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851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乳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50%的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其中每年约有20万妇女患有乳腺癌,其死亡率以每年3%的幅度快速增长。乳腺疾病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乳腺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化疗等。乳腺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传统开刀切除和微创手术切除,传统开刀切除的手术切口设计应考虑美学与功能的需要,如需要哺乳者,应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切口;若以后不需要哺乳者,可沿乳晕边缘行弧形切口;如是多发者可行乳腺下缘与胸壁交界处切口或沿乳晕切口。如今采用较多的微创手术切除是利用真空辅助旋切设备,在乳腺超声引导下,一次进针多次切割将肿瘤切除,当纤维瘤全部切完之后,拔出穿刺针即可,进行微创手术的患者痛苦小,术后只留下一个3mm左右大小的印痕,恢复快,不需住院,不用拆线。

当微创手术切除乳腺纤维瘤后,需要利用棉球等止血物在乳腺外部对切除部位进行挤压止血,并采用绷带固定。然而通过绷带进行固定,一方面不美观,使患者不舒服;另一方面患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因为绷带较宽,并且不能与患者乳房完全贴合,导致容易使止血物移位,从而影响止血效果,而长时间不止血,乳腺内部就会出现血肿,以至于对患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止血物容易移动、止血效果差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承载体和至少一个止血物,所述承载体固定扣贴在乳房上;

所述承载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所述止血物放入至少一个所述开口中。

承载体固定扣贴在乳房上,避免了传统绷带围绕过程的繁琐,同时止血物可以放入承载体中,止血物既可以准确放置于患者手术位置上进行止血,也不易移动,止血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体与人体乳房生理弧度一致;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承载体外侧;止血装置可更加稳定的扣贴在乳房上,医护人员也可以很方便的放入止血物。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体内侧还设有贴合层;贴合层使止血装置与人体更好的贴合,同时提高人体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贴合层的材质为镀银棉线;1~3mm的厚度不影响止血效果,镀银棉线可以起到杀菌、抑菌的效果,减少患者伤口感染。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体的外侧还包裹有药囊层;所述药囊层内装有药粉。

进一步地,所述药囊层为网格状结构;网格状透气性好,药粉可以更均匀的分布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药囊层外还设置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将所述承载体完全遮盖。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层还连接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包裹层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带为环状,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包裹层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四个;所述开口将所述承载体分成四个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止血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血装置通过承载体固定扣贴在乳房上,避免了传统绷带围绕过程的繁琐,同时止血物可以放入承载体中,止血物既可以准确放置于患者手术位置上进行止血,也不易移动,方便快捷安全。

贴合层的存在一方面使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杀菌、抑菌的效果,减少患者伤口感染;药囊层内的药粉可以促进患者乳腺的恢复;包裹层可以使止血装置更为美观;包裹层上连有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使得止血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止血物更加不易移动,增强止血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承载体 2-止血物 3-开口

4-贴合层 5-药囊层 6-包裹层

7-第一固定带 8-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承载体1和至少一个止血物2,承载体1固定扣贴在乳房上;

承载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

止血物2放入至少一个开口3中。

一般进行乳腺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的止血方式为绷带止血,需要将绷带围绕人体胸部、背部成若干圈,过程繁琐,且随着人体的活动,包裹在绷带内部的止血物容易移动脱位,固定效果不佳、止血效果差;承载体固定扣贴在乳房上,使承载体不易移动,避免了传统绷带围绕过程的繁琐,同时止血物可以放入承载体中,止血物既可以准确放置于患者手术位置上进行止血,也不易移动,止血效果好。

还需要说明的是,承载体1的材质为棉或麻,棉或麻对人体的刺激较小,同时因为不过于光滑,可以更好地与乳房贴合;止血物2为脱脂棉球,脱脂棉球吸湿性好,干净卫生,对伤口无刺激,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脱脂棉球上放入止血药物;除脱脂棉球外,止血物还可以是止血海绵、可吸收止血纱布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承载体1和至少一个止血物2,承载体1固定扣贴在乳房上;

承载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

止血物2放入至少一个开口3中。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与人体乳房生理弧度一致;开口3设置在承载体1外侧。承载体与人体乳房生理弧度一致可以使得止血装置能更稳定的扣贴在乳房上,不会因为较松出现较大空隙,也不会因为较紧使人产生压迫感;开口设置在承载体外侧可以方便止血物的放置,更有利于医护人员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开口3也可以设置在承载体1内侧,这样止血物就需要从承载体内侧的开口处放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内侧还设有贴合层4。承载体内侧的贴合层能够保证止血装置与人体更好地贴合,贴合层的存在避免了止血物与人体的直接接触,提高了人体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贴合层4的厚度为2mm;贴合层4的材质为镀银棉线。2mm的厚度较薄,因此贴合层的存在并不影响止血物的止血效果;而镀银的棉线一方面使人感觉更舒适,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杀菌、抑菌的效果,减少患者伤口感染。

还需要说明的是,贴合层4的材质也可以是两种,内侧为较光滑的丝质,外侧为较粗糙的棉麻质;内侧紧挨皮肤,丝质光滑,使人感觉更为舒适;外侧紧挨支撑体,棉麻质可以使二者更为贴合,不易移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的外侧还包裹有药囊层5;药囊层5内装有药粉。药囊层内的药粉是对患者乳腺恢复有益的药物,能够透过皮肤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药囊层5为网格状结构。

还需要说明的是,药囊层的各个网格之间相互隔开,药囊层内的药粉均匀地分布在药囊层内的各个网格中,网格状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使止血装置的透气性更好,另一方面可以使药粉更均匀地与人体皮肤接触,可以使药效发挥到最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药囊层5外还设置有包裹层6;包裹层6将承载体1完全遮盖。

还需要说明的是,包裹层内侧较为粗糙,这样可以使包裹层与药囊层很好地贴合;包裹层外侧较为光滑,且印有或织有图案,使止血装置更为美观;包裹层将承载体完全遮盖一方面可以使承载体的位置更加固定,止血物不易移位,另一方面使止血装置的外观能为美观。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包裹层6还连接有第一固定带7和第二固定带8。第一固定带7和第二固定带8主要起到固定的作用,所选固定带为弹性材质,长度可调,患者舒适感较好;传统的绷带也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但是需要将绷带拉到很紧的状态才不至于移动,这样会使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相反如果绷带较松,固定效果显然不好,容易造成止血物移位,止血效果降低。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带7的一端与包裹层6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带7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带8相连;第二固定带8为环状,第二固定带8与包裹层6连接成一体。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带7套到人体肩膀上,第二固定带8围绕在人体胸部和背部;如此,止血装置的固定效果会更好,同时患者在穿戴时也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开口3为四个;开口3将承载体1分成四个区域。术后止血时将止血物放入距离手术位置最近的开口即可,而不必再从其他较远的位置放入,较为方便。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承载体1和至少一个止血物2,承载体1固定扣贴在乳房上;

承载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

止血物2放入至少一个开口3中。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与人体乳房生理弧度一致;开口3设置在承载体1外侧。

还需要说明的是,开口3也可以设置在承载体1内侧,这样止血物就需要从承载体内侧的开口处放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内侧还设有贴合层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贴合层4的厚度为3mm。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包裹层6还连接有第二固定带8;第二固定带8为环状;第二固定带8与包裹层6连接成一体,患者使用时,直接从上到下套在胸部和背部即可。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包括两个并排放置的承载体1和至少一个止血物2,承载体1固定扣贴在乳房上;承载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止血物2放入至少一个开口3中。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与人体乳房生理弧度一致;开口3设置在承载体1外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承载体1内侧还设有贴合层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贴合层4的厚度为1mm。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开口3为两个;开口3将承载体1分成两个区域。乳房的区域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分法,另一种是四分法;参照两分法将承载体划分为两个区域同样能够达到方便有效止血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