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765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此类患者在发生骨折时,由于其骨质量很差,因此,通过外科手术以螺钉固定骨骼方式进行治疗时,常常会遇到最佳螺钉固定部位却骨骼硬度不够的情况,更有甚者在较大范围内骨骼硬度均不能满足要求导致螺钉拧入后,术者没有把持力,从而导致骨骼固定失效易发生松动,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

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包括螺钉本体、中空孔道、螺纹、小孔,所述螺钉本体内部设有中空孔道;螺钉本体外部设有螺纹,螺纹之间间隙均设有0.4-0.8mm的小孔。

所述小孔和小孔之间与螺钉本体圆心呈60°角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螺钉的结构进行较小程度的改造,重新设计后的螺钉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骨水泥可以较好地实现固定骨骼的作用,有效避免因骨骼质量较差而导致的螺钉位移、松动等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对骨折部位骨骼的完美固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中:1-螺钉本体、2-中空孔道、3-螺纹、4-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骨质疏松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如图1所示:它包括螺钉本体1、中空孔道2、螺纹3、小孔4,所述螺钉本体1内部设有中空孔道2;螺钉本体1外部设有螺纹3,螺纹3之间间隙均设有0.4-0.8mm的小孔。

如图2所示:所述小孔4和小孔4之间与螺钉本体1圆心呈60°角分布。

直径0.4-0.8mm的小孔4按照60度的间距等距分布于螺纹3之间的凹槽中并渐进性地接近螺钉本体1尖端,同时,随着距离螺钉本体1尖端越来越近,小孔4的孔径也逐渐减小,按照这种方式排列以后,从小孔4扩散出去的骨水泥可以在螺钉本体1外表面形成多根不规则突起,大大增加螺钉本体1与骨组织的接触的面积,加固螺钉本体1与骨组织的结合强度。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首先,由骨水泥扩散形成的各“刺状”突起相隔60度等距分布可以保证在突起在向骨组织中充分扩散的同时又不会在彼此之间发生空间位阻现象而导致突起之间相互影响;其次,小孔4被设计在螺纹3间的凹槽中后可以在不影响螺钉旋进骨组织的自攻功能的前提下,在骨组织的不同深度进行骨水泥的扩散,更有利于巩固螺钉本体1在骨组织深处的结合;第三,小孔4的孔径是随着螺钉进入骨组织的深度而逐渐缩小的,即从小孔4扩散出的骨水泥形成的突起的形状是逐渐变小的,孔径的变小可以限制骨水泥的扩散,导致突起体积减小,这种形状的改变可以令螺钉内扩散出的水泥在凝固速度上表现出先后的层次性,即越是靠近螺钉尖端的部分凝固越快,有利于螺钉本体1与其所处的骨组织各个深度形成牢固紧密的结合。

在手术的时候,首先将螺钉本体1旋入骨折处需固定骨骼的部位,随后通过高压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到螺钉本体1内部的中空孔道2中,骨水泥在扩散作用下会自行随后通过螺钉表面的小孔4弥散到骨组织中,仅需约2分钟即可完成凝固过程将螺钉本体1与需固定部位的骨骼牢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加固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