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4953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祛湿汤剂,用于治疗外感风湿痹痛内服中药制剂,具有通络止痛、健脾祛湿的功效。



背景技术: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风湿痹痛内服中药制剂,具有通络止痛、健脾祛湿的功效。内服,可以用于外感风湿痹痛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选择的药材及重量份分别是:海桐皮15克、狗脊15克、忍冬藤15克、白芍20克、佩兰20克、山楂20克、甘草8克、蝉衣18克、板蓝根15克、苦杏仁15克、紫菀15克、桔梗20克、牛蒡子20克。

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原料中:海桐皮:性味归经:苦,辛,平。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

狗脊:金毛狗脊根茎含淀粉30%左右.狗脊蕨根茎含淀粉为48.5%,并含鞣质类.狗脊含11种微量元素,其中镁、钙、钾、铝的含量较高.含蕨素r,金粉蕨素,金粉蕨素-2'-o-葡萄糖甙,金粉蕨素-2'-o-阿洛糖甙,欧蕨伊鲁甙,蕨素z。【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尿频,遗尿,白带过多。外敷金疮止血。

忍冬藤: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

白芍:化学成分:芍药甙、牡丹酚、芍药花甙,尚含苯甲酸、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β-谷甾醇和三萜类等。药性功效: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佩兰:【功效】解暑化湿,辟秽和中。【功能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蝉衣: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板蓝根: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还含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蔗糖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别名: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肝、大肠经。

紫菀: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桔梗: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通络止痛、健脾祛湿的功效。内服治疗外感风湿痹痛,具有确切疗效。

利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外感风湿痹痛内服中药制剂,通过临床应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本发明药物治疗外感风湿痹痛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49例,年龄20-30岁5例,31-40岁16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18例。

2.具体实施病例如下:严某,男,23岁,1975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近两天,因劳动过度复感风寒,症见恶寒微热,无汗身痛,头痛如裹,四肢酸楚,鼻塞喷嚏,时流清涕,纳呆便溏,舌痰红,苔白浊。随投以本发明方剂14剂,日服1剂,早晚分2次温服,空腹开水冲服。随后来诊。诸症均有明显改善,全身疼痛减轻。继服14个疗程,诸症皆除。嘱咐其,继续治疗一疗程巩固疗效。服数剂即愈。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用于治疗外感风湿痹痛内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海桐皮15克、狗脊15克、忍冬藤15克、白芍20克、佩兰20克、山楂20克、甘草8克、蝉衣18克、板蓝根15克、苦杏仁15克、紫菀15克、桔梗20克、牛蒡子20克;

制备方法:海桐皮15克、狗脊15克、忍冬藤15克、白芍20克、佩兰20克、山楂20克、甘草8克、蝉衣18克、板蓝根15克、苦杏仁15克、紫菀15克、桔梗20克、牛蒡子20克;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40-7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饮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