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复方制剂和保健品领域,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防治、治疗胃癌及其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文献显示: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多发病,据调查,50岁以上患慢性胃炎的达 50%、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10%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并且易复发,久而久之可发生恶变。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皆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癌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常经历多年的持续胃癌癌前病变阶段,有些病人最终会演变为胃癌。因此预防或治疗胃癌前期病变,阻止癌前病变转化为恶性胃癌是防治胃癌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和病人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以西药治疗此类胃肠道疾病,侧重于胃肠局部病变,疏漏了机体的整体性,且药物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复发率高。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防治、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防治、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预防、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防治、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防治、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20~38g、党参15~25g、山慈菇3~6g、白术3~16g、滴水珠0.5~1g、茯苓10~16g、木蹄12~16g、薏苡仁10~32g、桔络4~8g、山药15~32g。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25~33g、党参18~22g、山慈菇4~5.5g、白术9~13g、滴水珠0.6~0.8g、茯苓11~14g、木蹄13~14g、薏苡仁15~28g、桔络5~7g、山药18~28g。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30g、党参20g、山慈菇5g、白术12g、滴水珠0.7g、茯苓13g、木蹄13g、薏苡仁25g、桔络6g、山药25g。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进而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 /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连服两个半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獐宝,其功能主治小孩奶痨,疳积腹泻等消化不良症,对促进儿童正常发育,增强免疫力具有独特疗效。对中老年具有御寒的作用,并有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健身美容之功效;
党参,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等症;
山慈菇,性味:味甘、微辛、性寒,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肿瘤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
白术,性味: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滴水珠,性味:辛、温,有小毒,具有解表止痛、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毒蛇咬伤、胃痛、腰痛,外用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等病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木蹄,性味:味微苦、性平,具有消积、化瘀、抗癌之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食管癌、胃癌、子宫癌。药理实验表明,木蹄可显著提高实验小鼠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长其存活时间,具有抗疲劳、抗高温的作用,并且能影响缺氧机体肠系膜微循环的流速、流态,对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等症;
桔络,性味:甘苦、平,具有通络、理气、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山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30g、党参20g、山慈菇5g、白术12g、滴水珠0.7g、茯苓13g、木蹄13g、薏苡仁25g、桔络6g、山药25g。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33g、党参22g、山慈菇5.5g、白术13g、滴水珠0.8g、茯苓14g、木蹄14g、薏苡仁28g、桔络7g、山药28g。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胃癌及前期病变的胶囊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獐宝38g、党参25g、山慈菇6g、白术16g、滴水珠1g、茯苓16g、木蹄16g、薏苡仁32g、桔络8g、山药3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胃癌及前期病变患者共298例,年龄为53岁以上的178例,只有120例为53岁以下。298例患者中症状消失的188例,症状有所改善的110例,总有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