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712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皮肤在受到擦伤、烧烫伤及手术创伤时,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起感染。医用抗菌敷料的使用及时控制微生物入侵感染创面,维持创面微湿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伤口敷料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传统敷料只是暂时性的覆盖材料,无法保持创面湿润环境使得创面愈合延迟,需要及时更换,且在愈合过程中易黏连伤口,造成二次损伤。针对传统敷料中的不足,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敷料领域。静电纺丝纳米抗菌敷料是将抗生素与高分子物质的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的具有抗菌性能的纳米级功能敷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直径小、比表面积高、吸附性、止血性,有利于细胞呼吸及伤口愈合等优点,非常适合用做皮肤敷料。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良好抗菌功能的静电纺丝敷料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聚乙烯醇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亲水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吸湿性和成膜性。海藻酸钠是一种无毒的缓释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本发明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静电纺丝膜,并首次将两种抗生素与静电纺丝膜融合制成抗菌敷料,该敷料具有杀菌、保湿、透气、吸收伤口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等多重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具有良好的杀菌、吸湿性、透气性,无刺激性,能有效促进创面伤口的愈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是:

第一步: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静电纺丝膜: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12%;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接收电压为10~15kv、流速为0.08~0.2mm/min、接收距离为10~15cm、纺丝时间为8~12h;

第二步:配制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混合药液:

分别称取5mg万古霉素和10mg头孢吡肟,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两种药物混合药液,比例为1:2;

第三步:制备双载药静电纺丝膜:

将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1:2混合药液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纺丝溶液中,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在10~15kv电压、流速为0.08~0.2mm/min、接收距离为10~15cm条件下,纺丝8h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载药静电纺丝膜,得到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

优选地,一种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静电纺丝膜: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12%;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2%;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接收电压为15kv、流速为0.08mm/min、接收距离为10cm、纺丝时间为8h;

第二步:配制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混合药液:

分别称取5mg万古霉素和10mg头孢吡肟,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两种药物混合药液,比例为1:2;

第三步:制备双载药静电纺丝膜:

将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1:2联合药液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纺丝溶液中,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在接收电压为15kv、流速为0.08mm/min、接收距离为10cm、纺丝8h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载药静电纺丝膜,得到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具有良好杀菌性、吸湿性、透气性,无刺激性,不引起异物反应,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是一种抗菌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透气性好,能促进伤口愈合,稳定性好,无毒副作用的医用敷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不同浓度配伍的混合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图2为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不同浓度配伍的混合药液对大肠埃希菌的作用。

图3为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不同浓度配伍的混合药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

图4为纺丝8h制备的双载药伤口抗菌敷料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12%聚乙烯醇溶液;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2%海藻酸钠溶液;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

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在不同电压(10kv、15kv、20kv)条件下,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静电纺丝膜,根据纺丝效果,确定最佳电压为15kv。

实施例2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12%聚乙烯醇溶液;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2%海藻酸钠溶液;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

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在不同流速(0.08mm/min、0.15mm/min、0.2mm/min)条件下,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静电纺丝膜,根据纺丝效果,确定最佳流速为0.08mm/min。

实施例3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12%聚乙烯醇溶液;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2%海藻酸钠溶液;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

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在不同接收距离(10cm、15cm、20cm)条件下,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静电纺丝膜,根据纺丝效果,确定最佳接收距离为10cm。

实施例4

(1)称取适量聚乙烯醇,以蒸馏水为溶剂,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成12%聚乙烯醇溶液;

(2)称取适量海藻酸钠,以蒸馏水为溶剂,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制备成2%海藻酸钠溶液;

(3)按体积比为8:2分别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在室温下于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在不同纺丝时间(8h、10h、12h)条件下,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静电纺丝膜,根据纺丝效果,确定纺丝时间为8h即可获得理想的静电纺丝膜。

实施例5

(1)称取适量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蒸馏水为溶剂,分别以不同浓度(1:1,1:2,1:3,1:4,1:5)配伍,配制成两种药物混合药液,分别测定每种配伍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2)称取适量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蒸馏水为溶剂,分别以不同浓度(1:1,1:2,1:3,1:4,1:5)配伍,配制成两种药物混合药液,分别测定每种配伍浓度对大肠埃希菌的杀菌效果;

(3)称取适量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以蒸馏水为溶剂,分别以不同浓度(1:1,1:2,1:3,1:4,1:5)配伍,配制成两种药物混合药液,分别测定每种配伍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

(4)根据不同浓度配伍的联合药液对细菌作用效果比较,由图1、图2、图3确定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的最佳配伍浓度为1:2。

实施例6

(1)将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1:2联合药液加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混合纺丝溶液中,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制备载药的静电纺丝溶液;

(2)在静电纺丝机上,以15kv电压、流速为0.08mm/min、接收距离为10cm条件进行纺丝,于室温下纺丝8h,获得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药静电纺丝膜,于通风干燥处放置一天,备用。

实施例7

(1)将制备的静电纺丝膜用打孔器制备成直径6mm圆片;

(2)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密集划线接种于mh培养基上,将(1)制备的圆片放于培养基表面,于37℃恒温箱中孵育18-24h,观察结果;

(3)从图4中可看出,本发明制备的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双载药静电纺丝膜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