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聚普瑞锌在制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革兰染色阴性菌,通常寄生于人胃小凹的黏液层内,依靠其尿素酶分解产生的氨来中和胃酸,从而在胃内定植。幽门螺旋杆菌分泌两种毒素CagA和VacA,其中CagA能够使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NFAT活性化,促使细胞异常增殖,并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是急、慢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与胃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国际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行治疗,即将铋、甲硝唑与四环素或氨苄青霉素联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50-90%,该疗法副作用大,同时可能导致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株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另外,幽门螺旋杆菌在抗生素和体内不利因素的诱导下可形成细胞壁缺陷的L型,这也是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后易复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找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新药物十分必要。聚普瑞锌是锌与L-肌肽的螯合物,L-肌肽是锌理想的转运体,能够增加锌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它兼具抗炎和抗氧化的功能,对酒精,醋酸,盐酸和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胃黏膜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和修复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许多聚普瑞锌治疗胃酸失衡等原因导致的消化道溃疡的技术,如CN201310227401.6公开了一种聚普瑞锌化合物,通过粘附在粘膜受损处,提高粘膜防御作用的功效。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公开聚普瑞锌在抑制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上的用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聚普瑞锌在制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进一步的,所述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剂,包括聚普瑞锌和药用载体。进一步的,所述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或微丸制剂。进一步的,所述制剂优选为片剂,所述片剂主要由重量份数比为1:14-20的聚普瑞锌和药用载体制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药用载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成分:采用预凝胶淀粉、普鲁兰多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树脂、乳糖醇、酒石酸钾钠和聚普瑞锌一起制备的片剂可以延长其在消化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药用载体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成分:淀粉甘醇酸钠0.6-1甲壳糖0.3-0.8烟酰胺0.1-0.2。在片剂中加入淀粉甘醇酸钠、甲壳糖和烟酰胺可进一步延长片剂在消化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片剂治疗的有效时长,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片剂的有效作用时间变短。进一步的,所述药用载体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成分:蔗糖单月桂酸酯0.2-0.4水杨酸甲酯钠0.05-0.1。在片剂中加入蔗糖单月桂酸酯和水杨酸甲酯钠可显著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片剂的稳定性下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普鲁兰多糖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8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S2.将聚普瑞锌、预凝胶淀粉与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混合均匀后与混合溶液混合均匀中,再经过制粒、干燥、整粒后制成药物颗粒;S4.将药物颗粒与乳糖醇、酒石酸钾钠加入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再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制得片剂。本发明提供了聚普瑞锌在制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药物中的应用,临床试验证实,聚普瑞锌具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且其杀菌效能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可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的胃炎、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癌等疾病的相关药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实施例2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普鲁兰多糖和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8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制得混合溶液;S2.将聚普瑞锌、预凝胶淀粉与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混合均匀后与混合溶液混合均匀中,再经过制粒、干燥、整粒后制成药物颗粒;S4.将药物颗粒与乳糖醇、酒石酸钾钠加入混合机中混合10分钟,再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制得片剂。实施例3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实施例4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实施例5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实施例6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实施例7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1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2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3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4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5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对照例6一种片剂,制备100粒该片剂所需各成分的重量如下:下述试验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试剂、生物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聚普瑞锌治疗或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试验1.供试菌株幽门螺旋杆菌标准菌株选择NCTC11637,将NCTC11637均匀接种于含有8%脱纤维羊血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中,采用抽气换气法,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培养2-3d,然后收集细菌,经涂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触酶和尿素酶鉴定为阳性后,再次涂布于含有8%脱纤维羊血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培养2-3d,所得菌株作为标准菌株;幽门螺旋杆菌临床菌株采取自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组织,充分均浆,均匀涂布于幽门螺旋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于37℃微需氧环境下培养3-5d,然后收集细菌,经涂片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触酶和尿素酶鉴定为阳性后,再次涂布于含有8%脱纤维羊血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培养2-3d,所得菌株作为临床菌株。2.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配置聚普瑞锌浓度分别为10.0、8.0、6.0、5.0、4.0、3.5、3.0、2.5、2.0、1.5、1.0、0.5和0.25μg/mL的含药琼脂平皿;分别将幽门螺旋杆菌标准菌株和5组幽门螺旋杆菌临床菌株(Hp01、Hp02、Hp03、Hp04、Hp05)采用脑心脊液稀释至3×108cfu/ml,取稀释后的菌液1μL分别接种于上述药物浓度的含药琼脂平皿中,并同时接种于无药培养基作为对照;接种后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培养72h后观察结果,完全不出现菌落的琼脂平皿的聚普瑞锌浓度为聚普瑞锌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见表1。表1聚普瑞锌对幽门螺旋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MIC值(μg/mL)由上述结果可知:聚普瑞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菌株NCTC11637和临床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菌株NCTC11637和临床菌株的MIC值均为0.5μg/mL,其有效剂量低于临床用药剂量。3.杀菌效果评价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和3组药物杀菌试验(0.5MIC药物浓度组、1MIC药物浓度组、2MIC药物浓度组),空白对照组是直接采用体积比为9:1的布氏肉汤与胎牛血清的混合液作为受试溶液,0.5MIC药物浓度组、1MIC药物浓度组、2MIC药物浓度组是分别将聚普瑞锌加入体积比为9:1的布氏肉汤与胎牛血清的混合液中配制成不同药物浓度的受试溶液;收取新鲜培养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菌株NCTC11637于体积比为9:1的布氏肉汤与胎牛血清混合液中制成浓度为1×106cfu/ml的菌悬液,4组试验的受试溶液中均加入菌悬液100μL,混匀后置于恒温振摇床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振摇培养;准备若干布氏肉汤稀释试管,分别于0、4、8、24h取4组试验的菌液的母液100μL经数倍稀释后,取100μL稀释液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于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环境下培养72h后做菌落计数并按照稀释倍数折算得出各个时间点的菌落数,计算出不同浓度的聚普瑞锌在各个时间点的杀菌率,杀菌率=(空白对照组菌落数-药物组菌落数)/空白对照组菌落数×100%,结果见表2。表2不同浓度的聚普瑞锌在各个时间点的杀菌率(%)时间(h)0.5MIC1MIC2MIC494.2299.92100898.3510010024100100100由上述结果可知,聚普瑞锌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且杀菌效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药物浓度越大,起效越快,杀菌效果越好,当药物浓度为0.5MIC值时,24h的杀菌率可以达到100%;当药物浓度为1MIC值时,8h的杀菌率已经达到100%;当药物浓度为2MIC值时,4h的杀菌率就已经达到100%。聚普瑞锌与其他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效果上的比较试验收取新鲜培养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菌株NCTC11637,于体积比为9:1的布氏肉汤与胎牛血清混合液中制成浓度为1×106cfu/ml的菌悬液,设置试验1-4和对比试验,试验1-4分别将聚普瑞锌、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甲硝锉按照0.5μg/mL的浓度加入菌悬液中,对比试验的菌悬液中不加入治疗药物,将各组试验的菌液置于恒温振摇床在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条件下振摇培养;准备若干布氏肉汤稀释试管,分别于0、4、8、24h取4组试验的菌液的母液100μL经数倍稀释后,取100μL稀释液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于37℃、微氧(5%O2、10%CO2和85%N2)的环境下培养72h后做菌落计数并按照稀释倍数折算得出各个时间点的菌落数,计算出不同药物在各个时间点的杀菌率,杀菌率=(对比试验组菌落数-试验组菌落数)/对比试验组菌落数×100%,结果见表3。表3不同药物在各个时间点的杀菌率(%)时间(h)聚普瑞锌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甲硝锉499.386.191.763.2810095.297.580.82410099.410089.3由上述结果可知,聚普瑞锌具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在相同的药物浓度条件下,聚普瑞锌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能力强于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甲硝锉。片剂体外释放度评价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5、对照例1-4的片剂,置药物溶出仪中,于1h、2h、4h、6h、12h、16h、24h分别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片剂溶出百分率,并计算片剂的累积释放百分率,结果见表4。表4片剂的累积释放百分率(%)试验结果时间(h)实施例3实施例6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对照例400000001412047523640268336975606548748939882856925810010090921210072----10010016--90--------24--100--------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片剂可以持续在12h内缓慢释放,而对照例1和对照例2提供的片剂在6h内就完全释放完毕,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片剂可延长其在消化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片剂可以在24h内持续缓慢释放,而实施例3、对照例3和对照例4提供的片剂在12h内就完全释放完毕,说明在片剂中加入淀粉甘醇酸钠、甲壳糖和烟酰胺可进一步延长片剂在消化道内的作用时间,延长片剂治疗的有效时长,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片剂的作用时间变短。片剂稳定性评价1.加速试验取实施例3、实施例7、对照例5-6的片剂,均在温度40℃±2℃下,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片剂的性状、色泽、气味、主成分含量(标示量%)和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7的片剂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实施例3和对照例5-6的片剂出现水分含量增高和颜色变深的现象。2.长期试验取实施例3、实施例7、对照例5-6的片剂,均在温度25℃±2℃下,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在试验期间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片剂的性状、色泽、主成分含量(标示量%)和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7的片剂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实施例3和对照例5-6的片剂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含量增高和颜色变深现象。从上述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结果可知,在片剂中加入蔗糖单月桂酸酯和水杨酸甲酯钠可显著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片剂的稳定性下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