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吸收退热功效的退热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272发布日期:2018-10-16 20:2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吸收退热功效的退热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烧,以及发烧导致的组织代谢增强,消化功能失调,肌肉酸痛甚至意识不清,昏迷等。在现阶段,发烧后进行物理降温并服用解热镇痛药是必须采取的措施,物理降温多用贴敷退热贴的方式,通过水汽气化吸热的物理变化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服用退烧药则是通过口服药物胃部吸收后,调节人体内生物机能达到降温退热目的。市场上商业销售的退热贴只能进行单纯的物理降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而口服退烧药,对肠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药物成分到达体内五脏六腑时,肝脏有首过效应,对肝脏具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现有的退热贴功能单一,也有研究人员尝试将中药材进行水煎等方式简单提取后,加入水凝胶贴中,达到药物外用贴剂冷敷的作用,例如,cn103316315a公开了一种中药简单水煎提取后,将提取液加入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发明能达到冷敷理疗,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该退热贴中,使用简单的水煎法对中药进行提取,药液中杂质多,药液的酸碱度无法控制,与皮肤的生物相容性较差,容易引起过敏,且起效相对缓慢,药效成分难以定量,由于组方中含有的药材中,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同时有残留的重金属在药材中,而传统添加中药粉末或者利用普通提取方法提取的中药提取物,无法避免以上问题。这种退热贴在使用中,无法达到高安全性。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cn104784653a公开了一种具备物理降温与吸收退热双重降温退烧功效的退热贴,组分包括天然薄荷提取物、桂枝提取物、荆芥穗提取物、霍香提取物、生姜提取物、凝胶基质,该专利使用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备中药提取物,将中药有效成分由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不仅能提高人体对有效成分吸收率,还能消除药材中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但是该专利没有公开原料药的用量配比,记载的制备方法也较为含糊,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实施。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原料组成和制备方法明确的中药退热贴,其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标本兼治,具备物理降温与药物退热的双重退烧功效。一种具备吸收退热功效的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6-8份,桂枝7-10份,荆芥穗2-5份,藿香12-18份,生姜10-12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微粉;取中药微粉加入微生物培养液,继续按原条件培养发酵,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制备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均匀,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背衬层上,凝胶层的另一面粘附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其中,步骤(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液的浓度为(0.1-100)×108个/ml,优选(1-10)×108个/ml,最优选1×108个/ml。其中,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薄荷7份,桂枝10份,荆芥穗4份,藿香16份,生姜11份。其中,步骤(2)所述的中药微粉与微生物培养液的用量比为(10-200)g:500ml,优选(50-80)g:500ml,最优选50g:500ml。其中,步骤(2)所述的发酵时间为48-144小时,优选96小时。其中,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7份,桂枝10份,荆芥穗4份,藿香16份,生姜11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10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96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其中,含药水凝胶以步骤(2)所述的中药提取液替代水、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方法制得。优选的,步骤(3)所述的凝胶基质由卡波姆、甘油、丙二醇、水溶性氮酮、制药用水采用现有技术公开的常规方法制得。优选的,凝胶基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卡波姆:1%-3%、甘油:2%-12%、丙二醇:4%-12%、水溶性氮酮:4.5%-5.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其中,优选的,步骤(4)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2-6。其中,优选的,步骤(5)所述的凝胶层的厚度为0.5-1.5mm。本发明退热贴的使用方法为:贴敷于额头或者太阳穴,也可以贴敷在颈部大椎穴。每天1-2片,每贴可使用时间12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以中药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水凝胶贴剂,具备快速物理降温与药物退烧的双重退烧功效。(2)采取微生物发酵方式对药材组方进行提取,可大幅度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能将不易为人体吸收的大分子有效物质降解为易为人体吸收的小分子有效物质,同时能去除多种大分子杂质,从而提高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提高药效。同时,所述中药提取液含有微生物分泌的活性生物酶,能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充当活性生物渗透剂,提高渗透效率,提升疗效。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将有毒物质分解,或者对药材中有毒物质的毒性成分进行修饰使其毒性降低或者消失,提高安全性。(3)本发明中药退热贴具有清热解毒、发表散寒、醒脑提神、止痛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具备快速物理降温与药物退烧的双重功效,标本兼治,退烧速度快,可有效祛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肌肉疼痛,疗效显著。同时,药物吸收不经肠胃吸收,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在物理降温和药物吸收退热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内服药物对肠胃肝脏的可能损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1×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6份,桂枝7份,荆芥穗2份,藿香12份,生姜10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5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48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1.5%、甘油2%、丙二醇4%、水溶性氮酮4.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1.5,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0.5m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实施例2(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1×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7份,桂枝8份,荆芥穗3份,藿香15份,生姜11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7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72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2%、甘油6%、丙二醇6%、水溶性氮酮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3,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0.8m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实施例3(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3×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7份,桂枝10份,荆芥穗4份,藿香16份,生姜11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10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96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2%、甘油8%、丙二醇8%、水溶性氮酮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2,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1.0m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实施例4(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8×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7份,桂枝8份,荆芥穗5份,藿香17份,生姜12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4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144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3%、甘油10%、丙二醇11%、水溶性氮酮5.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3,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1.5m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实施例5(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5×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8份,桂枝10份,荆芥穗5份,藿香17份,生姜12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8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72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3%、甘油10%、丙二醇11%、水溶性氮酮5.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1.5,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1.5m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为验证本发明中药退热贴的效果,发明人用中药热贴对致热家兔进行了退热实验,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退热贴对灭活大肠埃希菌导致的家兔发热现象进行研究,试验过程如下:一、原料药配比筛选实验1.受试药物退热贴的原料药配方如下表:表1原料药重量配比退热贴薄荷桂枝荆芥穗藿香生姜配方16721210配方27831511配方371041611配方47851712配方581051712退热贴制备方法如下:(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1×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表1所示配方称取原料药;将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5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96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a、凝胶基质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卡波姆2%、甘油8%、丙二醇8%、水溶性氮酮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1.5,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1.5mm,面积3cm×3c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2.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2.4±0.3kg,雌雄各半,实验前3d,在室温22~25℃、湿度为55%~65%、通风环境下每天测动物肛温3次,连续3天,使动物适应,并选择体温在38.0~39.2℃,每日体温波动在0.3℃以内的家兔作为受试动物。实验时将动物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8组,每组雌雄各3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阿司匹林组、退热贴1-5组。每组动物腹部相应部位脱毛,面积4cm×4cm,脱毛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洗净皮肤。开始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次日上午每隔30min用电脑数字体温计测兔肛温1次,共测3次,求取其平均值为该动物基础体温。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7组按1ml/kg兔耳缘静脉注射灭活大肠埃希菌致热(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浓度20eu/ml),并于致热后30min各组给予相应治疗。退热贴组于腹部脱毛部位敷贴退热贴治疗,每2h换药1次;复方阿司匹林组按13mg/kg给药(1300mg复方阿司匹林溶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浓度为1.3%,按1ml/kg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按相同剂量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药物治疗。于给药后30,60,90,120,180,240,300及360min分别测兔肛温3次,取其均值,计算各组家兔各时段治疗后肛温与基础体温的差值,作统计学处理。3.结果各组动物治疗后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平均值±标准差,n=6)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实验结论:空白对照组体温平稳,波动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家兔在治疗后60min体温明显上升,并于治疗后120-180min达到峰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至实验结束(治疗后360min),模型组家兔体温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复方阿司匹林治疗组的家兔体温增高的速度减慢、增幅减小,并在治疗后90min-360min观察时间点均与模型组产生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阳性对照药复方阿司匹林治疗有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退热贴1-5治疗组家兔体温增高的速度减慢、增幅减小,并在治疗后90min开始发挥,持续时间360min,并退热效果同于复方阿司匹林组,作用时间长于复方阿司匹林组。二、制备工艺筛选实验以“原料药配比筛选实验”优选的配方,筛选微生物发酵条件。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因素水平如下:表3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4发酵工艺正交实验工艺条件实验号ab111212313421522623731832933退热贴制备方法如下:(1)微生物培养:取双歧芽孢杆菌,用常规方法扩大培养,光镜下计数,用培养基调整浓度为1×108个/ml,得微生物培养液。(2)中药提取液的制备: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薄荷7份,桂枝10份,荆芥穗4份,藿香16份,生姜11份;将上述原料药混合,粉碎成粒径1μm左右的微粉。取中药微粉100g加入微生物培养液500ml,继续按原条件培养96小时,过滤发酵液,得到中药提取液;(3)凝胶基质的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凝胶基质组分:卡波姆2%、甘油8%、丙二醇8%、水溶性氮酮5%、制药用水余量;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b、将卡波姆置于容器中加制药用水溶胀;c、将水溶性氮酮、甘油、丙二醇加到b步骤得到的产物中搅拌,得凝胶基质;(4)将步骤(2)得到的中药提取液加到步骤(3)所得凝胶基质中搅拌,中药提取液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2,获得含药水凝胶;(5)将步骤(4)得到的含药水凝胶置于真空设备中脱气,采用压延涂布法涂布在无纺布背衬层上,凝胶层厚度1.5mm,面积3cm×3cm,采用pu膜作为保护膜层,粘合三层,制得退热贴。2.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2.4±0.3kg,雌雄各半,实验前3d,在室温22~25℃、湿度为55%~65%、通风环境下每天测动物肛温3次,连续3天,使动物适应,并选择体温在38.0~39.2℃,每日体温波动在0.3℃以内的家兔作为受试动物。实验时将动物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11组,每组雌雄各3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阿司匹林组、退热贴实验组1-9组。每组动物腹部相应部位脱毛,面积4cm×4cm,脱毛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洗净皮肤。开始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次日上午每隔15min用电脑数字体温计测兔肛温1次,共测3次,求取其平均值为该动物基础体温。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7组按1ml/kg兔耳缘静脉注射灭活大肠埃希菌致热(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浓度20eu/ml),并于致热后30min各组给予相应治疗。退热贴组于腹部脱毛部位敷贴退热贴治疗,每2h换药1次;复方阿司匹林组按13mg/kg给药(1300mg复方阿司匹林溶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浓度为1.3%,按1ml/kg灌胃治疗);模型对照组按相同剂量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药物治疗。于给药后30,60,90,120,180,240,300及360min分别测兔肛温3次,取其均值,计算各组家兔各时段治疗后肛温与基础体温的差值,作统计学处理。各组动物治疗后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平均值±标准差,n=6)3.结果表5各组动物治疗后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平均值±标准差,n=6)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实验结论:空白对照组体温平稳,波动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家兔在治疗后60min体温明显上升,并于治疗后120-180min达到峰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至实验结束(治疗后360min),模型组家兔体温仍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给予复方阿司匹林治疗后,家兔体温增高的速度减慢、增幅减小,并在治疗后90min-360min观察时间点均与模型组产生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阳性对照药复方阿司匹林治疗有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退热贴实验组1-9组家兔体温增高的速度减慢、增幅减小,并在治疗后90min-360min观察时间点均与复方阿司匹林组产生的退热效果相同,并作用时间长于复方阿司匹林组,说明本发明退热贴实验组1-9均产生了与复方阿司匹林相同退热作用。比较本发明实验组1-9的退热贴的治疗效果,实验组8组的家兔体温增幅最小,并在治疗后120min、180min相对于模型对照组产生了显著的退热效果p<0.05),说明实验组8组的工艺条件为最优工艺,制得的退热贴疗效最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