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5808发布日期:2018-09-29 01:05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发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液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中药材或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分离加工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相对明确药效的物质基础,质量标准严格的一种中药产品,是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并可广泛应用于天然健康品。在对中药提取液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将中药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微生物转化成为能够被人体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成分,使中药成为快速吸收、定量疗效的新型药物,以达到对中药加工生产的效果,但目前对中药提取液的发酵存在不足。目前中药提取液多采用水煎发酵工艺,容易导致发酵后的菌质易变质,沉淀多,保存时间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不利于推广与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中药提取液5-10份、肠道益生菌5-10份;

s2、原料处理,首先将中药提取液放入到压力灭菌器内,蒸气相对温度在121-126℃,蒸气压力在0.1-0.145mpa,灭菌时间在20-40min,灭菌结束后将电源关闭,灭菌结束后冷却20-30min,即等待压力表指针回复至零位时,再将放汽阀打开,方可打开容器盖取出中药提取液,该肠道益生菌在进行发酵之前存放在0-4℃的环境下;

s3、原料发酵,将中药提取液按照8-15%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内,并且将中药提取液在培养基内按照5×5mm进行保存,接种至肠道益生菌为基质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100-180r/min条件下培养15-20天,得到中药提取液的菌质;

s4、原料配制,将中药提取液的菌质过10-20目筛,至少两次,再取300-500ml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在0.5-0.75h之间,加热后的间隔在3-5min,合并水提液定容至1l,ph范围自然,在温度为22-26℃的环境下分装于250ml玻璃瓶中,每瓶装液量不少于200ml,再进行封口处理。

优选的,步骤s1中,中药提取液为黄芪提取液、当归提取液、夏枯草提取液、枸杞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茯苓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s1中,肠道益生菌为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gg、嗜酸乳杆菌ncfm、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s4中,中药提取液和肠道益生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期间,每个60-72h需要操作人员检查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相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中药提取液的发酵纯度,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同时在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发酵之前通过压力灭菌器进行灭菌,提高提取液的发酵纯度,使发酵后的中药提取液质量更佳,在发酵培养完毕后使用蒸馏水进行加热,提高该中药提取液操作的精确度,统一性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选取,中药提取液5-10份、肠道益生菌5-10份;

s2、原料处理,首先将中药提取液放入到压力灭菌器内,蒸气相对温度在121-126℃,蒸气压力在0.1-0.145mpa,灭菌时间在20-40min,灭菌结束后将电源关闭,灭菌结束后冷却20-30min,即等待压力表指针回复至零位时,再将放汽阀打开,方可打开容器盖取出中药提取液,该肠道益生菌在进行发酵之前存放在0-4℃的环境下;

s3、原料发酵,将中药提取液按照8-15%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内,并且将中药提取液在培养基内按照5×5mm进行保存,接种至肠道益生菌为基质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2-28℃,转速为100-180r/min条件下培养15-20天,得到中药提取液的菌质;

s4、原料配制,将中药提取液的菌质过10-20目筛,至少两次,再取300-500ml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加热回流的时间在0.5-0.75h之间,加热后的间隔在3-5min,合并水提液定容至1l,ph范围自然,在温度为22-26℃的环境下分装于250ml玻璃瓶中,每瓶装液量不少于200ml,再进行封口处理。

具体的,步骤s1中,中药提取液为黄芪提取液、当归提取液、夏枯草提取液、枸杞提取液、五味子提取液、茯苓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步骤s1中,肠道益生菌为乳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gg、嗜酸乳杆菌ncfm、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步骤s4中,中药提取液和肠道益生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期间,每个60-72h需要操作人员检查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常规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相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中药提取液的发酵纯度,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同时在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发酵之前通过压力灭菌器进行灭菌,提高提取液的发酵纯度,使发酵后的中药提取液质量更佳,在发酵培养完毕后使用蒸馏水进行加热,提高该中药提取液操作的精确度,统一性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选取、S2原料处理、S3原料发酵、S4成品配制。本发明与常规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相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中药提取液的发酵纯度,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同时在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发酵之前通过压力灭菌器进行灭菌,提高提取液的发酵纯度,使发酵后的中药提取液质量更佳,在发酵培养完毕后使用蒸馏水进行加热,提高该中药提取液操作的精确度,统一性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陶云;周成昌;周贻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扬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4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