草、鸡脚爪、金钱吊葫芦,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大肠经;主要成分为延胡索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间苯二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合成对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便血及脏腑经络运行受阻等症状起作用。此中药组合物具有除湿化滞、清热解毒、抑肝扶脾、止痛止泻、收敛止血的作用,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独特的疗效,其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30g,山药20g,檵木叶16g,香附25g,翼首草10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时测)的浸膏,加入常规用量的糊精,按常规工艺,制成胶囊,1.0g/粒。
服用方法:口服,3粒/次,一日3次。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25g,山药25g,檵木叶15g,香附20g,翼首草15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5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汤剂。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1剂,一日2次。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辣蓼30g,山药20g,檵木叶16g,香附25g,翼首草10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时测)的浸膏,加入常规用量的硬脂酸镁,按常规工艺,制成片剂,1.0g/片。
服用方法:口服,3片/次,一日3次。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辣蓼20g,佩兰20g,山药23g,白术15g,檵木叶16g,香附15g,翼首草10g,菥蓂16g,翻白草10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时测)的浸膏,加入常规用量的糊精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胶囊,0.5g/粒。
服用方法:口服,3粒/次,一日3次。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辣蓼25g,佩兰18g,山药20g,白术20g,檵木叶13g,香附18g,翼首草16g,菥蓂10g,翻白草16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得汤剂。
服用方法:口服,每日1剂,一日2次。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辣蓼28g,佩兰16g,山药25g,白术18g,檵木叶15g,香附20g,翼首草15g,菥蓂15g,翻白草13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时测)的浸膏,加入常规用量的蔗糖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0.5g/袋。
服用方法:口服,3袋/次,一日3次。
实施例7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辣蓼30g,佩兰15g,山药28g,白术16g,檵木叶10g,香附16g,翼首草13g,菥蓂13g,翻白草15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时测)的浸膏,加入常规用量的硬脂酸镁辅料,按常规工艺,制成片剂,0.5g/片。
服用方法:口服,3片/次,一日3次。
实施例8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辣蓼25g,佩兰17g,山药25g,白术17g,檵木叶13g,香附18g,翼首草13g,菥蓂15g,翻白草13g。
按配比量称取以上各原料,洗净烘干,混合粉碎过80目筛,加炼蜜为丸,得丸剂,2g/丸。
服用方法:口服,2丸/次,一日2次。
本发明于2011年至2015年临床观察溃疡性结肠炎5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使用上述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舌、脉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检查示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大便常规镜检3次正常;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达到二级以上,舌、脉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程度达到二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每高倍视野在3个以下;
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一级以上,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程度达到一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数每高倍视野在5个左右;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结肠镜检查无改变。
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35例(70%),显效8例(16%),好转4例(8%),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0%。
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王某,女,47岁,经常性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发作期间大便次数可达日4-5次,尤以晨起为甚,泻后减痛,伴有胸胁胀闷。经检查,腹泻粘液脓血便,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服用本发明,治疗1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2
李某,男,45岁,小腹隐痛,腹泻,大便日5-8次,带脓血,食欲不振,消瘦,倦怠乏力,舌苔润白,脉弦。服用本发明,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3
廖某,男,50岁,左下腹痛,腹泻,人便呈水样,全身发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粪便中含有脓、血和粘液,大便严重者可达日10-15次,浑身无力,腿酸软,腹痛,排便后腹痛减轻,脉细。服用本发明,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