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光导定位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反流、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抢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呼吸道的维持和管理。但是气管插管时或留置气管导管期间,导管插入太深会误入一侧支气管内,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导管插入太浅时,可因病人躁动、体位变动等而意外脱出,导致严重意外发生。因此,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拔管前,准确定位和实时监测气管导管的深度和位置极为重要,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专利 CN201939846U和CN2602782公开了一种带光源的气管导管,这两项专利的主要特征是在气管导管前端的囊管壁上放置了一个光源,打开电源,利用套囊内的光源发出的光可辅助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进入声门内,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准确判断导管进入的深度和位置,尤其是在婴幼儿气管导管留置期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提出带多个光源的一种可光导定位的气管导管。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光导定位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含气管导管和光源定位系统,所述气管导管包含插管、封闭套囊和套囊导管,所述封闭套囊位于插管前端,所述套囊导管位于插管后端,所述光源定位系统包括光源控制系统、导线和可实现单独开关的多个光源,多个光源依次嵌于插管前端的管壁内,并沿插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光源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与多个光源依次相连。
所述光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开关、可编程芯片、电源、电源接口和显示装置,所述可编程芯片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可编程芯片分别与多个光源和显示装置相连,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有可编程芯片、显示装置、多个电源和电源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为多个,所述控制开关的数量与光源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控制开关单独控制一个光源。
所述电源接口为USB接口或DC插座。
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显示屏。
所述导线位于插管管壁内,光源控制系统附着于插管管壁上或通过导线延伸到插管管壁外。
多个光源之间的间距为1-2cm。
多个光源为单色光源或多色光源。
多个光源分布在插管的一侧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光源定位系统内置的可编程芯片(如单片机) 可设置多种光源开启和关闭模式,如所有光源均开启、单个光源开启、指定的某几个光源开启。按压控制开关可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当芯片接收到控制开关发出的指令,相应光源模式开启,导线将电源内的电能传输到光源,光源发光,同时指示灯(或显示屏)实时显示目前的光源开启模式。
在插管过程中,开启光源定位系统,如果导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则颈前区出现亮点,如进入食管则无亮点,当亮点移动到胸骨上窝时,导管在气管中的位置较为恰当,因此处为气管中段,套囊在此处最为合适。插管完毕可通过按开关进入持续监测模式,此模式下所有光源常亮。若光源6、7发出的光微弱或不可见,或光源8或9或10光源在胸骨上窝出现可判断导管置入过深,需拔出适当深度导管直到指示灯7明亮可见。若光源6在锁骨上窝、环状软骨等处明亮可见,说明气管导管置管深度不够,有滑出气道可能,应将气管导管往气道置入合适深度。也可选择关闭电源,当需要再次核实导管位置和深度时,可随时打开电源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考虑到采用单个光源定位无法直观、准确的判断气管导管进入气管的深度及其所处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气管导管管壁上设置了多个间距相等的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对多个光源来说单一颜色光源不利于更直观判断导管深度,所述气管导管前端可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留置气管导管期间导管可能进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入食道,留置气管导管期间默认开启持续监测模式即位于套囊两侧的光源常亮。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一次性电池性价比较低,且废电池环境污染问题,所述微型电池可拆卸,可重复利用。考虑到持续监测耗电量较大,所述光源控制系统内设有外接电源插口,可通过外接电源适配器、USB连接线等连接电源为光源定位系统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暖光源发光效率低、能耗高、亮度低且其发热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等因素,所述光源为LED冷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对多个光源的精确控制技术复杂,所述指示灯控制盒内嵌可编程芯片如单片机以实现对多个光源的独立或组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插管1,封闭套囊2,套囊导管3,光源控制系统4,导线5,多个光源6-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光导定位的气管导管包含气管导管和光源定位系统,所述气管导管包含插管1、封闭套囊2和套囊导管3,所述封闭套囊2位于插管1前端,所述套囊导管3位于插管1后端,所述光源定位系统包括光源控制系统4、导线5和可实现单独开关的多个光源6-10,多个光源6-10依次嵌于插管1前端的管壁内,并沿插管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光源控制系统4通过导线5与多个光源6-10依次相连。
光源定位系统内置的可编程芯片可设置多种光源6-10开启和关闭模式,如所有光源6-10均开启、单个光源开启、指定的某几个光源开启。按压控制开关可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当芯片接收到控制开关发出的指令,相应光源模式开启,导线5将电源内的电能传输到光源,光源发光,同时指示灯或显示屏实时显示目前的光源开启模式。用户通过控制开关发出指令给可编程芯片,可编程芯片发出指令到光源开启或关闭光源,同时将控制开关发出的指令和指令的执行结果如光源6-10状态在指示灯或显示屏上显示。电源接口为给外接电源供电的接口。
实施例2
一种可光导定位的气管导管包含气管导管和光源定位系统,所述气管导管包含插管1、封闭套囊2和套囊导管3,所述封闭套囊2位于插管1前端,所述套囊导管3位于插管1后端,所述光源定位系统包括光源控制系统4、导线5和可实现单独开关的多个光源6-10,多个光源6-10依次嵌于插管1前端的管壁内,并沿插管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光源控制系统4通过导线5与多个光源6-10依次相连。
所述光源控制系统4包括控制开关、可编程芯片、电源、电源接口和显示装置,所述可编程芯片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可编程芯片分别与多个光源6-10和显示装置相连,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有可编程芯片、显示装置、多个电源和电源接口。
所述控制开关为多个,所述控制开关的数量与光源6-10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控制开关单独控制一个光源。 所述电源接口为USB接口或DC插座。所述显示装置为指示灯或显示屏。所述导线5位于插管1管壁内,光源控制系统4附着于插管1管壁上或通过导线5延伸到插管1管壁外。多个光源6-10之间的间距为1-2cm。多个光源6-10为单色光源或多色光源6-10。多个光源6-10分布在插管1的一侧或两侧。
光源定位系统内置的可编程芯片,如单片机 可设置多种光源6-10开启和关闭模式,如所有光源6-10均开启、单个光源开启、指定的某几个光源开启。按压控制开关可在多个模式之间切换。当芯片接收到控制开关发出的指令,相应光源模式开启,导线5将电源内的电能传输到光源,光源发光,同时指示灯或显示屏实时显示目前的光源开启模式。
在插管1过程中,开启光源定位系统,如果导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则颈前区出现亮点,如进入食管则无亮点,当亮点移动到胸骨上窝时,导管在气管中的位置较为恰当,因此处为气管中段,套囊在此处最为合适。插管1完毕可通过按开关进入持续监测模式,此模式下所有光源6-10常亮。若光源6、7发出的光微弱或不可见,或光源8或9或10光源在胸骨上窝出现可判断导管置入过深,需拔出适当深度导管直到指示灯7明亮可见。若光源6在锁骨上窝、环状软骨等处明亮可见,说明气管导管置管深度不够,有滑出气道可能,应将气管导管往气道置入合适深度。也可选择关闭电源,当需要再次核实导管位置和深度时,可随时打开电源进行观察。
考虑到采用单个光源定位无法直观、准确的判断气管导管进入气管的深度及其所处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气管导管管壁上设置了多个间距相等的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对多个光源6-10来说单一颜色光源不利于更直观判断导管深度,所述气管导管前端可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留置气管导管期间导管可能进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入食道,留置气管导管期间默认开启持续监测模式即位于套囊两侧的光源6-10常亮。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一次性电池性价比较低,且废电池环境污染问题,所述微型电池可拆卸,可重复利用。考虑到持续监测耗电量较大,所述光源控制系统4内设有外接电源插口,可通过外接电源适配器、USB连接线等连接电源为光源定位系统供电。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暖光源发光效率低、能耗高、亮度低且其发热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等因素,所述光源为LED冷光源。
作为优选方案,考虑到对多个光源6-10的精确控制技术复杂,所述指示灯控制盒内嵌可编程芯片如单片机以实现对多个光源6-10的独立或组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