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121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抗菌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害细菌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因素,采用抗菌材料是消灭有害细菌的有效方法。历史上抗菌材料曾采用铅盐、汞盐、酸盐等,这些材料毒性较大,目前大部分已被禁用。合成有机杀菌剂,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存在着有效期短、毒性大、稳定性差等缺点。近年来,纳米银系列抗菌材料,因为毒性较低,杀菌效果较好等优点,已被成熟应用于医疗等多个领域,但是,普通的含银抗菌材料,还存在有效期不够持久、高浓度银对人体有危害风险等缺点。

研究表明,银是人体组织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银对人体是无害的,WTO规定银对人体的安全值为0.05ppm以下,饮用水中银离子的限量为0.05ml/L。

中国发明专利CN1739356A 公开了一种稀土激活载银系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磷酸复合盐作为银系列无机抗菌剂的载体,同时再持集中抗菌离子,并用稀土元素的激活特性来改善其抗菌性和耐变色性能,该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耐紫外线照射行能,不易变色发黑,但是该材料为了提高抗菌效果的持久性,防止一段时间后抗菌剂的抗菌效果降低过快,抗菌剂前期的金属离子的浓度非常高,已经大大超出人体的安全浓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安全性高的抗菌材料,从而应用于医药等行业。

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包括以下化学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

银离子 20-30%

稀土元素化学物1-5%

纳米晶体磷酸钙载体 70-80%

α-烯丙基甘氨酸 10-20%

全氟丙烯酸甲酯 0.5-1%。

优选的,所述的稀土元素为镧系稀土元素。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稀土元素为铈。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硝酸银和稀土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8-12形成悬浮液,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纳米晶体磷酸钙粉末,继续搅拌6-24h,在100-150℃条件下把水烘干,焙烧,冷却,得到以纳米晶体磷酸钙为载体,负载银和稀土元素复合氧化物的白色粉末前躯体;

B、将α-烯丙基甘氨酸,溶解于3-戊酮中,再将白色粉末前驱体浸渍在该混合溶液中,搅拌1-30min混合均匀,静置,在晶体颗粒表面形成配位有机凝胶。

C、再往该混合液中,加入全氟丙烯酸甲酯,搅拌4-10h混合均匀,升高至100-150℃,将3-戊酮蒸发,即得到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材料的有机凝胶、憎水性含氟保护膜都对银具有缓释作用,使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材料具有很持久的抗菌性能,

2、憎水性含氟保护膜对有机凝胶同样具有保护作用,使得有机凝胶具有持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该材料的持久抗菌性能。

3、因为双重缓释作用,也使得该材料银离子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人体非常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12mol硝酸银和0.01mol硝酸铈铵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10-11形成悬浮液,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30g纳米晶体磷酸钙粉末,继续搅拌12h,在120℃条件下把水烘干,450℃焙烧,冷却,得到以纳米晶体磷酸钙为载体,负载银和稀土元素复合氧化物的白色粉末前躯体;

B、将0.03molα-烯丙基甘氨酸,溶解于200g 3-戊酮中,再将白色粉末前驱体浸渍在该混合溶液中,搅拌3 min混合均匀,静置,在晶体颗粒表面形成配位有机凝胶;

C、再往该混合液中,加入0.002mol全氟丙烯酸甲酯,搅拌6 h混合均匀,升高至120℃,将3-戊酮完全蒸发,即得到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15mol硝酸银和0.008mol硝酸铈铵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10-11形成悬浮液,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35g纳米晶体磷酸钙粉末,继续搅拌20h,在120℃条件下把水烘干,450℃焙烧,冷却,得到以纳米晶体磷酸钙为载体,负载银和稀土元素复合氧化物的白色粉末前躯体;

B、将0.05molα-烯丙基甘氨酸,溶解于200g 3-戊酮中,再将白色粉末前驱体浸渍在该混合溶液中,搅拌15min混合均匀,静置,在晶体颗粒表面形成配位有机凝胶;

C、再往该混合液中,加入0.003mol全氟丙烯酸甲酯,搅拌10h混合均匀,升高至150℃,将3-戊酮完全蒸发,即得到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0.1mol硝酸银和0.012mol硝酸镧铵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滴加氨水,调节pH值至9-10形成悬浮液,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35g纳米晶体磷酸钙粉末,继续搅拌9h,在150℃条件下把水烘干,480℃焙烧,冷却,得到以纳米晶体磷酸钙为载体,负载银和稀土元素复合氧化物的白色粉末前躯体;

B、将0.03molα-烯丙基甘氨酸,溶解于200g 3-戊酮中,再将白色粉末前驱体浸渍在该混合溶液中,搅拌10min混合均匀,静置,在晶体颗粒表面形成配位有机凝胶;

C、再往该混合液中,加入0.003mol全氟丙烯酸甲酯,搅拌8h混合均匀,升高至140℃,将3-戊酮完全蒸发,即得到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材料。

以下对实施例1-3的样品的抗菌性能及银离子的释放量进行检测,并以背景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CN1739356A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样品作为对照例,得到如下数据。

将所述的样品应用于医用敷料中,对医用敷料的抗菌性能进行检测,具体数据请见表1。

表1 抗菌性实验结果

由测试数据可以知道,本发明的样品持久抗菌性能非常好,在使用12个月以后,抗菌性能减退的比例低于30%,而对照例中的样品1个月以后抗菌性能就开始明显衰退,到6个月以后抗菌性能大大下降,到12个月已经无抗菌效果。

此外可以看出,对照例中的样品,银离子的释放量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曲线,为了达到持久的抗菌效果,势必需要在开始时加大银离子的释放量,这样对人体非常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而本发明中制备的样品,抗菌效果持久且平稳,具有非常平稳的下降曲线,安全、高效。

以下为对比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分析。

对比实施例1,将实施例1中的全氟丙烯酸甲酯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不变。

表2 对比实施例抗菌性实验结果

由测试数据可以知道,不加入全氟丙烯酸甲酯的情况下,对比实施例的样品1个月以后抗菌性能就开始明显衰退,到6个月以后抗菌性能大大下降,到12个月已经无抗菌效果。

显然,样品中银离子的释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非常明显的下降,缓释效果大大降低,持久抗菌效果比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