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177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浮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目前治疗烧伤的主要医学困难在于如何阻止细菌的繁殖和交叉感染,以及如何减少病人在治疗中的痛苦。由于重度烧伤病人在治疗和养护过程中行动不便需要静养,因此专用医疗床的性能对烧伤病人至关重要,传统的医疗床存在透气性差、吸附能力差、病人与床接触面积小、人体与床接触压力大,不利于烧伤病人的护理,并且为了使病人感觉到更加舒适需要对支撑架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所以设计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在上夹头和下夹头的夹紧槽内设置橡胶防护垫防止在夹紧时对转动轴造成损伤,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提供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

底座,

外框架,所述的外框架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的外框架通过立柱与底座相连接,

内框架,所述的内框架通过转动轴与外框架活动连接,所述的内框架通过夹紧机构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外框架的两侧壁上,

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与转动轴相连,

连杆,所述的内框架的两侧各通过一根连杆与外框架相连,所述的内框架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导向槽,所述的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框架上,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的上夹头的下表面和下夹头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相匹配的夹紧槽,所述的上夹头和下夹头的夹紧槽内还设置有橡胶防护垫,所述的上夹头的右端通过第一螺纹组件与下夹头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上夹头和下夹头的左端开设有与内框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上夹头和下夹头通过第二螺纹组件对内框架进行夹紧。

又进一步: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出轴端上,所述的从动链轮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相连。

再进一步:所述的内框架的顶端与两侧都设置有卡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夹头和下夹头的夹紧槽内设置橡胶防护垫防止在夹紧时对转动轴造成损伤,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医用悬浮床支撑架的旋转升降机构,包括底座1、外框架2、内框架3、旋转驱动装置和连杆7,所述的外框架2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的外框架2通过立柱5与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内框架3通过转动轴4与外框架2活动连接,所述的内框架3通过夹紧机构9固定连接在转动轴4上,所述的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外框架2的两侧壁上,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与转动轴4相连,所述的内框架3的两侧各通过一根连杆7与外框架2相连,所述的内框架3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导向槽6,所述的连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框架2上,所述的连杆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导向槽6内,所述的内框架3的顶端与两侧都设置有卡扣8。工作时,先通过设置的卡扣8对布料进行夹紧,然后启动旋转驱动装置使其带着转动轴4进行旋转,内框架3在转动轴4的带动下也会进行翻转,从而完成对内框架3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病人躺着更加舒适。

如图3所示的夹紧机构9包括上夹头11和下夹头12,所述的上夹头11的下表面和下夹头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4相匹配的夹紧槽,所述的上夹头11和下夹头12的夹紧槽内还设置有橡胶防护垫15,所述的上夹头11的右端通过第一螺纹组件14与下夹头12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上夹头11和下夹头12的左端开设有与内框架3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上夹头11和下夹头12通过第二螺纹组件13对内框架3进行夹紧。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如图1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10和链条,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主动链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出轴端上,所述的从动链轮10安装在转动轴4上,所述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10相连。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使其带着主动链轮进行旋转,从动链轮10在链条的带动下也会跟着一同转动,从而使内框架3在转动轴4的作用下进行翻转,完成对内框架3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病人躺着更加舒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