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7878阅读:1402来源:国知局
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喉罩通气装置是一种建立呼吸通道的装置,为维持无意识的病人进行呼吸换气所使用。常见的喉罩通气装置在其插入病人喉部充气后膨胀形成气囊弹性体,与喉腔贴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在呼吸过程中气体从喉罩与喉腔的缝隙中泄漏,然后通过喉罩上的导管与呼吸机连接给病人通气,但由于气囊因材质以及工艺的因素,在其受到一定压力情况下容易造成漏气现象,从而不能安全地给病人供气。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598323U的文件设计了一种喉罩装置,其在气囊上连接了可以对气囊进行实时检测的压力检测装置,让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气囊的漏气现象。其具体结构如下:喉罩气囊压力检测装置包括一量化检测喉罩气囊压力的测压表,测压表与喉罩气囊连通,喉罩气囊压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与喉罩气囊连通,喉罩装置上的充气管一端设有接口管,双头接口管分别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与喉罩气囊和测压表连接,第二导管上通过连接管与安装于测压表上的连接头配合;上述接口管的一端与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面开设两个并列的对接孔分别与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连接,该结构对测压表与喉罩气囊的安装具有较大的空间限制,使用时需要较为小心,避免拉扯导致连接松动或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该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与气囊之间安装空间大,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喉罩气囊的气压检测装置,包括与喉罩的充气管连接的接口管,接口管与测压表、气囊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两端分别与充气管、测压表连接,管体侧壁延伸有向下倾斜的支管,支管出口通过气囊导管与气囊连接,气囊导管与支管出口配合的端部插入支管出口中且该端部外壁固设有定位套,定位套开设有与支管出口端螺纹配合的内螺孔,且定位套内与支管出口端横向端面对应处设有密封垫,所述测压表通过气压导管与接口管的一端连接,接口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塞与充气管连接。接口管通过上下联通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充气管和测压表连接,然后在接口管侧壁开设向下倾斜的支管与气囊进行连接,该分支结构以及倾斜向下的延伸均为测压表和气囊之间的安装提高了更大的自由度,且如此结构设计也更为合理,为了增强气囊导管与支管的连接强度,在其连接外侧通过定位套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出口端的横向端面呈由内向外倾斜延伸,密封垫与倾斜延伸的支管出口端的横向端面接触。上述支管出口端倾斜的端面与密封垫接触,密封垫在定位套旋接过程中受到挤压里其更易于沿着倾斜端面进行延伸,可以增大密封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导管的连接端朝向接口管,连接端的外壁固设有罩体,罩体套接于接口管外侧且罩体设有与接口管外壁螺纹配合的台阶内孔,连接端搁置于接口管径向端面处,连接端外壁距离台阶内孔壁之间留有可供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气压导管的内孔径与充气管内径等径,气压导管外壁与台阶内孔之间则留有密封槽,供密封圈填充其中,使得气压导管的连接端与接口管径向端面之间密封接触,两者连接处通过罩体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内孔中套接有直撑内管,直撑内管一端伸入气压导管内,直撑内管另一端呈锥体结构位于接口管中。直撑内管的一端位于充气管中起到连接限位防脱出的作用,直撑内管的另一端位于气压导管中具有增强气压导管连接端的强度的作用使得该连接端与充气管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两端设有分别伸入充气管和接口管中的延伸凸台。密封塞的两端分别插入充气管和接口管中形成过盈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带有气压检测装置的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气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接口管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A的放大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B的放大图;

喉罩1、气囊2、充气管3、测压表4、接口管5、管体51、支管52、横向端面521、气囊导管6、端部61、定位套62、密封垫63、气压导管7、罩体71、密封圈72、直撑内管73、锥体结构731、密封塞8、延伸凸台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是带有气囊气压检测结构的喉罩,其包括喉罩1、气囊2和气压检测装置如图2-5所示,喉罩1连接有充气管3,充气管3通过接口管5与测压表4、气囊2连接,接口管5包括管体51,管体51的两端分别与充气管3、测压表4连接,管体51侧壁延伸有向下倾斜的支管52,支管52出口通过气囊导管6与气囊2连接,气囊导管6与支管52出口配合的端部61插入支管52出口中且该端部61外壁固设有定位套62,定位套62开设有与支管52出口端螺纹配合的内螺孔,且定位套62内与支管52出口端横向端面521对应处设有密封垫63,测压表4通过气压导管7与接口管5的一端连接,接口管5的另一端通过密封塞8与充气管3连接。接口管5通过上下联通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充气管3和测压表4连接,然后在接口管5侧壁开设向下倾斜的支管52与气囊2进行连接,该分支结构以及倾斜向下的延伸均为测压表4和气囊2之间的安装提高了更大的自由度,且如此结构设计也更为合理,为了增强气囊导管6与支管52的连接强度,在其连接外侧通过定位套62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支管52出口端的横向端面521呈由内向外倾斜延伸,密封垫63与倾斜延伸的支管52出口端的横向端面521接触。上述支管52出口端倾斜的端面与密封垫63接触,密封垫63在定位套62旋接过程中受到挤压里其更易于沿着倾斜端面进行延伸,可以增大密封接触面。

进一步的,气压导管7的连接端朝向接口管5,连接端的外壁固设有罩体71,罩体71套接于接口管5外侧且罩体71设有与接口管5外壁螺纹配合的台阶内孔,连接端搁置于接口管5径向端面处,连接端外壁距离台阶内孔壁之间留有可供密封圈72安装的密封槽。气压导管7的内孔径与充气管3内径等径,气压导管7外壁与台阶内孔之间则留有密封槽,供密封圈72填充其中,使得气压导管7的连接端与接口管5径向端面之间密封接触,两者连接处通过罩体71锁紧。

进一步的,连接端内孔中套接有直撑内管73,直撑内管73一端伸入气压导管7内,直撑内管73另一端呈锥体结构731位于接口管5中。直撑内管73的一端位于充气管3中起到连接限位防脱出的作用,直撑内管73的另一端位于气压导管7中具有增强气压导管7连接端的强度的作用使得该连接端与充气管3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的,密封塞8两端设有分别伸入充气管3和接口管5中的延伸凸台81。密封塞8的两端分别插入充气管3和接口管5中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