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疼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40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疼痛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疼痛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身体的部位若产生疼痛症时常采用药物治疗,尤其是关节等部位的疼痛症,但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且费用高。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的医疗设备,但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费用较高,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操作,难以普遍推广使用。而且传统的治疗装置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疼痛治疗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方式单一、治疗效果差,设备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疼痛治疗装置,包括固定座、导电凝胶和电源,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导电凝胶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侧连接,所述电源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超声波换能器、导电凝胶实现多种治疗方式同步治疗,将电极的固定耦合于一体实现,提高了治疗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导电凝胶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安装在固定座的同一侧,并位于导电凝胶与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嵌入固定座内,并与固定座的表面齐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导电凝胶同时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的端面紧密贴合,连接牢固,不易脱落,治疗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分别嵌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采用嵌装方式,无需增加辅助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简单、方便、牢固。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的轮廓与所述导电凝胶的轮廓相同。

进一步,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与所述导电凝胶卡接或粘接,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将电量传递到导电凝胶。

进一步,所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导电凝胶上设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与凹槽配合安装形成暗扣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拆分组装快速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连接卡接紧固,不易脱落。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形成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治疗头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与电源之间形成闭合电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通过导电凝胶对人体关节进行电刺激治疗,通过形成闭合回路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治疗头与膏药连接时的侧面剖视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治疗头

2 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

21 凹槽

3 超声波换能器

4 导电凝胶

41 凸起

5 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疼痛治疗装置主要用于关节疼痛治疗,至少包括一个由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超声波换能器3和固定座5形成的治疗头1,还包括导电凝胶4和电源,电源与治疗头1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电连接,电源供电使得治疗头1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可以同步运行或分别运行。固定座5可以采用绝缘材料进行生产制造,导电凝胶4的材料采用目前医药领域常用的医用导电凝胶,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一种输出电流的电极。采用单个治疗1和导电凝胶4配合可以独立的对人体关节处进行电刺激和超声波的同步治疗。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两个治疗头1,通过两个治疗头1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与电源形成闭合电路,对关节疼痛处进行电刺激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如图1所示,导电凝胶4在安装固定时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的工作侧连接,工作侧是指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导电凝胶4进行能量传递的一侧。导电凝胶4通过粘接方式安装在固定座5上,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安装在固定座5的同一侧,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并位于导电凝胶4和固定座5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座5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分别嵌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采用嵌装方式结构制造简单,无需辅助锁紧件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同时又不易脱落。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嵌入固定座5内时,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的端面与固定座5的表面齐平,使得导电凝胶4可以同时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和超声波换能器3的工作端面以及固定座5的表面紧密贴合。便于电极、超声波通过导电凝胶4与人体皮肤耦合进行电极、超声波的同步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固定座5的轮廓与导电凝胶4的轮廓相同,提高贴合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与导电凝胶4卡接或粘接,次用卡接方式连接时,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上设有凹槽结构,导电凝胶4上设有与凹槽21匹配的凸起41,凸起41与凹槽21配合安装形成暗扣结构,实现导电凝胶4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的快速装配和拆卸,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通电后将电量传递到导电凝胶4,通过导电凝胶4传递至人体关节处。同时,导电凝胶4具有粘性,同时与超声波换能器3和固定座5粘接。

其工作过程为:先将导电凝胶4粘贴到人体关节处,再将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与导电凝胶4卡接,同时导电凝胶4与超声波换能器3的端面贴合,电源同时为超声波换能器3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供电,经皮神经电刺激电极2将电量通过导电凝胶4传递到人体关节处进行电刺激治疗,同时超声波换能器3发出的超声波也通过导电凝胶4引入人体关节处,实现超声波和电刺激治疗通过导电凝胶4对人体关节同步治疗。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至少两种治疗方式同步治疗,将电极、超声波治疗方式固定耦合于一体,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制造简单方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利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