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5661阅读:1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来酸依那普利,化学名称为N~[(S)~1~(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顺丁烯二酸盐。

马来酸依那普利是继卡托普利后第二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其作为一种前体药物经口服给药后在肝脏中迅速水解为活性二酸代谢物依那普利拉发挥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由此引起全身血管的舒张,最终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并可有效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Ⅱ肾型高血压、Ⅰ肾型高血压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由于其不含有巯基,病人服用后不会引起咳嗽和脸部潮红等不良反应;药理作用比卡托普利强十倍,血压下降呈平衡、持续状态,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降压药,受到广大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现有马来酸依那普利多为片剂,如中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悦定宁以及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的依苏等,但片剂在生产中存在如下问题:马来酸依那普利由于结构本身的原因有可能发生水解反应,虽然原料本身非常稳定,但是制剂中特别容易降解产生依那普利拉和依那普利双酮两种杂质,

有研究数据表明,上市产品中,生产后1~2年有关物质不合格的产品比例能够达到70%,生产后2~3年有关物质不合格的产品比例高达近90%,造成货架期内降解超标,所以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降解仍然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问题制约着现有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产品品质,无法保证临床上的安全使用和长期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贮存稳定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255~1.02份,乳糖7~9份、玉米淀粉0.5~1.5份、聚维酮0.1~0.2份、二硬脂酸甘油酯0.1~0.3份。

其中,优选地,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255~1.02份,乳糖7.5~8.5份、玉米淀粉0.8~1.2份、聚维酮0.12~0.18份、二硬脂酸甘油酯0.15~0.25份。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压片,即得。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减压干燥时间的10~20min,干燥失重1.0~2.0%。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总混的时间为10~20min。

本发明有益效果:

通过对本发明所制备的稳定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和现有技术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加速稳定性试验3个月内和温度25℃、相对湿度60%长期稳定性试验36个月内,依那普利拉含量以及依那普利双酮含量指标非常稳定,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对照样品相比,本发明两种降解杂质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样品的变化幅度,产品降解速度快的特点得到明显改善,产品稳定性更强。由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稳定的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

本发明选择的辅料组成及制备工艺相互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马来酸依那普利的降解速度,大大提高了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剂产品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产品一直以来存在的质量问题,有利于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长期储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51Kg,乳糖8Kg、玉米淀粉1.0Kg、聚维酮0.15Kg、二硬脂酸甘油酯0.2Kg。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15min,干燥失重1.6%,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混合时间为15min,压片,即得,批量为10万片,规格为5mg/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51Kg,乳糖7Kg、玉米淀粉1.5Kg、聚维酮0.1Kg、二硬脂酸甘油酯0.3Kg。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10min,干燥失重1.0%,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混合时间为20min,压片,即得,批量为10万片,规格为5mg/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51Kg,乳糖9Kg、玉米淀粉0.5Kg、聚维酮0.2Kg、二硬脂酸甘油酯0.1Kg。

其中,优选地,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25~1.02份,乳糖7.5~8.5份、玉米淀粉0.8~1.2份、聚维酮0.12~0.18份、二硬脂酸甘油酯0.15~0.25份。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10~20min,干燥失重1.0~2.0%,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混合时间为10~20min,压片,即得,批量为10万片,规格为5mg/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0.255Kg,乳糖7.5Kg、玉米淀粉1.2Kg、聚维酮0.12Kg、二硬脂酸甘油酯0.25Kg。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15min,干燥失重1.4%,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混合时间为15min,压片,即得,批量为10万片,规格为2.5mg/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马来酸依那普利1.02Kg,乳糖8.5Kg、玉米淀粉0.8Kg、聚维酮0.18Kg、二硬脂酸甘油酯0.15Kg。

一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玉米淀粉、聚维酮、二硬脂酸甘油酯,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取马来酸依那普利,乳糖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另取聚维酮加入适量水制成粘合剂浆料,将粘合剂浆料加入到混合物料中,进行湿法制粒;

(3)对湿颗粒进行整粒、减压干燥15min,干燥失重1.7%,过20目筛,得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

(4)将二硬脂酸甘油酯加入依那普利片中间产品干颗粒,总混,混合时间为10~20min,压片,即得,批量为10万片,规格为10mg/片。

稳定性实验

(1)加速试验

按照片剂加速试验方法,将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样品置于加速稳定性试验箱中,加速试验箱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放置3个月,分别于第1、2、3个月末取样,进行有关物质测定,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加速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依那普利拉和依那普利双酮的含量变化非常小,稳定性好。

(2)长期试验

按照片剂加速试验方法,将上述实施例样品置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箱中,长期稳定性试验箱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5%,放置36个月,分别于第6、12、24、36个月末取样,进行有关物质测定,试验结果见表2。

表2长期稳定性试验数据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5%的长期试验条件下,依那普利拉含量和依那普利双酮含量变化幅度小,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