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575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的术式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进步,越来越注重操作细节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向体外结扎并减少操作器械的趋势,从三孔向单孔技术转变。单孔腹腔镜手术不用操作钳,穿刺针成了手术的关键器械。大多数文献报道使用多通道穿刺器,改制克氏针、硬膜外穿刺针、腹壁缝合直针、9号针头等,具有费用昂贵、改制不易、留置线环与注水矛盾、有效长度不够等缺点。这些穿刺针共有的结构特点是,穿刺针的前端弯成一定的弧度,并且穿刺针的弧度与针孔的平面是一致的。当穿刺针在腹膜外沿着内环的弧度缝合内环时,针孔的平面与腹膜是垂直的,针孔平面上下的锐利缘与腹膜和精索输精管处于相切,针孔平面与腹膜夹角增大,这不仅影响分离腹膜,而且针尖的锐利缘可能会损伤精索;有的缝合线预置在穿刺针的外面,影响操作;不能保证穿刺针的原孔刺入,导致结扎组织过多。

单孔腹腔镜技术由于没有操作钳的辅助,使得尖锐的缝针越过精索结构成为此类手术的难点,水分离技术可将输精管精索血管与腹膜安全分开。“对比文件ZL2015201509023一种拐形可注水穿刺针”,经临床实践,其在缝线结扎上还不够精准,在反复使用上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我们设计“穿刺针的拐形+导丝的引导+注水装置”的结合,组成了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的关键器械。其特征是利用导丝的引导作用可以使缝线结扎更准确,保持进出结扎线在同一腹壁路径,不能触碰和伤及到肌肉筋膜和软组织,使手术操作更加简便,穿刺针会沿着腹壁原穿刺孔进入腹膜外,再潜行穿刺内环的另一半,完成内环的环状缝合。另外,一次性装置可以避免反复使用引起的交叉感染,此方法较“对比文件ZL2015201509023一种拐形可注水穿刺针”,以单纯的拐形穿刺针装置更安全,更简便可靠,创伤更小,无菌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现有的拐形可注水穿刺针技术,增加导丝保持进出结扎线在同一腹壁路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反复使用引起的交叉感染、易操作、安全可靠的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其由拐形注水针、导丝装置、结扎装置及注水装置构成。所述的拐形注水针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改制而成。所述的导丝装置由中空的丝状导管组成。所述的结扎装置由引线器和配线组成,其引线器是将18号硬膜外穿刺针截断改制而成,与穿刺针连接,其配线是通过引线器导入穿刺针后,完成结扎。所述的注水装置由5ml注射器组成。其中导丝装置放置在拐形注水针中,注水装置接到针尾部,最后通过引线器导入配线进行结扎。

穿刺针为左拐针和右拐针2根,由18号硬膜外穿刺针改制。左拐针:保持穿刺针针孔平面向上,将穿刺针前端向左侧弯曲20°,与穿刺针成160°。右拐针:保持穿刺针针孔平面向上,将穿刺针前端向右侧弯曲20°,与穿刺针成160°。两针均使前段弯曲成为雪橇状,雪橇状弯曲平面与针孔平面呈90°的垂直。左拐针用于内环的左半侧缝合,右拐针用于内环的右半侧缝合。以缝合右侧内环为例,先缝合内半周时,用左拐针穿刺针。穿刺针尾连接5毫升注射器,经前端插入单股对折的2-0普理灵线,线环完全放在针孔内,线尾自针尾穿出,进入注射器内,注射器抽入3毫升生理盐水。在第一个拐针穿刺完成第一根引线植入后,导丝装置从第一个拐形穿刺针导入,此时拔出第一个拐形穿刺针,第二个拐形穿刺针通过导丝装置原孔刺入,完成原孔结扎。导丝装置使用齿科钢丝,直径0.5毫米,长15厘米,两端磨为钝型,配线是通过引线器导入穿刺针后,完成结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其由拐形注水针、导丝装置、结扎装置及注水装置构成。其完善现有的拐形可注水穿刺针技术,增加导丝装置保持进出结扎线在同一腹壁路径,其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反复使用引起的交叉感染、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操作、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拐形注水针 2.导丝装置 3. 引线器 4. 5ml注射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其由拐形注水针1、导丝装置2、结扎装置3及注水装置4构成。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的拐形注水针1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改制而成。所述的导丝装置2由中空的丝状导管组成。所述的结扎装置由引线器3和配线组成,其引线器3是将18号硬膜外穿刺针截断改制而成,与穿刺针连接,其配线是通过引线器3导入穿刺针后,完成结扎。所述的注水装置由5ml注射器4组成。其中导丝装置2放置在拐形注水针1中,注水装置接到针尾部,最后通过引线器导3入配线进行结扎。

具体病例: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院的腹股沟斜疝95例,鞘膜积液77例,患儿共172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2岁6个月。均使用一次性含导丝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辅助下行腹膜外内环结扎术。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头低足高,向健侧倾斜15°,于脐正中做5毫米纵切口,放入Trocar到腹腔,维持压力在8-10㎜Hg(1㎜Hg=0.133kPa)左右,探查腹腔,找到患侧未闭内环口。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尖刀刺开皮肤2毫米,拐形可注水穿刺针经此切口穿刺进入腹腔后,穿刺针退回腹膜外间隙,在腹膜外间隙先沿内环口的内半周缓慢分离潜行,达到输精管和精索血管时,针尖挑起腹膜,轻推穿刺针后方的注射器注入少许生理盐水,分离腹膜前间隙,穿刺针会顺利跨越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完成内半周缝合后,穿刺针刺入腹腔,拔下注射器,将预置在穿刺针内的普理灵线推入腹腔。再经穿刺针尾部穿入细钢丝作为引导针进入腹腔少许,保持引导针的位置,退出硬膜外穿刺针,将线环及引导针留置腹腔内。将另一根拐形穿刺针套入引导针后,穿刺针在引导针的引导下经原穿刺点刺入,达腹膜外后退出引导针,穿刺针在腹膜外潜行分离,缝合内环的外半周,在预置线进入腹腔的腹膜处刺破进入腹腔,穿过预置线套,无遗漏的完成内环口外半周缝合。将双股2-0普理灵线经穿刺针引入腹腔内约5cm,退出穿刺针,牵拉预置线线环带出双股2-0普理灵线,挤压阴囊排出气体,收紧结扎线,体外打结后完成内环口的腹膜外结扎,线结埋入皮下。鞘膜积液的患儿用9号注射器行阴囊穿刺抽出积液。

随访结果:17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发现38例对侧鞘状突未闭,同时行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手术时间:单侧15-25min,双侧25-40min,术后无阴囊血肿、阴囊积气,精索没有肿胀。术后第二天可离床自由活动。术后随访3-11个月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