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95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胃肠道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学会估计约占所有癌症的25%。胃肠癌在世界上发病率在癌症中位于第四位,中国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5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胃肠道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与免疫疗法。化学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其无法彻底治愈,且毒副作用较大。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胃肠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药物耐受和毒性依然限制了治疗方法的进步。因此,急需寻找和发展高效低毒新抗胃肠癌的新药。

药用真菌是指能治疗疾病,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真菌,即在菌丝体、子实体、菌核或孢子中能产生诸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多糖及糖蛋白、甙类、生物碱、甾醇类、蒽醌类、黄酮类等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真菌。在我国,真菌作为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世界上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茯苓、猪苓等真菌药物,《本草纲目》也收载了灵芝、木耳、鸡纵等20多种生物药用菌。目前我国传统作为药用及试验证实具有药效的真菌已超过400种,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然而日常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却仅有20余种,《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收录了7种,这说明对生物药用菌的研究还很不完善,开发空间较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灵芝、虫草等少数几个品种,并且主要针对真菌多糖作为剂型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猴头菌是一种猴头菌科蘑菇(真菌),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含有的一系列小分子化合物如猴头菇素(erinacines)。猴头菌被认为具有神经再生,并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修复受损神经组织,还有抗溃疡,抗炎,抗微生物,免疫调节,提高肝功能,抗衰老,降低血糖和血脂,提高抗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输出和改善备注循环等作用,包含猴头菌的医用制剂在中国广泛使用。

猴头菌丝体中的活性物质最重要的是多糖及糖蛋白,目前国内外对猴头多糖的研究表明,猴头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的形成,抗白细胞下降,降血糖、抗凝血、抗血栓、抗突变和抗衰老等。因此,猴头菌多糖备受人们关注,成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医药、食品科学等领域研究和开发应用的热点。猴头菌丝体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1614-1615页记载的猴头菌丝体,该猴头菌丝体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Bull.)Pers.经固体发酵而得到的菌丝体干燥粉末。

当前,从高等真菌及其菌丝体中进行筛选和发现活性成分,应用于抗肿瘤、抗病毒和治疗糖尿病等,不仅成为国家重点研究新药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发生物医药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治疗胃肠癌功效的药物组合物。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猴头菌丝体 4~8;

龙葵 4~8;

臭牡丹 4~8。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三七、女贞子和陈皮,所述三七、女贞子和陈皮在药物组合物中的重量份均为1~3。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胃肠癌多因嗜食烟酒、辛辣煎炸之品,或七情不节,积郁生热,久则湿热痰食郁火化毒入络,脾胃日渐受损,以致瘀毒搏结于胃,脾胃受损,和降失常,逐渐恶变而成。治宜健脾和胃,解毒散结。本方以猴头菌健脾养胃,修复脾胃健运之功,为君药;臭牡丹、龙葵解毒、祛瘀、散结补君药之不足,为臣药;三七佐助君臣药祛瘀、通络、止痛,女贞子补中、养阴气,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共为佐药。诸药和合,共奏健脾和胃,解毒散结之功,与胃肠癌之病因病机吻合,当能获效。

本方以处方者对胃“瘀毒内结,脾胃失和”学术经验为主,吸收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治疗胃癌的经验,以解毒和胃为主择药组方,且处方中各药经现代药理证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肿瘤作用。君药猴头菌丝体具抗炎、抗肿瘤、保护胃黏膜等多种生物活性,臣药臭牡丹有消肿止痛、清热利湿、解毒等作用,臣药龙葵有解热镇痛、抑菌、抗肿瘤之功效,可补君药之不足。三七佐助君臣药祛瘀、通络、止痛,女贞子补中、养阴气,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本方将中医和西医两个基础融合于处方之中,特色鲜明。本方主要着眼于稳定和抑制胃癌实体瘤的生长,且有一定止痛、和胃作用。

本方中猴头菌丝体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1614-1615页记载的猴头菌丝体,该猴头菌丝体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Bull.)Pers.经固体发酵而得到的菌丝体干燥粉末。

本发明的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是基于发明人对胃肠癌深层发病机理的研究及其治疗原则,同时依据发明人多年临床经验和药理学研究成果,以解毒和胃为主择药组方,进而筛选出各原料药,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方而成。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2)将猴头菌丝体、龙葵和臭牡丹3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所述的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2)将三七药材,每次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8倍,即60%乙醇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醇提液过滤,浓缩,干燥,既得三七干浸膏粉;

(3)将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女贞子和陈皮5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与三七干浸膏粉合并,即得。

本发明的猴头菌丝体采用水提方式,既能充分溶解有效成分但又不破坏有效成分;同时猴头菌丝体与其余几味药材采用混合提取的方式,各味药之间会有相互作用,活性成分相互促进达到增强抗胃肠癌功效的目的。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胃肠癌药物中的用途。

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三七、女贞子和陈皮的重量比为6∶6∶6∶2∶2∶2时,抗胃肠癌效果最佳,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1mg/mL和1.60mg/mL。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抗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效果较好,且明显优于单独的猴头菌丝体,当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按最佳重量比配伍,浓度为2mg/mL时,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和胃癌NCI-87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1.79%和57.53%,其抑制率为相同浓度的单独猴头菌丝体的近2倍(单独猴头菌丝体的抑制率分别为27.32%和31.06%),这说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之间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解毒和胃方低、中、高剂量、氟尿嘧啶组、解毒和胃方联合氟尿嘧啶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4%、10.2%、6.1%、24.5%、22.4%,其最大肿瘤抑制率为51.0%、41.2%、65.2%、63.4%、50.3%。结果表明,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荷瘤裸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解毒和胃方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按照猴头菌丝体6份,龙葵6份,臭牡丹6份,三七2份,女贞子2份,陈皮2份称取各组分;

(2)将三七药材,每次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8倍,即60%乙醇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醇提液过滤,浓缩,干燥,既得三七干浸膏粉;

(3)将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女贞子和陈皮5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与三七干浸膏粉合并,即得解毒和胃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猴头菌丝体配伍龙葵、臭牡丹,也可加上三七、女贞子、陈皮,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抗胃肠癌效果显著,与单独猴头菌丝体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抗胃肠癌的活性更高;体内和体外抗肿瘤试验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药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解毒和胃方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杀效果(抑制率)比较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移植荷瘤裸鼠瘤体抑瘤作用图;其中,注:给药后D13;A.解毒和胃方-低剂量组;B.解毒和胃方-中剂量组;C.解毒和胃方-高剂量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猴头菌丝体 4;

龙葵 4;

臭牡丹 4。

实施例2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猴头菌丝体 6;

龙葵 6;

臭牡丹 6。

实施例3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猴头菌丝体 8;

龙葵 8;

臭牡丹 8。

实施例4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实施例5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实施例6

一种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药效试验如下:

试验1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样品处理方法

1.1样品试制工艺(采用常规方法)

通过预实验,确定样品制备工艺如下:

制备方法1:将猴头菌丝体、龙葵和臭牡丹3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

制备方法2:将三七药材,每次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8倍(即60%乙醇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醇提液过滤,浓缩,干燥,既得三七干浸膏粉;将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等5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与三七干浸膏粉合并,即得。

1.2样品试制方案(配伍比例及制备方法)如表1:

表1各中药配方提取物配伍比例

注:以上单位为g,为一日用量,以上12个样品均按5日处方量投料或配料。

1.3对照药

样品13:猴头菌丝体干浸膏粉1号,即:将猴头菌丝体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即得。

样品14: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注射液(5-FU,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593,规格:10mL:0.25g×5支)。

样品15:阳性对照药紫杉醇注射液(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071,规格:5mL:30mg×1瓶)。

2试验材料

2.1癌细胞来源

胃癌细胞株NCI-87和胃癌细胞株SGC-7901购自中南大学湘雅中心实验室。

2.2癌细胞株培养

胃癌NCI-87细胞、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的DMEM液体培养基(Gibco公司)中,培养基内含青霉素、链霉素(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各100U/mL,放置于37℃、5%CO2以及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1~2天换液1次,3~4天用0.25%胰酶(Sigma公司)常规消化传代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

2.3试验药物

2.3.1中药配方提取物

1~13号样品由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实验时按下述方法溶解:分别精密称取1~13号干浸膏粉100mg,用生理盐水溶解定容至10mL,得浓度为10mg/mL的储备液,再分别将储备液用无血清DMEM液体培养基(Gibco公司)稀释,0.22μm滤过除菌,得浓度为0.1mg/mL、1mg/mL、2mg/mL、4mg/mL的1~13号样品溶液。

2.3.25-FU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5-FU注射液(10mL:0.25g)4mL,用无血清DMEM液体培养基定容至100mL,得浓度为1000μg/mL的5-FU储备液。吸取5-FU储备液1mL,继续用无血清DMEM液体培养基稀释定容至10mL,0.22μm滤过除菌,即得浓度为100μg/mL的5-FU溶液。

2.3.3对照品溶液(紫杉醇)的配制

取紫杉醇注射液(5mL:30mg)4mL,用无血清DMEM液体培养基定容至10mL,得浓度为2400μg/mL的紫杉醇储备液。吸取紫杉醇储备液1mL,继续用无血清DMEM液体培养基稀释定容至10mL,0.22μm滤过除菌,即得浓度为240μg/mL的紫杉醇溶液。

2.4主要仪器

CJ-1F型医用净化工作台(中心编号058,苏州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台式低速离心机(中心编号101,湖南省凯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DMIL型倒置显微镜(中心编号027,Leica);3111型CO2培养箱(中心编号147,Thermo);MR-96A酶标仪(中心编号007,深圳迈瑞);无菌针式过滤器(millipore)。

3试验方法

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PBS清洗2次,胰酶消化,培养液终止反应,移入BD管中,离心,去上清。培养液混匀,取10μL进行细胞计数,使最终浓度为5×104个/mL,接种于96孔板,每孔100μL,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4h后,实验组加入中药配方提取物1~13号样品,同时设阳性对照组(胃癌NCI-87细胞用5-FU,胃癌SGC-7901细胞用紫杉醇)、阴性对照组和调零组(检测时只加二甲亚砜(DMSO)液)。每组设5个复孔。分别继续培养48h后,每孔加入50μL MTT溶液(1mg/mL),继续培养4h,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置摇床上避光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实验组、对照组光密度值(OD值)均减去调零孔OD值校正,按下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对照组OD值-药物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二、试验结果

4.1中药配方提取物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中药配方提取物对供试癌细胞的作用如图1和表2-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1~12号样品抗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效果较好,其抗癌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且明显优于13号样品猴头菌丝体,说明该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之间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1~12号样品抗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结果显示,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三七、女贞子、陈皮的重量比为6∶6∶6∶2∶2∶2时,抗癌效果最佳,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1mg/mL和1.60mg/mL。

表2试验药作用48h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n=6)

表3试验药作用48h对胃癌NCI-87细胞的增殖作用的影响(n=6)

表4解毒和胃方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效果比较(n=6)

试验例2中药配方提取物7(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移植裸小鼠体内抑瘤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药品

1.1.1供试品

中药配方提取物7(解毒和胃方),由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为试验例1中的7号样品,配伍比例及制备方法见表1。

所述的中药配方提取物7(解毒和胃方)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按照猴头菌丝体6份,龙葵6份,臭牡丹6份,三七2份,女贞子2份,陈皮2份称取各组分;

(2)将三七药材,每次加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8倍,即60%乙醇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醇提液过滤,浓缩,干燥,既得三七干浸膏粉;

(3)将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女贞子和陈皮5味药材,每次加水8倍,即水与药材的重量比为8∶1,提取3次,每次1小时,水提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干浸膏粉;与三七干浸膏粉合并,即得中药配方提取物7(解毒和胃方)。

1.1.2阳性对照品

氟尿嘧啶注射液(批号:FA150603,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临用时用0.9%氯化钠配制。

1.2实验动物

雄性BALB/c-nu裸小鼠,90只,SPF级,体重13~16g,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湘)2014-0003;在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屏障环境B区实验室饲养,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NO43004700004931,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湘)2014-0008。实验期间环境温度20℃~26℃,湿度40%~70%。

1.3细胞株

人胃癌细胞(NCI-87)购于中南大学湘雅中心实验室,在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细胞室内传代培养;DMEM高糖培养基(Corning公司);胎牛血清(HyClone公司)。

1.4主要仪器

AUY-220分析天平(日本岛津);数显游标卡尺(永康正丰五金)。

2.研究内容

2.1前期试验结果

解毒和胃方单次灌胃给予ICR小鼠最大浓度0.15g/ml,最大体积40ml/kg(相当于6g/kg),当日1次,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2.2.解毒和胃方对人移植胃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影响

2.2.1人胃癌细胞(NCI-87)的培养

用DMEM液体培养基加10%新生牛血清,并加入青链霉素各50U/ml,在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按1∶4的比例进行传代,传代时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长满瓶底70~80%。

2.2.2造模分组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NCI-87)细胞,用PBS洗涤2次,再用无血清DMEM重悬后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个/mL的细胞液接种于90只裸小鼠右侧腋窝下,每只裸鼠接种0.2mL(即2×106个细胞/只),制备荷瘤裸小鼠。观察瘤体生长情况,用游标卡尺测量瘤体的长(a)和宽(b),按瘤体积公式V=1/2×a×b2计算瘤体体积,选择肿瘤瘤体体积达到200mm3以上且无溃破的荷瘤裸小鼠,按瘤体体积兼顾体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6组,分组给药见表5。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给予体积为0.2mL/10g,氟尿嘧啶组动物腹腔注射给药,注射体积0.1mL/10g,其余各组灌胃给予相应体积药液。

表5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3.结果评价

3.1动物生存质量及存活时间评价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动物的饮食、饮水、行为活动和瘤体的状况,详细记录各组动物的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

3.2瘤体体积、体重的测定

在试验过程中,从分组、给药开始,每周用游标卡尺测量2次并记录肿瘤长(a)、宽(b)、体重;计算肿瘤体积并比较各组间肿瘤生长曲线的差异,分析体重变化趋势。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1/2×长(a)×宽(b)2

3.3根据肿瘤体积进行疗效评价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对肿瘤体积(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

RTV=Vt/V0(Vt:每天测量肿瘤体积,V0:初始瘤体积(给药前))

T/C%=给药组的RTV平均值/对照组的RTV平均值×100%

相对肿瘤抑制率=100%一相对肿瘤增殖率(T/C%)

相对肿瘤抑制率<60%时,为无效;相对肿瘤抑制率≥60%,经统计学处理P<0.05时为有效。

3.4根据肿瘤重量进行疗效评价

试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剥离瘤体并称重,根据瘤重计算抑制率。肿瘤生长抑制率=(模型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模型对照组平均瘤重×100%。肿瘤生长抑制率<40%为无效;肿瘤生长抑制率≥40%,并经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效。

3.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多组间比较方差齐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所检验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二、试验结果

以下试验结果及附图描述了本抗胃肠癌用药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4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移植裸小鼠体内抑瘤作用

4.1解毒和胃方抗荷NCI-87胃癌移植瘤鼠的活性

裸鼠连续灌胃20天,解毒和胃方联合氟尿嘧啶组有2只动物出现死亡,其余裸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动物的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异常,经解剖肉眼观察未见明显的异常脏器。

4.2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荷瘤裸鼠瘤体体积的影响

如图2和表5所示,解毒和胃方低剂量、氟尿嘧啶能明显降低给药后D4、D10~D20荷瘤裸鼠瘤体体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解毒和胃方高剂量能明显降低给药后D4、D13~D20荷瘤裸鼠瘤体体积(P<0.05);氟尿嘧啶联合解毒和胃方能明显降低给药后D10~D16荷瘤裸鼠瘤体体积(P<0.05)。

如表6所示,解毒和胃方的低、中、高剂量、氟尿嘧啶及解毒和胃方联合氟尿嘧啶给药期间相对肿瘤抑制率分别为:D4相对肿瘤抑制率51.0%、28.5%、65.2%、63.4%、37.8%;D7相对肿瘤抑制率21.5%、15.6、44.6%、19.0%、17.7%;D10相对肿瘤抑制率38.2%、24.9%、26.8%、55.2%、49.0%;D13相对肿瘤抑制率37.9%、18.0%、39.7%、52.6%、47.3%;D16相对肿瘤抑制率37.5%、22.0%、40.6%、61.3%、50.3%;D20相对肿瘤抑制率40.2%、41.2%、34.5%、43.7%、37.3%。

表6解毒和胃方对胃癌NCI-87荷瘤裸鼠相对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4.3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荷瘤裸鼠瘤体重量的影响

如表7所示,解毒和胃方低、中、高剂量、氟尿嘧啶组、解毒和胃方联合氟尿嘧啶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4%、10.2%、6.1%、24.5%、22.4%。

如表8所示,解毒和胃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氟尿嘧啶组、氟尿嘧啶联合解毒和胃方提取物组最大肿瘤抑制率为51.0%、41.2%、65.2%、63.4%、50.3%。

表7解毒和胃方对胃癌NCI-87荷瘤裸鼠瘤重的影响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表8解毒和胃方体内抗胃癌NCI-87移植瘤疗效和动物毒性

以上结果表明,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荷瘤裸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三、结论

(1)从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可知:1至12号样品抗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效果较好,且明显优于13号样品猴头菌丝体,说明该抗胃肠癌的药物组合物之间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1~12号样品抗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结果显示,猴头菌丝体、龙葵、臭牡丹、三七、女贞子、陈皮的重量比为6∶6∶6∶2∶2∶2(该配方为解毒和胃方的配方)时,抗癌效果最佳,对胃癌NCI-87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1mg/mL和1.60mg/mL。阳性对照的抗癌作用比各样品提取物好,但中成药具有抗胃肠癌效果的品种很少,达到如此效果实属罕见。

(2)从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可知:解毒和胃方低、中、高剂量、氟尿嘧啶组、解毒和胃方联合氟尿嘧啶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4%、10.2%、6.1%、24.5%、22.4%,其最大肿瘤抑制率为51.0%、41.2%、65.2%、63.4%、50.3%。结果表明,解毒和胃方对人胃癌(NCI-87)荷瘤裸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3)本发明通过猴头菌丝体配伍龙葵、臭牡丹,也可加上三七、女贞子、陈皮,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抗胃肠癌效果显著。与单独猴头菌丝体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更高;体内和体外抗肿瘤试验未见任何毒副反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用药安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