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复合芯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17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水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芯体包括无纺布/无尘纸吸水材质顶层及底层、蓬松布中间层、以及夹置于顶层、底层与蓬松布中间层之间的高分子吸水颗粒;各层通过喷胶或者热压方式结合在一起;其中,蓬松布中间层上通过打孔或者开槽的方式形成若干规则或不规则的通孔和/或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水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复合芯体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层和蓬松布之间的收缩件,用于将吸水复合芯体更好的贴合人体;所述伸缩件为平行排列的橡筋,所述橡筋的数量少于等于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水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吸水颗粒为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是使第一聚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接着与第二聚醚多元醇及透明质酸反应而得的星状嵌段聚氨酯,该第一聚醚多元醇含有至少三个末端羟基;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其是使如上所述的亲水性聚氨酯及发泡组分发泡而得,且该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的孔洞为非连续式的封闭孔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吸水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该发泡组分包括发泡剂、水、界面活性剂、多胺及催化剂,该多胺是用于增加亲水性聚氨酯的机械强度,该多胺是选自于1,2-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三亚乙四胺或聚醚胺。

5.如权利要求7所述吸水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该透明质酸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范围为500000-1000000,以该第一聚醚多元醇、该多异氰酸酯、该第二聚醚多元醇及该透明质酸的总合为100mol%,该透明质酸的含量范围为0.05-5mol%;该脂肪族多异氰酸酯是选自于1,6-己二异氰酸酯、亚甲基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酮二异氰酸酯或其组合。

6.一种吸水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分子吸水颗粒均匀撒播在蓬松布上表面的空隙中,并将播撒有高分子吸水颗粒的蓬松布上表面与顶层贴合,贴合方式为热压;贴合后预热到75-90℃;

(2)将高分子吸水颗粒撒播在蓬松布的下表面,并将撒播有高分子吸水颗粒的下表面与底层通过胶粘合;

(3)超声波分切或热分切,然后收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吸水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对于蓬松布进行处理的步骤,该处理步骤包括在蓬松布上打孔和或开槽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吸水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高分子吸水颗粒撒播在蓬松布的上下表面上均呈正态分布;所述撒播采用高分子吸水颗粒撒播装置设备进行,该撒播装置包括储料箱和洒料辊,所述洒料辊位于储料箱底部,洒料辊与储料箱密封连接,洒料辊上设有若干凹坑,所述凹坑沿洒料辊轴向呈均匀分布,沿圆周呈正态分布。

9.如权利要求10所述吸水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预加热的方式为红外、热风、超声波中的一种或几种,加热温度为85℃,在所述步骤(2)中的过胶粘合具体包括如下工艺:

利用喷胶装置沿底层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喷嘴向底层的上表面进行回旋运动喷胶,从而形成具有多组呈平面螺旋带状的粘胶体的粘胶层;

利用复合装置将蓬松无纺布复合于底层的上表面,利用输送装置使蓬松无纺布向复合装置的方向持续移动,通过该复合装置将蓬松无纺布复合于底层上,从而形成复合层。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吸水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所述高分子吸水颗粒为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所述亲水性聚氨酯是使第一聚醚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接着与第二聚醚多元醇及透明质酸反应而得的星状嵌段聚氨酯,该第一聚醚多元醇含有至少三个末端羟基,所述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其是使如上所述的亲水性聚氨酯及发泡组分发泡而得,且该亲水性聚氨酯发泡体的孔洞为非连续式的封闭孔洞;该透明质酸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范围为500000-10000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