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骆驼刺冲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51417发布日期:2018-10-26 17:48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骆驼刺冲剂,以及该骆驼刺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骆驼刺属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叶为长圆形,花为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10月结黑色荚果。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盐碱和土壤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多年生耐旱植物。骆驼刺约有五个品种,主要分布于北非、地中海、中亚和乌克兰境内。我国目前存在两种,一种圆叶,一种椭圆叶。骆驼刺属植物可作为饲草和中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骆驼刺在新疆各地均有分布,以南疆塔里木流域最为集中,总面积600多万亩,药效为最佳。骆驼刺属维药药材,其干燥的叶、花、籽、全草,以及茎叶分泌物(洋刺蜜)都可入药,具有滋补强壮、涩肠止痛、止渴、除烦、痢疾、腹痛、腹泻、感冒发烧、抗癌、抗过敏、抗氧化的功效。

现代研究证明,骆驼刺中含有14种化合物,其中有4种是在骆驼刺植物中首次发现的,可以清理人体内的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是最活泼的自由基,也是毒性最大的自由基,它可以与活细胞中的任何分子发生反应而造成损害,导致生物体衰老和产生疾病。如果能将骆驼刺与其它中成药结合,作为冲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骆驼刺冲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方骆驼刺冲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0~70份,蒲公英40~60份,沙棘5~20份,红景天5~20份,牛蒡子5~20份,大黄2~7份,绞股蓝5~20份。

优选地,所述骆驼刺冲剂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车前子5~20份,紫苏子5~20份,莱菔子5~20份。

优选地,所述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5~50份,蒲公英45~55份,沙棘8~15份,红景天8~15份,牛蒡子8~15份,大黄3~6份,绞股蓝8~15份。

优选地,所述骆驼刺冲剂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车前子8~15份,紫苏子8~15份,莱菔子8~15份。

优选地,所述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5~50份,蒲公英50份,车前子10份,沙棘10份,红景天10份,牛蒡子10份,紫苏子10份,大黄5份,绞股蓝10份,莱菔子10份。

优选地,所述骆驼刺选择骆驼刺的叶、种子、花、枝干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骆驼刺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沙棘、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大黄和绞股蓝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优选地,当所述冲剂中含有车前子、紫苏子和莱菔子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沙棘、牛蒡子、红景天和车前子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紫苏子、大黄、莱菔子和绞股蓝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优选地,当所述冲剂中含有车前子、紫苏子和莱菔子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沙棘、车前子,以及一半质量的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紫苏子、大黄、莱菔子和绞股蓝混合,并加入剩下的牛蒡子和红景天,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优选地,当所述冲剂中含有车前子、紫苏子和莱菔子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沙棘、10份车前子、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25~50份骆驼刺、50份蒲公英、10份紫苏子、5份大黄、10份莱菔子、10份绞股蓝、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骆驼刺冲剂,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表现在提高白细胞、降低肝脏转氨酶、抗衰老、抗癌等。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特别是老年人的危重感冒发烧,以及子宫肌瘤、阳痿、慢性糖尿病、高血压、消肿块、消食、通利大小便、调理腹痛腹泻、抗过敏、抗炎症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复方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0~70份,蒲公英40~60份,沙棘5~20份,红景天5~20份,牛蒡子5~20份,大黄2~7份,绞股蓝5~20份。

本发明复方骆驼刺冲剂的各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对于老年人的危重感冒发烧、高血压、大小便不通、腹痛腹泻等病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具体各成分的疗效如下:

背景技术中已经阐述,骆驼刺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称骆驼刺为“刺蜜”,其功效为涩肠止痛、止渴除烦。主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痢疾等。其味甘,无毒。将鲜骆驼刺子压汁涂牙,能治牙痛。维吾尔语称骆驼刺为“洋塔克稀克尔”,1500多年前,新疆亦有对刺蜜的记载,主要产于吐鲁番等地,是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而成的糖粒,为一种天然果糖。维吾尔人传统用于滋补强壮和平衡体液,润肠通便,调节内分泌的医疗验方。研究表明,刺蜜中含有大量果糖及熊果酸。其中果糖易于消化,无需胰岛素作用就能直接被人体利用,而且还能增加人体内双歧杆菌,起到调节肠胃功能之作用。熊果酸则具有独特的美容养颜功效。但由于糖蜜产量稀少,无法进行大规模加工。本发明采用骆驼刺的叶、子、花、杆,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提高了骆驼刺整体的应用价值。

蒲公英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对于患有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胃肠炎、胆囊炎等等病症都有一定的缓解调理效果。2)防治贫血:蒲公英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铁元素,能够帮助补充铁质,预防身体出现缺铁性贫血。3)缓解皮炎:蒲公英中含有能够帮助抑制湿疹、皮炎等问题的消炎抑菌成分,外敷能够帮助抑制真菌,改善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问题。4)预防感冒:特别是对于具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要注意蒲公英性寒,如果是已经患有风寒感冒,应慎用蒲公英。5)催乳:蒲公英具有一定的催乳作用,能够帮助促进妇女乳汁分泌。取蒲公英的叶子,放入水中浸泡即可服用。但是要注意此为偏方,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体质,使用前可以先咨询医生。6)祛斑:蒲公英中含有的总黄酮具有类似sod的作用,可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淡化面部雀斑。7)抑菌:蒲公英含有较多的植物酸和蒲公英素,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对于肺炎双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卡他球菌等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缓解便秘:蒲公英是药食两用药材,早春时节可作为野菜。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在胃肠内会吸收大量水分,增加食物残渣的湿度,也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便,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沙棘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1)防治心脏疾病:沙棘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等病症有极好的防治作用。2)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作用:从沙棘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如沙棘黄酮、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sod等能降低血糖、稳定糖尿病的病情。3)提高免疫力:沙棘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sod、沙棘黄酮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4)对癌症的预防保健作用: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份,如白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羟色胺、β-胡萝卜素等均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5)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保健作用:沙棘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就具有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对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哮喘、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系统疾病均有治疗作用。6)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保健作用: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可以促进胃酸、胃液分泌。7)保护肝脏:沙棘中含有的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具有缓解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毒性作用,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加快愈合。8)抗辐射作用:沙棘中含有五羟色胺,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原苏联把沙棘油列入宇航员的必需保健品。9)抗炎生肌,促进组织再生:沙棘中提取的沙棘油富含ve、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β-谷甾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可促进这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损伤的组织恢复,增强炎症中心的恢复,以及促进溃疡愈合。

红景天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高原红景天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具有益气、活血、化淤的功效,能清除血管垃圾,提高血红蛋白数量,提高血氧含量,对心肌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恢复心脏活力。2)抗缺氧作用:高原红景天对提高低氧运动的耐力有明显效果,能在整体水平上提高机体缺氧时的有氧代谢过程。能使肌体整体的耗氧速度降低,提高大脑对缺氧的耐力,同时能增加血液的载氧能力,增加肌体的抗病能力,使病变组织迅速恢复。3)降血糖作用:高原红景天富含铬是蛋黄的20倍,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4)降血脂作用:高原红景天能促进胆固醇和脂肪的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凝集,降低高血脂症的血脂(甘油三脂),抗血栓形成,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5)抗衰老作用:高原红景天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磷酸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抑制过氧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形成,抑制细胞内脂褐素和活性氧的形成,阻抑细胞、器官的退行性变化。因此红景天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物质,并能延缓或预防大脑皮质老化,影响脂类代谢和对抗自由基氧化作用;增强细胞的代谢与合成,提高细胞的活力。6)提高免疫功能:高原红景天可使脾脏和胸腺重量及其指数明显升高,是免疫增强剂。在寒冷环境下,可以调节低温时对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寒能力,加速冷适应的建立。7)抗辐射抗肿瘤作用:高原红景天可明显抑制肝癌、胃癌、肺癌的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对s180细胞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在50%以上,其作用与使用剂量有关。8)造血功能:高原红景天有抗贫血和促白细胞增生的作用,可用于防治有辐射或化放疗引起的造血机能障碍。9)抗疲劳作用:高原红景天有提高耐力的作用,能恢复运动疲劳,提高运动成绩。10)治疗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三邪所致。大量临床证明,高原红景天能够驱风、抗寒、消除疼痛,尤其对关节肿胀有明显的消肿和抑制作用。

牛蒡子,中药名。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的功效包括:祛风热、消肿毒。可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本发明主要利用其发汗功能。根据《别录》记载:“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大黄具有以下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禁忌为脾胃虚寒、气血虚弱、阴疽、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妇禁服。因此需要在冲剂中限制大黄的用量。

绞股蓝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1)提高免疫力:绞股蓝能够提高巨噬能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同时增加白细胞自身的吞噬功能,促进体内白介素的分泌,增加血清免疫蛋白的产生。2)调节内分泌:绞股蓝可以保护肾上腺和胸腺及内分泌器官,使之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萎缩,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机能。正是由于绞股蓝的这种功效,所以它具有降血糖和改善糖代谢作用,是糖尿病人理想的药品和保健品。3)治疗妇科疾病:对痛经、月经不调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有很好的效果,还对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便秘、失眠、脸上色斑、痘点、脸色灰暗等有明显的效果。4)降血脂;绞股蓝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保护血管内壁,阻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绞股蓝可以调节氧在体内分解后产生的废物——脂肪酸,达到降血脂的目的。5)降血压:绞股蓝具有明显降低血粘稠度、调整血压功能、同时能防止微血栓形成并增加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力,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科学实验证:绞股蓝能降低脑血管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脏耗氧,绞股蓝的这一作用及效果超过人参皂甙。绞股蓝的显著特点还在于,绞股蓝在降压的同时,并不影响脑血管血流量,因此绞股蓝对高血压、心血管痉挛性疾病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十分有益。6)促进睡眠:绞股蓝补脑安神,能调节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反应的平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紧张、解疲劳、增强记忆力的功效。特别对于失眠有很快速的效果。7)抗疲劳、强力健身:通过小白鼠实验表明:将服用绞股蓝与不服用的小白鼠比较,服用绞股蓝的小白鼠游泳时间延长约31-57%,而体力恢复也快得多。人服绞股蓝后,体力精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即使疲倦了也易于恢复,从而工作效率大增。8)治疗头痛、神经衰弱:绞股蓝药还具有镇痛止喘,对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偏头痛、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各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9)治便秘:绞股蓝能够保护肠壁,剥离肠壁沉积的废物,保持正常排便,并且既治便秘又治便溏,可进行双向调理。10)治疗冒酸打嗝、脘腹胀满:绞股蓝能健肠胃,增进消化吸收。服用绞股蓝后,肠胃蠕动加快,食欲增加,耐饥渴的时间长,对胃病、胃痛和肠胃不适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进一步地,骆驼刺冲剂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车前子5~20份,紫苏子5~20份,莱菔子5~20份。三子可选择性加入,主要利用车前子利尿,牛蒡子发汗,以及莱菔子通气的作用。

车前子的性味和功用如下:车前子是大车前、车前、平车前、海滨车前、长叶车前的别称,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车前草味甘,性寒,归手日头,阳明经。具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浮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痛、咳嗽、皮肤溃疡。据现代科学分析,车前草嫩叶含水分、碳水化合物、卵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还含有胆碱、钾盐、宁檬酸、草酸、桃叶珊瑚甙等营养身分。

紫苏子的性味和功用如下: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以苏子配伍杏仁、陈皮、紫菀,可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气喘、胸膈满闷等病症。

莱菔子的性味和功用如下:1)抗病原微生物:莱菔子水提物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孢子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及星形奴卡氏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解毒:莱菔素于体外与细菌外毒素混合后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稀释为1:200浓度时能中和5个致死量的破伤风毒素,1:500浓度可中和4个致死量的白喉毒素,稀释至1:1600浓度时尚能降低白喉毒素的皮肤坏死作用。3)降压:莱菔子水提物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对于麻醉兔、猫及犬,静脉注射时均可引起动物血压下降。采用持续微量静脉注射能抑制急性缺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同时减少降低体动脉压的副作用。4)对胃肠运动的作用:莱菔子生品和经炒、炙的炮制品能使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增高,但对离体兔肠的紧张性无明显影响;三种制品均能对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莱菔子生品能使豚鼠胃肌条紧张性降低,炒莱菔子和炙莱菔子则使其紧张性先升高后降低,三种制品均能使胃肌条的收缩幅度增高;使胃幽门部环行肌紧张性和收缩幅度增高。5)治老年便秘:老年便秘,与《伤寒论》中的“脾约”相似。“脾约”乃脾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尿数便难。取炒莱菔子研细15g,于饭后开水冲服,“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见《医学衷中参西录》)。6)炒用化痰定喘:《内经》云:“聚于胃,关于肺。”脾胃之纳、运、升、降失常,饮食湿浊聚于胃而成痰。而肺之痰,每由肺脏受邪,清肃失司所致。用莱菔子消食化痰、下气定喘,使仓禀无浊聚,求其本也。用莱菔子,有痰则断其源;无痰则调节脾胃之气机,升降有度,邪自难存。7)生用探吐痰涎:莱菔子炒用,降多于升;生用,则升多于降,能涌吐痰涎。《日华子本草》谓本品生用“水研服,吐风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浊上蒙清窍而头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莱菔子30g研末调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然而对吐法之应用,必须体质壮健,正气未衰者宜之。8)其他作用:大鼠长期饲喂莱菔子提取物,能干扰其甲状腺素的合成。莱菔子水提取液向大鼠腹腔注射,对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性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抗渗作用较弱。由莱菔子中分离提出的β-谷甾醇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为莱菔子治疗气管炎提供了理论根据;该成分尚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5~50份,蒲公英45~55份,沙棘8~15份,红景天8~15份,牛蒡子8~15份,大黄3~6份,绞股蓝8~15份。

进一步地,所述骆驼刺冲剂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车前子8~15份,紫苏子8~15份,莱菔子8~15份。

在本发明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骆驼刺冲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骆驼刺25~50份,蒲公英50份,车前子10份,沙棘10份,红景天10份,牛蒡子10份,紫苏子10份,大黄5份,绞股蓝10份,莱菔子10份。其中,成人的用量为骆驼刺50份,儿童的用量为骆驼刺25份,其它物质的含量不变。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骆驼刺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于沙棘为浆果,牛蒡子和红景天的收敛固涩性能较好,将沙棘、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该细粉在步骤(3)中直接加入颗粒成品中;

(2)将骆驼刺、蒲公英、大黄和绞股蓝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进一步地,当所述冲剂中含有车前子、紫苏子和莱菔子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沙棘、牛蒡子、红景天和车前子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紫苏子、大黄、莱菔子和绞股蓝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进一步地,当所述冲剂中含有车前子、紫苏子和莱菔子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制备前,将牛蒡子和红景天分别等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然后将沙棘、车前子,以及一半质量的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紫苏子、大黄、莱菔子和绞股蓝混合,并加入另一半质量的牛蒡子和红景天,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进一步地,当使用本发明最优选实施例中的配方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沙棘、10份车前子、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25~50份骆驼刺、50份蒲公英、10份紫苏子、5份大黄、10份莱菔子、10份绞股蓝、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16目筛制成颗粒,经消毒、烘干、整粒后,分装成40袋。

本品的服用方式为一日三次,每次一袋(儿童减半),用温开水冲服。主治感冒发烧,特别是老年人的危重感冒发烧,子宫肌瘤,并具有抗衰老、抗癌、消肿块、消食、通利大小便、调腹痛腹泻、抗过敏、抗炎、强抗氧化、健脑、强身的作用。

实施例1

骆驼刺50份,蒲公英55份,沙棘10份,红景天15份,牛蒡子10份,大黄4份,绞股蓝12份。制备方法如下:

(1)将沙棘、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大黄和绞股蓝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10份,紫苏子12份,莱菔子12份。制备方法如下:

(1)将沙棘、车前子,以及一半质量的牛蒡子和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骆驼刺、蒲公英、紫苏子、大黄、莱菔子和绞股蓝混合,并加入剩下的牛蒡子和红景天,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实施例3

骆驼刺25~50份,蒲公英50份,车前子10份,沙棘10份,红景天10份,牛蒡子10份,紫苏子10份,大黄5份,绞股蓝10份,莱菔子10份。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份沙棘、10份车前子、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烘干后进行研磨,得到细粉;

(2)将25~50份骆驼刺、50份蒲公英、10份紫苏子、5份大黄、10份莱菔子、10份绞股蓝、5份牛蒡子和5份红景天混合,加水煎煮2~4次后将煎液合并,过滤后将煎液浓缩至流膏状后,加入蛋白糖进行搅拌,得到稠膏状物;

(3)向所述稠膏状物中加入所述细粉,混匀后过筛制成颗粒,烘干后进行分装。

对实施例1-3所制备的复方骆驼刺冲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张某,男,55岁。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并伴有体重超标和高血脂。医治时每天服用实施例1的骆驼刺冲剂,一日三次,每次一袋。20日后血压逐渐下降,且排便通畅,疲劳感逐渐消失。坚持用药至70余日,血脂恢复正常,体重减轻7~8斤,且心电图明显好转。

李某,男,65岁,便秘严重,且肺部燥热,晚上无法入睡。医治时每天服用实施例2的的骆驼刺冲剂,一日三次,每次一袋。一周后咳喘减轻,且排便逐渐好转。坚持用药至60余日,排便恢复通畅,且体力和精力大大增强,可不服用安眠药入睡。

李某,男75岁,为肺癌晚期患者。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因白细胞下降免疫力低,导致全身无力,易感冒发烧,没有食欲。还要接受放疗,化疗。医治时每天服用实施例3的的骆驼刺冲剂,一日三次,每次一袋。第5天时精力明显恢复,两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正常。

王某,女,35岁。因发现长有10公分的子宫肌瘤住院治疗,动完手术后三个月,又发现新生8公分的子宫肌瘤。因体弱易感冒发烧,白细胞低。由于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服用多种中药均不见效。医治时每天服用实施例3的的骆驼刺冲剂,一日三次,每次一袋。服用两个月后,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消失,白细胞和转氨酶正常,免疫力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