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7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



背景技术:

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无病而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它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或患病部位,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盒又叫温灸盒,是用于艾灸的器具,并由于其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集养生防病、治病和美容养颜于一身,一直来深受家庭养生者的青睐。

但是传统的艾灸盒存在如下的缺陷:1、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2、艾灸盒在艾灸的过程中的温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温度过高或过低,且终止艾灸需要手动移除艾灸盒里的艾条,程序繁杂;3、艾灸盒内没有有效的降温装置,当温度过高时只能移除艾灸盒等温度降低后再进行艾灸,这样不仅延长艾灸的整个过程,而且没有充分利用艾条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艾灸盒存在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所述智能温控艾灸盒包括盒本体、中层盖体和上层盖体;所述中层盖体和上层盖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且和盒本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盒本体包括1个或多个艾条固定装置,艾条通过所述艾条固定装置垂直固定在盒本体上;所述盒本体侧底壁和侧壁设置透气孔;所述中层盖体设有滴水管和与所述滴水管配套的水管塞,所述滴水管和艾条固定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滴水管的中心线和固定的艾条中心线重合;所述水管塞为铁制,表层做防水处理;所述上层盖体内部设置智能温控设备;所述智能温控设备包括电源、电阻、不同温度的温控开关、电磁铁;所述电源、电阻、温控开关和电磁铁形成串联电路;所述上层盖体表面设置一电源开关和温度设置表盘;所述温度设置表盘通过设置接入相应温度的温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温度设置表盘可设置的温度范围为25°到60°,每5°为一档,温度在上升至设置温度的过程中,低于设置温度的温控开关随温度达到依次闭合,当温度达到设置温度时,相应的温控开关最后闭合,电路导通。

优选的,艾条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可以固定9支艾条,第一支艾条固定在盒本体底壁中心,其余8支固定在距第一支艾条等距的圆周上,且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艾灸盒本体侧壁和底壁分内外两层,外层可转动,且每层上都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按照一定规则设置,当透气孔错开时,本体侧壁和底壁成封闭状态;所述透气孔覆有半透膜及活性炭网。

优选的,所述滴水管滴水孔直径2-5mm;所属滴水管的滴水孔(23)覆盖半透膜。

优选的,所述艾灸盒还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与盒本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盖体底壁设置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覆有半透膜及活性炭网。

优选的,所述艾灸盒的艾条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凹槽和螺旋钢丝管,且两者中心重合;所述螺旋钢丝管直接小于圆形凹槽的直径,艾条固定在螺旋钢丝管里。

优选的,所述艾灸盒设有背带,可容纳1至9个艾灸盒。

所述艾灸盒的电源为直流电源或外接220V电源。

优选的,所述艾灸盒的盒本体底壁和下盖体底壁为铜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首先,本发明的祛烟设计减少了艾灸过程中的大量烟雾,使艾灸过程轻松愉悦;其次,当温度达到用户设置的温度时,智能温控设备控制电磁铁产生磁性,从而吸附水管塞,打开滴水孔,进而中层盖体进行滴水过程,使艾条中心点的温度降低,整个艾灸盒的温度慢慢降低,实时有效的降低艾灸温度,本发明可供用户根据自己的体质设置最高温度,大大提高了艾灸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盒本体俯视图;

图3为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滴水管和水管塞剖面图;

图4为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中层盖体俯视图;

图5为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上层盖体俯视图;

图6为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带示意图。

图7为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温控设备内部元件连接电路示意图。

其中:1、盒本体;2、中层盖体;3、上层盖体;11、艾条固定装置;12、透气孔;21、滴水管;22、水管塞;23、滴水孔;31、电源开关;32、智能温控设备;321、温度设置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一种智能温控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艾灸盒包括盒本体1、中层盖体2和上层盖体3;所述中层盖体和上层盖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且和盒本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盒本体包括1个或多个艾条固定装置11,艾条通过所述艾条固定装置垂直固定在盒本体上;所述盒本体侧底壁和侧壁设置透气孔;所述中层盖体设有滴水管21和与所述滴水管配套的水管塞22,所述滴水管和艾条固定装置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滴水管的中心线和固定的艾条中心线重合;所述水管塞为铁制,表层做防水处理;所述上层盖体内部设置智能温控设备32;所述智能温控设备包括电源、电阻、不同温度的温控开关、电磁铁;所述电源、电阻、温控开关和电磁铁形成串联电路;所述上层盖体表面设置一电源开关31和温度设置表盘321;所述温度设置表盘通过设置接入相应温度的温控开关。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水管塞22的直径小于滴水管21的直径,使用艾灸盒时,使用者将艾条插在艾条固定装置11里,往对应的放入水管塞22的中层盖体滴水管21内注水,点燃艾条,将盒本体1和中层盖体2、中层盖体2和上层盖体3螺旋拧紧,通过温度设置表盘321设置温度档位。当艾灸盒的温度达到用户设置的温度时,温控开关闭合,电路连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向上吸附水管塞22,滴水孔被打开,滴水管的滴水孔23覆盖半透膜,滴水管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滴水,当水滴落在艾条的燃点时,因为滴落的水滴比较小,而燃烧的艾条的温度比较高,使滴落的水滴在艾条的正上方汽化吸热,降低艾灸盒体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温控开关串联连接在电路中,且温度设置表盘321通过设置接入相同温度的温控开关,当设置的温度越高,电路接入的温控开关越多,具体的,当设置的温度是35°时,电路中依次接入25°温控开关、30°温控开关、35°的温控开关;温度在上升至35°的过程中,25°温控开关、30°温控开关,随温度达到依次闭合,当温度达到35°时,35°的温控开关最后闭合,电路导通。

更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温控开关的温度设置表盘可设置的温度范围为25°-60°,每5°为一档。用户设定温度为25°时,当艾灸盒体温度到达25°时,25°温控开关闭合,电路导通,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当用户设定温度为35°时,艾灸盒体温度上升至35°的过程如:温控电阻串联,当温度上升到25°,25°温控开关先闭合,当温度上升到30°,30°温控开关再闭合,当温度上升到35°,35°温控开关最后闭合,电路导通,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吸附水管塞,进行降温流程。将不同的温控开关串联在一个电路中,随着温度的上升,温控开关依次闭合,电路简单,操作方便。用户可依据自己的需求设置艾灸温度,当达到设置温度电路导通即刻进行降温过程,使这个艾灸过程可控制。

艾条通过所述固定装置11可以固定9支艾条,第一支艾条固定在盒本体底壁中心,其余8支固定在距第一支艾条等距的圆周上,且均匀排列。用户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固定艾条的个数,最多可以固定9支艾条,这样客户选择范围更宽泛,不再局限于一支艾灸,艾灸的时候针对的穴位也多,可以达到一次艾灸达到刺激多个穴位的作用。当有九支艾条同时燃烧时,艾灸盒的温度可以更快的达到设置温度,进行降温保温升温的流程,整个艾灸过程也有效的延长,对于急需艾灸治病的用户,效果明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艾灸盒本体1侧壁和底壁分内外两层,外层可转动,且每层上都设置有透气孔12,当透气孔12错开时,盒本体侧壁和底壁成封闭状态;所述透气孔覆有半透膜及活性炭网。所述半透膜及活性炭网可以过滤烟雾中的颗粒,减少艾灸过程中大量的烟,使艾灸过程轻松愉悦。

使用本发明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设置艾灸盒侧壁和底壁透气孔12时,按照一定规则设置,可以沿着通过底壁圆心的纵切面的切线上均匀设置,且圆心不设置透气孔12,然后转动一定角度按照相同的原理设置透气孔,这样,转动外侧侧壁可以调节透气孔的开关及开放大小,决定艾灸的终止,当排气孔完全闭合时,盒体内氧气消耗完毕,艾条即熄灭,这样,艾灸过程可随时结束,不再像传统方式里终止艾条燃烧的时候需要人为取出艾条放置在密闭的空间内让其自然熄灭。

更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滴水管滴水孔直径2-5mm;所属滴水管的滴水孔(23)覆盖半透膜。滴水孔(23)附有半透膜,水能够按滴滴下,且不形成水柱。因为水滴直径比较小,在艾条的上方汽化吸热,使艾灸盒体温度下降。降温过程简单方便,效果显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艾灸盒还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与盒本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盖体底壁设置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覆有半透膜及活性炭网。

姜有温经散寒,除湿的作用,有些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的需要可能会进行姜灸,当需要姜灸的时候,只需要将姜片放在下盒盖上,然后盖合在艾灸盒本体上,艾条燃烧的热量通过盒本体下端的小孔将灸热传给姜片再通过下盖孔传给用户。一个艾灸盒实现多个功能,即可以艾灸也可以姜灸,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给用户极致体验。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艾灸盒的艾条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凹槽和螺旋钢丝管,且两者中心重合;所述螺旋钢丝管直接小于圆形凹槽的直径,艾条固定在螺旋钢丝管里。将艾条插入螺旋钢丝管中固定,极个别情况可能会出现渗水的情况,所述的圆形凹槽用于存放多余的水。这样最大限度的解决了艾灸盒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既能用水滴降低艾条的燃烧温度,使整个艾灸盒温度及时下降,也可以有效贮存多余的水分。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图6所示,所述艾灸盒设有背带,可容纳1至9个艾灸盒。根据需要可以一次选择安放9个艾灸盒,针对整个背部做艾灸,简单方便,疗效显著。所述艾灸盒的电源为直流电源或外接220V电源,艾灸盒可以直接安装电池也可以接外部电源,方便易携带,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艾灸理疗。所述艾灸盒的盒本体底壁和下盖体底壁为铜制,当选用的材料为铜时,更方便艾条热量的传导及药物渗透。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首先,本发明的祛烟设计减少了艾灸过程中的大量烟雾,使艾灸过程轻松愉悦;其次,当温度达到用户设置的温度时,智能温控设备控制电磁铁产生磁性,从而吸附水管塞,打开滴水孔,进而中层盖体进行滴水过程,使艾条中心点的温度降低,整个艾灸盒的温度慢慢降低,实时有效的降低艾灸温度,本发明可供用户根据自己的体质设置最高温度,大大提高了艾灸的安全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