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31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穴位靶向理疗仪。



背景技术:

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疗法或阿是穴靶向疗法。

目前,常用的穴位靶向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按摩、磁疗、热疗、电疗等,而现有成熟应用穴位靶向治疗技术的产品有磁可贴等,磁可贴产品由精选中药膏贴和钕铁硼生物永磁体共同组成。

但是该磁可贴存在不能重复利用且只能维持对穴位一定时间的治疗。而普通的按摩仪只能对某几个或者某个区域内的穴位进行按摩疗养,当人体多处穴位不适而需要按摩理疗时,普通的按摩仪就不适用了,而且普通的按摩仪具有较多的连接线等,使用灵活性较差,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没有专门用于针对单个穴位的理疗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穴位靶向理疗仪,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单个穴位的理疗,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和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穴位靶向理疗仪,包括接触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底座上具有插接部和安装腔,所述接触底座的底壁上具有硅胶片,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红外线加热板和能够带动硅胶片振动的振动机构,且所述红外线加热板加热能够将温度传递给硅胶片,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所述红外线加热板连接红外线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所述振动机构连接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所述插接部上具有两组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开关槽,所述开关槽内设有能够沿插接部径向滑动的触点开关且触点开关端部伸出插接部外,两组开关槽内的触点开关分别与红外线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和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本穴位靶向理疗仪还包括能在插接部内滑动并旋转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具有弹性片且弹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端部能够嵌入开关槽内,所述弹性片的嵌入端设有若干个触点,所述触点与电源电连接,转动调节杆能使其中一个触点与对应的触点开关接通电流。

工作原理:接触底座上的硅胶片可粘贴在人体上,与人体的任意穴位相对,然后下压调节杆使弹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嵌入开关槽内,且弹性片上的第一触点与插接部上的触点开关接通电流,此时穴位靶向理疗仪内的电路连通,红外线控制电路板或振动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触点开关发射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红外线加热板或振动机构,具体是哪个控制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程序进行确定,若是红外线加热板接收到信号,此时红外线加热板发热并将温度传递给硅胶片,人体的穴位有类似针刺的效果,进而引起细胞的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即有足够的刺激强度是引起细胞兴奋,也具有激发经络功能的效果,例如,将穴位靶向理疗仪放置在列缺穴并产生治疗时,由于该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并能使生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辐射人体后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痉止痛的疗效。若是振动机构接收到信号,此时振动机构产生振动并使得穴位处产生被敲击的感觉,从而起到锤击按摩的功效,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再次下压调节杆,弹性片上的触点与触点开关接通电流,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触点开关发射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红外线加热板和振动机构,此时红外线加热板和振动机构同时作用,增加了治疗的效果,同时当左右旋转调节杆,可以使弹性片上不同的触点与触点开关接通,从而能够对应从一档调节至需要的档位,每个档位所对应的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的强度是不同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调节对穴位的治疗强度以及时间,实现对各个穴位的不同强度和不同效果的治疗,增加了穴位靶向治疗仪的实用性;在接触底座的底壁上设置硅胶片,进而使得接触底座能更贴合皮肤,增加了治疗的效果和用户体验。使用结束后,按动触点开关的伸出端,能够按动弹性片向内摆动脱离开关槽,调节杆向上移动,电源断开即可。

本穴位靶向理疗仪能够实现对单个穴位的理疗,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而且具有加热、红外和震动敲击等多种功能,治疗效果好。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接触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显示屏且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和红外线加热板控制器的输出端均与显示屏电连接。

显示屏的设置,能帮助使用者清楚的知道振动机构的振动频率和红外线加热板的加热热度,方便使用者直观的控制和调节振动机构的强度和红外线加热板的强度。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腔分为空腔一和空腔二,所述红外线加热板、红外线加热板控制器、振动机构和振动控制电路板均设置在空腔一内,所述空腔二内具有弹簧,所述调节杆上连接有挡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隔板和挡板相抵靠,所述弹簧具有向外运动的趋势。

使用时,使用者按压调节杆,带动弹性片与触点开关相抵靠接头电源,实现理疗,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不使用时,使用者按动触点开关的伸出端,此时弹性片脱离开关槽,在弹簧的弹力下,调节杆向上移动断开电源。弹簧的设置,能实现对是否接通电源开关的调节,同时也帮助调节杆处于初始状态,方便使用者的重复操作。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插接部呈圆筒状,每组所述开关槽设有两个,同一组所述开关槽沿着插接部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四个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呈长条形,四个所述弹性片分别与开关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弹性片能嵌入相应的开关槽内,所述弹性片上均设有三个触点且三个触点沿着弹性片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中,位于插接部两侧的开关槽相对设置且沿着插接部的径向设置,实现了使用者的省力调节,仅仅是在调节杆的一侧接通电源和设置卡接结构,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调节杆的滑动和旋转,通过多个挡位的调节,能实现不同强度和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丰富了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触点开关具有抵靠块和能嵌入开关槽的按键,所述抵靠块呈弧形,所述抵靠块的两侧均连接有预压紧的拉簧,所述拉簧能与插接部的内侧壁连接。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触点开关能提供弹性片的抵靠空间,当弹性片不与触点开关相抵靠时,按键能回到初始位置,方便了使用者的重复使用。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抵靠块的中部设有抵靠槽,所述触点能嵌入抵靠槽内。

该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弹性片与触点开关的接通,使得弹性片与触点开关的抵靠更加的稳固,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弹性片与触点开关无故脱离的情况出现。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插接部远离硅胶片的一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调节杆远离硅胶片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的挡沿和呈圆形的挡肩,所述挡沿能嵌入让位槽内且挡沿的外侧壁与让位槽的槽壁相抵靠,所述挡肩能与插接部的端面相抵靠。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调节杆在下压的过程中,不会下压的程度过深进而影响到空腔一内其他零部件的运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的下压速度不会过快,弹性片容易与触点开关相抵靠,使得弹性片与触点开关的接触更加容易。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挡肩的侧壁上凸起形成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沿着挡肩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

该结构的设置,增大了使用者和挡肩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使用者旋转挡肩,达到能快速旋转调节杆的目的。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振动机构为机械振动器或者脉冲电流发生器。

该结构的设置,通过机械振动或者电流产生脉冲振动的原理来实现对穴位的振动刺激,到达治疗的目的,同时机械振动器或脉冲电流发生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当机械振动器或脉冲电流发生器损坏或者需要维修时,维修和更换也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中,所述挡肩和挡沿上均具有刻度线,所述插接部的端部开设有指向标。

该结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观察是否将弹性片抵靠到位,且便于观察整个穴位靶向理疗仪的档位的大小,方便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穴位靶向理疗仪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红外线加热板和振动机构的设置,能实现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多种治疗方式,且通过弹性片上多个触点的设置,能进一步的调节治疗的强度问题。

2、通过调节杆和插接部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控制治疗的时间,进而达到对不同穴位不同时间长度的调节,增加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穴位靶向理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剖视图。

图3是本穴位靶向理疗仪中弹性片和触点开关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穴位靶向理疗仪中触点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触底座;11、插接部;111、开关槽;112、指向标;12、安装腔;121、红外线加热板;122、机械振动器;123、隔板;124、空腔一;125、空腔二;13、显示屏;14、让位槽;2、硅胶片;3、触点开关;31、抵靠块;311、抵靠槽;32、按键;4、调节杆;41、弹性片;411、触点;42、挡板;43、挡沿;44、挡肩;441、凸块;45、刻度线;5、弹簧;6、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穴位靶向理疗仪,包括接触底座1。

具体的说,如图1-4所示,接触底座1上具有插接部11和安装腔12,接触底座1的底壁上具有能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硅胶片2,安装腔12内设有红外线加热板121和能够带动硅胶片2振动的振动机构,且红外线加热板121加热能够将温度传递给硅胶片2,安装腔12内还设有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红外线加热板121连接红外线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振动机构连接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插接部11上具有两组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开关槽111,开关槽111内设有能够沿插接部11径向滑动的触点开关3且触点开关3端部伸出插接部11外,两组开关槽111内的触点开关3分别与红外线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和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本穴位靶向理疗仪还包括能在插接部11内滑动并旋转的调节杆4,调节杆4上具有弹性片41且弹性片41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端部能够嵌入开关槽111内,弹性片41的嵌入端设有若干个触点411,触点411与电源电连接,转动调节杆4能使其中一个触点411与对应的触点开关3接通电流,接触底座1的侧壁上设有显示屏13且振动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和红外线加热板控制器的输出端均与显示屏13电联接。

工作原理:通过将调节杆4插入插接部11内,此时接触底座1的硅胶片2可与人体上任意穴位相接触并开始穴位靶向理疗,下压调节杆4至弹性片41上的第一触点411与插接部11上的触点开关3接通电流,此时穴位靶向理疗仪内的电路连通,红外线控制电路板或振动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触点开关3发射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红外线加热板121或振动机构,具体是哪个控制电路板接收到信号可根据具体的程序进行确定,若是红外线加热板121接收到信号,此时红外线加热板121发热并将温度传递给硅胶片2,人体的穴位有类似针刺的效果,而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并能使生物体分子产生共振吸收效应,辐射人体后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痉止痛的疗效,若是振动机构接收到信号,此时振动机构产生振动并使得穴位处产生被敲击的感觉,从而起到锤击按摩的功效,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再次下压调节杆4,弹性片41上的触点411与触点开关3接通电流,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触点开关3发射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红外线加热板121和振动机构,此时红外线加热板121和振动机构同时作用,增加了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左右旋转调节杆,可以将弹性片41的档位从一档调节至需要的档位,每个档位所对应的红外线控制电路板和振动控制电路板的强度是不同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调节对穴位的治疗强度以及时间,实现对各个穴位的不同强度和不同效果的治疗,增加了穴位靶向治疗仪的实用性;在接触底座1的底壁上设置硅胶片2,进而使得接触底座1能更贴合皮肤,增加了治疗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说,如图1-4所示,安装腔12内设有隔板123,隔板123将安装腔12分为空腔一124和空腔二125,红外线加热板121、红外线加热板控制器、振动机构和振动控制电路板均设置在空腔一124内,隔板123连接有弹簧5且弹簧5位于空腔二125内,调节杆4上连接有挡板42,弹簧5与挡板42连接且当弹性片41与触点开关3接触时弹簧5处于预压紧状态。当使用者按压并旋转调节杆4,将调节杆4调节至弹性片41与触点开关3相抵靠,由于调节杆4的下压导致挡板42将弹簧5下压,弹簧5此时处于预压紧状态,当使用者按下触点开关3,此时弹性片41与触点开关3渐渐松开,在弹簧5的弹力下,调节杆4处于初始状态;弹簧5的设置,能实现对是否接通电源开关的调节,同时也帮助调节杆4处于初始状态,方便使用者的重复操作。

更进一步的说,如图1-4所示,插接部11呈圆筒状,每组开关槽111设有两个,同一组开关槽111沿着插接部11周向均匀分布,调节杆4上设有四个弹性片41,弹性片41呈长条形,四个弹性片41分别与开关槽一一对应设置,弹性片41上均设有三个触点411且三个触点411沿着弹性片4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触点开关3具有抵靠块31和能嵌入开关槽的按键32,抵靠块31呈弧形,抵靠块31的两侧均连接有预压紧的拉簧6,拉簧6能与插接部11的内侧壁连接,抵靠块31的中部设有抵靠槽311,触点411能嵌入抵靠槽311内。

位于插接部11两侧的开关槽相对设置且沿着插接部11的径向设置,实现了使用者的省力调节,仅仅是在调节杆4的一侧接通电源和设置卡接结构,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调节杆4的滑动和旋转,通过多个挡位的调节,能实现不同强度和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丰富了穴位靶向理疗仪的实用性。

如图1-4所示,插接部11远离硅胶片2的一端开设有让位槽14,调节杆4远离硅胶片2的一端设有呈环形的挡沿43和呈圆形的挡片,挡沿43能嵌入让位槽14内且挡沿43的外侧壁与让位槽14的槽壁相抵靠,挡片能与插接部11的端面相抵靠,挡肩44的侧壁上凸起形成若干个凸块441,凸块441沿着挡肩44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挡肩44和挡沿43上均具有刻度线45,插接部11的端部开设有指向标112。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调节杆4在下压的过程中,不会下压的程度过深进而影响到空腔一124内其他零部件的运行,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杆4的下压速度不会过快,弹性片41容易与触点开关3相抵靠,使得弹性片41与触点开关3的接触更加容易,挡沿43和挡肩44的设置,方便使用者观察是否将弹性片41抵靠到位,且便于观察整个穴位靶向理疗仪的档位的大小,方便调节。

如图1-4所示,振动机构为机械振动器122。该结构的设置,通过机械振动的原理来实现对穴位的振动刺激,到达治疗的目的,同时机械振动器122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当机械振动器122损坏或者需要维修时,维修和更换也较为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穴位靶向理疗仪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振动机构为脉冲电流发生器。该结构的设置,通过电流脉冲振动的原理来实现对穴位的振动刺激,到达治疗的目的,同时脉冲电流发生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较为成熟,因此当脉冲电流发生器损坏或者需要维修时,维修和更换也较为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