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23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包衣机的机体与滚筒多为一体式结构,只能对体积或重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物料进行包衣,当需要进行包衣的各批次物料的体积或重量相差较大时,一台包衣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可更换不同大小滚筒的技术将是包衣机的发展趋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待加工物料的体积或重量存在变数,通风效果的好坏对于物料的生产加工质量及周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现有的包衣机风道结构的通风量固定,无法适应待包衣物料的物料量的较大变化,更无法适用于与可更换滚筒式的包衣机的不同大小的滚筒的装配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包衣机风道通风量固定,无法适应待包衣物料的物料量的较大变化,更无法适用于与可更换滚筒式的包衣机的不同大小的滚筒的装配匹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包括进风管、出风管、固定过风板和连接筒,进风管的中部开设有进风口,出风管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固定过风板上开设有两个弧形的通风孔,固定过风板通过连接筒安装在进风管和出风管的交汇处,且通过调整固定过风板在连接筒上的位置来调整通风孔与进风口和出风口重合程度。

进风口的高度高于出风口的高度。

两个弧形的通风孔在固定过风板上对称开设。

连接筒包括圆柱形筒、内凸缘和外凸缘,内凸缘和外凸缘均为环形凸缘,内凸缘固定安装在圆柱形筒的前端,且内凸缘的外沿直径与圆柱形筒的外圆周直径相同,外凸缘固定安装在圆柱形筒的后端,且外凸缘的内径与圆柱形筒的外圆周直径相同,固定过风板安装在内凸缘上。

内凸缘沿圆周对称开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导槽。

固定过风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内凸缘上的导槽内。

固定过风板为圆环形过风板。

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形状与固定过风板上的通风孔形状相同。

通风孔与进风口和出风口重合面积不大于一个进风口或出风口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通常,可更换滚筒式包衣机的滚筒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过风孔,当所述滚筒装入所述机体1内后并转动生产时,滚筒上的多个过风孔可以依次循环地通过固定过风板34上的通风孔35与进风管2及出风管3连通,形成由进风管2至滚筒4至出风管的连通的风路,对滚筒4内的物料进行干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包衣机的风道结构无法适应与可更换滚筒式包衣机的不同大小的滚筒的装配匹配的问题。由于固定过风板34的位置固定,且滚筒4转动时,过风孔依次循环地通过所述通风孔35与进风管2及出风管3连通,使得滚筒4转动生产时,其进风风向和出风风向始终保持不变,有效地保证进风能够最大面积地吹扫到物料表面并穿过物料,保证干燥效率,干燥效率可提高20-30%。有效解决了现有包衣机的风道机构无法适应待包衣物料量的较大变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连接筒的设计,方便所述固定过风板与进风管及出风管的装配,其内凸缘上的导槽及所述固定过风板上的与所述导槽配合的螺栓的设计,使得当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滚筒的通风量时,旋松所述螺母,适宜地转动所述固定过风板后,再旋紧所述螺母即可调整进风和出风的过流面积,从而调整滚筒的通风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过风板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进风管及出风管的局部装配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筒与所述进风管及出风管的局部装配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可更换滚筒式的包衣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描述与理解,将所述机体上开设有前门的方向定义为前,与其相对的方向定义后。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可换滚筒式包衣机的风道系统包括进风管2、出风管3、固定过风板34和连接筒38,进风管2的中部开设有进风口36,出风管3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37,固定过风板34上开设有两个弧形的通风孔35,固定过风板34通过连接筒38安装在进风管2和出风管3的交汇处,且通过调整固定过风板34在连接筒38上的位置来调整通风孔35与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重合程度。

参见图1和图5,固定过风板通常贴紧安装(通常为间接安装)在所述进风管与出风管的前表面上,且与包衣机的机体内的传动轴10同轴,所述固定过风板的板面上沿同一圆周开设有两个通风孔35,两个所述通风孔中心对称,所述两个通风孔所处的同一圆周与所述活动过风板15上的若干个过风孔所处的同一圆周相对应,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应的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固定过风板的材质通常为耐磨的四氟材料。当将所述滚筒单元推入所述机体内,滚筒上的轴套与所述传动轴对准配合后,所述滚筒上的活动过风板15与所述固定过风板贴紧。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进风口36的高度高于出风口37的高度。如此设置,有效地保证进风能够最大面积地吹扫到物料表面并穿过物料,保证干燥效率。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两个弧形的通风孔35在固定过风板34上对称开设如此设置,便于与进风管2和出风管3上的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实现交集,从而实现风量的调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筒38包括圆柱形筒、内凸缘40和外凸缘39,内凸缘40和外凸缘39均为环形凸缘,内凸缘40固定安装在圆柱形筒的前端,且内凸缘40的外沿直径与圆柱形筒的外圆周直径相同,外凸缘39固定安装在圆柱形筒的后端,且外凸缘39的内径与圆柱形筒的外圆周直径相同,固定过风板34安装在内凸缘40上。如此设置,便于连接筒38、固定过风板34、进风管2和出风管3之间的装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内凸缘40沿圆周对称开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导槽41。如此设置,便于固定过风板34与连接筒38的装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过风板34通过螺栓42安装在内凸缘40上的导槽41内。如此设置,连接方便,便于通风孔35与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重合程度的调节。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参见图2、图3和图4,连接筒的后端可以设有沿其轴线向外的外凸缘39,前端可以设有沿其轴线向内的内凸缘40,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出风管相对的一侧通常贴紧,且二者的内侧均设有可容纳所述连接筒的半圆形孔,所述连接筒的长度通常与所述进风管及出风管的厚度相对应,所述连接筒穿过所述进风管与出风管之间的形成的孔,所述外凸缘固定连接在所述进风管与出风管的后表面上,所述固定过风板通常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凸缘上,从而间接地安装在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所述连接筒与所述固定过风板同轴安装,所述内凸缘上可以沿圆周对称设有两个前后贯穿的导槽41,所述固定过风板的后表面上可以对称设有与所述两个导槽相配合的螺栓42,所述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导槽后通过相配合的螺母固定。所述连接筒的设计,方便所述固定过风板与进风管及出风管的装配,其内凸缘上的导槽及所述固定过风板上的与所述导槽配合的螺栓的设计,使得当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需要调整滚筒的通风量时,旋松所述螺母,适宜地转动所述固定过风板后,再旋紧所述螺母即可调整进风和出风的过流面积,从而调整滚筒的通风量,所述机体可以设有后门,打开后门即可完成对所述固定过风板的转动。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固定过风板34为圆环形过风板。如此设置,便于与进风管2和出风管3连接,也便于与包衣机的滚筒的装配匹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的形状与固定过风板34上的通风孔35形状相同。如此设置,可保证通风孔35与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的最大连通面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通风孔35与进风口36和出风口37重合面积不大于一个进风口36或出风口37的面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通常,可更换滚筒式包衣机的滚筒的后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过风孔,当所述滚筒装入所述机体1内后并转动生产时,滚筒上的多个个过风孔可以依次循环地通过固定过风板34上的通风孔35与进风管2及出风管3连通,形成由进风管2至滚筒4至出风管的连通的风路,对滚筒4内的物料进行干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包衣机的风道结构无法适应与可更换滚筒式包衣机的不同大小的滚筒的装配匹配的问题。由于固定过风板34的位置固定,且滚筒4转动时,过风孔依次循环地通过所述通风孔35与进风管2及出风管3连通,使得滚筒4转动生产时,其进风风向和出风风向始终保持不变,有效地保证进风能够最大面积地吹扫到物料表面并穿过物料,保证干燥效率,干燥效率可提高20-30%。有效解决了现有包衣机的风道机构无法适应待包衣物料量的较大变化的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他变化,以及应用到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领域中,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