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清肝利胆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746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黄疸型肝炎由于各种原因(甲、乙、丙肝等病毒、饮酒、药物等)作用于肝脏使肝细胞变性、破坏、坏死、肝脏细胞及纤维组织重构,导致胆小管被阻塞从而引起血中胆红素上升、肌肤黏膜黄染、尿黄如茶、肝区疼痛等症状的疾病。黄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可见于西医多种肝胆疾患,尤以乙型肝炎多见。黄疸为现代医学的一个症状,多与肝胆等疾患有关,它的消退标志着疾病的好转。顽固性黄疸与肝细胞胆汁分泌器排泄障碍、肝内各级小胆管扭曲、闭塞、数目减少及胆汁粘稠、在毛细血管内运动速度减慢等诸多因素有关。本病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临床实践多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能量合剂及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维生素B族等,以改善肝脏代谢,促进毒素排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多采用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温阳利湿等法而奏效。但临床常见一些顽固性黄疸用此法则效果较差。专利CN1814211A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草药汤剂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草药配方。其主要成分为射干、仙鹤草、金钱草、白茅根、栀子根、板蓝根、大蓟、黄柏、女贞子、柴胡、龙胆草、棉茵陈、垂盆草、秦艽、虎杖、蒲公英、广玉金、茯苓、厚朴、陈皮、大青叶、凹叶景天、泽泻、鸡内金、苍术、白术、连翘、丹参、白矾、甘草。该发明把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功效的中草药,通过辨证配伍,起到除湿退黄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目的。本汤剂特点:制备容易、服用方便、治愈率较高。该专利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效,对于慢性肝炎及其引起的黄疸,疗效不够理想。专利CN103990081A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婴幼儿黄疸药物中的用途。该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板蓝根,茵陈,白茅根,金钱草,栀子,猪苓,丹参,蒲公英,车前草,连翘,柴胡,郁金,虎杖,龙胆草,夏枯草,甘草。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婴幼儿黄疸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但是,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慢性迁延行肝炎及其引起的黄疸,疗效不够理想。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15-25份、龙胆15-25份、虎杖10-20份、龟甲25-35份、地龙10-20份、莪术10-20份、柴胡25-35份、蒲公英10-20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甘草5-15份。优选的,上述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18-22份、龙胆18-22份、虎杖13-17份、龟甲28-32份、地龙13-17份、莪术13-17份、柴胡28-32份、蒲公英13-17份、白花蛇舌草18-22份、甘草8-10份。更优选的,上述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20份、龙胆20份、虎杖15份、龟甲30份、地龙15份、莪术15份、柴胡30份、蒲公英15份、白花蛇舌草20份、甘草10份。本发明的以上组成中,各味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如果以克为单位,如制成制剂,则因制剂的大小不同可制成100-1000剂。所述100-1000剂是指单位剂量的制剂形式,如片剂100-1000片,胶囊剂100-1000粒,颗粒剂100-1000g,口服液100-1000ml,膏剂100-1000g,丸剂100-1000丸等。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kg为单位,或以t(吨)为单位;小规模制剂也可以以g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基本不变。本发明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可单独或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可以采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该药物制剂。在制成药物制剂时可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口服剂型,这些剂型选自: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丸剂、散剂,优选为颗粒剂。上述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单独或与药物可接受的辅料混合,按照制剂学常规方法制得。所述的药物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硬脂酸镁、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右旋糖苷、甘氨酸、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吐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等。上述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在制备治疗黄疸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用法用量: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或遵医嘱。中医认为,引起肝炎的原因为一种性质属于湿热的毒邪。湿热毒邪首先影响肝胆脾胃之间的正常生理关系。在此过程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黄疸、胁痛、食欲不振等。此时的基本治疗是清热解毒利湿、调和肝胆脾胃。如果继续发展,病情将由浅入深,进而出现面色晦暗,肝掌,舌质暗红,蜘蛛痣等气滞血瘀的症状。要采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后期可见腰膝酸软,疲乏无力,消瘦等气血不足,肝脾肾虚损的症状,采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方法进行治疗。上述黄疸、胁痛、淤积和虚损四种代表症状,分别采用清热解毒、调和肝胆脾胃、活血化瘀和滋补肝肾的治疗,就是中医治疗肝炎的四种基本治法。针对于肝炎不同阶段的衍化,设计了本发明的处方。本发明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处方中,以茵陈清热利湿、疏达肝气为君药以退黄,臣以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痰热,虎杖利湿退黄、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佐药,柴胡疏肝理气,龟甲滋阴养血、软坚散结,蒲公英、地龙、白花蛇舌草、莪术以活血化瘀行气解毒为使药,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和肝理脾、通经化瘀、软坚散结、滋阴清热的功效。用于温热内蕴所致的黄疸、胁痛、食少、乏力、小便黄等症。该处方根据肝炎的疾病衍化特点而设计,其治疗理念和原则涉及到了肝炎的不同阶段,故对于各个阶段的肝炎引起的黄疸尤其是慢性肝炎引起的黄疸,降黄和改善肝功能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200g、龙胆200g、虎杖150g、龟甲300g、地龙150g、莪术150g、柴胡300g、蒲公英150g、白花蛇舌草200g、甘草10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加入糊精,用75%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实施例2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180g、龙胆220g、虎杖130g、龟甲320g、地龙130g、莪术170g、柴胡280g、蒲公英170g、白花蛇舌草180g、甘草10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加入淀粉,用7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实施例3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220g、龙胆180g、虎杖170g、龟甲280g、地龙170g、莪术130g、柴胡320g、蒲公英130g、白花蛇舌草220g、甘草8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加入淀粉,用7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实施例4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150g、龙胆250g、虎杖100g、龟甲350g、地龙100g、莪术200g、柴胡250g、蒲公英200g、白花蛇舌草150g、甘草15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加入糊精,用8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实施例5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250g、龙胆150g、虎杖200g、龟甲250g、地龙200g、莪术100g、柴胡350g、蒲公英100g、白花蛇舌草250g、甘草5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龟甲、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本发明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活性物质;(3)该活性物质加入蔗糖,用7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对比例1一种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茵陈200g、龙胆200g、虎杖150g、莪术150g、柴胡300g、蒲公英150g、白花蛇舌草200g、甘草100g。该茵陈清肝利胆颗粒的制备方法:(1)柴胡、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A;(2)其余茵陈等六味药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药物重量的8、8、6倍量,煎煮时间依次为3、2、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与药粉A混合,即得活性物质;(4)该活性物质加入糊精,用75%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分装,即得。共分装成100袋,每袋10g。对实施例1制备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进行了临床试验,详情如下:1一般资料共治疗乙型慢性黄疸型肝炎病人154例,其中男99例,女5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1岁,平均38.2±10.3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平均3.2±1.5年。临床诊断参照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分组后,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病情及各项肝功能指标检测等各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2观察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茵陈清肝利胆颗粒,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的颗粒剂,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两组病人应酌情配合应用肌苷、能量合剂、维生素、氨基酸等保肝药,但不加用其它有退黄作用的中西药物。治疗后于第4周、第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等项目。3疗效判定标准主要观察退黄作用。胆红素及肝功能其它项以治疗后t检验进行比较;临床症状以服药后消失或基本消失者为有效;脾肿大以回缩甚至恢复正常者为有效;复常例数比较采用X2检验。4结果对胆红素的影响:由表1可知,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退黄方面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T-Bil指标上,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D-Bil指标方面,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黄疸降低的同时,ALT、AKP等肝功指标也有所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从两组肝功能复常情况看,治疗组在T-Bil、D-Bil、ALT、AK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症状体征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明显好转,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可知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显著,尤其是胁痛、腹胀和脾肿大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在处方中增加了动物药龟甲和地龙,血肉有情之品药性较强,可以显著增强降黄作用和改善部分肝功能。改善胁痛、腹胀和脾肿大的症状。表1胆红素及其它肝功能指标疗效比较(X±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复常例数比,#P<0.05。表2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有效率比较组别胁痛(例)(%)腹胀(例)(%)乏力(例)(%)纳差(例)(%)脾肿大(例)(%)治疗组74/75(98.67)*70/73(95.89)*65/68(94.15)63/69(84.06)33/58(56.89)*对照组52/76(68.42)49/75(65.33)55/69(79.7)45/68(66.18)22/56(35.71)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