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穿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23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腹穿针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腹穿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以去除腹腔内的积液的一项诊疗技术。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需要两名操作者,将腹穿针穿透腹腔后,需要一人用固定钳将腹穿针固定住,然后再由另一名操作人员在腹穿针上连接抽取装置,抽取腹腔积液。我国医务人员紧缺,如何减少腹腔穿刺术时的操作人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穿针固定装置,在进行腹腔穿刺术时,固定腹穿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穿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气囊和用于将气囊固定到人体上的固定套,气囊的中间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开口,当气囊充气时,开口缩小,使气囊的壁夹住穿刺针,以将穿刺针固定在气囊上,固定套上开设有气槽,气囊设置在固定套背向气槽的一侧,当固定套放置到人体皮肤上后,人体皮肤封闭气槽,在固定套和人体皮肤间构成密闭的气腔,固定套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气体的第二通气口,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充入气体的第一通气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泵和两根导管,电泵内设置有充气气源和抽气气源,一根导管连接第一通气口和充气气源,另一根导管连通第二通气口和抽气气源,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呈圆筒状,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导管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通气口或第二通气口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壳、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连接壳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导管与第一通气口或连通导管与第二通气口的通道,连接壳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将通道分隔成前通道和后通道,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导槽,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上设置有导轨,导轨嵌入导槽,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可沿导槽滑移,以在第一通气口或第二通气口伸入通道内后,使第一卡块嵌入第一卡槽、第二卡块嵌入第二卡槽,或者使第一卡块从第一卡槽内退出、第二卡块从第二卡槽内退出,以卡住或释放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壳上开设有贯穿连接壳侧壁的滑孔,滑孔与安装空间连通且被安装空间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按钮滑移设置在第一部分内,第二按钮滑移设置在第二部分内,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铰接在安装空间的侧壁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按钮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块铰接,以使第一按钮与第一卡块联动,当第一按钮在第一部分内滑移时,带动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或退出第一卡槽,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按钮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块铰接,以使第二按钮与第二卡块联动,当第二按钮在第二部分内滑移时,带动第二卡块卡入第二卡槽或退出第二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第一按钮伸入安装空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按钮伸入安装空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相互嵌套,形成容纳腔,弹簧设置在容纳腔内,弹簧的一端抵住第一按钮,另一端抵住第二按钮,以推动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背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卡块卡入第二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套背向气囊的一端的边沿上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接触沿,接触沿伸出到固定套外,与固定套形成吸盘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之间设置在有用于使连接壳的端面与气囊的表面紧密贴合的斜面收紧结构,斜面收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槽壁上的第一斜面以及设置在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上的第二斜面,当第一卡块往第一卡槽移动和/或第二卡块往第二卡槽移动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贴合滑移,以将气囊表面与连接壳表面相互贴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的直径与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相适配,第一通气口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使第一通气口可向气囊内充气,第二通气口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使第二通气口可往气腔外抽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手术时,操作者先将穿刺针刺穿人体腹腔,而后将腹穿针从固定套中间和开口内穿过,接着操作者将固定套放置到人体皮肤上,与人体皮肤构成气腔,而后将第二通气口与抽气机构连通,抽气机构从第二通气口抽气,使气腔内形成低压,将固定套固定到人体皮肤上,。然后,操作者通过第一通气口向气囊内充气,使开口缩小,从而将穿刺针夹在开口内,从而将穿刺针在手术中加以固定,完成固定穿刺针后,操作者就能单独操作穿刺针抽取腹腔积液的步骤,而无需两个人进行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剖切图;

图3为图2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腹穿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气囊1和用于将气囊1固定到人体上的固定套2,气囊1的中间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开口3,当气囊1充气时,开口3缩小,使气囊1的壁夹住穿刺针,以将穿刺针固定在气囊1上,固定套2上开设有气槽4,气囊1设置在固定套2背向气槽4的一侧,当固定套2放置到人体皮肤上后,人体皮肤封闭气槽4,在固定套2和人体皮肤间构成密闭的气腔,固定套2上设置有用于排出气体的第二通气口q2,气囊1上设置有用于充入气体的第一通气口q1。

进行腹腔穿刺时,操作者先将穿刺针刺穿人体腹腔,而后将腹穿针从固定套2中间和开口3内穿过,接着操作者将固定套2放置到人体皮肤上,与人体皮肤构成气腔,而后将第二通气口q2与抽气机构连通,抽气机构从第二通气口q2抽气,使气腔内形成低压,将固定套2固定到人体皮肤上,。然后,操作者通过第一通气口q1向气囊1内充气,使开口3缩小,从而将穿刺针夹在开口3内,从而将穿刺针在手术中加以固定,完成固定穿刺针后,操作者就能单独操作穿刺针抽取腹腔积液的步骤,而无需两个人进行手术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电泵7和两根导管6,电泵7内设置有充气气源和抽气气源,一根导管6连接第一通气口q1和充气气源,另一根导管6连通第二通气口q2和抽气气源,第一通气口q1和第二通气口q2呈圆筒状,第一通气口q1和第二通气口q2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卡槽51和第二卡槽52,导管上6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通气口q1或第二通气口q2的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包括连接壳81、第一卡块85和第二卡块86,连接壳8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导管6与第一通气口q1或连通导管6与第二通气口q2的通道t1,连接壳81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将通道t1分隔成前通道和后通道,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导槽t2,第一卡块85和第二卡块86上设置有导轨t3,导轨t3嵌入导槽t2,使第一卡块85和第二卡块86可沿导槽t2滑移,以在第一通气口q1或第二通气口q2伸入通道t1内后,使第一卡块85嵌入第一卡槽51、第二卡块86嵌入第二卡槽52,或者使第一卡块85从第一卡槽51内退出、第二卡块86从第二卡槽52内退出,以卡住或释放第一通气口q1和第二通气口q2。

连接组件8还包括第一按钮83、第二按钮84、第一连接杆87和第二连接杆88,连接壳81上开设有贯穿连接壳81侧壁的滑孔,滑孔与安装空间连通且被安装空间分割成第一部分h1和第二部分h2,第一按钮83滑移设置在第一部分h1内,第二按钮84滑移设置在第二部分h2内,第一连接杆87和第二连接杆88的中部铰接在安装空间的侧壁上,第一连接杆87的一端与第一按钮83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卡块85铰接,以使第一按钮83与第一卡块85联动,当第一按钮83在第一部分h1内滑移时,带动第一卡块85卡入第一卡槽51或退出第一卡槽51,第二连接杆88的一端与第二按钮8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块86铰接,以使第二按钮84与第二卡块86联动,当第二按钮84在第二部分h2内滑移时,带动第二卡块86卡入第二卡槽52或退出第二卡槽52。

通过电泵7控制气囊1和固定套2的充放气。气囊1和固定套2由于和人体接触,在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洁,而电泵7和导管6可以连续使用,将气囊1和固定套2与导管6可拆卸连接,可在手术后将气囊1和固定套2拆下清洁,而电泵7和导管6继续使用,减少所需的电泵7和导管6,降低了使用设备的成本。操作者在拆下气囊1时,按下第一按钮83带动第一连接杆8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卡块85背向第一卡槽运动,解除第一卡块85对第一通气口q1的锁定,按下第二按钮84带动第二连接杆88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卡块86背向第二卡槽运动,解除第二卡块86对第一通气口q1的锁定,而后将第一通气口q1从通道t1内取出,将导管6与气囊1分离。本实施例中的电泵7在专利文本(申请号201410152369.4公告号103967821a)中已公开,可以有效的实现其内具有充气气源和抽气气源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组件8还包括弹簧82,第一按钮83伸入安装空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筒r1,第二按钮84伸入安装空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筒r2,第一套筒r1与第二套筒r2相互嵌套,形成容纳腔,弹簧82设置在容纳腔内,弹簧82的一端抵住第一按钮83,另一端抵住第二按钮84,以推动第一按钮83和第二按钮84背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卡块85卡入第一卡槽51、第二卡块86卡入第二卡槽52。

当第一通气口q1或第二通气口q2嵌入通道t1内以后,弹簧82推动第一卡块85卡入第一卡槽的同时,推动第二卡块86卡入第二卡槽,将第一通气口q1或第二通气口q2固定在连接壳81内,从而将气囊1与导管6或固定套2与导管6相固定。第一套筒r1与第二套筒r2相互嵌套,在按动第一按钮83和第二按钮84的时候,引导第一按钮83和第二按钮84沿着第一套筒r1和第二套筒r2的轴向方向移动,防止第一按钮83和第二按钮84在被按动的过程中放生偏移。用在第一按钮83上设置第一套筒r1,第二按钮84上设置第二套筒r2的方式实现固定弹簧82和引导第一按钮83与第二按钮84移动方向的效果,第一套筒r1和第一按钮83可一体成型,第二套筒r2和第二按钮84可一体成型,制造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套2背向气囊1的一端的边沿上设置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接触沿9,接触沿9伸出到固定套2外,与固定套2形成吸盘结构,本发明中的吸盘结构呈环形,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供穿刺针穿过的口子。

通过接触沿9的设置,增加固定套2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使固定套2更牢固的固定在人体皮肤上,接触沿9由柔性材料制成,在固定套2内的气体被抽出后,接触沿9可与皮肤完全贴合,使固定套2的密封性能更好,从而防止因密封性能不好而漏气,导致穿刺针滑动的情况发生。且柔性材料如硅胶等,在与皮肤紧贴后不会伤害皮肤。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卡块85与第一卡槽51以及第二卡块86与第二卡槽52之间设置在有用于使连接壳81的端面与气囊1的表面紧密贴合的斜面收紧结构,斜面收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槽51与第二卡槽52槽壁上的第一斜面x1以及设置在第一卡块85与第二卡块86上的第二斜面x2,当第一卡块85往第一卡槽51移动和/或第二卡块86往第二卡槽52移动时,第一斜面x1与第二斜面x2相互贴合滑移,以将气囊1表面与连接壳81表面相互贴紧。

当第一通气口q1或第二通气口q2嵌入通道t1内以后,弹簧82推动第一卡块85卡入第一卡槽的同时,推动第二卡块86卡入第二卡槽,第一卡块85和第二卡块86卡到位以后,弹簧82推动第二斜面x2沿第一斜面x1滑移,从而使气囊1或固定套2的表面与连接壳81的表面贴紧,并相互挤压,从而减少连接壳81与气囊1或固定套2表面的间隙,减少或避免连接壳81与气囊1的连接处以及连接壳81与固定套2连接处的气体泄漏,避免因气体泄漏引起的能量浪费,实现节能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通气口q1和第二通气口q2的直径与注射器的活塞芯杆相适配,第一通气口q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使第一通气口q1向气囊1内充气,第二通气口q2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使第二通气口q2往气腔外抽气。

在手术时,可使用注射器的活塞芯杆向气囊1内充气,使气囊1夹住穿刺针;以及将气体从气腔内抽出,从而将固定套2固定在人体皮肤上。注射器的活塞芯杆在医院中容易获得,且价格低,使用活塞芯杆抽充气,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通过第一单向阀保持气囊1的气压,在向气囊1内充气后,无需继续充气就可使气囊1保持压力,从而持续固定穿刺针,避免持续充气所浪费的能量,节约能源。通过第二单向阀使气腔保持压力,从而将固定套2持续的固定在人体皮肤上,无需持续抽气就可使气腔保持低压,节约能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