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1234阅读:3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不幸骨折后,往往要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往往留有手术伤口。手术伤口是指有目的手术行为对人体构成的伤口,手术伤口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和缝针闭合,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的伤口表面能恢复原来皮肤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专利申请号:201510024243.3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由以下中药材制备而成:虎草、白及、樟树叶、马齿苋、牡丹皮、小蓟、黄芪、冰片。优选地,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虎耳草200-400、白及200-400、樟树叶100-400、马齿苋50-200、牡丹皮50-200、小蓟50-200、黄芪50-200、冰片10-50。该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其止血、止痛、消肿效果更明显,抑菌抗菌、去腐生肌的效果更佳,具有传统药物所不具备的优势。

专利申请号:201510696615.7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柏8-10、王不留行4-6、丹参2-4、黄药子6-8、黄连8-10、白芨5-7、丹皮2-4、地榆叶6-8、制乳香4-5、空心莲子草2-4、五倍子6-8、黄芩2-4、虎杖1-3、地骨皮6-7、刘寄奴3-5、藕节2-4、没药6-8、川芎4-5、血竭2-4、柳叶菜2-3和韭菜莲2-4;该配方中各组分配合使用,协同发挥作用,能与皮肤紧密结合,起到消炎、抑菌、止血的作用;在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还具有修复创面、淡化瘢痕的作用,还具有滋养肌肤、祛疤、美容的作用。

现有技术骨折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术后漫肿无头,久不收口,引发关节功能恢复缓慢等术后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骨伤科术后局部红肿热痛,或术后漫肿无头,久不收口,防治关节功能恢复缓慢等术后并发症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当归3-15;荆芥 3-15;防风3-15;透骨草3-15;五加皮3-15;白芷3-15;艾草3-30;红花3-12;花椒3-9;肉桂3-12;炮姜3-12;麻黄2-10;白芥子2-10;三七参2-6;地榆10-30;白芨3-12;黄芩3-15;黄连3-15;黄柏3-15和冰片1-6。

方中当归用于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常与红花同用,以活血化瘀,祛风清热止痛;荆芥、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痉;透骨草,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舒筋络;白芷消肿排脓,祛风止痛;艾叶温经通脉,祛寒除湿;红花活血散瘀止痛;花椒杀虫止痒,利水消肿;肉桂、泡姜、麻黄、白芥子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化痰止痛;三七参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黄芩、黄连、黄柏以增强清热消炎之功;冰片促进药物吸收。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温通经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恢复关节功能之功效。

优选的,所述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当归5-12;荆芥5-12;防风5-12;透骨草5-12;五加皮5-12;白芷5-12;艾草5-28;红花5-10;花椒5-7;肉桂5-10;炮姜5-10;麻黄4-8;白芥子4-8;三七参3-5;地榆15-25;白芨5-10;黄芩5-12;黄连5-12;黄柏5-12和冰片2-5。

更优选的,所述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当归7-10;荆芥7-10;防风7-10;透骨草7-10;五加皮7-10;白芷7-10;艾草10-20;红花5-10;花椒5-7;肉桂5-10;炮姜5-10;麻黄4-8;白芥子4-8;三七参3-5;地榆15-25;白芨5-10;黄芩7-10;黄连7-10;黄柏7-10和冰片2-5。

所述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由下列方法制备而成,将上述重量份的原料按每重量份1g的比例称重后混合,加入100-1000ml清水后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5-20分钟,滤出药液,重新加入100-1000ml清水后用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2-8分钟,重新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获得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的使用方法。

所述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的使用方法,将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冷却至40-60℃,将手术伤口浸没在中药洗剂中20-30分钟。

所述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的使用方法,将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冷却至60-80℃,将毛巾浸透药液热敷在手术伤口至药液变凉为止。

本发明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温通经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收敛生肌,恢复关节功能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当归3g;荆芥3g;防风3g;透骨草3g;五加皮3g;白芷7g;艾草5g;红花5g;花椒3g;肉桂5g;炮姜3g;麻黄3g;白芥子3g;三七参4g;地榆10g;白芨3g;黄芩3g;黄连3g;黄柏3g和冰片2g称重后混合,加入100ml清水后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8分钟,滤出药液,重新加入100ml清水后用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5分钟,重新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获得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实施例2

将当归15g;荆芥15g;防风15g;透骨草12g;五加皮15g;白芷12g;艾草30g;红花12g;花椒9g;肉桂12g;炮姜12g;麻黄10g;白芥子10g;三七参6g;地榆30g;白芨12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5g;冰片6g称重后混合,加入1000ml清水后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20分钟,滤出药液,重新加入1000ml清水后用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5分钟,重新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获得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实施例3

将当归12g;荆芥12g;防风12g;透骨草8g;五加皮15g;白芷12g;艾草20g;红花10g;花椒7g;肉桂10g;炮姜10g;麻黄8g;白芥子4g;三七参5g;地榆25g;白芨10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冰片5g称重后混合,加入1000ml清水后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10分钟,滤出药液,重新加入1000ml清水后用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5分钟,重新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获得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实施例4

将当归10g;荆芥10g;防风10g;透骨草10g;五加皮10g;白芷10g;艾草10g;红花5g;花椒5g;肉桂8g;炮姜8g;麻黄7g;白芥子8g;三七参4g;地榆20g;白芨7g;黄芩7g;黄连7g;黄柏7g;冰片2g称重后混合,加入800ml清水后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10分钟,滤出药液,重新加入800ml清水后用武火熬开后再用文火熬5分钟,重新滤出药液,两次药液合并获得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

病例1:

文登整骨医院病人贾某,女,50岁,踝关节粉碎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伤口缝合,术后1周仍有伤口周围红肿热痛,有约1cm伤口愈合差。

将手术伤口浸没在40-60℃的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中20-30分钟。每日两次,10日后伤口明显愈合,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2:

文登整骨医院病人张某,男,32岁,右小腿车祸伤后胫骨平台骨折,患处皮肤破损。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手术后伤口缝合。术后10天伤口周围及膝关节漫肿无头,伤口久不收口。将毛巾浸透60-80℃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促进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洗剂中热敷在手术伤口及膝关节周围,至药液变凉为止。每日2次,5日后肿胀明显消退,伤口基本愈合,关节功能接近恢复正常。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