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403发布日期:2018-06-30 01:3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中药萃取过程中,在一次操作中,只能是将水加入,煎煮至一定浓度,将萃取液去除,然后再次加入水,再行煎煮。对于含有中药成分较多,或者是煎煮需要分为多次才能使其中的成分被充分萃取出来的情况,则显得费时费力,且随着其中萃取液浓度的提升,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被萃取出的难度也会提高,降低了萃取的效率。当有些比较大块的中药材还需要先进行打碎才能有效萃取,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萃取装置多没有研磨装置,对于一些细胞壁较厚的药材无法有效提取有效成分。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中药萃取的过程时,存在萃取难度大,操作繁琐,需要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对细胞壁较厚的药材无法有效提取有效成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中药萃取的过程时,存在萃取难度大,操作繁琐,需要对药材进行预处理,对细胞壁较厚的药材无法有效提取有效成分的问题。

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包括电机、由周侧壁和底壁组成的箱体,上磨盘位于所述箱体的上端,所述上磨盘与所述底壁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壁和第二过滤壁,所述上磨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入料槽,所述上磨盘的下端面开设有碗形的缓冲区,所述入料槽与所述缓冲区之间贯通地设置有入料通道,所述上磨盘上还开设有贯通至所述缓冲区的注水通道,所述第一过滤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壁较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棒,所述第二过滤壁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壁较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壁内设置有第二加热棒,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上磨盘与所述第一过滤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排渣阀,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壁与所述第二过滤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泄流阀,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泄流阀,所述第一过滤壁的上表面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连接有下磨盘,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下磨盘的上表面抵靠在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上,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箱体之外,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收纳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收纳孔延伸至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更优地,所述下磨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第一凸棱。

更优地,所述上磨盘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第二凸棱。

更优地,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缓冲区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更优地,所述收纳孔内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通过上磨盘和下磨盘可以有效地将中药研磨粉碎,破坏坚硬的细胞壁,更加快速有效地提取有效成分,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壁和第二过滤壁内的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加速有效成分的提取,第一过滤壁和第二过滤壁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渣滓过滤,提高药液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磨盘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下磨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上磨盘,111-入料口,112-缓冲区,12-第一过滤壁,121-第一加热棒,122-第一过滤网,13-第二过滤壁,131-第二加热棒,132-第二过滤网,14-排渣阀,15-第一泄流阀,16-第二泄流阀,17-注水通道,20-电机,21- 第二锥齿轮,22-连接轴,221-第一锥齿轮,23-下磨盘,231-第一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包括电机20、由周侧壁和底壁组成的箱体10,上磨盘11位于箱体10的上端,上磨盘11与底壁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壁12和第二过滤壁13,上磨盘11的上端面开设有入料槽,上磨盘11的下端面开设有碗形的缓冲区112,入料槽与缓冲区112之间贯通地设置有入料通道,上磨盘11上还开设有贯通至缓冲区112的注水通道17,使用时,可以通过外接水源通入注水通道17内,第一过滤壁12呈倾斜设置,第一过滤壁12较高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2,第一过滤壁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棒121,第二过滤壁13呈倾斜设置,第二过滤壁13较高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32,第二过滤壁13内设置有第二加热棒131,箱体10的侧壁上位于上磨盘11与第一过滤壁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排渣阀14,箱体10的侧壁上位于第一过滤壁12与第二过滤壁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泄流阀15,箱体10的侧壁上位于第二过滤壁13与底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泄流阀16,第一过滤壁12的上表面能够转动地设置有连接轴22,连接轴22的上端连接有下磨盘23,连接轴22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21,下磨盘23的上表面抵靠在上磨盘11的下表面上,电机20位于箱体10之外,箱体10上开设有收纳孔,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收纳孔延伸至箱体10内部,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1与第一锥齿轮221相啮合,下磨盘2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第一凸棱231,上磨盘1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弓形的第二凸棱,连接轴22的轴心线与缓冲区112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收纳孔内设置有密封圈,第一加热棒121和第二加热棒 131均为电阻加热棒,第一加热棒121和第二加热棒131的供电线缆沿箱体外表面相串联然后连接市电使用。

使用原理:使用时,将中药材通过入料口111放入装置内,外接水源通过注水通道17同时注水,中药材通过入料通道进入缓冲区112,由于缓冲区112 呈碗状,物料在下磨盘23的带动下,靠离心力逐步沿缓冲区112的中心向外移动,缓冲区112离中心越远的地方越低矮,中药材在上磨盘11和下磨盘23 的作用下被逐步粉碎,粉碎后的中药材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凸棱231所形成的凹陷处流到第一过滤壁12上,由于第一过滤壁12呈切斜设置,且第一过滤网122在较高的一侧,中药与水的混合物会先积聚在第一过滤壁12 与箱体10形成的空间内,当积聚到一定程度中药与水的混合物会通过第一过滤网122进行过滤并流到第二过滤壁13上,经过滤后的中药与水的混合物在第二过滤壁13上的动作过程与第一过滤壁12上过程相同,最终的混合物流到第二过滤壁13与底壁所形成的空间内,并通过第二泄流阀16排出,残存在箱体10内的药渣和残存的药液可以通过排渣阀14和第一泄流阀15排出箱体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学用中药连续萃取装置,通过上磨盘和下磨盘可以有效地将中药研磨粉碎,破坏坚硬的细胞壁,更加快速有效地提取有效成分,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壁和第二过滤壁内的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可以对药液进行加热,加速有效成分的提取,第一过滤壁和第二过滤壁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地将渣滓过滤,提高药液的纯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