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输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07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输液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输液瓶。



背景技术:

现有输液瓶在使用时,需要用针头或输液器从瓶口胶封处扎入。而瓶口胶封韧性较强,输液器头部质地较软,很难插入。在临床使用时,输液瓶也作为盛接装置,需要频繁的使用,这时胶封口就非常不便利,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对于需要吸痰的患者尤其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输液瓶瓶口胶封难以插入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输液瓶,能够改变瓶口胶封开口大小,给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用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部设置有瓶嘴,所述瓶嘴上固定有封口胶塞,所述封口胶塞外侧套合有上盖,所述上盖能够相对于封口胶塞旋转;所述封口胶塞上设置有弧形通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圆孔,所述上盖相对于封口胶塞旋转时,能够使圆孔与弧形通孔重叠。

优选的是,所述弧形通孔的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是,所述弧形通孔一端的宽度与圆孔的直径相同,另一端的宽度为圆孔直径的一半。

优选的是,所述圆孔上设置有密封膜。

优选的是,所述封口胶塞侧面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若干半球形凹槽,所述上盖周向内侧面处设置有球形顶珠,所述球形顶珠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球形顶珠与半球形凹槽相配合。

优选的是,瓶体设有拉环,拉环环装连接瓶体上下两端,拉环完全拉开使得瓶体上端与下端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用途输液瓶,通过上盖和封口胶塞的配合,调节输液瓶上部开口的大小,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输液器插入,并且克服了输液器难以插去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途输液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口胶塞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盖和封口胶塞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输液瓶,包括瓶体1、封口胶塞2和上盖3,拉环9。瓶体1上部设置有瓶嘴,所述封口胶塞2固定在瓶嘴上,通过封口胶塞2将瓶嘴密封。所述封口胶塞2靠自身的弹性与瓶嘴紧密固定。上盖3套合在封口胶塞2的外侧,并且上盖3能够绕竖直的转轴旋转。对于需要吸痰的患者,较小的瓶口不适合操作,可将拉环9拉开形成一个广口瓶。

如图2所示,所述封口胶塞2上设置有弧形通孔4,所述弧形通孔的宽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圆孔5,所述圆孔5与弧形通孔4相配合,由于上盖3能够旋转,当上盖3旋转到圆孔5与弧形通孔4重叠时,使输液瓶内部与外部形成了一个连通通道。所述弧形通孔4一端的宽度与圆孔5的直径相同,另一端的宽度为圆孔5直径的一半。因此通过旋转上盖3还能够改变连通通道的直接,使连通通道的之间在圆孔5直径与圆孔5半径之间随意改变。当需要使用针头或输液器扎入输液瓶时,可旋转上盖3到适当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尺寸的输液器扎入。当上盖3旋转到圆孔5与弧形通孔4不重叠时,就能够将多用途输液瓶密封。

如图4所示,在所述封口胶塞2的外侧面,沿圆周方向布置有若干半球形凹槽6,所述上盖3周向内侧面处,设置有球形顶珠7,所述球形顶珠7与上盖3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球形顶珠7与半球形凹槽6相配合,球形顶珠7在弹簧的8的作用下,被顶入到半球形凹槽6内,从而实现了上盖3与封口胶塞2的相对固定,即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上盖3与封口胶塞2会始终行对固定。而在需要旋转上盖3时,只需用手施加一定大小的力,克服弹簧8的作用力,即可拧动上盖3。通过这种布置,防止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上盖3自由旋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孔5上设置有密封膜,在输液瓶第一次使用前,通过设置密封膜来保证输液瓶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细菌进入到输液瓶内。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