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尸体开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06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医用尸体开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法医学解剖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尸体开颅固定器械。



背景技术:

在法医鉴定工作中,有时需要对尸体进行开颅检验,以明确尸体的死亡原因等。目前常用的开颅器械多采用手锯或电锯,手锯采用传统的来回推拉式工作,颅骨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措施,有时会需要有人帮忙手动固定,使用不便;电锯工作快速,但电锯工作时气味与尸体气味混合极易引起人们反感,且切割带出的骨粉及肉糜碎屑容易溅到人身上,给进行开颅鉴定的法医等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尸体开颅固定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医用尸体开颅固定器,包括手柄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圆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夹持部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柄与夹持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凸板,以固定在头颅的眼眶及鼻梁处的凹陷,便于操作时头颅能够被稳定操纵。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顶紧片和与夹持部螺接的螺栓,顶紧片设置在夹持部的圆弧形内侧,通过螺栓向夹持部圆弧形内侧顶紧和松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紧装置与定位凸板配合固定头颅。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的顶紧片及定位凸板内侧面上均布有凸点,防止头颅在控制时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在夹持部设定有若干个固定位置,具体为在夹持部上设置多个固定点或长条形固定孔,以适应不同大小不同头型的头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柄中部向一侧扭曲弯折,将另一侧的区域作为手锯开颅的工作面,并与之保留一定距离,以方便操作,防止影响开颅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为中间带孔的椭圆环状,环状斜置,使之更符合人手掌的人体工程力学。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与夹持部配合使用的支撑座,用于放置头颅,为中部凹陷的长方体,凹陷内均布有凸点,防止头颅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部件均为不锈钢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手锯配合使用,操作的稳定性和精准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支撑座截面图。

图中:手柄1、定位凸板2、夹持部3、螺栓4、顶紧片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3所示的医用尸体开颅固定器,包括手柄1、夹持部3和支撑座,夹持部3为圆弧形,两端分别设置有夹紧装置,手柄1固定连接在夹持部3的中部,连接处设置有定位凸板2,夹紧装置包括顶紧片5和与夹持部3螺接的螺栓4,顶紧片5设置在夹持部3的圆弧形内侧,所述顶紧片5与定位凸板2内侧面上均布有凸点;所述手柄1的末端设置为中间带孔的椭圆环状,环状斜置,手柄1中部向一侧扭曲弯折,将另一侧作为手锯开颅的工作面;所述支撑座为中部凹陷的长方体,凹陷内均布有凸点。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法医进行尸体开颅时,将头颅面朝上放置在支撑座的凹陷内,将夹持部3的夹紧装置夹在头颅太阳穴处,定位凸板2固定在头颅的眼眶及鼻梁处的凹陷处,旋转螺栓4顶进顶紧片5,以牢牢固定住头颅,然后即可手握手柄1进行开颅工作,通过手柄1可随意将头颅转动,以方便开颅的进程。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与手锯配合使用,操作的稳定性和精准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节省人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