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呼吸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急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呼吸的病人,在此情况下需要用到人工呼吸或呼吸器进行辅助施救,有时候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需要给病人吸入麻醉性气体或其他辅助药液进行救助,而人工呼吸的问题在于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现有的呼吸器功能也比较单一,只能进行简单的氧气供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易呼吸器,能够在对病人提供氧气帮助病人呼吸的同时,还能够添加药液进行辅助施救,同时其呼吸效率也相比现有的呼吸器要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呼吸器,包括气囊、导气管和面罩,气囊与导气管一端连接,导气管另一端与面罩连接,导气管上设有氧气接头与药液注射头,导气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气囊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气管与面罩连接位置在面罩凸面靠近面罩开口面的位置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氧气接头与药液注射头均设置在气囊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的导气管段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单向阀控制气体由气囊向面罩方向单向流通,第二单向阀孔至气体由外界向气囊内单向流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气管上还设有呼气阀,呼气阀设置在第一单向阀处,导气管穿过呼气阀,导气管位于呼气阀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出气口,呼气阀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单向阀的阀片设置在第一出气口一端,且阀片长度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长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药液注射头为软橡胶材质,药液注射头内设有雾化筛网,药液注射头顶端设有注射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雾化筛网目数为200-30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射孔为橡胶薄层,注射孔的厚度小于药液注射头的厚度,注射孔的直径为1.5-2mm。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简易呼吸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帮助病人进行呼吸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加入药液实现辅助性施救,如病人感到痛苦的时候能够加入麻醉药液,减轻病人的痛感;
(2)导气管与面罩的连接位置位于面罩的边缘,对于平卧的病人来说,能够将呼吸器提供的氧气直接通过鼻腔吸入,提升了呼吸效率;
(3)辅助性药液能够被雾化,随氧气一起进入病人身体内,对于意识不清醒,无法自主吸入药液的病人来说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注射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在呼气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在吸气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气囊1,导气管2,氧气接头3,药液注射头4,第一单向阀5,面罩6,第一出气口7,雾化筛网8,注射孔9,第二单向阀10,第二出气口11,呼气阀12,阀片5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简易呼吸器,包括气囊1、导气管2和面罩6,其特征是:气囊1与导气管2一端连接,导气管2另一端与面罩6连接,导气管2上设有氧气接头3与药液注射头4,导气管2上设有第一单向阀5, 气囊1上还设有第二单向阀1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气管2与面罩6连接位置在面罩凸面靠近面罩6开口面的位置上。采用上述结构,使导气管的出气口位于面罩边缘位置,在对平卧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施救时,能够直接将氧气对准鼻腔进行输入,提高氧气输入效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氧气接头3与药液注射头4均设置在气囊1与第一单向阀5之间的导气管2段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单向阀5控制气体由气囊1向面罩6方向单向流通,第二单向阀10孔至气体由外界向气囊1内单向流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气管2上还设有呼气阀12,呼气阀12设置在第一单向阀5处,导气管2穿过呼气阀12,导气管2位于呼气阀12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出气口7,呼气阀12外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口11,第一单向阀5的阀片501设置在第一出气口7一端,且阀片501长度大于第一出气口7的长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药液注射头4为软橡胶材质,药液注射头4内设有雾化筛网8,药液注射头4顶端设有注射孔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利用注射器直接插入药液注射头进行辅助药液的注入,注入完之后抽出注射器,药液注射头能够利用自身弹性进行闭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雾化筛网8目数为200-300。采用200-300目的雾化筛网,使药液能够形成雾滴,随氧气一同进入病人体内,提升药液的吸收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射孔9为橡胶薄层,注射孔9的厚度小于药液注射头4的厚度,注射孔9的直径为1.5-2mm。
本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将面罩罩住处于平躺状态下的病人,然后氧气接头连接氧气(若需要添加辅助药剂,则通过药液注射头直接注射即可),氧气输入的同时,按下气囊,此时气囊内的空气混合氧气由气囊向面罩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单向阀开启,最终进入病人体内完成一次吸气动作,第一单向阀开启的同时,第一单向阀开启的阀片堵住呼气阀的第一出气口,气体只能由导气管进入面罩之中。
完成一次吸气动作之后,然后放开气囊,此时气囊内形成负压,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空气进入气囊内直至气囊复原,在第一单向阀关闭的同时,呼气阀的第一出气口不再受到第一单向阀阀片的阻挡从而开启,呼出的气体则由呼气阀呼出,完成一次呼气动作。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对病人提供氧气帮助病人呼吸的同时,还能够添加药液进行辅助施救,同时也提高了病人氧气与药液吸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