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3218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



背景技术:

烫伤、烧伤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烧伤是各种化学物质、电源等引发的火焰对人体皮肤、肢体、内脏的烧烤,如酒精、液化气、天然气、电击等火焰对人体的烧伤,烫伤是液体、固体、金属、化学物质等对人体皮肤表层和深层的灼烫,如开水、油、铁、铅、盐酸、硫酸、强碱等对人体的烫伤,烧伤和烫伤轻者会导致皮肤表皮烧伤,重者会导致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烧伤,再重者导致肌肉、骨骼,甚至内脏烧伤;大面积烧伤者可引起休克等全身症状,并可以引起人体的死亡。目前,治疗烧伤和烫伤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见效较慢,不能有效的抑制创面的感染,治疗时间长,不易痊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后不易留疤痕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桐花20-36份、南瓜瓤5-9份、方解石7-13份、大理石8-14份。

上述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中,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桐花28份、南瓜瓤7份、方解石10份、大理石11份。

上述治疗烫伤、烧伤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上述原料进行烘炒,冷却;

(2)磨粉、过筛,即得原药。

上述治疗烫伤、烧伤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原药加辅料配制成水剂、油剂剂型。

水剂:原药质量分数为40%-70%,水质量分数为30%-60%。

油剂:将质量分数50%-80%的原药溶于质量分数为50%-20%的麻油中即成。

本发明配方中,桐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可外用治烧烫伤;南瓜瓤,味甘,性凉,具有解毒,敛疮,消肿镇痛的功效;方解石通脉解毒,清热利湿;大理石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上述原料中,南瓜瓤性凉,具有凉血的功效,在烧伤和烫伤的部位涂抹上本发明的中药,可以止血,消肿止痛,缓解患者的痛苦,桐花、南瓜瓤和方解石具有解毒的功效,对烧伤和烫伤的部位活血化瘀,便于伤口的愈合,再通过利用方解石的回阳通脉、桐花的去腐生肌以及南瓜瓤的消肿镇痛的功效,使烧伤和烫伤的部位尽快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桐花20-36份、南瓜瓤5-9份、方解石7-13份、大理石8-14份。

上述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上述原料进行烘炒,冷却;将上述重量份的桐花在温度为60-80℃下,大火烘炒50-70min,至桐花表面变焦黄色;将上述重量份的南瓜瓤在温度为200-400℃下小火烘炒20-40min,至南瓜瓤变硬脆后停止烘炒;分别将上述重量份的方解石、大理石在温度为300-400℃下大火烘炒30-40min,然后将上述原料自然冷却至室温;

(2)将烘炒好的上述原料混合后磨粉,过100-150目筛,即得原药。

使用时可以将原药直接涂抹在烧伤或烫伤部位,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原药配制成水剂、油剂剂型,然后用消毒后的纱布或棉签蘸取药水或药油涂抹在烧伤或烫伤部位,一天一次。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桐花28份、南瓜瓤7份、方解石10份、大理石11份。

上述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上述原料进行烘炒,冷却;将上述重量份的桐花在温度为70℃下,大火烘炒60min,至桐花表面变焦黄色;将上述重量份的南瓜瓤在温度为300℃下小火烘炒30min,至南瓜瓤变硬脆后停止烘炒;分别将上述重量份的方解石、大理石在温度为350℃下大火烘炒35min。然后将上述原料自然冷却至室温。

(2)将烘炒好的上述原料混合后磨粉,过120目筛,即得原药。

使用时可以将原药直接涂抹在烧伤或烫伤部位,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原药配制成水剂、油剂剂型,然后用消毒后的纱布或棉签蘸取药水或药油涂抹在烧伤或烫伤部位,一天一次。

采用上述配比和方法制备的得到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具有快速止痛、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去腐生肌之功效,且配方简单、成本低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后不易留疤痕。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桐花20份、南瓜瓤8份、方解石12份、大理石8份。具体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实施例2。

采用上述配比和方法制备的得到的治疗烫伤、烧伤的中药,具有快速止痛、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去腐生肌之功效,且配方简单、成本低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后不易留疤痕。

本发明实施例4-18提供的治疗痔疮的中药的配方见表1-2。

表1

表2

临床报告

用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临床治疗100例患者,包括烧伤和烫伤患者,其中,轻度烧伤、烫伤的患者80例,中度烧伤、烫伤的患者18例,重度烧伤、烫伤患者2例,治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以下是部分病例:

朱某,女,5岁,手被热饭烫伤起泡,使用本发明原药3天后痊愈,无疤痕。

刘某,男,14岁,准备洗澡时腿部被热水烫伤,就诊时,烫伤部位起水泡,并且大部分的水泡已破,使用本发明原药一周后痊愈,无疤痕。

王某,女,21岁,腿部被摩托车烟筒烫伤,烫伤后未及时处理,就诊时烫伤部分已部分被感染,高烧,使用本发明油剂中药10天后伤口完全愈合,无疤痕。

高某,男,33岁,做化学实验时,左胳膊被硫酸烫伤,就诊时,被烫伤部分红肿严重,未起水泡,高烧,已无疼痛感,使用本发明油剂中药15天后伤口完全愈合,无疤痕。

杜某,女,55岁,做饭时,右手手臂被油烫伤,属于中度烫伤,使用本发明油剂中药7天后伤口完全愈合,无疤痕。

孙某,男,43岁,整个右手被酒精烧伤,就诊时,病人疼痛难忍,发热,烫伤部位起水泡,且部分水泡流水,使用本发明油剂中药11天后伤口完全愈合,无疤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