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568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传统的针灸是通过医务人员准确插入所在穴位,这对医生的水平要求较高,现有的针灸技术分为“针”和“灸”,灸是针插入体内后进行捻动针,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捻动力度和角度不够容易损伤肌肉,并且手动捻动,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定位的针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的底端内壁安装有马达和限位杆,马达的输出轴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有连接栓,限位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臂,转动臂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且连接栓位于开口内,转动臂的两端均固定有半圆齿轮,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拉杆、挡板、弹簧和限位块,挡板与拉杆固定,且限位块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拉杆的一端穿过限位块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内部,拉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套,第一弹簧套设于拉杆的一端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套的一侧固定,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一侧固定,滑套套设有齿条,齿条分别与半圆齿轮相啮合,齿条的一端固定有夹板,装置本体的两侧内壁底端之间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第一导管的两侧顶端安装有第一卡扣,装置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且第二导管的两侧顶端均固定有第二卡扣。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长口,长口的一侧安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栓,限位栓的一端延伸至装置本体内,限位栓的另一端与装置本体的外壁卡紧。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扣和第一卡扣均为l字形结构,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锁紧扣,装置本体的顶端外壁安装有第二锁紧扣,第二锁紧扣和第一锁紧扣均为倒j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管和第一导管均为分离式,第一导管的底端与装置本体的外壁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马达、转盘、转动臂和半圆齿轮,实现两个齿条在滑套来回交错运动,从而使得两个夹板夹住银针做捻动运动,替代人工捻动,金属针稳定性更好;通过拉杆、限位块、第一弹簧和滑套,实现两个夹板能够分离,在针灸完成后,装置便于离开金属针;通过第二导管和第一导管,实现对金属针的定位,金属针扎的精度更准;通过第二卡扣实现第二导管分离,第一卡扣实现第一导管分离,从而便于装置与金属针分离,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有效在针灸过程中对金属针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导管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导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转盘、3固定板、4夹板、5滑套、6第一弹簧、7拉杆、8挡板、9限位块、10限位栓、11齿条、12半圆齿轮、13转动臂、14第二导管、15第二卡扣、16第一卡扣、17第一导管、18限位杆、19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1的底端内壁安装有马达19和限位杆18,马达19的输出轴安装有转盘2,转盘2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有连接栓,限位杆1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臂13,转动臂13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且连接栓位于开口内,转动臂13的两端均固定有半圆齿轮12,装置本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拉杆7、挡板8、弹簧6和限位块9,挡板8与拉杆7固定,且限位块9与装置本体1的内壁固定,拉杆7的一端穿过限位块9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内部,拉杆7的一端固定有滑套5,第一弹簧6套设于拉杆7的一端上,且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滑套5的一侧固定,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限位块9的一侧固定,滑套5套设有齿条11,齿条11分别与半圆齿轮12相啮合,齿条11的一端固定有夹板4,装置本体1的两侧内壁底端之间安装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中间部位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设有第一导管17,第一导管1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第一导管17的两侧顶端安装有第一卡扣16,装置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设有第二导管14,第二导管14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且第二导管14的两侧顶端均固定有第二卡扣15。

应用方法:本实施例中,使用将装置放置在病人的身体上,将第一导管17的底端对准穴位,将金属针从第二导管14插进,经过第一导管17插进穴位,将限位栓10与齿条11分开,如图1所示,夹板4夹在金属针上,启动马达19,马达19带动转动臂13,转动臂13由于限位杆18的作用,做摆动运动,从而使得半圆齿轮12做摆动运动,半圆齿轮12带动齿条11,使得夹板4作用在金属针上做捻动运动,当针灸完成,拉起拉杆7,拉杆7使得夹板4分离,将限位栓10卡在连接扣上,起到固定齿条11的作用,拉动第二卡扣15使得第二导管14分离,将第二卡扣15与第二锁紧扣卡紧,拉动第一卡扣16使得第一导管17分离,分离结构如图4所示,将第一卡扣16与第一锁紧扣卡紧,从而便于将金属针从装置上分离,进行下一个针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装置本体的底端内壁安装有马达和限位杆,马达的输出轴安装有转盘,转盘的顶端边缘位置固定有连接栓,限位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臂,转动臂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开口,且连接栓位于开口内,转动臂的两端均固定有半圆齿轮,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拉杆、挡板、弹簧和限位块,挡板与拉杆固定,且限位块与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拉杆的一端穿过限位块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内部,拉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套,第一弹簧套设于拉杆的一端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滑套的一侧固定。本发明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有效在针灸过程中对金属针进行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汪凌峰;王茂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陵县石斛产业协会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