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20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注射过程中使用到的注射器,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然后在实际注射过程中,由于注射者的年龄群多,在小孩注射时,针管在小孩身上注射时,小孩如果乱动会造成针管的弯曲,甚至折断,严重影响了注射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因此继续设计一种稳定地且能够有效避免针管弯曲的注射器来解决实际使用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针管的弯折,提高了注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包括拉杆、注射活塞柱、注射器外壳、滑槽、滑轮、连接杆、套管、第一活塞杆、第一吸盘、针管、第二吸盘、第二活塞杆、衔接段、把手和注射腔室;

其中:所述注射器外壳内设有注射腔室,所述注射腔室内设有注射活塞柱,所述注射活塞柱在注射器外壳外安装有拉杆,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外部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上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上通过滑轮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拉杆连接,所述注射器外壳远离拉杆的一端安装有衔接段,所述衔接段远离注射器外壳的一端安装有针管,所述套管远离拉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套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吸盘,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套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盘。

优选地,所述注射器外壳上安装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注射活塞柱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活动距离相同,且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活动距离均小于针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需要药物注射时,首先握住把手保持注射器的平衡,然后通过滑轮在滑槽运动,实现了连接杆带动拉杆移动,进而实现注射活塞柱在注射腔室内运动,并通过针管进行药物的注射和抽取,而安装在注射器外壳外的套管7,其远离拉杆的一侧的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相互配合,将注射器稳定的固定在待注射人的身体上,稳定了注射器,有效防止注射器不稳而造成注射针管折断或者误伤待注射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针管的弯折,提高了注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2、注射活塞柱;3、注射器外壳;4、滑槽;4、滑轮;6、连接杆;7、套管;8、第一活塞杆;9、第一吸盘;10、针管;11、第二吸盘;12、第二活塞杆;13、衔接段;14、把手;15、注射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弯折型医药注射用注射器,包括拉杆1、注射活塞柱2、注射器外壳3、滑槽4、滑轮5、连接杆6、套管7、第一活塞杆8、第一吸盘9、针管10、第二吸盘11、第二活塞杆12、衔接段13、把手14和注射腔室15。

其中:所述注射器外壳3内设有注射腔室15,所述注射腔室15内设有注射活塞柱2,所述注射活塞柱2在注射器外壳3外安装有拉杆1,所述注射器外壳3的外部安装有套管7,所述套管7上安装有滑槽4,所述滑槽4上通过滑轮5安装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与拉杆1连接,所述注射器外壳3远离拉杆1的一端安装有衔接段13,所述衔接段13远离注射器外壳3的一端安装有针管10,所述套管7远离拉杆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杆12,所述第一活塞杆8远离套管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吸盘9,所述第二活塞杆12远离套管7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盘11。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注射器外壳3上安装有把手14。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滑槽4的长度小于注射活塞柱2的长度。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杆12的活动距离相同,且第一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杆12的活动距离均小于针管10的长度。

当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时,当需要药物注射时,首先握住把手14保持注射器的平衡,然后通过滑轮5在滑槽运动,实现了连接杆6带动拉杆1移动,进而实现注射活塞柱2在注射腔室15内运动,并通过针管10进行药物的注射和抽取,而安装在注射器外壳3外的套管7,其远离拉杆1的一侧的第一吸盘9和第二吸盘11相互配合,将注射器稳定的固定在待注射人的身体上,稳定了注射器,有效防止注射器不稳而造成注射针管折断或者误伤待注射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避免针管的弯折,提高了注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