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为乳房出现胀痛、肿块,乳头溢液等。
目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药物很多,但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却存在着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吴芋15-25份、丁香15-25份、黄芥子10-20份、地龙10-20份、丝瓜络10-20份、蒲公英10-20份、金银花10-20份、莪术5-15份、莱菔子6-10份、郁金5-15份、赤芍6-10份、紫苏子4-8份。
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组成为:吴芋20份、丁香20份、黄芥子15份、地龙15份、丝瓜络15份、蒲公英15份、金银花15份、莪术10份、莱菔子8份、郁金10份、赤芍8份、紫苏子6份。
上述药物制备方法如下:将吴芋、丁香、黄芥子、地龙、丝瓜络、蒲公英、金银花、莪术、莱菔子、郁金、赤芍、紫苏子,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45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用50度以上的白酒500份浸泡7天以上,用棉球蘸药酒涂擦乳房即可,晨晚各1次,7日为1疗程。
本发明中吴芋、丁香有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降逆暖肾之功为君药;黄芥子、地龙、丝瓜络、蒲公英、金银花、莪术有清热解毒,温肺祛痰,散结通络,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利尿消肿,消肿散结,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为臣药;莱菔子、郁金、赤芍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行气解郁,疏肝利胆,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止痛之功为佐药;紫苏子下气清痰,润肺宽肠为使药。
本发明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
吴芋,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主治:胸腹胀满,呕吐吞酸,阳虚泄泻,吐泻转筋,寒疝脚气,外治口舌生疮。
丁香,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胃、脾、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主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黄芥子,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功能主治: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地龙,性味归经:性寒,味咸。归肝、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
丝瓜络,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闭经,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蒲公英,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金银花,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毒初起,红肿热痛,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暑热烦渴,咽喉肿痛。
莪术,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莱菔子,性味归经: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郁金,性味归经:性寒,味辛、苦,归心、肝、胆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
赤芍,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紫苏子,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本发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具有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降逆暖肾清热解毒,温肺祛痰,散结通络,熄风止痉,利尿消肿,消肿散结,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消食除胀,行气解郁,疏肝利胆,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润肺宽肠的效果,且疗效显著,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可有效治疗乳腺增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组成:吴芋20g、丁香20g、黄芥子15g、地龙15g、丝瓜络15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莪术10g、莱菔子8g、郁金10g、赤芍8g、紫苏子6g。本实施例效果最佳。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组成,吴芋25g、丁香25g、黄芥子20g、地龙20g、丝瓜络20g、蒲公英20g、金银花20g、莪术15g、莱菔子10g、郁金15g、赤芍10g、紫苏子8g。本实施例药效较强。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药物组成,吴芋15g、丁香15g、黄芥子10g、地龙10g、丝瓜络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莪术5g、莱菔子6g、郁金5g、赤芍6g、紫苏子4g。本实施例药效稍弱。
上述药物制备过程如下:将原料药物吴芋、丁香、黄芥子、地龙、丝瓜络、蒲公英、金银花、莪术、莱菔子、郁金、赤芍、紫苏子,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45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用50度以上的白酒500g浸泡7天以上,用棉球蘸药酒涂擦乳房即可,晨晚各1次,7日为1疗程。
《疗效试验》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取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乳腺增生的240例患者,其主要症状为乳房出现胀痛、肿块,乳头溢液。
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本实施例药物观察组,两组病例各12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症轻重等方面均没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消肿片按说明书服用,7日为一疗程,治疗3-7个疗程;观察组饭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早晚各一次,7日为一疗程,治疗3-7个疗程。
两组均以主要症状: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减轻为有效,均以主要症状: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消失为痊愈。
立档留查加以统计对比,统计表明结果见表1(对照组疗效情况)和表2(实施例药物观察组疗效情况),经过对比,本发明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明显优于消肿片的效果。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有效率:93.3%,治愈率88.3%。
《典型病例》:
1、张某,女,36岁,乳房出现胀痛、肿块,乳头溢液11个月。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进行治疗,每天晨晚各1次,7日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逐渐减轻,4个疗程后,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消失。再继续服用1个疗程天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无复发。
2、李某,女,28岁,乳房反复出现胀痛、肿块,乳头溢液2年。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进行治疗,每天晨晚各1次,7日为一疗程,连用1个疗程后,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逐渐减轻,3个疗程后,乳房胀痛、肿块,乳头溢液消失。再继续服用1个疗程天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