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齿形结扎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2019发布日期:2019-01-04 23:3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齿形结扎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适用于结扎管状组织或血管,特别适合血管阻断手术、结扎手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次性使用的结扎夹。



背景技术:

在血管阻断手术和结扎手术等临床手术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的血管封闭器械为:施夹钳和结扎夹,其中结扎夹包括钛夹和本专利所属的结扎夹,结扎夹通常要满足以下技术性能要求。1、结扎夹应形态完整,外观平整无毛刺、飞边、裂纹等缺陷。2、结扎夹内侧的防滑齿应清晰完整,不能有溢角和峰棱等缺陷。3、结扎夹应具有良好的韧性,经夹闭后,无缝隙和断裂现象。4、结扎夹应与配套的施夹钳配合良好,不会有脱钉、无法闭合等问题。5、结扎夹应有一定的夹持力,闭合后能有效的阻断血管内血液的流通。

常规性的结扎夹,内侧的防滑齿主要为双排常规三角齿,主要是以施夹钳为施力点,使结扎夹两端互相扣合完成闭钉,从而实现血管的阻断或结扎。这种常规性的结扎夹通常存在防滑齿夹持力和防脱性能差,会发生闭合后塑胶结扎夹在血管上滑动或闭合不严密,无阻断血液流通功能,或者加持闭合太紧造成血管损伤或坏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山齿形结扎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山齿形结扎夹,包括弹性合页、第一弓形腿钉和第二弓形腿钉,所述第一弓形腿钉和第二弓形腿钉分别连接于弹性合页的两端形成V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弓形腿钉朝向V字形内侧突出弯曲,所述第二弓形腿钉朝向V字形外侧突出弯曲,第一弓形腿钉的的自由端设置有卡勾,第二弓形腿钉的末端设置有卡槽,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弓形腿钉和第二弓形腿钉朝向V字形内部的一侧为呈圆弧形的夹持面,在所述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齿,所述防滑齿由主齿和边齿组成,所述主齿自夹持面的边缘延伸至夹持面的中心线,所述边齿与主齿平行设置,且边齿紧贴主齿的齿面,主齿与边齿的接触线位于夹持面上方,所述边齿的齿高小于所述主齿的齿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齿在夹持面上成组设置,每组包括四个边齿和两个主齿,两个主齿分别从夹持面的两侧向中心线延伸,每个主齿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边齿,每个主齿与其两侧的边齿共同形成山形结构。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齿的齿宽与所述主齿的齿宽相同。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齿的齿形角小于所述主齿的齿形角。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扎夹使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此种防滑齿的齿形设计相比常规设计,在闭合时,边齿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而且由于边齿的齿高小于主齿,所以在夹持血管时只是起辅助作用,保证了即可对血管施加夹持力又可以避免夹持力过大而造成血管损伤从而导致的血管坏死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滑齿立体结构放大图。

图5是防滑齿平面结构放大图。

图6是使用状态下血管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山齿形结扎夹,包括弹性合页4、第一弓形腿钉31和第二弓形腿钉32,所述第一弓形腿钉31和第二弓形腿钉32分别连接于弹性合页4的两端形成V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弓形腿钉31朝向V字形内侧突出弯曲,所述第二弓形腿钉32朝向V字形外侧突出弯曲,第一弓形腿钉31的的自由端设置有卡勾72,第二弓形腿钉32的末端设置有卡槽71,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弓形腿钉31和第二弓形腿钉32朝向V字形内部的一侧为呈圆弧形的夹持面5,在所述夹持面5上设置有防滑齿,所述防滑齿由主齿61和边齿62组成,所述主齿61自夹持面5的边缘延伸至夹持面5的中心线,所述边齿62与主齿61平行设置,且边齿62紧贴主齿61的齿面,主齿61与边齿62的接触线位于夹持面5上方,所述边齿62的齿高小于所述主齿61的齿高。

此种防滑齿的齿形设计相比常规设计,在闭合时,边齿62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而且由于边齿62的齿高小于主齿61,所以在夹持血管时只是起辅助作用,不会损伤血管造成血管坏死。普通的三角齿,由于与血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来阻止结扎夹2滑动,仅仅简单的增加齿数,会形成对血管壁的过渡挤压造成损伤,边齿62紧贴主齿61的设计,使得每一处防滑齿的接触面积变大,同时边齿62的齿高较小,不会对血管壁造成过大挤压,兼顾保护血管壁和提供足够摩擦力的需要。此外,边齿62与主齿61的接触线位于夹持面5上方意味着边齿62与主齿61有重叠的部位,二者之间的“山谷”很小,在主齿61嵌入血管壁后,由于挤压会在主齿61两边的血管壁上形成微小的“隆起”,主齿61与边齿62之间的“山谷”正好卡住“隆起”,这样能够形成牢固的位置固定。使得结扎夹2“动弹不得”。

所述防滑齿在夹持面5上成组设置,每组包括四个边齿62和两个主齿61,两个主齿61分别从夹持面5的两侧向中心线延伸,每个主齿6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边齿62,每个主齿61与其两侧的边齿62共同形成山形结构。

山形结构在结扎夹2闭合时使血管壁弹性凹陷变形从而使山型结构陷入到了血管壁内。当结扎夹2在沿血管径向方向运动时,山型结构上主齿61和边齿62的齿面会成为阻力面,阻止结扎夹2滑动,相比普通的设计,此种山型结构每个牙都有三个凸出点卡入到血管壁中,所以其阻力比普通的单一三角牙大很多,能更有效的防止结扎夹2滑动,其防滑性更强。而当结扎夹2沿血管径向移动时,结扎夹2的齿面就会变成阻力面,此时普通常规的单一三角形牙型只有单一齿面为阻力面,因此其阻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存在因阻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扎夹2移动,造成结扎夹2脱落,结扎处血管崩开手术患者体内出血等危险,而本项设计申请的山型结构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在结扎夹2闭合血管时,会有三个凸点卡入到血管壁中,而且三个凸点间为内凹口设计,会使血管壁凸出进入到牙型的内凹口内,使结扎夹2具有更强的阻力,能更有效的阻止结扎夹2的前后运动,极大的加强了上下方向的防滑性能。综上所述,本项设计申请的山形结构虽然牙型排数与普通双排牙一致,但其却具有特殊的牙型“山型结构”,此种牙型比普通的双边三角牙具有更好的防滑性能,而且由于其凸点采用的是两小一大的方式排列,所以在夹持血管时,小型牙对血管的夹持力不会超过大型牙,从而保证了小型牙即可对血管施加夹持力又可以避免夹持力过大而造成血管损伤从而导致的血管坏死等风险。

所述边齿62的齿宽与所述主齿61的齿宽相同。

齿宽决定了防滑齿与血管壁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由于边齿62的齿高较小,其对血管壁的挤压力小,需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来为其提供更多的摩擦力,边齿62的齿宽的最大限度是与主齿61相同。

所述边齿62的齿形角小于所述主齿61的齿形角。

齿形角小,齿形锋锐,能够提供更大的切向摩擦力,但同时刺破血管的风险会提高,比较适合齿高较小的边齿62,能够帮助其发挥效果,同时不会能够保护血管不被刺破。

所述结扎夹2使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