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稳态结构的针装置及相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436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稳态结构的针装置及相关方法与流程

所公开的发明一般地涉及针安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护针器,该护针器在激活后覆盖针尖以便防止发生无意的针刺。



背景技术:

用于静脉注射(iv)导管组件的插入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1)医护人员将针和导管一起插入到患者静脉中;(2)在用针头插入到静脉中以后,医护人员通过用他或她的手指推导管来将该导管推送到患者静脉中;(3)医护人员通过抓住毂端(与头端相对)来拔针,而同时用他或她空闲的手指在插入部位施加压力至患者皮肤,从而阻止血液流动通过导管;以及(4)医护人员然后将导管的裸露端(导管毂)用胶带贴至患者的皮肤并将该导管连接至将被输入到患者静脉中的流体的源。

问题在于:在将针从患者静脉拔出后,医护人员在该时刻涉及至少两个紧急过程,即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将裸露的针尖置于附近位置,并处理完成拔针所需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节点上,裸露的针尖产生意外针刺的危险,其在该情形下使得医护人员易受各种危险血源性病原的传染的危害,各种危险血源性病原包括aids和肝炎。

其他的针型类似地使医护人员暴露于意外针刺的风险。例如,医生使用直针、huber针、硬膜外针等实施注射,该医生可能将用过的针置于托盘中,以便护士进行后续处置。在将用过的针置于托盘或工作站到该用过的针被丢弃的时刻之间的这段时间期间,该用过的针对于那些在针附近或周围工作的人是潜在的疾病传染源。

因此,所有的针应该在使用后立即被覆盖以便更好地确保工作者的安全。理想地,用于覆盖针尖的过程应该是被动的、自激活的、或至少是易于执行的。另外,用于覆盖针的装置应该可靠且坚固的。

针装置通常包括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覆盖针头从而在导管管体置入患者血管之后防止意外刺入。此类系统可以要么是被动的要么是主动的。在一些系统中,安全特征件处于准备位置时定位在导管毂内侧,而在其他系统中,它们在导管毂外部。在上述任一位置中,该安全特征件用作相同功能,即覆盖针尖以便防止静脉穿刺后发生意外针刺。因此,在安装安全系统时必须十分小心地操作以便防止尺寸的改变或变形,尺寸的改变或变形会妨碍或阻碍该安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方面包括针装置以及形成和使用该针装置的相关方法。

示例性针装置可以是针组件或iv导管组件。针装置还可以是针上(over-the-needle)导管组件。

针装置可以具有如各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构造或者可以通过合并来自所述实施方式的特征来变化。

在示例中,一种针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毂,第一毂具有毂主体,毂主体具有近侧端和内腔;导管管体,导管管体从导管毂的远侧端向远侧延伸;第二毂,第二毂附接到近侧端;以及具有插管或针,插管或针在针毂的远侧延伸并突出穿过近侧端和导管管体,并且该插管或针具有针的针尖,该针的针尖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该针装置可以处于备用位置,此时针尖在导管管体的远侧端的远侧延伸以便进入患者的血管。

第一毂可以是导管毂并且第二毂可以是针毂。

护针器或弹簧夹可以可滑动地放置在针上并且在处于备用位置时定位在导管毂的内腔中。在其他示例中,第三毂或防护壳体可以定位在第一毂和第二毂之间。护针器可以定位在第三毂中。

触发器或激活器可以在导管毂的鲁尔接头的远侧定位在内腔中。触发器可以激活护针器。作为替代,触发器可以定位在导管毂的外侧。

导管管体的近侧端可以使用衬套或其他常规方式附接到导管毂。

在准备位置中,针可以从针毂的凸头区段穿过导管毂向远侧突出。导管毂可以具有翼部,可以是带端口的导管毂,或者可以例如经由侧端口设置有集成的扩展系统。

针可以具有针尖,针尖延伸到导管管体的远侧端外。

针的近侧端可以延伸到针毂的回血室(flashbackchamber)中,回血室可以在近侧端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以由通气塞封闭。

可选地,通气塞可以具有采样特征件,该采样特征件允许对血液进行收集和分配。

血液可以在血糖试纸或培养皿上进行收集或分配。

示例性血液阻塞器可以与2014年12月19日提交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no.14/576,802(公开为公开号us2015/0173663)中公开的血液阻塞器类似。

针尖可以被构造成用于穿刺患者的表皮层并进入该患者的血管。

针毂可以具有护针器延伸部,该护针器延伸部从凸头区段延伸到导管毂的内腔的开放式腔中以便在组装期间使护针器对准。

导管毂的近侧端可以具有带内螺纹的母鲁尔接头。在一个示例中,导管毂的近侧端可以是带螺纹母鲁尔连接器。

母鲁尔连接器可以被构造成配合地接收公鲁尔连接器,该公鲁尔连接器例如是iv管线、鲁尔接口连接器、注射器尖端、通气塞、iv组件、扩展组件、其他已知连接器、或将来开发的具有鲁尔尖端的iv装置。可以设置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并且将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构造为与国际标准组织(iso)现行和未来标准下的针对母和公鲁尔连接的标准中的至少一些相符。

带螺纹母鲁尔连接器可以接收针毂的凸头区段或其他公鲁尔尖端。

可以在导管毂和针毂之间设置物理接界,以便设定针尖延伸到导管管体的远侧端外的距离。

导管毂可以包括在其外侧上的突耳,该突耳被构造成当操作装置时作为杠杆来使用,例如在针的插入或移除期间用来推挤。

一对翼部可以在导管毂侧向延伸以便在静脉穿刺成功后抵靠患者支撑并稳定导管毂。

突耳和翼部是可选的特征。突耳或翼部中的任一个或者突耳和翼部二者可以被省去。

可以包括用于触发护针器的触发器或激活器来将护针器的形状从伸展结构性构造改变成盘卷结构性构造,从而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当护针器从备用位置向近侧拔出时,使护针器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触发器可以与导管毂整体地形成,或者单独地形成并随后附接到导管毂。替代地,触发器可以定位到导管毂外侧。

在示例中,当护针器处于伸展结构性构造时,护针器的两个臂的远侧端可以与针轴杆间隔,以使得当针相对于护针器移动时(例如在将导管管体置于患者血管中后),护针器的折板或臂不在轴杆上施加拖拽。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两个臂的任何部分在伸展结构性构造可以不接触轴杆。在示例中,伸展结构性构造可以是针的备用位置。伸展结构性构造可以是转变位置,其中,针在静脉穿刺成功后从导管毂撤回。

激活器可以通过抵靠内腔的内壁表面挤压激活器大体上圆柱形的外表面,并且在导管毂的母鲁尔室的远侧定位在内腔中。

激活器的外表面的形状或轮廓(例如是平直的或锥形的)可以匹配内腔的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外表面可以包括表面特征部以便将使激活器沿特定取向排布在内腔内侧。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激活器和内腔之间包括凹口和沟槽以便有助于在导管毂内侧定向激活器。

突出部,其可以充当止挡件,可以被包括在内腔内侧以便防止激活器在内腔内侧从设定位置向近侧移位而离开适当位置。替代地,激活器可以被结合或共模制到毂主体。

如果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可以体现为围绕内腔的围界或内直径形成的连续凸起。

在另一示例中,突出部可以包括单个隆起部或者围绕内腔的围界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或多个区段来替代连续的环形环。

突出部可以具有形成了顶点的两个表面,其中,该两个表面可以包括阻挡表面和在阻挡表面近侧的倾斜表面。突出部可以限定最小内部尺寸。

当在内腔内侧在倾斜表面上将激活器向远侧推并通过顶点时,倾斜表面可以使激活器弹性地变形。

一旦激活器已经越过顶点,则激活器可以迅速回复到其原始形状中,激活器的近侧端接触阻挡表面。

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的针的撤回期间,当护针器向近侧撤回时,阻挡表面可以阻止激活器向近侧移动通过阻挡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激活器可以压配合在内腔内侧,因而消除了对于突出部的需求。

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可以压配合在导管毂内侧,并且也可以包括突出部。

激活器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由塑料或金属制成。

激活器可以具有在远侧端处的远侧面、在近侧端处的近侧面、以及孔,该孔沿激活器的纵向轴线延伸穿过远侧面和近侧面。

远侧面可以是平坦的或具有朝内或朝外渐缩的锥形形状。近侧面也可以是平坦的或具有朝内渐缩的锥形形状,从而不与穿过近侧开口插入到鲁尔腔中的公鲁尔接头干涉。

远侧面和近侧面的形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以便用于各种目的。

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可以是空心的和/或由当被推到导管毂的孔中时容易变形的回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激活器的孔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将护针器从伸展构造激活或触发成盘卷构造,并且当护针器处于封堵针尖的保护位置时,允许护针器和针(包括针尖)在近侧方向上穿过激活器的孔。

激活器的孔可以是直孔或锥形孔。孔可以沿近侧方向朝内渐缩以使得孔的近侧端处的开口小于孔的远侧端处的开口。

当本公开的护针器从伸展构造改变成盘卷构造时或当护针器从盘卷构造改变回到伸展构造时,护针器会经历状态改变或相位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处于伸展构造的护针器不能够在不触碰激活器的情况下穿过激活器的孔。

激活器的孔可以是矩形形状并且可以具有从远侧面沿近侧方向朝内渐缩的长度。

孔的内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凹的或凸的。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的孔可以是大体上圆柱形的,其在入口处具有锥形凸缘。

激活器的孔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使护针器激活,并且例如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并且随着针撤回离开导管毂,在护针器覆盖针尖的情况下,允许护针器从激活器的远侧位置传到激活器的近侧位置。

形成在激活器的孔的表面和激活器的近侧面之间的激活边缘可以被构造成随着护针器向近侧拔出,接合并触发护针器从而改变该护针器的构造。

激活器的激活边缘可以是平坦的、凹的或凸的。激活边缘可以沿激活器的相同轴向位置或沿激活器的不同轴向位置定位,以便在不同时间和/或护针器的不同位置接触和激活护针器。

激活器或激活器的孔的其他表面和特征可以被构造成使护针器的构造发生改变。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可以接触激活器的孔的表面与激活器的近侧激活边缘不同的激活器的孔的表面来将护针器的构造从伸展结构性构造改变成盘卷结构性构造。

在护针器处于准备位置时以及使用处于保护位置的护针器将针尖固定之前的拔针期间,护针器可以完全地定位在导管毂的内腔的内侧。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可以部分地定位在导管毂主体内侧,或者完全地定位在导管毂外侧,例如在导管毂和针毂之间的罩或单独的护针器壳体中,只要护针器可以被激活器激活成处于盘卷位置从而防止针尖的裸露。

在示例中,护针器可以包括近侧壁和两个折板,两个折板例如是第一或顶折板以及第二或底折板,两个折板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

护针器的折板可以具有相同宽度或不同宽度并且可以具有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

替代地,护针器的折板可被标示为或称为臂。

一个或多个远侧延伸部可以从护针器的顶折板的远侧端延伸或者在与护针器的近侧壁相对的端部上延伸。

护针器的延伸部还可以从护针器的侧折板延伸。

护针器的远侧延伸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区段,该一个或多个弯曲区段可以朝向针延伸或者与护针器的顶折板保持平行。

在另一示例中,第二远侧延伸部可以从护针器的两个折板中的每个的远侧端延伸,或者从护针器的上臂和下臂两者的侧折板延伸。

护针器的折板可以在处于备用位置时与内腔的内壁表面、针、以及激活器间隔。

在针撤回期间,护针器可以向近侧滑动并接触激活器,但不会被激活器激活,直至由针上的轮廓改变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沿近侧方向拉该护针器并且使该护针器移动到激活器内之后。

在其他示例中,在撤回期间,护针器可以与激活器间隔且不接触激活器,从而针可以在近侧壁上的开口内运动,直至针上的轮廓改变部接合近侧壁接合近侧壁然后使近侧壁移动并由此使护针器进入激活器。

护针器的长度可以大于轮廓改变部和针尖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针尖被捕获在处于保护位置的护针器中。

护针器的近侧壁可以包括限定了近侧开口的周界,针从该近侧开口中穿过。

护针器的近侧壁中的近侧开口的周界可以被构造成用于在将导管管体置于患者血管内后接合针的轮廓改变部。

针的轮廓改变部可以是皱褶、鼓起、套筒、或材料堆积部,其邻近针尖形成在针的轴杆上从而防止护针器处于保护位置时向远侧移位脱离该针。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的折板中的一个的长度可以大于该护针器的折板中的另一个的长度。

护针器的两个折板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具有不同长度可以允许当护针器的两个折板处于盘卷构造时使该两个折板错开。

在另一示例中,护针器的两个折板的长度可以基本相同。

护针器的顶折板和底折板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侧壁,一个或多个侧壁从该顶折板和底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护针器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朝向彼此延伸。

护针器的侧壁的长度、宽度和形状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可以变化。

护针器的两个折板、近侧壁、和侧壁可以当针尖定位在其中时,例如当护针器被激活并覆盖针尖时,限定针尖保持空间。

护针器的侧壁可以防止针向侧方移动到护针器的侧面之外以及移动到针保持空间之外。

护针器的侧壁可以增加护针器的折板的结构刚度。

沿护针器的每个折板的侧面,可以在护针器的两个邻近侧壁之间设置间隙。

护针器的间隙可以是梯形的、三角形的、矩形的,或者是当护针器的折板被激活时为侧壁提供足够的空间或余地以便侧壁进行移动的其他形状。

护针器的每个间隙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基于护针器的邻近侧壁的形状以及激活后护针器折板的运动的范围或量而变化。

护针器的顶折板和底折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沿它们各自宽度的弧状表面。

如果护针器的每个折板具有沿针的纵向轴线的长度并且具有与该长度正交的宽度,则护针器的侧面可以具有弧状表面。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的每个折板的整个宽度可以沿弧或曲线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的一个或两个折板的整个宽度可以是平坦的或不是曲形的。

护针器的顶折板和底折板两者都可以具有沿顶折板和底折板的宽度的弧状表面。顶折板和底折板的弧状表面可以是凹的或凸的,并可以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折板的整个长度。

护针器的折板的壁表面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并且弧状表面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曲率半径或可以具有复合曲形。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折板可以具有变化的厚度,并且弧状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沿宽度变化。

护针器的折板的弧状表面可以迫使折板在伸展结构性构造中沿纵向方向向远侧延伸。

通过针对护针器的折板的长度维持沿宽度的弧形,弧状表面可以使折板稳定在伸展构造中。

弧形结构可以提供了加固和硬度,其允许护针器的折板轴向地延伸而没有发生断裂、折叠、扭曲、翘曲或以其他方式经历相位变化,直至被足够的力(例如由激活器)激活。

沿护针器的折板的纵向方向的侧壁可以通过增加惯量来使折板变硬。换句话说,侧壁的存在可以防止护针器折板的部分转变到盘卷构造中。

通过沿每个折板的纵向方向在侧壁中设置间隙,护针器的折板沿激活部分的结构刚度可以在伸展构造和盘卷构造之间发生改动。

间隙可以用于控制或选择护针器折板的激活部分以便当激活器触发时转变成盘卷构造。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折板的一些区段可以不发生卷起从而使得折板的区段即使没有侧壁,当被激活时也可以保持是平直并且没有进行盘卷。

护针器折板上的间隙和侧壁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控制护针器在盘卷构造中的形状,并因此控制处于盘卷构造的折板可以如何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可以在一种稳定结构性构造或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结构性构造或状态之间变化的结构可以是双稳态结构或具有双稳态相位的结构。

护针器可以由具有沿宽度或沿宽度区段的弧状表面的主体形成,该宽度或宽度部分大体上正交于长度。

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护针器的主体可以从具有沿宽度的弧状表面的一定长度的金属板材或其他材料压制或切割得到。

护针器的主体和主体的各个切出区段可以被折叠或处理从而形成护针器的各个区段。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大体上可以是矩形,其具有长度l、正交于该长度延伸的宽度w、基本恒定的厚度t以及沿宽度的弧状表面。

弧状表面可以具有沿宽度基本恒定的曲率半径r。

弧状表面可以具有复合曲形并且该形状可以沿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护针器主体的弧形形状的宽度可以具有凹表面和凸表面。

基于护针器的主体沿纵向方向盘卷从而产生第二双稳态的方向,当该主体被激活成为其盘卷构造时,凹表面可以定位到外侧或者凸表面可以定位到外侧。

护针器的主体的形状大体上可以是矩形。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的形状可以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

在又一些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的形状可以包括附接或拼接到一起的多个部段。

护针器的主体的厚度可以是恒定的。

在另一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的厚度可以变化,并且曲率半径可以沿宽度方向是恒定的。

在其他示例中,曲率半径可以沿宽度方向变化,例如具有复合曲形。

护针器主体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可以是双稳态结构,这意指该主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在两个稳定结构性构造之间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的一个折板或两个折板的宽度区段可以从第一形状交替至第二形状,并且其中,第一形状的特征可以在于曲形表面,并且第二形状的特征可以在于较轻微曲形的表面,例如是更加平坦的或大体上平坦的。

双稳态结构的示例可以是拍击式手环,其作为孩子的玩具和用于骑行者的反射器可广泛地商购。

护针器的两个稳定构造可以由不同的曲率轴来稳定。两个稳定力学构造中的第一稳定构造可以是伸展构造并且第二稳定构造可以是盘卷构造。

在伸展构造中,护针器的主体的弧状表面可以迫使主体沿纵向方向处于平直伸展构造。也就是说,主体的弧状表面可以迫使主体稳定在伸展构造中。

护针器的主体可以保持在伸展构造中直至外力施加到该主体,然后该外力可以将主体从第一稳定构造(伸展构造)转变成第二稳定构造(盘卷构造)。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施加诸如冲击力的力来使护针器的主体的凹截面中的任意部分变平坦或发生弯曲,从而将主体改变成其盘卷构造。

在伸展构造中,护针器折板的宽度可以具有弯曲或弧区段,并且当被激活至盘卷构造时,由于主体的长度盘卷起来成为第二稳定构造,所以该宽度可以变平坦,或者该宽度相比处于伸展构造时至少可以具有较轻微的曲形、较轻微的弯曲或较轻微的弧形。

一旦处于转变中,护针器的主体可以从伸展构造连续转变成盘卷构造而无需施加额外的力,因为主体中的内应力可以引起主体从伸展构造变化成为盘卷构造。

在转变期间,护针器主体的弧状表面可以变平坦,由此迫使主体沿与该弧状表面的轴线不同的轴线成曲形或进行盘卷。在一个示例中,盘卷轴线可以垂直于弧状表面的轴线。

本公开另一方面可以包括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导管毂,导管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且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导管管体在导管毂的远侧延伸,并且该针装置可以包括:远侧开口;针毂;针,针在针毂的远侧延伸,并且针处于备用位置时穿过所述导管毂和所述导管管体。

针可以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在针尖的近侧。

针可以穿过护针器,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

护针器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一构造,并且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当护针器处于第二构造时,护针器的第一臂的宽度的一部分、第二臂的宽度的一部分、或两个臂的宽度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一形状改变成具有较轻微曲形表面的第二形状。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可以与具有内腔的毂(该毂不是导管毂)一起使用。

在盘卷构造中,护针器的主体可以沿纵向方向盘卷。

护针器的已盘卷的主体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可以是非均匀的,其中,某些区段相比其他区段盘卷得更多或者一些区段根本没有盘卷。

在盘卷状态,护针器的主体可能不是圆形或圆的,而是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或不规则的卷绕形状。主体在该盘卷构造中也可以是稳定的。

护针器的主体不能转变回到第一稳定构造,除非施加外力来将该主体解盘卷回到伸展构造中。主体可以在这两个稳定构造、相位或状态之间转变。

一旦护针器的主体从盘卷构造返回到伸展构造,主体可以在该伸展构造中保持稳定,直至再次将力施加到该主体,然后,该再次施加的力可以使主体转变回到盘卷构造。

在一个示例中,盘卷构造可以沿逆着或背离弧状表面的盘卷方向进行盘卷。

护针器的主体可以进行盘卷使得:在该主体从伸展构造被激活到盘卷构造时,凹表面可以定位到经盘卷成形的结构的外部或外侧。

在另一示例中,护针器的盘卷构造可以沿相反方向进行盘卷使得:当该主体从伸展构造被激活到盘卷构造时,凸表面现在定位到经盘卷成形的结构的外部。

在凹表面定位在外部上或凸表面定位在外部上中的任一种情况下,护针器主体的弧状表面(例如主体的宽度)可以变平坦从而在盘卷构造中维持基本上平坦的截面。

基本上平坦的截面与护针器的主体沿与弧状表面的轴线不同的轴线进行的盘卷结合可以允许该主体在盘卷构造中是稳定的。

在一些示例中,在不是完全地或基本上变平坦的情况下,该形状可以是较轻微曲形的或可以具有较轻微的弯曲。

护针器的折板或其他区段可以具有双稳态构造,其允许护针器(例如一个或两个折板或侧壁)处于备用位置时被布置在导管毂内侧,并且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被布置成处于折叠或盘卷构造以便覆盖针尖。

具有双稳态构造的护针器可与具有或不具有导管管体的许多针装置一起使用,该针装置例如是瘘管针。

主体的各个区段可以被处理(例如被弯曲或成曲形)为包括近侧壁、底折板、顶折板、可选的远侧延伸部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壁,底折板在近侧壁的第一连接侧的远侧延伸,顶折板在与第一侧相对的、近侧壁的第二连接侧的远侧延伸,可选的远侧延伸部从顶折板延伸,一个或多个侧壁从折板的相对侧延伸,在一个或多个侧壁附近或在一个或多个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护针器的折板的与间隙一致(coincidingwiththegaps)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激活部分。可以按照需要基于一个或多个折板的盘卷构造的形状来选择每个间隙的宽度或间隔以及间隙的数量。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远侧延伸部可以从护针器的其他区段延伸,例如从底折板或从一个或多个侧壁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包括护针器的侧壁以便防止针尖凸出到护针器的折板的一侧外,并且以便在折板邻接有侧壁的部分使折板变硬。

护针器折板邻接有侧壁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非激活部分。

护针器主体代表近侧壁的部分可以大体上是矩形的,其具有连接侧,连接侧中的每个沿横向方向延伸并具有弧状截面。

因为护针器的连接侧可以具有弧状截面,切口可以被设置成从连接侧的相对侧朝内延伸以便易于沿连接侧进行弯曲。在一个示例中,切口可以沿护针器的近侧壁的上和下边缘、靠近两个连接侧形成。在另一示例中,四个切口可以定位在近侧壁和两个折板之间。

折线可以被设置在护针器的主体上以便当形成护针器时指示可折叠的或期望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折线可以被蚀刻或标记在护针器的主体上。

护针器可以通过沿折线折叠该主体来形成。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可以采用使护针器顶折板和底折板的弧状表面沿远离针的方向上朝外打开的方式来折叠。

在另一示例中,护针器的主体可以被折叠成使护针器顶折板和底折板的弧状表面沿朝向针的方向打开。

护针器折板的弧状表面是凹的,其具有沿远离针的方向向外朝向的曲形。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仅有护针器折板具有弧状表面,并且近侧壁不具有弧状表面。

单独形成的护针器折板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单独附接至近侧壁,例如通过焊接。

护针器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沿折线朝向彼此弯曲。

沿护针器折板的间隙和侧壁可以被布置并成形为确保当激活折板的一些部分时,侧壁不与彼此干涉并且不阻碍折板的盘卷能力。

护针器的侧壁也可以朝外弯曲或弯曲多次。

护针器的远侧延伸部可以朝向底折板弯曲或与顶折板保持平行。

可以包括护针器的远侧延伸部以便将顶折板固定或锁定到底折板和/或在护针器被激活后阻碍针尖重新暴露到该护针器的远侧端外。

在护针器形成后,护针器可以连同激活器并且在将针组装至针毂之前组装到针装置上。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可以在针附接到针毂之后安装到针上。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护针器可滑动地置于针上之后形成针上的轮廓褶皱或轮廓改变部。

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通过沿近侧方向拉针毂,可以使针向近侧撤回离开导管毂。

因为近侧壁上的开口大于针轴杆的直径,所以针可以向近侧撤回而不会从护针器设定位置或从导管毂向近侧拖拽或拉护针器。

由于护针器折板在备用位置与针间隔,所以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还可以使该针撤回而针杆或轮廓改变部没有接触折板。

护针器或折板可以在针沿近侧方向撤回时保持在伸展构造中,直至轮廓改变部接合近侧壁中开口的周界。

在针上的轮廓改变部接合抵靠限定了护针器近侧壁开口的周界的情况下,针的进一步撤回可以朝着激活激活器向近侧拉护针器。

当护针器折板接合激活器的激活边缘或其他表面特征并且护针器抵抗激活器的阻力沿近侧方向继续进一步运动时,折板所经受的接触力可以导致折板朝向针向内移动。该接触力还可以导致折板的双稳态特性经历改变。

当被激活时,护针器的折板可以从伸展构造转变到盘卷构造从而覆盖针尖。

当护针器被触发时,折板的激活部分可以朝内盘卷从而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护针器折板的激活部分可以沿它们各自宽度转变成为相对平坦的表面并朝向针盘卷从而覆盖针尖。

护针器折板不经历状态变化的部分可以保持在伸展构造中。

在一个示例中,由于由侧壁所增加的刚度、由于没有以致产生双稳态相位的卷起,或者由于这两个原因,折板邻接侧壁的部分可以不经受相位变化。

侧壁可以阻止护针器折板邻接侧壁的部分发生盘卷。

在一个示例中,沿护针器折板的间隙和侧壁可以定位并成形为确保当折板的一些部分发生盘卷或经历相位变化时,侧壁不与彼此干涉或者不与折板意图经历改变的部分干涉。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侧壁和间隙可以被设计成彼此接合,以便当护针器处于盘卷位置时将护针器折板互锁在一起从而以保护位置覆盖针尖。

护针器折板的远侧端可以在保护位置协同地覆盖针尖,从而阻止针尖在远侧重新暴露到护针器外。

如果护针器的顶折板长于护针器的底折板,则底折板可以在顶折板之前转变到盘卷构造从而确保在保护位置时顶折板覆盖底折板。

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的底折板长于护针器的顶折板,并且顶折板可以在底折板之前转变到盘卷构造从而确保在保护位置时底折板覆盖顶折板。

护针器的折板如何转变或经历相位变化的顺序可以通过选择在何处布置侧壁、折板在何处接触激活器、选择该激活器的位置和形状、间隙的数量、侧壁的尺寸、或以上这些的组合来控制。

护针器顶折板的远侧端处的远侧延伸部可以与护针器的底折板接合从而帮助固定针尖。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的远侧延伸部可以在下方包住护针器的底折板,从而锁定护针器并将顶折板和底折板固定在一起。

在另一示例中,额外的远侧延伸部可以从底折板向远侧延伸以便在两个折板之间产生的额外的摩擦力,从而帮助将顶折板和底折板固定在一起。

一旦护针器在保护位置中覆盖了针尖,则护针器可以被拉离激活器,从而在护针器覆盖针尖的情况下允许针从导管毂分离。

可以用在透析通路中的瘘管针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毂和第二毂,第一毂和第二毂在备用位置中可拆卸地接合到彼此,该备用位置是针组件准备好在患者上使用时所处的位置。

第二毂可以具有针,该针具有在针尖的远侧、从此处延伸的轮廓改变部。

第一毂可以包括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内腔具有定位在其中的尖端保护器或护针器。

第二毂(其也可被称作为针毂)可以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内腔具有近侧开口,近侧开口具有附接到该近侧开口的通气塞。

内腔可以称为血液回血室。

通气塞可以在其近侧端处包括通气过滤器,以便使空气或气体通过但不使诸如血液的流体通过。

第二毂的凸头区段可以延伸到第一毂的近侧开口中,从而在备用位置中将两个毂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在其他示例中,使用其他手段,例如通过使用第二毂上的罩抓住第一毂的外表面,两个毂可以在备用位置中可拆卸地彼此接合。

一对翼部可以在主体的侧向延伸从而提供用于将第二毂固定到患者的位置。

尖端保护器可以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

尖端保护器可以在没有针上管体(例如导管管体)的情况下与针一起使用。

尖端保护器可以定位在第一毂的内腔中,第一毂具有近侧开口和远侧开口。内腔可以限定了穿过近侧开口和/或远侧开口可进入的孔。

第一毂的远侧端可以具有远侧壁以便部分地闭合远侧开口,从而将该远侧开口设置为更小的孔,该远侧开口足够大以便使针从中穿过但使护针器不能从中通过。

第一毂的近侧开口可以足够大以便允许护针器在保护位置中向近侧穿过该近侧开口,从而在激活后与第一毂分离并且从导管毂的近侧开口移除。

第一毂在内部可以具有触发器或激活器以便激活护针器,例如以便将护针器的状态从伸展状态或第一构造改变到盘卷状态或第二构造。

触发器或激活器可以由突出部保持在孔中。

第一外壳和激活器可以整体地形成。

第一外壳和激活器可以由塑料注塑整体地形成。

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可以单独地形成并随后被组装到第一毂。

在使用中,可以插入针以便获得进入患者血液系统的通路。在使用后,通过沿近侧方向拉第二毂而同时保持第一毂以使得针相对于第一毂和护针器运动可以将针撤回离开患者。

针可以移动直至轮廓改变部邻靠限定了护针器近侧壁上的开口的周界,该周界在尺寸上小于轮廓改变部的最大宽度,以使得由轮廓改变部在开口处产生物理接触。

针可以沿近侧方向抵靠激活器拉护针器,这可以导致该护针器将其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至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

护针器可以与针一起与第一毂分离。

第一毂和具有覆盖针尖的护针器的、受保护的针可以经由标准规程来进行处置。

通过使针毂或第二毂保持稳定,而同时相对于针朝着针尖向远侧推进具有护针器定位在其中的第一毂,以使得近侧壁邻靠轮廓改变部,可以在激活护针器之前将针从患者处移除。该点处的进一步移动可以迫使第一毂内侧的激活器接触护针器并导致该护针器将其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至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

可以使第二毂沿近侧方向撤回而同时使第一毂沿远侧方向移动来激活护针器。

静脉针组件和动脉针组件可以以常规方式布置在手臂上,其具有用于血液透析的透析短络。

静脉针组件可以与瘘管针组件相同。

动脉针组件可以是用于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的常规针组件。

透析后,在使用者或医师将具有针尖的针相对于第一毂沿近侧方向撤回时,绳可以连接到第一毂从而将第一毂固定。

使用者或医师可以通过抓住并移动第二毂使其离开第一毂来撤回针,来允许针上的轮廓改变部向近侧移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并随后抵靠激活器向近侧拉或移动护针器从而激活护针器。

通过使用绳来使第一毂保持稳定并允许具有护针器定位在其中的第一毂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护针器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张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

绳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一毂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动脉针组件的第二端。

绳可由任意常规的现有技术材料制成,包括由纤维材料、塑料材料、或细标准丝制成。

绳的端部可以通过粘合、焊接、打结、或以上这些的组合来固定。

绳端部中的一个可以连接到锚定件而不是动脉针组件。

在示例中,锚定件可以是束带、粘合带、或用于抵抗撤回针的力使绳的端部保持稳定的其他固定工具。

随着针被撤回,锚定件保持该绳由此防止第一毂移动,从而针可以相对于第一毂运动以使针上的轮廓改变部移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

通过使用绳和锚定件来使第一毂保持稳定并且允许具有护针器位于其中的第一毂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护针器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

第一毂可以被粘合结构固定,该粘合结构例如是胶带、双侧胶带、粘合垫、或以上这些的组合。

随着针被撤回,粘合结构可以保持第一毂使其不能移动,从而针可以相对于第一毂运动以使针上的轮廓改变部移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

通过使用粘合结构来使第一毂保持稳定并允许在其中具有护针器的第一毂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护针器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

在其他示例中,束带或绑带结构可以被固定到患者手臂,并且束带或绑带结构可以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毂的接收区域,从而固定第一毂并允许第一毂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

具有该区域的束带或绑带可以缠绕在手臂周围或者可以使用粘合剂固定到手臂。

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的护针器可以定位在具有激活器的毂的内侧并且该护针器可以被安装在针上。

护针器可以被激活从而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

护针器的第一和第二臂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当护针器被激活器激活时盘卷成为门从而封闭或封堵针尖处的斜面。

在示例中,间隙可以产生在第一臂上的两组侧壁中的每组之间。

间隙中的每个可以轴向地定位在第一臂上以使得当第一臂被激活时,第一臂具有一定长度的区段可以发生倾斜从而形成用于封堵针斜面的门。

该长度可以通过选择形成间隙的位置来选择,从而使得在间隙的顶点处或附近延伸到延伸部附近的尖端的弯曲部可以足够地长从而延伸跨过针的整个斜面。

第二臂上的侧壁可以被设置成具有远侧配合边缘。

在门转动从而覆盖斜面时,该门可以邻靠或接触第二臂的两个远侧配合边缘。

第二臂可以被设置成具有侧壁,该侧壁从第二臂的两个侧边缘中的每个延伸,并且每个侧壁具有远侧配合边缘。

侧壁可以被设置成没有任何间隙从而形成刚性区段,以便阻止第二臂被激活。

在其他示例中,第二臂的侧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间隙,该一个或多个间隙形成在将不会影响门倾斜抵靠远侧配合边缘的能力的位置。

密封构件可以被设置在门的内表面上。

密封构件可以体现为塑料构件。

密封构件可以由软橡胶或硅树脂材料制成。

密封构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附接到第一臂:在第一臂上形成两个或多个突耳,该两个或多个突耳可以成形为或折叠为抓住密封构件。

在一个示例中,裂缝或切口可以形成为穿过第一臂,于是该第一臂可以被折叠成抓住密封构件。

在其他示例中,粘合剂或黏结剂可以与经折叠的突耳一起使用或者不与经折叠的突耳一起使用以便将密封构件固定至第一臂。

密封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并且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当门折叠在针尖上时覆盖针斜面。

延伸部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臂的远侧端处,以便当护针器被激活到保护位置时将门固定到第二臂。

可以使用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讨论的若干方法中的一个来执行护针器的激活。

延伸部可以是平直的,可以具有钩状部,可以包括止动部,可以包括粘合剂,或可以是以上这些的组合。

第一臂上的延伸部可以被构造成(例如设置尺寸和形状)抵靠第二臂上的第二延伸部或配合表面来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可以包括额外的密封构件,该额外的密封构件定位在护针器的针保持室中,其可以理解为包括两个臂和侧壁之间的用于容纳针的空间。

额外的密封构件可以在护针器激活成在针尖上之后进一步协助对围绕针尖和针斜面的室进行密封。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传感器添加到护针器。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包括应变计以便探测或感测护针器的激活。

当第一臂、第二臂、或第一臂和第二臂两者都弯曲或盘卷时,应变仪可以触发信号来告知护针器已经被激活。

还可以设置开环回路来感测第一臂和第二臂何时彼此接触,该开环回路当该两个臂接触时,由于第一臂现在接触第二臂从而使电路闭合,所以触发信号来告知护针器已经被激活。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包括针装置,针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毂,第一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且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导管管体在第一毂的远侧延伸并且具有远侧开口;第二毂;针,针在第二毂的远侧延伸,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处于备用位置时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沿轴杆定位;以及护针器,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以便针从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器触发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可以通过处理并折叠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单个摹制(patterned)的板来形成护针器。

其他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是碳纤维复合物。

激活器可以被压配合抵靠内腔。

激活器可以在内腔内侧,并且可以由从内腔延伸的突出部来阻止该激活器向近侧运动。

突出部可以是环形环。

激活器可以径向向内延伸。

激活器可以是锥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矩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近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远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外表面。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第一臂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在第一构造中具有沿第一臂的相应宽度的弧状表面,该弧状表面向远侧延伸,第二臂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在第一构造中具有沿第二臂的相应宽度的弧状表面,该弧状表面向远侧延伸。

弧状表面可以是凹的。

弧状表面可以是凸的。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可以在第二构造中朝向针盘卷,从而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激活部分可以在保护位置中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激活部分可以具有略微的曲线或弯曲。

顶折板可以长于底折板。

远侧延伸部可以从顶折板向远侧延伸。

远侧延伸部可以与顶折板平行。

远侧延伸部可以相对于顶折板弯曲。

远侧延伸部可以在保护位置中接合底折板。

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从顶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从底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间隙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侧壁之间。

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定位在没有侧壁的区域处。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可以包括形成针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第一毂,第一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且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导管管体在第一毂的远侧延伸并且具有远侧开口;第二毂;针,针在第二毂的远侧延伸,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处于备用位置时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沿轴杆定位;以及护针器,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以便针从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器触发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可以通过处理并折叠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单个摹制的板来形成护针器。

当被激活到盘卷构造时,第一折板的宽度、第二折板的宽度、或这两者的宽度都变平坦,或相比当其处于伸展构造时至少具有较轻微的曲形、较轻微的弯曲、或较轻微的弧形。在激活后,每个折板的长度可以盘卷起来,或仅一个折板的长度可以盘卷起来,或仅铰接区段可以盘卷起来。

其他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是碳纤维复合物。

激活器可以被压配合抵靠内腔。

激活器可以在内腔内侧并且可以由从内腔延伸的突出部来阻止该激活器向近侧运动。

突出部可以是环形环。

激活器可以径向向内延伸。

激活器可以是锥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矩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近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远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外表面。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第一臂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在第一构造中具有沿第一臂的相应宽度的弧状表面,该弧状表面向远侧延伸,第二臂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在第一构造中具有沿第二臂的相应宽度的弧状表面,该弧状表面向远侧延伸。

弧状表面可以是凹的。

弧状表面可以是凸的。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可以在第二构造中朝向针盘卷,从而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激活部分可以在保护位置中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

顶折板可以长于底折板。

远侧延伸部可以从顶折板向远侧延伸。

远侧延伸部可以与顶折板平行。

远侧延伸部可以相对于顶折板弯曲。

远侧延伸部可以在保护位置中接合底折板。

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从顶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从底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间隙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侧壁之间。

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定位在没有侧壁的区域处。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可以包括使用针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第一毂,导管管体、第二毂、针以及护针器,第一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且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在第一毂的远侧延伸并且具有远侧开口,针在第二毂的远侧延伸,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处于备用位置时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沿轴杆定位,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以便针从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器触发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在静脉穿刺成功后撤出第二毂;使轮廓改变部与近侧壁的开口接合;并且通过使激活器与第一臂和第二臂接合,使第一臂和第二臂被触发从而朝向针盘卷。

本公开的又一其他方面可以是一种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第一毂,第一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内腔并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导管管体从第一毂向远侧延伸并包括远侧开口;第二毂;针,针处于备用位置时在第二毂的远侧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一毂和所述导管管体,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在轴杆的远侧;护针器,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针从该开口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并且其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一构造,并且其中,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并且第一臂的宽度的一部分、第二臂的宽度的一部分、或两个臂的宽度的一部分从第一形状改变到具有较轻微曲形表面的第二形状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二构造。

针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激活第一和第二臂的激活器。

激活器可以被压配合到内腔中。

激活器可以定位在内腔内侧可以由从内腔延伸的突出部来阻止该激活器向近侧运动。

突出部可以是在第一毂内侧的环形环。

突出部可以包括从第一毂的内表面延伸的单个隆起部或短桩。

护针器可以经历从伸展状态或第一构造到盘卷状态或第二构造的相位变化。在经历相位变化时,护针器的某些尺寸可以从曲形的轮廓改变到较轻微曲形的轮廓,所述某些尺寸例如是一个折板或两个折板的正交于护针器的纵向轴线所测量的宽度。在一些示例中,较轻微曲形的轮廓包括沿宽度大体上平坦的轮廓。

激活器可以从内表面径向向内延伸。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矩形孔。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近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远侧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

激活器可以具有锥形的外表面。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第一形状可以包括沿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形成的弧状表面。

弧状表面可以是凹的。

弧状表面可以是凸的。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可以在第二构造中朝向针盘卷,从而覆盖针尖。

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的第二形状可以包括大体上平坦的表面。

第一顶折板可以长于第二折板。

远侧延伸部可以从第一折板向远侧延伸。

远侧延伸部可以与第一折板平行。

远侧延伸部可以包括相对于第一折板的弯曲部。

远侧延伸部可以在保护位置中接合第二折板。

一个或多个侧壁可以从第一折板的相对侧延伸。

间隙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侧壁之间。

护针器上的一个或多个激活部分可以定位在没有侧壁的区域处。

一种形成针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得双稳态金属,从双稳态金属压制或切割出区段和/或区域来制造可折叠主体,以及弯曲或处理可折叠主体来制造如本文中所描述的护针器。

一种使用针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如本文中所述的针装置;在静脉穿刺成功后撤出第二毂;使针上的轮廓改变部接合与护针器的近侧壁上的开口接合;通过使第一臂和第二臂承受足以迫使第一臂和第二臂经历从伸展构造到盘卷构造的相位变化的力,来触发护针器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从而使该臂朝向针盘卷。

在一些示例中,施加在护针器上的力可以由定位在第一毂内侧的激活器来产生。

护针器折板上的侧壁可以具有相似或不同的形状,并可以具有在两个相邻侧壁部分之间的间隙。

在备用位置,折板可以与针间隔。

在备用位置,折板可以与第一毂的内壁表面间隔。

第一毂可以是导管毂。第二毂可以是针毂。

在其他示例中,所指定的名称可以进行颠倒。例如,第一毂可以是针毂,并且第二毂可以是不同的毂,例如导管毂。术语第一和第二旨在对两个不同的结构进行识别并且不在结构上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有指出。

概括地讲,本公开涉及一种针组件,该针组件具有第一毂,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的护针器定位在第一毂上,该护针器安装在针上,该针从第二毂延伸。护针器可以被激活从而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在盘卷状态,护针器可以覆盖针的针尖。通过使用激活器来使转变激活,护针器可以将状态从第一状态改变到第二状态。激活器可以定位在第一毂的内侧以便激活护针器。激活器可以与第一毂整体地形成或单独地形成并随后组装到第一毂。可以通过使针和护针器相对于彼此移动来使激活发生。激活器可以体现为物理地接触护针器从而导致该护针器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至第二或盘卷状态的物理结构。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可以允许针上的轮廓改变部邻靠护针器近侧壁上的开口所具有的周界。该邻靠可以迫使第一壳体内侧的护针器和激活器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护针器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至第二或盘卷状态。

第一毂可以是不具有导管管体的壳体,或者可以是具有导管管体的导管毂。

通过抓住具有护针器定位于其中的第一毂并使附接到针的第二毂撤回离开第一毂,可以实现护针器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毂和第二毂两者都可以同时地移动离开彼此,或者第一毂可以保持稳定或静止而同时第二毂移动离开第一毂,或者第二毂可以保持稳定或静止而第一毂移动离开第一毂。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毂可以由使用者或医生的手之外的一些东西来固定。例如,第一毂可以由绳或粘合垫来固定。绳具有两个端部,一端部连接至第一毂,而第二端部连接到不同的部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不同的部件可以是束带、粘合垫或带,或另一个或不同的针组件。

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的护针器的针组件可以是瘘管针组件、导管组件、或任意如下所述的针组件,所述针组件具有第一毂和第二针毂,护针器定位在第一毂中第二针毂具有从其延伸的针。第一毂可以具有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讨论的特征。第二毂可以具有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讨论的特征。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一种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第一毂,第一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具有近侧开口;第二毂;针,针处于备用位置时在第二毂的远侧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一毂,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针尖近侧的轮廓改变部;护针器,护针器定位在第一毂的内腔中,所述护针器包括具有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针从该开口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并具有宽度,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并具有宽度;并且其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一构造中,并且其中,当护针器被激活并且第一臂的宽度的一部分、第二臂的宽度的一部分、或两者的宽度的一部分从第一形状改变到具有较轻微曲形表面的第二形状时,至少第一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二构造。

针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激活护针器的激活器以便将该护针器从第一构造改变至第二构造激活器。激活器可以定位在第一毂内侧。

第一毂可以是包括导管管体的导管毂。第一毂还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裂缝的密封件,以便密封导管毂的内腔。该密封条可以完全地阻止或减少血液流到导管毂的内腔中。

针可以是瘘管针。

针装置还可以包括定位在第一臂的内表面上的密封构件,以便密封针尖的斜面。

针装置还可以包括绳,该绳具有连接至第一毂的第一端部。

绳的第二端部可以附接到第二针组件的针毂,第二针组件例如是动脉针组件。

替代地,绳的第二端部可以附接到束带、绑带、粘合垫、粘合带或以上这些的组合。

附图说明

参照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和优点,所以本发明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图1a是处于备用位置的具有护针器的针装置的截面侧视图;

图1b是沿图1a的线1b-1b截出的截面端视图,在该截面端视图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针。

图2a是未折叠状态中的护针器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折叠前的主体;

图2b是处于伸展构造的图2a的主体的端视图,该端视图示出了弧形宽度;

图2c是处于盘卷构造的图2a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3a是图1a的针装置中的护针器的特写侧视图,在该特写侧视图中,该针从备用位置撤回并且处于针尖进入护针器之前的状态;

图3b是图3a的针装置的透视图,在该透视图中,护针器从备用位置撤回;

图4a是处于保护位置的针装置的前视图;并且

图4b是处于保护位置的图4a的针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依照本公开的方面来提供的瘘管针的截面侧视图;

图6a-6c示出了用于激活护针器的不同模式或构造;

图7a和7b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护针器的示意图,该护针器可用于容纳或密封针斜面以便约束或限制流体流动。

具体实施方式

联系附图,下面陈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旨在作为对依照本发明的组件、系统、和方法的方面所提供的针装置及其它们的组件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仅可以以该形式来构成或使用本发明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该具体实施方式联系说明性实施例陈述了用于构成并使用本发明的组件、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的特征和步骤。然而,要理解的是,可通过不同的实施例来实现相同或等效的功能和结构,该不同的实施例也旨在被包含在本公开精神和范围内。如本文中其他部分所指出的,相同的元件数字旨在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或特征。

现在参照图1a,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方面所提供的针装置100的实施例的截面侧视图,该针装置100例如针上导管组件或iv导管组件。图1a示出了处于安装好的或处于备用位置的针装置100,在该位置中,针104的针尖110在导管管体108的远侧端107的远侧延伸以便进入患者的血管。在示例中,针装置100包括:第一毂106,第一毂106具有毂主体,毂主体具有近侧端130和内腔120;导管管体108,导管管体108从导管毂106的远侧端向远侧延伸;第二毂102,第二毂102附接到近侧端130并且该第二毂102具有插管或针104,插管或针104从针毂102向远侧延伸并突出穿过近侧端130和导管管体108,并且该插管或针104具有针尖110,针尖110在导管管体108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第一毂可以是导管毂并且第二毂可以是针毂。护针器或弹簧夹122可滑动地放置在针104上并且可以在备用位置中定位在导管毂106的内腔120中。触发器或激活器140可以在导管毂106的鲁尔接头的远侧定位在内腔120中。导管管体108的近侧端可以使用衬套144或其他常规方式附接到导管毂10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远侧意指更加靠近针尖110的端,并且术语近侧意指远离针尖110的端。

在准备位置,针104从针毂102的凸头区段102a穿过导管毂106向远侧突出。如先前所描述的,针104具有针尖110,针尖110延伸到导管管体108的远侧端107外。针104的近侧端可以延伸到针毂102的回血室103内,该回血室103在近侧端102b处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以由通气塞133封闭。可选地,通气塞可以具有采样特征件,其允许血液被收集并分配在诸如血糖试纸或培养皿上。示例性血液阻塞器可以与2014年12月19日提交的未决美国专利申请no.14/576,802中所公开的血液阻塞器类似,该未决美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地合并到本文中。

针尖110被构造成用于刺穿患者的表皮层并进入该患者的血管。针毂102可以具有护针器延伸部125,该护针器延伸部125从凸头区段102a延伸到内腔120的开放式腔120b中以便在组装期间使护针器122对准,下面进一步描述其细节。

导管毂106的近侧端130可以具有带有内螺纹132的母鲁尔接头,也被称为带螺纹母鲁尔连接器。母鲁尔连接器被构造成配合地接收公鲁尔连接器,该公鲁尔连接器例如是iv管线、鲁尔接口连接器、注射器尖端、通气塞、iv组件、扩展组件、其他已知连接器或将来开发的具有鲁尔尖端的iv装置。可以设置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并将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构造为与国际标准组织(iso)现行和未来标准下的针对母和公鲁尔连接的标准中的至少一些相符。为了讨论目的,这些部件中的任意一个或这些部件中的任意一类可以被称为公医疗器具或公连接器。如所示,带螺纹母鲁尔连接器接收针毂102的凸头区段102a。在导管毂106和针毂102之间设置物理接界,以便设定针尖延伸到导管管体的远侧端107外的距离。

导管毂106可以包括在其外侧上的突耳131,突耳131被构造成当操作装置100时作为杠杆来使用,例如在针104的插入或移除期间用来推挤。一对翼部109可以在导管毂106的侧向延伸以便在静脉穿刺成功后抵靠患者支撑并稳定导管毂106。可选地,可以省去突耳131和翼部109。

可以包括用于触发护针器122的触发器或激活器140来将护针器122的形状从伸展结构性构造改变成盘卷结构性构造,从而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当护针器122从备用位置向近侧拔出时,使护针器122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110。触发器140可以与导管毂整体地形成,或者单独地形成并随后附接到导管毂。下面进一步讨论对护针器122和触发器140两者的结构性构造的说明。在示例中,当护针器122处于伸展结构性构造时(例如图1a和3a中所示的那样),两个臂的远侧端与针轴杆间隔,以使得当针104相对于护针器移动时(例如在将导管管体置于患者血管中后),护针器122的折板或臂20、30不在该轴杆上施加拖拽。在其他示例中,两个臂的任何部分在伸展结构性构造中不接触轴杆。

激活器140可以通过在导管毂的母鲁尔室的远侧、抵靠内腔120的内壁表面挤压激活器大体上圆柱形的外表面141来定位在内腔120中。外表面141的形状或轮廓(例如是平直的或锥形的)可以匹配内腔120的表面。在一个示例中,外表面141可以包括表面特征部(未示出)以便使激活器140沿特定取向排布在内腔120内侧。例如,可以在激活器和内腔之间包括凹口和沟槽以便有助于在导管毂内侧定向激活器。

突出部138可以充当止挡件,其可以被包括在内腔120内侧以便防止激活器140在内腔120内侧从设定位置向近侧移位而离开适当位置。突出部138可以体现为围绕内腔120的围界或内直径形成的连续凸起。在另一示例中,突出部138可以包括单个隆起部或者围绕内腔120的围界形成的间隔开的两个或多个区段来替代连续的环形环。突出部138可以具有形成了顶点的两个表面,其中,该两个表面可以包括阻挡表面137和在阻挡表面137近侧的倾斜表面139。当在内腔120内侧在倾斜表面139上将激活器140向远侧推并通过顶点时,该倾斜表面139可以使激活器140弹性地变形。一旦激活器140已经越过该顶点,则激活器140可以迅速回复到其原始形状中,激活器140的近侧端接触阻挡表面137。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的针的撤回期间,当将护针器向近侧撤回时,阻挡表面137可以阻止激活器140向近侧移动通过阻挡表面137。替代地,激活器140可以被压配合在内腔120内侧,因而消除了对于突出部138的需求。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可以被压配合在导管毂内侧,并且也包括突出部138。

激活器140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包括由塑料或金属制成。激活器140可以具有在远侧端处的远侧面142、在近侧端处的近侧面143、以及孔145,孔145沿激活器的纵向轴线延伸穿过远侧面142和近侧面143。远侧面142可以是平坦的或具有朝内或朝外渐缩的锥形形状。近侧面143也可以是平坦的或具有锥形形状,该锥形形状朝内渐缩从而不与穿过近侧开口130插入到鲁尔室中的公鲁尔接头干涉。远侧面142和近侧面143的形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以便用于任何目的。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140可以是空心的和/或由当该激活器140被推到导管毂的孔中时容易变形的回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图1b示意了沿图1a的线1b-1b截取的针装置100的端视图,在该端视图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针104。激活器140的孔145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将护针器122从伸展构造激活或触发成盘卷构造,并且当护针器122处于封堵针尖的保护位置时,允许护针器122和针104(包括针尖110)沿近侧方向穿过该孔145。当护针器从伸展构造改变成盘卷构造或者当护针器从盘卷构造改变回到伸展构造时,护针器可以被视为经历状态改变或相位变化。该术语不同于其普通含义而被使用,其普通含义通常指的是气相、液相和固相之间的改变。

在一个示例中,处于伸展构造的护针器122不能够在不触碰激活器140的情况下穿过激活器的孔145。如所示,孔145可以是矩形形状并且具有从远侧面142沿近侧方向朝内渐缩的长度。孔145的内表面可以是平坦的、凹的或凸的。在其他示例中,孔145可以大体上是圆柱形的,其在入口处具有锥形凸缘。孔145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使护针器122激活,并且例如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并且随着针104撤回离开导管毂106,在护针器122覆盖针尖110的情况下,允许护针器从激活器140的远侧位置移到激活器的近侧位置。

形成在孔145的表面和激活器的近侧面143之间的激活边缘146可以被构造成随着护针器122向近侧拔出,接合并触发护针器122从而改变该护针器122的构造。激活边缘146可以是平坦的、凹的或凸的。该激活边缘可以沿激活器140的相同轴向位置或沿激活器140的不同轴向位置定位,以便在不同时间和/或护针器的不同位置接触并激活护针器。在其他示例中,孔145或激活器140的其他表面和特征可以被构造成使护针器122的构造发生改变。例如,护针器122可以接触与近侧激活边缘146不同的孔145的表面来将护针器122的构造从伸展结构性构造改变成盘卷结构性构造。下面对激活器140和护针器122之间的交互细节以及护针器如何改变其结构性构造的细节进行讨论。

如图1a、1b和3a所示,在护针器122处于准备位置时以及使用处于保护位置的护针器122将针尖110固定之前的拔针期间,护针器122可以完全地定位在导管毂106的内腔120的内侧。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122可以部分地定位在导管毂主体106的内侧,或者完全定位在导管毂106的外侧,例如定位在在导管毂106和针毂102之间的罩或单独的护针器壳体中,只要护针器122可以被激活器140激活成处于盘卷位置从而防止针尖110的暴露。

在一个示例中,护针器122可以包括近侧壁126和两个折板20、30,两个折板例如是第一或顶折板20以及第二或底折板30,两个折板20、30在近侧壁126的远侧延伸。折板20、30可以具有相同宽度或不同宽度并且可以具有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替代地,折板20、30可被标示为或被称为臂。可选地,一个或多个远侧延伸部70可以从顶折板20的远侧端延伸或者在与近侧壁126相对的端部上延伸。延伸部70还可以从侧折板40延伸。远侧延伸部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区段,该一个或多个弯曲区段可以朝向针140延伸或者与顶折板20保持平行。在另一示例中,第二远侧延伸部可以从两个折板20、30中的每个的远侧端延伸或者从上臂和下臂两者的侧折板延伸。护针器的折板20、30可以在处于备用位置时与内腔120的内壁的表面、针104、以及激活器140间隔。在针撤回期间,护针器122可以向近侧滑动并接触激活器140,但不会被激活器140激活,直至由针104上的轮廓改变部沿近侧方向拉该护针器122并使该护针器122进入激活器内之后。在其他示例中,在撤回期间,护针器122可以与激活器140间隔且不接触激活器140,从而针104可以在近侧壁126上的开口内移动,直至针104上的轮廓改变部接合近侧壁126。护针器122的长度可以大于轮廓改变部128和针尖110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在处于保护位置的护针器122中捕获针尖110。

近侧壁126可以包括限定了近侧开口127的周界,针104从近侧开口127中穿过。近侧开口127的周界被构造成用于在将导管管体108置于患者血管内后接合针104的轮廓改变部128。轮廓改变部128可以是皱褶、鼓起、套筒、或材料堆积部,其邻近针尖110形成在针104的轴杆上从而防止护针器122处于保护位置时向远侧移位脱离该针104。

在一个示例中,折板20、30中的一个的长度可以大于折板20、30中的另一个的长度。两个折板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具有不同的长度可以允许当两个折板20、30处于盘卷构造时使该两个折板20、30错开。在另一示例中,两个折板20、30的长度可以基本相同。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的每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侧壁40,该一个或多个侧壁40从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的相对侧延伸。一个或多个侧壁40可以朝向彼此延伸。侧壁40的长度、宽度和形状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可以变化。护针器122的两个折板20、30、近侧壁126、和侧壁40可以当针尖110定位在其中时,例如当护针器122被激活并覆盖针尖110时,限定针尖保持空间。侧壁40可以防止针104向侧方移动到护针器122的侧面之外以及移动到针保持空间之外。

侧壁40可以增加折板20、30的结构刚度。沿每个折板20、30的侧面,可以在两个邻近的侧壁40之间设置间隙45。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间隙45可以是梯形的(图1a)、三角形的(图3)、矩形的,或者是当折板20、30被激活时为侧壁40提供足够的空间或余地以便侧壁40进行移动的其他形状。因此,每个间隙45的尺寸和形状不限于三角形和梯形或其他形状,并可以基于邻近的侧壁40的形状以及激活后折板20、30的运动的范围或量而变化。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沿它们各自宽度的弧状表面。换言之,如果每个折板20、30具有沿针104的纵向轴线的长度和与该长度正交的宽度,则侧面具有弧状表面。在一些示例中,整个宽度可以沿弧或曲线形成。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两个折板的整个宽度可以是平坦的或不是曲形的。

如所示,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两者都具有沿宽度的弧状表面。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的弧状表面可以是凹的或凸的,并且可以在近侧壁126远侧延伸折板的整个长度。折板20、30的壁表面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并且弧状表面可以具有基本恒定的曲率半径或可以具有复合曲形。在其他示例中,折板20、30可以具有变化的厚度,并且弧状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沿宽度变化。折板20、30的弧状表面可以迫使折板20、30在伸展结构性构造中沿纵向方向向远侧延伸。换言之,通过针对折板20、30的长度维持沿宽度的弧,弧状表面可以使折板20、30稳定在伸展构造中。弧形结构提供了加固和硬度,其允许折板轴向地延伸而没有发生断裂、折叠、扭曲、翘曲或以其他方式经历相位变化,直至被足够的力(例如由激活器)激活。沿折板20、30的纵向方向的侧壁40可以通过增加惯量来使折板20、30变硬。侧壁40的存在可以防止折板20、30的部分转变到盘卷构造中。

已经发现,当沿每个折板20、30的纵向方向将间隙45设置在侧壁40中时,折板20、30沿激活部分的结构刚度可以在伸展构造和盘卷构造之间发生改动。该信息可以用于控制或选择折板20、30的激活部分以便当被激活器140触发时转变成盘卷构造。在一些示例中,折板20、30的一些区段不发生卷起从而不产生双稳态情形。这可以被包括以使得:即使不具有侧壁40,折板20、30的区段当被激活时也可以保持平直并且没有盘卷。因此,折板20、30上的间隙45和侧壁40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控制护针器122在盘卷构造中的形状,并且因此控制处于盘卷构造的折板20、30可以如何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110。在下文参照护针器的未折叠状态(即在将主体折叠成其最终护针器形状之前)来说明护针器122的折板20、30从伸展结构性构造变化到盘卷结构性构造的机制的细节。可以在一种稳定结构性构造或状态和另一种稳定结构性构造或状态之间变化的结构被称为双稳态结构或具有双稳态相位的结构。

现在参照图2a-2c,护针器122可以由主体90形成,主体90具有沿宽度或沿宽度区段(如用符号“w”示出)的弧状表面,该宽度或宽度区段大体上正交于长度。处于未折叠状态的主体90可以使具有沿宽度的弧状表面的一定长度的金属板材或其他材料压制或切割得到。主体90和主体90的各个切出区段可以被折叠或处理从而形成护针器122的各个区段。在一个示例中,主体90大体上是矩形,其具有长度l、正交于该长度延伸的宽度w、基本恒定的厚度t以及沿宽度的弧状表面。该弧状表面可以具有沿宽度基本恒定的曲率半径r或者可以具有复合曲形,并且该形状可以沿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

主体90的弧状形状的宽度具有凹表面91和凸表面93。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基于主体90沿纵向方向盘卷从而产生第二双稳态状态的方向,当该主体被激活成为其盘卷构造时,凹表面91可以定位到外侧或者凸表面93可以定位到外侧。

尽管所示出的主体90的形状大体上是矩形,但是主体90的形状不限于该大体上是矩形的形状,并且在其他示例中,主体90的形状可以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形状,或者可以包括附接或拼接到一起的多个部段。另外在其他示例中,主体90的厚度t不限于恒定值并且可以变化。曲率半径r也不限于恒定值并且可以沿横向方向变化,例如具有复合曲形。

主体90的特有方面是:主体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可以是双稳态结构,这意指该主体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可以在两个稳定结构性构造之间变化。这还意指一个折板或两个折板的至少宽度区段可以从第一形状交替至第二形状,并且其中,第一形状的特征在于曲形表面,并且第二状态的特征在于更少曲形的表面,例如是更加平坦的或大体上平坦的。作为参考,双稳态结构的示例是拍击式手环,其作为孩子的玩具和用于骑行者的反射器可广泛地商购。两个稳定构造可以由不同的曲率轴稳定。该两个稳定力学构造中的第一稳定构造可以是伸展构造并且第二稳定构造可以是盘卷构造。如上所述,在伸展构造中,主体90的弧状表面迫使主体90沿纵向方向处于平直伸展构造。也就是说,主体90的弧状表面迫使主体90稳定在伸展构造中。图2a和2b中示出了该伸展构造的示例。

主体90可以保持在伸展构造中直至外力施加到该主体90,然后该外力可以将主体90从第一稳定构造(伸展构造)转变成第二稳定构造(盘卷构造)。例如,可以施加诸如冲击力的力来使主体90的凹截面中的任意部分变平坦或发生弯曲,从而将该主体改变到其盘卷构造中。此外,在伸展构造中,折板的宽度可以具有弯曲或弧区段。然而,当被激活成盘卷构造时,随着主体的长度盘卷起来成为第二稳定构造,宽度变平坦,或者相比处于伸展构造时该宽度至少具有较轻微的曲形、较轻微的弯曲或较轻微的弧形。一旦处于转变中,主体90可以从伸展构造连续转变成盘卷构造而无需施加额外的力,因为主体中的内应力引起主体90从伸展构造变化成为盘卷构造。在转变期间,主体90的弧状表面变平坦,由此迫使主体90沿与该弧状表面的轴线不同的轴线成曲形或进行盘卷。进行盘卷的轴线可以垂直于弧状表面的轴线。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理解为包括针装置,该针装置包括:导管毂,导管毂具有主体,主体限定了内腔并且具有近侧开口;导管管体,导管管体在导管毂的远侧延伸并且包括远侧开口;针毂;针,针在针毂的远侧延伸,并且针处于备用位置时穿过的所述导管毂和所述导管管体,所述针包括轴杆、针尖以及轮廓改变部,针尖在导管管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延伸,轮廓改变部在针尖的近侧;以及护针器,护针器包括近侧壁、第一臂以及第二臂,近侧壁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周界,针从该开口中穿过,第一臂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第二臂与第一臂相对在近侧壁的远侧延伸;并且其中,第一臂和第二臂在备用位置中与针间隔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一构造,并且其中,当第一臂和第二臂被激活并且第一臂的宽度的一部分、第二臂的宽度的一部分、或两个臂的宽度的一部分从第一形状改变成具有较轻微曲形表面的第二形状时,第一臂和第二臂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并且护针器处于第二构造。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与具有内腔的毂(该毂不是导管毂)一起使用。

图2c中示出了主体90处于盘卷构造的示例。在盘卷构造中,主体90沿纵向方向盘卷。已盘卷的主体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可以是非均匀的,其中,某些区段相比其他区段盘卷得更多或者一些区段根本没有盘卷。因此,在盘卷状态中,该主体可能不是圆形或圆的,而是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或不规则的卷绕形状。主体90在该盘卷构造中也是稳定的。因此,主体90不能转变回到第一稳定构造,除非施加外力来将该主体解盘卷回到伸展构造中。一旦主体90从盘卷构造返回到伸展构造,主体90在该伸展构造中保持稳定,直至再次将力施加到主体90,然后,该再次施加的力使主体转变回到盘卷构造。因此,主体90可以在这两个稳定构造、相位、或状态之间转变。

在一个示例中,盘卷构造可以沿逆着或背离弧状表面的盘卷方向来进行盘卷。例如,如图2c中所示,主体90可以进行盘卷使得:当该主体90从伸展构造被激活到盘卷构造时,凹表面91可以定位到经盘卷成形的结构的外部或外侧。在另一示例中,盘卷构造可以沿相反方向进行盘卷使得:当主体90从伸展构造激活到盘卷构造时,凸表面93现在定位到经盘卷成形的结构的外部。

在凹表面91定位在外部上或凸表面93定位在外部上中的任一种情况下使主体90盘卷从而产生盘卷结构的两个示例中,主体90的弧状表面(例如主体的宽度)都可以变平坦由此在盘卷构造中维持基本上平坦的截面。基本上平坦的截面与主体90沿着与弧状表面的轴线不同的轴线进行的盘卷相结合允许该主体90在盘卷构造中是稳定的。在一些示例中,在不是完全地或基本上变平坦的情况下,该形状可以是较轻微曲形的或者可以具有较轻微的弯曲。

虽然针对护针器122的未折叠状态描述了伸展构造和盘卷构造,但当该未折叠的主体90折叠成为护针器(例如图1a和3a中所示的护针器)的形状时,应用相同的原理。因此,护针器122的折板或其他区段可以具有双稳态构造,其允许该护针器(例如一个或两个折板或侧壁)处于备用位置时被布置成在导管毂内侧,并且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被布置成处于折叠或盘卷构造以便覆盖针尖。此外,虽然采用针组件(例如具有导管毂和导管管体的针组件)公开了本公开的、具有具备不同稳定构造的区段的护针器的示例性应用,但护针器可与具有或不具有导管管体的许多针装置一起使用,该针装置例如是瘘管针。

再次参照图2a,主体90的各个区段可以被处理(例如被弯曲或成曲形)为包括近侧壁126、底折板30、顶折板20、可选的远侧延伸部70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壁40,底折板30在近侧壁126的第一连接侧80b的远侧延伸,顶折板20在与第一侧相对的、近侧壁126的第二连接侧80c的远侧延伸,可选的远侧延伸部70从顶折板20延伸,一个或多个侧壁40从折板20、30的相对侧延伸,其具有设置成邻近一个或多个侧壁40或在一个或多个侧壁40之间的间隙45。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折板20、30的与间隙45一致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激活部分。可以按照需要基于一个或多个折板的盘卷构造的形状来选择每个间隙的宽度或间隔以及间隙的数量。在其他示例中,远侧延伸部70可以从护针器的其他区段延伸,例如从底折板或从一个或多个侧壁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包括侧壁40以便防止针尖110凸出到折板20、30的一侧之外,并且以便在折板20、30邻接有侧壁的部分使折板20、30变硬。折板20、30邻接有侧壁40的部分可以被定义为非激活部分。

如图2a中所示,主体代表近侧壁80的部分可以大体上是矩形的,其具有连接侧80b、80c,连接侧80b、80c中的每个沿横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弧状截面。因为连接侧80b、80c具有弧状截面,切口50可以被设置成从连接侧80b、80c的相对侧朝内延伸以便易于沿连接侧80b、80c进行弯曲。如所示,四个切口50定位在近侧壁80和两个折板20、30之间。切口50可以沿近侧壁80的上和下边缘、靠近两个连接侧80b、80c形成。折线60可以设置在主体90上以便当形成护针器122时指示可折叠的或期望的位置。在一个示例中,折线60可以被蚀刻或标记在主体90上。

护针器122可以通过沿折线60折叠该主体来形成。在一个示例中,主体90可以采用使护针器122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的弧状表面沿远离针104的方向朝外打开的方式来折叠。在另一示例中,主体90可以被折叠成使护针器122的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的弧状表面沿朝向针104的方向打开。例如,在图1b中,折板20、30的弧状表面是凹的,其具有沿远离针104的方向向外朝向的曲形。替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仅折板20、30具有弧状表面,并且近侧壁不具有弧状表面。单独形成的折板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单独附接到近侧壁126,例如通过焊接。

一个或多个侧壁40可以沿折线60朝向彼此弯曲。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沿折板20、30的间隙45和侧壁40可以被布置并成形为确保当激活折板20、30的一些部分时,侧壁40不与彼此干扰并且不阻碍折板的盘卷能力。侧壁40也可以朝外弯曲或弯曲多次。如果存在远侧延伸部70,其可以朝向底折板30弯曲或与顶折板20保持平行。可以包括远侧延伸部70以便将顶折板20固定或锁定到底折板30和/或在护针器被激活后阻碍针尖重新暴露到该护针器的远侧端外。在护针器122形成后,该护针器122可以连同激活器并且在将针组装到针毂之前组装到针装置100上。在其他示例中,护针器可以在针附接到针毂后安装到针上。例如,可以在护针器可滑动地置于针上之后形成轮廓褶皱或轮廓改变部。

现在转向图3a和3b,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通过沿近侧方向拉针毂102,可以使针104向近侧撤回离开导管毂106。因为近侧壁126上的开口127大于针104的轴杆的直径,所以针104可以向近侧撤回而不会从护针器设定位置或从导管毂向近侧拖拽或拉护针器122。由于护针器的折板20、30在备用位置与针104间隔,所以在静脉穿刺成功后,还可以使该针104撤回而针杆或轮廓改变部128没有接触折板20、30。因此,护针器122或折板20、30可以在针104沿近侧方向撤回时保持在伸展构造中,直至轮廓改变部128接合近侧壁126中开口127的周界。

现在参考图4a和4b,在轮廓改变部128接合抵靠限定了开口127的周界的情况下,针104的进一步撤回可以朝着激活器140的激活边缘146向近侧拉护针器122。当护针器122的折板20、30接合激活器140的激活边缘146或其他表面特征并且护针器122抵抗激活器140的阻力沿近侧方向继续进一步运动时,折板20、30所经受的接触力将导致折板朝着针104向内移动。该接触力还可以导致折板的双稳态特性经历改变。

当被激活时,折板20、30可以从如图1a、3a和3b中所示的伸展构造转变到如图4a和4b所示的盘卷构造从而覆盖针尖110。换句话说,当护针器122被触发时,折板20、30的激活部分朝内盘卷从而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110。也就是说,折板20、30的激活部分沿它们各自宽度转变成为相对平坦的表面并朝向针104盘卷从而覆盖针尖110。折板20、30不经历状态变化的部分可以保持在伸展构造中。例如,由于来自侧壁40的增加的刚度,由于没有以致产生双稳态相位的卷起,或者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折板邻接侧壁的部分可以不经受相位变化。也就是说,侧壁40防止折板20、30邻接侧壁的部分发生盘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折板20、30的间隙45和侧壁40可以定位并成形为确保当折板20、30的一些部分发生盘卷或经历相位变化时,侧壁40与彼此不干涉或者不与折板意图经历改变的部分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壁40和间隙45可以被设计成彼此接合,以便当护针器处于盘卷构造时将折板20、30互锁在一起从而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110。

折板20、30的远侧端可以在保护位置中协同地覆盖针尖110从而防止针尖110在远侧重新暴露到护针器122外。如果顶折板20长于底折板30,则底折板30可以在顶折板20之前转变到盘卷构造从而确保在保护位置时顶折板20覆盖底折板30。在其他示例中,底折板长于顶折板,并且发生相反的情况。

折板如何转变或经历相位变化的顺序可以通过选择在何处放置侧壁40、折板在何处接触激活器140、选择该激活器的位置和形状、间隙的数量、侧壁的尺寸或者选择以上这些的组合来控制。

顶折板20的远侧端处的远侧延伸部70可以与底折板30接合从而帮助固定针尖110。在一个示例中,远侧延伸部70可以在下方包住底折板30从而锁定护针器122并且将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固定在一起。在另一示例中,额外的远侧延伸部(未示出)可以从底折板30向远侧延伸。该额外的远侧延伸部可以在两个折板20、30之间产生额外的摩擦力,从而帮助将顶折板20和底折板30固定在一起。一旦护针器122在保护位置中覆盖针尖110,则护针器122可以被拉离激活器140,从而在护针器122覆盖针尖110的情况下允许针104从导管毂106分离。

现在参照图5,示出了用在透析通路中的瘘管针组件150并且所示出的该瘘管针组件150处于备用位置。本组件包括第一毂152和第二毂154,第一毂152和第二毂154在备用位置中可拆卸地接合到彼此,该备用位置是针组件150准备好用于患者所处的位置。第二毂154具有针104,针104具有在针尖110的远侧、从此处延伸的轮廓改变部128。第一毂152包括主体156,主体156限定了内腔158,内腔158具有定位在其中的尖端保护器或护针器122。第二毂154(其也可被称作针毂)具有主体160,主体160限定了内腔162,内腔162具有近侧开口,近侧开口具有附接到该近侧开口的通气塞133。内腔162可以称为血液回血室,并且通气塞133可以在其近侧端处包括通气过滤器164以便使空气或气体通过但不使诸如血液的流体通过。第二毂154的凸头区段166可以延伸到第一毂152的近侧开口168中,从而在备用位置中将两个毂152、154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在其他示例中,使用其他手段,例如通过使用第二毂上的罩抓住第一毂152的外表面,可以使两个毂152、154在备用位置中可拆卸地接合彼此。一对翼部161可以在主体160的侧向延伸从而提供用于将第二毂154固定到患者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尖端保护器122可以类似于上文参照图1a-4b所讨论的尖端保护器,并且该尖端保护器122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尖端保护器122在没有针上管体(例如导管管体)的情况下与针104一起使用。如所示,尖端保护器122定位在第一毂152的内腔158中,第一毂152具有近侧开口166和远侧开口168。内腔158限定了穿过近侧开口168和/或远侧开口168可进入的孔。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毂152的远侧端可以具有远侧壁以便部分地闭合远侧开口168,从而将该远侧开口设置为更小的孔,该远侧开口足够大以便使针104从中穿过但使护针器122不能从中穿过。第一毂152的近侧开口166应该足够大以便允许护针器122在保护位置中向近侧穿过该近侧开口166,从而与第一毂152分离,这与图1a、3a和3b的护针器122在被激活后并且从导管毂的近侧开口移除类似。

如先前所讨论的,第一毂141在内部具有触发器或激活器140以便激活护针器122,例如以便将护针器122的状态从伸展状态或第一构造改变成盘卷状态或第二构造。触发器或激活器140可以由突出部138保持在孔158中。激活器140可以类似于本文其他部分所讨论的激活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壳体152和激活器140可以整体地形成,例如通过塑料注塑。在其他示例中,激活器140可以单独地形成并随后被组装到第一毂152。

在使用中,插入针104以便获得进入患者血液系统的通路。在使用后,通过沿近侧方向拉第二毂154而同时保持第一毂152以使得针相对于第一毂和护针器122运动来将针104撤回离开患者。针104移动直至轮廓改变部128邻靠限定了护针器近侧壁126上的开口127的周界,该周界在尺寸上小于轮廓改变部128的宽度,以使得由轮廓改变部在开口处127产生物理接触。然后如上文所讨论,针沿近侧方向抵靠激活器140拉护针器122,这导致该护针器将其状态从第一或伸张状态改变成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110。随后,护针器122与针104一起与第一毂152分离。第一毂152和具有覆盖针尖的护针器的、受保护的针104可以经由标准规程来进行处置。

替代地,可以在激活护针器122之前将针从患者处移除。这可以如下地执行:保持针毂或第二毂154稳定,而同时相对于针104朝着针尖110向远侧推进具有护针器122定位在其中的第一毂152,以使得近侧壁126邻靠轮廓改变部128。如上文所讨论,在该点处的进一步移动迫使第一毂内侧的激活器140接触护针器122并导致该护针器122将其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至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110。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使第二毂154沿近侧方向撤回而同时使第一毂152沿远侧方向移动来激活护针器122。

现在参照图6a,示出了手臂182上的透析短络180,其具有静脉针组件150和动脉针组件186。两个针组件150、186可以以常规方式布置在手臂182上以便血液透析。本实施例的静脉针组件150可以与图5中所示的瘘管针组件150相同。动脉针组件186可以是用于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的常规针组件。

图6a示出了用于激活本公开的、定位在第一毂152内侧的护针器122的替代性机制和方法。如所示,透析后,在使用者或医师将具有针尖的针104相对于第一毂沿近侧方向撤回时,绳190被连接到第一毂152从而将第一毂152固定。使用者或医师可以通过抓住第二毂154并使第二毂154移动离开第一毂来使针104撤回。这允许针上的轮廓改变部128向近侧移动抵靠护针器122的近侧壁,并且随后抵靠激活器140向近侧拉或移动护针器122从而激活护针器,这与上文参照图5所讨论的当使用者使第一毂保持稳定并且使针相对于第一毂沿近侧方向撤回时的过程类似。因此,通过使用绳190来使第一毂152保持稳定并允许具有护针器122定位在其中的第一毂152和针104之间的相对运动,图6a的护针器122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成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110。

如图6a中所示,绳190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194,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毂152,第二端194连接到动脉针组件186。绳190可由任意常规的现有技术材料制成,包括由纤维材料、塑料材料、或细标准丝制成。绳190的端部192、194可以通过粘合、焊接、打结、或以上这些的组合来固定。

类似于图6a的实施例,图6b示出了手臂182上的透析短络180,其具有静脉针组件150和动脉针组件186。在本实施例中,绳190端部中的一个194连接到锚定件200而不是动脉针组件186。在示例中,锚定件200可以是束带、粘合带或者用于抵抗撤回针104的力使绳的端部194保持稳定的其他固定工具。如上所讨论的,随着针104被撤回,锚定件200保持该绳从而防止第一毂152移动,使得针104可以相对于第一毂运动以使针上的轮廓改变部移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因此,通过使用绳190和锚定件200来使第一毂152保持稳定并允许在其中具有护针器的第一毂152和针104之间的相对运动,图6b的护针器122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到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110。

类似于图6a的实施例,图6c示出了手臂182上的透析短络180,其具有静脉针组件150和动脉针组件18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毂152被粘合结构204固定,该粘合结构例如胶带、双侧胶带、粘合垫或以上这些的组合。如上文所讨论的,随着针104被撤回,粘合结构204保持第一毂152使其不能移动,从而针104可以相对于第一毂运动以使针上的轮廓改变部移动抵靠护针器的近侧壁。因此,通过使用粘合结构204来使第一毂152保持稳定并允许在其中具有护针器的第一毂152和针104之间的相对运动,图6c的护针器122可以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改变成第二或盘卷状态从而覆盖针尖110。在其他示例中,束带或绑带结构可以被固定到患者手臂,并且该束带或绑带结构可以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毂的接收区域,从而固定第一毂并允许第一毂和针之间的相对运动。具有该区域的束带或绑带可以缠绕在手臂周围或者可以使用粘合剂固定到手臂。

现在参照图7a和7b,分别示出了处于激活前位置和激活后位置的具有双稳态构造、相位、或状态的护针器122,该护针器122定位在毂(未示出)的内侧并安装在针104上。护针器122可以与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讨论的护针器类似并且可以定位在与图5和6a-6c的第一毂152类似的具有激活器的毂的内侧。护针器122可以被激活从而将状态从第一或伸展状态(如图7a中所示)改变成第二或盘卷状态(如图7b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护针器122的第一和第二臂20、30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成当护针器被激活器激活时,盘卷成为门210从而封闭或封堵针尖110处的斜面212。在示例中,间隙45产生在第一臂20上的两组侧壁40中的每组之间。间隙45中的每个可以轴向地定位在第一臂上以使得当第一臂20被激活时,第一臂具有一定长度的区段发生倾斜从而形成用于封堵针斜面212的门210。可以例如通过选择在何处形成间隙45来选择该长度,以使得在间隙45的顶点处或附近延伸到延伸部70附近的尖端216的弯曲部214足够地长从而延伸跨过针的整个斜面212。第二臂30上的侧壁40可以被设置成具有远侧配合边缘220。当门210转动从而覆盖该斜面时,门可以邻靠或接触第二臂30的两个远侧配合边缘2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臂30可以被设置成具有侧壁40,侧壁40从第二臂的两个侧边缘中的每个延伸并且每个侧壁40具有远侧配合边缘220。侧壁40可以被设置成没有任何间隙从而形成刚性区段,以便防止第二臂被激活。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臂30的侧壁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间隙,该一个或多个间隙形成在将不会影响门倾斜抵靠远侧配合边缘220的能力的位置。

在示例中,密封构件224可以设置在门210的内表面上。密封构件224可以体现为塑料构件,例如软橡胶或硅树脂材料。密封构件224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附接到第一臂:在第一臂上形成两个或多个突耳,该两个或多个突耳可以成形为或折叠为抓住密封构件。例如,裂缝或切口可以形成为穿过第一臂,于是该第一臂可以被折叠成抓住密封构件。在其他示例中,粘合剂或黏结剂可以与经折叠的突耳一起使用或不与经折叠的突耳一起使用以便将密封构件224固定到第一臂。密封构件224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设置并且具有足够的厚度以便当门210折叠在针尖110上时覆盖针斜面212。

延伸部70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臂20的远侧端处,以便当护针器被激活到保护位置时将门210固定到第二臂30。可以使用本文中其他部分所讨论的若干方法中的一个来实施护针器122的激活。延伸部70可以是平直的,可以具有钩状部,可以包括止动部,可以包括粘合剂,或者可以是以上这些的组合。第一臂上的延伸部70可以被构造(例如设置尺寸和形状)成抵靠第二臂上的第二延伸部或配合表面来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护针器122可以包括额外的密封构件224,该额外的密封构件224定位在护针器的针保持室中,该针保持腔被理解为包括两个臂和侧壁之间的用于容纳针的空间。额外的密封构件224可以在护针器被激活成在针尖上之后进一步协助对围绕针尖和针斜面的室进行密封。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传感器添加到护针器122。例如,可以包括应变计以便探测或感测护针器的激活。当第一臂、第二臂、或第一臂和第二臂二者都弯曲或盘卷时,应变计可以触发信号来告知护针器已经被激活。还可以设置开环回路来感测第一臂20和第二臂30何时接触彼此,开环回路当该两个臂接触时闭合该回路。这由于第一臂现在接触第二臂从而使回路闭合,所以进而触发信号来告知护针器已经被激活。

制造和使用本文中其他部分所示出和描述的针装置及其部件的方法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虽然本文已经具体描述和示意了针装置和它们的组件的有限实施例,但是许多修改和变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要理解和预想到的是,假如所提供的功能是兼容的,针对一个针装置的实施例所具体讨论的特征可被采用来包含在另一针装置的实施例中。因此,要理解的是,根据所公开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原理所构造的针装置和它们的部件可以以本文所具体描述的形式之外的形式来体现。本公开也被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