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31939阅读:1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氢槲皮素又称为花旗松素或紫杉叶素,是一种重要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在自然界中,二氢槲皮素主要存在于松科植物中,例如花旗松、落叶松、樟子松、水红花子等。其中在落叶松属的道格拉斯木又称为花旗松的根茎部位含量最高。含有二氢槲皮素的落叶松生长区域很广,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陕西秦岭、甘肃、新疆和云南等地区都是落叶松的主要生长地区。它耐低温的能力非常强,能在零下50℃正常生长。二氢槲皮素是属于维生素pp族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机体内有多种药理活性反应,pew等第一次从植物douglas—fir心林中分离得到花旗松素并鉴定了结构,之后在近几年进行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逐渐被认可。例如二氢槲皮素具有抗血栓形成、抗机体氧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基因突变、调节血细胞浓度比例、缓解心肌缺血、改善机体内环境和清除自由基等药理活性作用。

随着对二氢槲皮素资源及药用价值探索的不断深入,二氢槲皮素的多种医疗价值也广泛被认知,对其治疗功效有了确切的认识,但在开发使用价值方面如二氢槲皮素临床利用率、药用成分、医疗及保健产品的开发尚不足。

肿瘤(tumor)是一类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正常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正常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而形成新生物的疾病。研究表明,二氢槲皮素能有效抑制a肺癌细胞的增殖和抑制akt的过表达,促进p53的表达,从而加强调节力,起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大大超过全球平均发病率。现有针对乳腺癌治疗大多采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针对二氢槲皮素对于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相关的报道,如cn105263484a专利,虽然给出了二氢槲皮素对癌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主要考察的是二氢槲皮素对磷酸-4e-bp1蛋白含量的抑制作用,并没有具体验证对某一种癌症的增殖和迁移的抑制具有何种作用,尤其是对乳腺癌的作用,没有给出任何验证效果。而且其指出二甲双胍和二氢槲皮素两者结合,具有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二氢槲皮素制剂尤其是片剂的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二氢槲皮素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二氢槲皮素的应用,它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本发明的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取二氢槲皮素加入糊精和淀粉,混匀,加入体积百分含量为80%乙醇,过筛,制粒,烘干,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制片,即得二氢槲皮素制剂。

本发明根据片剂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设计出优化的制备工艺,将二氢槲皮素制成片剂,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对其性状、硬度、重量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进行测定,以二氢槲皮素的含药量为评价指标,对片剂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对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又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考察二氢槲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本发明不仅为合成工艺的优化确定方向,也为该药在新药申报中获取实验数据,同时也为二氢槲皮素抗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使其为应用于临床做出更充分的准备。

本发明确定二氢槲皮素有抗肿瘤的作用。用mtt比色法来检测抗癌药物对肿瘤增殖活性的效应误差较小而且精确,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本发明研究中发现,二氢槲皮素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高,其中在浓度为800μm时,二氢槲皮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本发明研究中发现二氢槲皮素能显著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本发明的二氢槲皮素还能抑制molt-4细胞的增殖和普通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恶性淋巴细胞的作用。二氢槲皮素通过干预分化的wnt/β-catenin通路和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抑制结肠癌的治疗效果。由此可知二氢槲皮素抗肿瘤作用能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二氢槲皮素对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图;其中,a是24h影响柱状图,b是48h影响柱状图,c是72h影响柱状图;

图2细胞划痕实验正置显微镜照片;

图3细胞划痕实验划痕愈合率直方图;其中,**的p<0.01,*的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二氢槲皮素的应用,它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是将二氢槲皮素制成片剂,用于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中,二氢槲皮素的给药量为100~800μ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中,二氢槲皮素的给药量为200~800μ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中,二氢槲皮素的给药量为400~800μ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一种二氢槲皮素制剂的制备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取二氢槲皮素加入糊精和淀粉,混匀,加入体积百分含量为80%乙醇,过筛,制粒,烘干,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制片,即得二氢槲皮素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二氢槲皮素与糊精和淀粉的质量比为1:2: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二氢槲皮素与滑石粉的质量比为200: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通过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二氢槲皮素制备工艺如下:

1实验材料

二氢槲皮素(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糊精(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淀粉(辽宁东源药业有限公司)

蔗糖(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乳糖(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预交化淀粉(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微晶纤维素(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滑石粉(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乙醇(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蒸馏水。

2处方的筛选

2.1规格和剂型的确定

片剂服用方便,便于携带,质量较稳定,含量准确,且在较长时间内含量不变,重量差异小,压制后体积小,光线、水分、空气、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小,所以稳定性好。如果有特殊气味的药物还可以用包衣来掩盖。简单、卫生,药片上可以压上药名和含量,便于识别。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成本低,适宜广大人群。

本发明的二氢槲皮素片剂根据国外药典和文献所述,确定规格为20mg/片,每片拟定为0.1g。

2.2工艺路线的确定

二氢槲皮素片剂的制备工艺:二氢槲皮素粉末加入辅料,混匀,加入润湿剂,过筛,制粒,烘干,整粒,再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压制成片。

2.3辅料的筛选研究

辅料的选择首先是为了满足不同剂型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药物在生产,贮存及使用中保持稳定,使大生产的质量保持稳定。选择辅料是为了制剂外观崩解和便于操作。

稀释剂是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的,它不仅保证片剂一定的体积大小,而且减少主药成分的剂量偏差,改善药物的压缩成型性。选择常见的稀释剂:淀粉、糊精、乳糖、预交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等进行考察。

3实验方法与结果

3.1颗粒外观的考察

称取二氢槲皮素粉末7份,每份6g,分别加入淀粉、糊精、乳糖、糊精淀粉混合、预交化淀粉、微晶纤维素各24g,取适量的乙醇,制成软才,过20目筛,制粒,烘干,整粒,加入0.03g的滑石粉,混合均匀。结果见表1:

表1颗粒的考察结果

结果分析:六种辅料均可与药物制成颗粒,糊精和淀粉混合使用制备的颗粒软硬适中,色泽均匀且没有结块现象,所以选糊精和淀粉混合作为填充剂。

3.2流动性检测

分别取上述制备好混合均匀的颗粒,将两只玻璃漏斗上下交错重叠,固定在铁架上,下漏出口与底盘距离为3.5~6.0cm之间。将颗粒从上部漏斗慢慢加入使其经过两只漏斗的缓冲逐渐堆积在底盘上,形成椎体,直至得到最高的椎体为止。测定椎体的高h,7份样品各测定3次,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

表2流动性的检查结果

结果分析:一般来说,休止角越小,粉体在流动中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也就是流动性越好,反之,休止角越大则粉体自由流动性越差。一般认为休止角≤30°时,其流动性好,休止角≥40°时流动性不好,糊精、淀粉、糊精和淀粉混合、乳糖、预交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都在40°范围内,均符合要求,但糊精与淀粉的混合使用制出的颗粒休止角在29°,休止角≤30°,说明其流动性好,误差小,所以选择胡精与淀粉的混合使用。

3.3片剂外观的考察

将上述制备好的颗粒分别压制成片,规格0.1g。结果见表3。

表3片剂外观的考察

结果分析:糊精和淀粉混合在一起符合制片要求。压成的片光洁美观、性质稳定,所以选糊精和淀粉混合作为填充剂。

3.4崩解时限检测

随机抽取上述制备好的片剂各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再分别置入6个挡板,通过上端不锈钢轴悬挂在支架上,并调节吊篮的位置,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待其全部崩解通过筛网,分别记下6个药片的崩解时间。结果见表4。

表4崩解时限的检查结果

结果分析:由表4可知糊精、淀粉、糊精和淀粉混合、乳糖、预交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都符合药典的规定普通片剂崩解时限(<15min),但糊精和淀粉的混合使用制备出的片剂崩解时间最快,所以选择糊精和淀粉的混合使用。

3.5重量差异检测

随机抽取上述制备下的片剂各20片,分别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再将每片的片重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计算重量差异限度。结果见表5。

表5片重差异的检查结果(n=20)

结果分析:由表5可知糊精、淀粉、糊精和淀粉混合、蔗糖、预交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都符合药典的规定,且在±7.5%的范围内,但糊精和淀粉混合制备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最小,其误差越小说明合格率越高,所以选择糊精与淀粉的混合。

3.6硬度检测

随机抽取上述制备好的片剂各20片,垂直固定在微调夹头和定头之间,启动测定仪,等药片破碎后,读取指示读数,测其平均值。结果见表6。

表6硬度的检查结果(n=20)

结果分析:由于药典上没有明确规定硬度范围,但一般认为能承受40n~60n的压力即为合格,由上表可知糊精、淀粉、糊精与淀粉混合、乳糖和微晶纤维素制出片剂的硬度均在40n~60n的范围内,但糊精和淀粉混合使用制出的片剂硬度检测相对适中,所以选择糊精和淀粉的混合。

3.7脆碎度检测

取上述制备好的片剂各65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约重6.5g),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计算减失重量,检查是否有裂片和碎片情况。结果见表7。

减失重量(%)=(原总重-脆碎后总重)/原总重×100%

表7脆碎度(%)的检查结果(n=65)

结果分析:由表7结果可知糊精、淀粉、糊精和淀粉混合、乳糖、预交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制出片剂脆碎度的减失比例均小于1%,并且没有裂片和碎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糊精和淀粉混合使用制片的脆碎度的减失比例最小,所以选择糊精和淀粉的混合。4工艺及工艺流程

4.1处方的确定

4.2制备工艺

以上三味,取二氢槲皮素加入糊精和淀粉,混匀,加入80%乙醇,过筛,制粒,烘干,整粒,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制成1000片,即得。

规格:每片质量0.1g,每片含二氢槲皮素20mg。

4.4小试样品制备

按上述处方量称取三批,分别制成1000片,按照药典的技术指导,对小试样品的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片重差异进行测定。结果见表8。

表8三批样品检测结果(n=3)

结果分析:由表8可知,三批样品光滑整洁,颜色均匀,硬度在40n~60n之内,脆碎度小于1%,崩解时限在15min内,片重差异小于±7.5%,均符合药典规定,选择最好的制剂工艺条件压出的片剂最符合要求。

4.5结论

综合以上实验考察的结果,最终选择糊精和淀粉混合使用作为填充剂,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和工艺,制备三批样品,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了三批样品均达到质量要求。

实施例2

二氢槲皮素片剂的初步稳定性测定

1高温实验

将供试品放在开口容器中,在60℃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取样,进行稳定性考察。考察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的变化,结果见表9。

表9二氢槲皮素片剂60℃高温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供试品经60℃加热10天,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和标示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2高湿实验

将供试品放在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相对湿度92.5%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进行稳定性考察。考察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0。

表10二氢槲皮素片剂高湿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供试品经25℃、92.5%的条件下放置10天,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和标示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3强光照射实验

将供试品放在开口容器中,于照度为45001x±5001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进行稳定性考察。考察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1。

表11二氢槲皮素片剂强光照射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从表3结果显示,供试品经15天强光照射,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与0天比较无明显变化。

4加速实验

加速实验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的稳定性,为包装设计和运输贮存提供可靠的依据。取三批供试品,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在1、2、3和6个月时取样,进行稳定性考察。考察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2。

表12二氢槲皮素片剂加速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供试品经6个月的加速实验,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基本不变,均在质量控制范围内。

5长期实验

长期实验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取三批供试品,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在0、3、6个月取样,进行稳定性考察。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的变化,结果见表13。

表13二氢槲皮素片剂长期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供试品经6个月的长期实验,外观无显著变化,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与0天比较基本不变,均在质量控制范围内。

6结论

通过影响因素实验表明,高湿实验对片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而强温照射实验和高温实验对片剂的外观,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选择干燥的环境下保存。

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在6个月范围内,外观、含量、硬度、崩解时限、标示量较0月比较都没有显著的变化。均在质量控制范围内。

实施例3

二氢槲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细胞株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实验室)

1.2实验药物

二氢槲皮素(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五氟尿嘧啶(科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实验溶液的配制

2.1药物溶液的配制

2.1.1二氢槲皮素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量二氢槲皮素0.152g,用5mldmso充分溶解,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除菌,浓度为0.1mol/l的药品液。放置在﹣20℃下,保存备用。

2.1.25-fu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50mg5-fu溶于5mldmso中,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用孔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除菌,放置在﹣20℃下,保存备用。

3实验方法

3.1细胞培养

3.1.1细胞复苏

把冻存于液氮罐中的冻存管取出,立即放入37℃-38℃的水浴中搅动,以便使冻存液快速解冻,待冻存液完全融化后,取出冻存管,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胞悬液移入离心机中,(1500r,5min),将离心管取出,弃掉上清液,用dmem培养液混悬沉淀细胞,然后再将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瓶中,令培养瓶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3.1.2细胞传代及培养

当乳腺癌细胞生长到80%以上时,尽量倒干净培养皿中的液体,加入2mlpbs清洗细胞瓶内的培养基。加入1ml浓度为0.25%的胰酶液,在镜下观察,当细胞收缩成接近圆形的细胞,并且细胞间隙清楚,但细胞未脱落,即刻加入含血清培养液1ml,来停止消化。充分吹打使细胞脱离瓶壁,形成细胞悬液,离心(1000r,5min),弃上清,细胞计数后,接种于其他的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的3-5mldmem培养液,放置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3.1.3细胞冻存

选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弃旧培养液,加胰酶消化液消化细胞,取得细胞悬液进行离心(1000r,5min)。去掉上清液,加入新配制的冻存液。拧紧冻存管帽,在冻存管上标记细胞名称,代数,冻存日期。将冻存管在4℃的冰箱里放置25min,在-20℃下的冰箱里放置30min,然后移至在-80℃的超低温冰箱内过夜,最后将冻存管放入液氮中,可长久保存。

3.2实验细胞分组

本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二氢槲皮素给药量分别为100μm、200μm、400μm、800μm,阳性对照组5-fu给药量50ug/ml。

3.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

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mcf-7细胞,弃旧培养液,用pbs洗2次,再用胰酶进行消化离心后,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吹打制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0000个/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注入200μl的细胞悬液,放置于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贴壁过夜。根据实验的设计,每孔分别加入不同含有二氢槲素的dmsm药物溶液,药物组浓度依次为100μm,200μm,400μm,800μm几个浓度。阳性对照组加入50ug/ml的5-fu的药物溶液,并设立一个空白组。加药后放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72小时后,每孔吸弃上清液20μl,再加入mtt溶液10μl,浓度为5mg/ml,继续培养4小时。小心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00ul的二甲基亚砜dmso,震荡10分钟,使结晶充分溶解,分别取24h、48h和72h三个时间点,使用酶标仪在490nm处测定各孔吸光度(od)值,记录结果,每组实验重复5次[109]

抑制率(%)=(1-实验组平均od值/对照组平均od值)×100%

3.4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实验方法

用黑色记号笔在6孔板背后每隔0.5-1cm均匀的画横穿孔的线,在板上做好标记,取生长状态完好的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4×105的密度,当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吸掉原来培养液,用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单层融合,培养24h后用200ul的移液器吸头垂直于板后的模线划痕,用pbs洗3次,去除划痕下的悬浮细胞,加入药物溶液800μm,空白对照组加入无血清的培养基,把处理好的培养板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于0h、24h后用正置显微镜观察同一位点细胞的愈合情况。

计算各组的划痕愈合率(%)=(0h划痕宽度-24h划痕宽度)/0h划痕宽度×100%。

3.5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的处理均用spss17.0软件。实验结果用表示,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组之间的比较用lsd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非常有显著的意义。

4实验结果

4.1mtt比色法检测的结果

4.1.1实验组、空白对照组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h后测得抑制率,结果见表14-表16,图1。

表14不同浓度的二氢槲皮素在24h内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

表15不同浓度的二氢槲皮素在48h内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

表16不同浓度的二氢槲皮素在72h内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1)p<0.01,2)p<0.05

与5-fu比,▲▲1)p<0.01,2)p<0.05

结果分析: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的抑制率也逐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增长的趋势,随时间的延长也呈增长的趋势。

4.2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实验结果

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结果分析:在0h时,空白对照组、实验组、5-fu组,三组细胞的划痕距离基本相等(图a1-a3),在划痕24h时,三组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17.73±3.2)%、(5.23±0.66)%和(13.43±1.43)%,实验组和5-fu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表明,二氢槲皮素能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4.3结论

mtt实验结果证实二氢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增长的趋势。本实验还发现二氢槲皮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说明二氢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有影响。

综合以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片剂制备工艺的结果

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上述实施例制剂是西药,且味道较苦,给患者的服用带来了困难,为使患者携带和服用更为方便,向其中加入了适当的辅料,经过以上实验的综合考察,最终确定选用糊精和淀粉的混合使用,用85%的乙醇混匀,过筛制粒,放入干燥箱内烘干,整粒,再加入滑石粉混合均匀,压制成片,进行流动性、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和脆碎度检测,结果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进而确立处方和规格,制定工艺流程图,按照处方用量称取三批,分别制成1000片,为了保证片剂的质量和疗效,均按照药典的技术指导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药典的规定,质量稳定。

2、片剂质量标准的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二氢槲皮素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进行线性关系考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检测二氢槲皮素片剂的含量,考察片剂的精确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加样回收率,对三批样品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2015年《中国药典》的规定。鉴别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供试品、空白辅料和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结果供试品溶液紫外吸收光谱图均与对照品溶液紫外吸收光谱图一致。

3、初步稳定性的结果

通过对样品为期6个月的稳定性考察,其外观性状、含量、硬度、崩解时限和标示量等各项考察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

4、二氢槲皮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的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研究中发现,二氢槲皮素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实验组表明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的抑制率也越强,当培养到72h时,抑制作用达到最高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呈现增长的趋势,随时间的延长也呈增长的趋势。

在上述实施例研究中发现二氢槲皮素能显著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在划痕24h时,三组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17.73±3.2)%、(5.23±0.66)%和(13.43±1.43)%,实验组和5-fu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表明,二氢槲皮素能有效的抑制细胞迁移的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