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对药物进行混合注射时,一般采用多次吸取混合后再进行注射,对一些需要保温混合的药物,只能采用先保温,吸取混合后再进行注射,无法保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混合注射,大大降低了药效,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注射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进行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来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结构简单合理,注射效率高,质量好,实现了对需要保温处理的药物进行混合,保证了药效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注射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活塞、第一注射腔、第一壳体、把手、连接部、针头、第一阀门、第二注射活塞、第二壳体、加热器、加热器支架、加热管、管体、第二注射腔和第二阀门;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连接部与针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管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第一注射腔,所述管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注射活塞,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注射腔,管体的一侧通过加热器支架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上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贯穿于第二注射腔,所述管体上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管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安装有多个把手。
优选地,所述第二注射腔的内径大于第一注射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注射腔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
本实用新型首先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将需要保温的药物通过第一阀门投入到管体内,投料结束后,关闭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接着打开加热器,实现加热管对管体内需要保温的药物进行保温,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活塞和针头的配合,将需要混合的药物吸到第一注射腔内,接着打开第二阀门,通过第二注射活塞将管体内的需要保温的药物注射到第一注射腔内,注射结束后关闭第二阀门,实现药物的混合,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活塞和针头的配合,实现对药物进行注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需要保温的药物进行保温,需要混合后,进行排出混合,然后进行注射,有效降低了注射成本,提高了注射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注射效率高,质量好,实现了对需要保温处理的药物进行混合,保证了药效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注射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注射活塞;2、第一注射腔;3、第一壳体;4、把手;5、连接部;6、针头;7、第一阀门;8、第二注射活塞;9、第二壳体;10、加热器;11、加热器支架;12、加热管;13、管体;14、第二注射腔;15、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U型储备保温的多料混合药物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活塞1、第一注射腔2、第一壳体3、把手4、连接部5、针头6、第一阀门7、第二注射活塞8、第二壳体9、加热器10、加热器支架11、加热管12、管体13、第二注射腔14和第二阀门15。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3通过连接部5与针头6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的一侧与管体13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内部设有第一注射腔2,所述管体13远离第一壳体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壳体9,所述第二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注射活塞8,所述管体13的内部设有第二注射腔14,管体13的一侧通过加热器支架11安装有加热器10,所述加热器10上安装有加热管12,所述加热管12贯穿于第二注射腔14,所述管体13上靠近第二壳体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7,所述管体13靠近第一壳体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15。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3的外壁安装有多个把手4。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二注射腔14的内径大于第一注射腔2的内径。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阀门7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注射腔2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
当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7,关闭第二阀门15,将需要保温的药物通过第一阀门7投入到管体13内,投料结束后,关闭第一阀门7,关闭第二阀门15,接着打开加热器10,实现加热管12对管体13内需要保温的药物进行保温,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活塞1和针头6的配合,将需要混合的药物吸到第一注射腔2内,接着打开第二阀门15,通过第二注射活塞8将管体13内的需要保温的药物注射到第一注射腔2内,注射结束后关闭第二阀门15,实现药物的混合,然后通过第一注射活塞1和针头6的配合,实现对药物进行注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需要保温的药物进行保温,需要混合后,进行排出混合,然后进行注射,有效降低了注射成本,提高了注射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