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9480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套管针对病重患者进行输血、给药、补液等操作,套管针操作简单,效捷持久,安全可靠,能避免普通输液针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套管针针头较普通针头粗,拔针时可能引起真眼周围皮下出血,甚至引发血肿造成感染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达克罗宁0.1-0.3份、咖啡酸1-3份、荣莉花根4-6份、菖蒲4-8份、血竭3-5份、冰片3-6份、朱砂2-5份、咪唑烷基脲0.1-0.3份、聚乙二醇1-3份、丙二醇4-7份。

本发明的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荣莉花根、菖蒲、血竭、冰片洗净,加其重8-10倍的水在75-90℃煎煮两次,每次20-30min,冷却合并煎液并过滤,将煎液加热至50-55℃加入朱砂、丙胺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和丙二醇,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再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20-30min,冷却后加入咪唑烷基脲,搅拌均匀。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一种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达克罗宁0.2份、咖啡酸2份、荣莉花根5份、菖蒲5份、血竭5份、冰片4份、朱砂3份、咪唑烷基脲0.1份、聚乙二醇2份、丙二醇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药膏在套管针拔出时抹在针眼上,能有效防止皮下出血现象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达克罗宁0.1g、咖啡酸1 g、荣莉花根4 g、菖蒲4 g、血竭3 g、冰片3g、朱砂2 g、咪唑烷基脲0.1 g、聚乙二醇1 g、丙二醇4 g。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荣莉花根、菖蒲、血竭、冰片洗净,加其重8倍的水在75℃煎煮两次,每次20min,冷却合并煎液并过滤,将煎液加热至50℃加入朱砂、丙胺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和丙二醇,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再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20min,冷却后加入咪唑烷基脲,搅拌均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达克罗宁0.2 g、咖啡酸2 g、荣莉花根5 g、菖蒲5 g、血竭5 g、冰片4 g、朱砂3 g、咪唑烷基脲0.1 g、聚乙二醇2 g、丙二醇6 g。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荣莉花根、菖蒲、血竭、冰片洗净,加其重9倍的水在85℃煎煮两次,每次25min,冷却合并煎液并过滤,将煎液加热至55℃加入朱砂、丙胺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和丙二醇,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再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25min,冷却后加入咪唑烷基脲,搅拌均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盐酸达克罗宁0.3g、咖啡酸3 g、荣莉花根6 g、菖蒲8 g、血竭5 g、冰片6 g、朱砂5 g、咪唑烷基脲0.3 g、聚乙二醇3 g、丙二醇7 g。

本实施例的防止套管针拔出后皮下出血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荣莉花根、菖蒲、血竭、冰片洗净,加其重10倍的水在90℃煎煮两次,每次30min,冷却合并煎液并过滤,将煎液加热至50℃加入朱砂、丙胺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达克罗宁和丙二醇,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再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30min,冷却后加入咪唑烷基脲,搅拌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