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068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是一种病因复杂、容易复发的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口腔溃疡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一旦形成口腔溃疡,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饮食,有时甚至引发全身疾病。目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较多,以消炎止痛类药物为主,但存在疗效不明显、毒副作用大、易复发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2—16份、苦参12--16份、夏枯草8--14份、五倍子6--10份、栀子8--14份、白术8--14份、青黛6--10份、苍术6--10份、积雪草5--8份、血竭6--10份、黑豆6--10份、山楂6--10份、滑石5--8份、薄荷5--8份、麦冬5--8份、黄芪6--10份、熟地黄6--10份、蒲公英5--8份、墨旱莲5--8份、牡丹皮5--8份、石膏5--8份、珍珠5--8份、西瓜霜12--16份、红景天5--8份、梅花5--8份、金银花6--10份、地锦草4--6份、蝉蜕4--6份、防风5--8份、月季花5--8份、当归6--10份、菟丝子6--10份、延胡索6--10份、枳壳5--8份、地骨皮5--8份。

作为优选,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4份、苦参14份、夏枯草10份、五倍子8份、栀子10份、白术10份、青黛8份、苍术8份、积雪草6份、血竭8份、黑豆8份、山楂8份、滑石6份、薄荷6份、麦冬7份、黄芪8份、熟地黄8份、蒲公英6份、墨旱莲6份、牡丹皮6份、石膏7份、珍珠7份、西瓜霜14份、红景天6份、梅花6份、金银花8份、地锦草5份、蝉蜕5份、防风6份、月季花7份、当归7份、菟丝子8份、延胡索8份、枳壳6份、地骨皮6份。

将上述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药粉碎100—120目,制成散剂即可;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之功效。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功效。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

积雪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

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黑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精明目,养血祛风,利水,解毒之功效。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淤,化浊降脂之功效。

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之功效。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归胃、肺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

珍珠: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之功效。

西瓜霜:味咸,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红景天:味甘、苦,性平;归肺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之功效。

梅花:微微酸,性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胃,化痰散结,解毒之功效。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

地锦草:味辛,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止血之功效。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宣风除热,透疹,利咽,退翳,解痉之功效。

玄明粉: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消火消肿之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

月季花:味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散毒消肿之功效。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安胎,止泻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枳壳:味苦、酸,性微寒;归给、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积之功效。

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虚热,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活血止痛、生肌去腐为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该中药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疗口腔溃疡且不易复发。

典型病例

1、肖某,男,34岁,患者自诉患有口腔溃疡多年,口腔粘膜可见米粒样大小溃疡点,成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周围充血。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散剂,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用药3天,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又继续用药4天,溃疡完全愈合,治愈。

2夏某,女,18岁,患者自诉口腔溃疡近2年,反复发作,就诊时见舌体两边有两颗黄豆样大小之溃疡,中间凹陷,表面被白色荚膜覆盖,口腔内两侧亦散见多个小溃疡,表面灰白,周围颜色淡红。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散剂,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用药3天后,溃疡症状明显有所改善,又继续用药4天,溃疡完全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3、温某,女,46岁,口腔溃疡很严重,患顽固性多发性口腔溃疡3年,严重时口腔黏膜、舌头、齿龈等部位有几个溃疡点,小有米粒大。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散剂,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用药3天后,溃疡数目明显减少,又继续用药4天,溃疡完全消失,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王某,男,16岁,口腔经常糜烂、灼痛,舌尖边有数枚豆粒大小溃疡面,颊粘膜处有一较大溃疡,色红,触之疼痛。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散剂,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连续用药5天后,溃疡完全消失,治愈。

该中药散剂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疗口腔溃疡且不易复发,在临床使用本发明药物的129例患者中,治愈126人,显效2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9.2%;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对于轻度口腔溃疡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1—2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连续使用2—3天即可痊愈;对于中度口腔溃疡患者使用2—3天病情明显改善,通常连续使用4—5天即可痊愈;对于重度口腔溃疡患者使用3—4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连续使用5—7天即可痊愈,且复发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克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2克、苦参12克、夏枯草10克、五倍子8克、栀子9克、白术9克、青黛9克、克、苍术9克、积雪草6克、血竭6克、黑豆6克、山楂7克、滑石6克、薄荷6克、麦冬6克、黄芪8克、熟地黄8克、蒲公英6克、墨旱莲6克、牡丹皮6克、石膏7克、珍珠7克、西瓜霜13克、红景天7克、梅花6克、金银花8克、地锦草4克、蝉蜕4克、防风5克、月季花5克、当归6克、菟丝子6克、延胡索7克、枳壳7克、地骨皮7克。

将上述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药粉碎100—120目,制成散剂即可;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

实施例2

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克数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5克、苦参15克、夏枯草14克、五倍子10克、栀子13克、白术13克、青黛10克、克、苍术10克、积雪草5克、血竭9克、黑豆9克、山楂9克、滑石8克、薄荷7克、麦冬7克、黄芪9克、熟地黄9克、蒲公英8克、墨旱莲7克、牡丹皮7克、石膏7克、珍珠7克、西瓜霜15克、红景天7克、梅花7克、金银花7克、地锦草6克、蝉蜕5克、防风6克、月季花6克、当归7克、菟丝子7克、延胡索7克、枳壳7克、地骨皮7克。

将上述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制药粉碎100—120目,制成散剂即可;用药时,用清水漱口后,用棉签把散剂涂抹在溃疡疮面上,每天3—5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