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0435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辅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皮肤某处受到伤害,产生创面,需要及时的止血消毒,涂抹药膏,同时通过医用辅料隔离环境中的细菌污染。现有的医用敷料粘结层一般涂有粘结剂,使用时一般在创面涂抹药膏后,再覆盖一层纱布,然后再用敷料固定。一方面,由于纱布不透明,创口不可视,不能及时查看创面的愈合情况,如果不覆盖纱布,又会导致挤压药膏,致使粘结层四周粘有药膏后失去粘结力,不能牢固、密闭的粘结皮肤,影响创口愈合。第二方面,粘着创口,更换时会造成再次性机械性损伤。第三方面,不防水,创口包扎处容易进水,造成感染,容易影响恢复效果甚至加重病情。第四方面,不透气,不利于创口愈合。第五方面,外界环境微生物容易通过,交叉感染的机会较高。第六方面,创口处包裹一纱布,影响美观。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创口可视、能防止感染、有利于创口愈合的多功能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液体敷料,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2-8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0.8份、纳米银-壳聚糖0.2-0.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0.4份、卡拉胶0.1-0.4份、薄荷脑0.1-0.4份和无水乙醇91-97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海藻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3。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型号为粘度250CPS~280CPS或10s~15s;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规格为K20~K2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4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份、纳米银-壳聚糖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4.8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6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6份、纳米银-壳聚糖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2.6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6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6份、纳米银-壳聚糖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2.6份。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称取配方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成膜溶液;②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致孔溶液;③称取配方量的纳米银和壳聚糖,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杀菌溶液;④取步骤①中的成膜溶液,步骤②中的致孔溶液,步骤③中的杀菌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⑤取步骤④中的混合液,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配方量的卡拉胶和配方量的薄荷脑,再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搅拌均匀,灭菌,分装封口,即得多功能液体敷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一方面,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维酮作为成膜材料,由于聚乙烯醇缩丁醛是一种较好的成膜剂,能使得创口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弹性、可挠性、韧性的保护膜,该防护膜呈透明状,便于观察创口愈合情况,阻挡外界微生物入侵创口以对创口造成二次污染,防护膜创造出低氧或相对无氧的微酸环境,可使伤口处细菌繁殖受到抑制,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血管增生,因此更有助于加速创口愈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含有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后得到的液体敷料,其吸水能力超过自重的16倍,且具有287.24g/(m2.h)的水蒸气透过率,使得本发明的防护膜防水透气,同时,聚乙烯吡咯烷酮能与聚乙烯醇缩丁醛协同作用,促进聚乙烯醇缩丁醛快速形成防护膜,海藻酸钠可与创口表面的体液进行离子交换,海藻酸钠可溶于体液,使得创口表面的防护膜易于去除,不会造成患者二次损伤,且海藻酸盐其大分子链上的-COOH与血液中的NaCl反应,使血液的电离平衡失衡,同时激活了凝血因子,起到止血功能;第三方面,本发明含有羧甲基纤维钠,羧甲基纤维钠具有很强的自溶清创能力,能清楚创口表面的坏死组织,吸收大量的渗出液和有害物质,防止创口感染,促进创口愈合,且羧甲基纤维钠配合聚乙烯醇缩丁醛,能在创口处形成低张氧力,刺激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的释放,促进创口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以缓解疼痛感;第四方面,本发明含有纳米银-壳聚糖,具有消炎杀菌的功能,纳米银抗菌具有广谱性、高效性和持久性、无毒无副作用,壳聚糖具有缓释作用,能减轻疼痛,具有抑菌作用,纳米银与壳聚糖结合,能形成一种具有物理性能高、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消炎性的混合物;第五方面,本发明含有少量卡拉胶,能起到增稠功效,且卡拉胶能与海藻酸钠共混,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生物相容性好的海藻酸盐纤维,该纤维力学性能好,使得本发明具有促进细胞再生功能,从而加速创口愈合;第六方面,本发明含有薄荷脑,具有止血功能,防止创口流血,且具有清凉止痒的功能,防止创口愈合过程中的瘙痒;第七方面,本发明的溶剂选用无水乙醇,聚乙烯醇缩丁醛在无水乙醇中成膜性较为优良,使得本发明成膜效果好,且本发明的其他组分均溶于无水乙醇,因此采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能形成一种稳定均匀的溶液体系,使得本发明性质稳定,效果好;第八方面,本发明各组分的含量,能促进各组分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以增进作用效果,且由于较贵的组分含量较少,降低了本发明的生产成本。2、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型号为粘度250CPS~280CPS或10s~15s,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度小,脆性小,成膜性好;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规格为K15~K25,聚乙烯吡咯烷酮K值较小,空间位阻小,容易与聚乙烯醇缩丁醛交联而形成分子孔隙,致孔效果好。3、本发明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制备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性能稳定、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多功能液体敷料,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2-8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0.8份、纳米银-壳聚糖0.2-0.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0.4份、卡拉胶0.1-0.4份、薄荷脑0.1-0.4份和无水乙醇91-97份。本实施例中,所述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海藻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3。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型号为粘度260CP,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规格为K22。本实施例中,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4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份、纳米银-壳聚糖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4.8份。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称取配方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成膜溶液;②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致孔溶液;③称取配方量的纳米银和壳聚糖,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杀菌溶液;④取步骤①中的成膜溶液,步骤②中的致孔溶液,步骤③中的杀菌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⑤取步骤④中的混合液,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配方量的卡拉胶和配方量的薄荷脑,再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搅拌均匀,灭菌,分装封口,即得多功能液体敷料。实施例2:多功能液体敷料,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2-8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0.8份、纳米银-壳聚糖0.2-0.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0.4份、卡拉胶0.1-0.4份、薄荷脑0.1-0.4份和无水乙醇91-97份。本实施例中,所述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海藻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3。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型号为粘度270CP,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规格为K24。本实施例中,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6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6份、纳米银-壳聚糖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2.6份。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称取配方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成膜溶液;②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致孔溶液;③称取配方量的纳米银和壳聚糖,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杀菌溶液;④取步骤①中的成膜溶液,步骤②中的致孔溶液,步骤③中的杀菌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⑤取步骤④中的混合液,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配方量的卡拉胶和配方量的薄荷脑,再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搅拌均匀,灭菌,分装封口,即得多功能液体敷料。实施例3多功能液体敷料,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2-8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5-0.8份、纳米银-壳聚糖0.2-0.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0.4份、卡拉胶0.1-0.4份、薄荷脑0.1-0.4份和无水乙醇91-97份。本实施例中,所述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海藻酸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3。本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型号为粘度280CP,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规格为K25。本实施例中,按质量份计,组分为聚乙烯醇缩丁醛6份、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0.6份、纳米银-壳聚糖0.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份、卡拉胶0.1份、薄荷脑0.1份和无水乙醇92.6份。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称取配方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成膜溶液;②称取配方量的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致孔溶液;③称取配方量的纳米银和壳聚糖,溶于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制得杀菌溶液;④取步骤①中的成膜溶液,步骤②中的致孔溶液,步骤③中的杀菌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⑤取步骤④中的混合液,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配方量的卡拉胶和配方量的薄荷脑,再加入无水乙醇定容,搅拌均匀,灭菌,分装封口,即得多功能液体敷料。上述3个实施例中,各组分的来源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来源于天津华昌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来源于广州粤美化工;纳米银来源于常州英中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壳聚糖来源于SanlandChemicalCo,LTD,USA;海藻酸钠来源于连云港环宇海藻助剂有限公司。对照组从市场上购买某一通用品牌的液体创可贴作为对照。药物性能测试:为验证上述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功效,现测定各项理化参数,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分析:相对于对照组,本发明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成膜时间短,在较短时间内,能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此防护膜吸水率高、透气率高,使得防护膜具有防水透气的性能;对金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具有较好的杀灭能力,说明本发明消炎抗菌效果好,能防止创口感染与化脓;本发明具有镇痛功能,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创口愈合时间短,说明本发明具有促进创口愈合的功能。药物效果试验:试验对象:12位皮肤创伤原因、创伤程度、创伤面积均相同的患者,分为4组,每组3人;皮肤创伤原因均为切水果时左手食指被切伤,创伤面积为1cm2~1.5cm2,创口有流血。试验方法:取实施例1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按每平方厘米0.3ml的用量分别喷于第一组的3位患者创口皮肤表面(患者年龄相仿),取实施例2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按每平方厘米0.3ml的用量分别喷于第二组的3位的患者创口皮肤表面(患者年龄相仿),取实施例3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按每平方厘米0.3ml的用量分别喷于第三组的3位患者创口皮肤表面(患者年龄相仿),取对照组的液体创口贴粘贴于第四组的3位患者创口皮肤表面(患者年龄相仿);对各组创口连续观察5天,观察创口成膜情况和皮肤修复情况。试验结果:各实施例和对照组中,成膜时间及创口修复时间如表21所示,表2:成膜时间及创口修复时间统计表指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组成膜时间(min)约1.5约1.2约1.1/膜体形态光滑平整光滑平整光滑平整/创口愈合时间(d)3.22.52.85.5创口可视可视可视可视不可视换药频率(d)不需换药不需换药不需换药2疤痕情况无无无有止血情况立即止血立即止血立即止血效果不显著不良反应无无无瘙痒结果分析:本发明的多功能液体敷料喷于创口表面后,能立即止血,在较短时间内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所形成的保护膜光滑平整,且对于本试验中的小创口,喷一次后无需换药,经过几天后即可创口愈合,相对于对照组的液体创口贴,本发明止血、消炎、杀菌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创口可视,不需换药,创口愈合快、不留疤痕。同时,对于不同浓度的多功能液体敷料,成膜剂和致孔剂浓度越高,成膜时间越短,创口愈合时间越短,由于成膜剂能在创口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隔离微生物、防水的作用,防止交叉感染,致孔剂的加入,增加了保护膜的透气性,促进创口愈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