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抗呼吸道感染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1976发布日期:2019-01-08 20:29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抗呼吸道感染功效的植物-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健胃、利尿、散结的功能,可冶疗妇女乳痛水肿、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和其它热毒诸症。蒲公英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槲皮素,绿原酸以及咖啡酸等。现有技术提供了蒲公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并没有记载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活性成分高含量的蒲公英提取物有助于实现蒲公英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呼吸道感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生产;更主要的是以该方法制备蒲公英提取物,活性成分高,可以用于治疗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呼吸道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提取收率高的蒲公英的提取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蒲公英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烘干,粉碎,得到蒲公英粉;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6~10倍乙醇缓冲液,调节ph值至4.5~5.5;加入酶,控制温度30~40℃,酶解0.5~1.5小时,然后高温灭酶;微波提取3~10min,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任选的,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絮凝剂,搅拌絮凝5~10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a或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3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3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上述蒲公英的提取工艺中,

步骤①中,所述的烘干为控制温度45~55℃进行烘干,使得含水量不高于8%。

步骤①中,所述的蒲公英粉为粉粹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

步骤②中,所述6~10倍的乙醇缓冲液,为以蒲公英粉为基准,乙醇缓冲液的体积重量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蒲公英粉的重量为10kg,步骤②中加入的乙醇缓冲液的体积为60~100l。

步骤②中,所述的乙醇缓冲液为ph4.5~5.5的缓冲液750~850ml和95%乙醇150~250ml组成的乙醇缓冲液(以1000ml计),所述的ph4.5~5.5的缓冲液,优选ph5.0的缓冲液;所述的ph4.5~5.5的缓冲液优选ph4.5~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更优选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步骤②中,所述的酶为木聚糖酶或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优选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更优选重量比为1:3~4的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混合物,所述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活性不低于100u/g,优选200u~500u/g。

步骤②中,所述的酶,酶和蒲公英粉的质量比例为0.5~1.0:100。

步骤②中,微波提取的功率为800~1000w。

步骤④中,絮凝剂为壳聚糖,所述絮凝剂与上清液a的质量比例为0.2~0.8:100,优选絮凝剂与上清液a的质量比例为0.3~0.7:100。

步骤④中,所述的控制ph4.0~6.0,优选控制ph4.5~5.5。

步骤④中,所述的搅拌为搅拌速率50~200转/min,优选100~150转/min。

步骤⑥中,所述的干燥,优选冷冻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蒲公英提取物提取收率不低于2.0%,蒲公英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槲皮素,绿原酸和咖啡酸总含量不低于75%。

本发明另一方面是提供上述提取方法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呼吸道感染为肺炎病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所述的呼吸道感染为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

蒲公英粉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的共同作用下,酶解蒲公英粉中纤维素,在产生小分子生物活性组分的同时,降低纤维素的干扰,缩短了酶解时间,反应条件温和。酶解和微波两种提取方式相结合,可以显著的提高提取(活性成分)效率。

研究发现,不同缓冲液对蒲公英中活性成分提取收率具有显著影响,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效果最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蒲公英粉末中活性成分提取效率不高的特点,采取酶解和微波提取的工艺,使得取率显著增高,收率显著提高。

2)本发明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共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提取收率。

3)本发明采用壳聚糖絮凝的方式,去除了提取物中的非活性成分杂质,使得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进一步提升。

4)本发明工艺简单、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蒲公英抗呼吸道感染成分叶的提取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试剂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提取物收率(%):蒲公英粉提取物的重量/蒲公英粉的重量*100%

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槲皮素,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各组分的含量相加得到。

活性成分总收率(%)=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实施例1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45℃烘干5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7.2%,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60l乙醇缓冲液(ph4.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45l,95%乙醇15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4.5;加入木聚糖酶(300u/g)50g,控制温度30℃,酶解1.5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10min,提取功率为8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层析分离,对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a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3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3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⑤减压干燥,对步骤④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1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2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5℃烘干3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1%,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100l乙醇缓冲液(ph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85l,95%乙醇15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5;加入木聚糖酶(300u/g)100g,控制温度30℃,酶解0.5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10min,提取功率为10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层析分离,对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a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3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3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⑤减压干燥,对步骤④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2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3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木聚糖酶(300u/g)8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层析分离,对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a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3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3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⑤减压干燥,对步骤④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3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4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45℃烘干5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7.2%,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60l乙醇缓冲液(ph4.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45l,95%乙醇15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4.5;加入木聚糖酶(300u/g)50g,控制温度30℃,酶解1.5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10min,提取功率为8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3%,用柠檬酸调节ph4.5,100转/min搅拌絮凝5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4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5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5℃烘干3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1%,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100l乙醇缓冲液(ph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85l,95%乙醇15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5;加入木聚糖酶(300u/g)100g,控制温度30℃,酶解0.5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10min,提取功率为10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6%,用柠檬酸调节ph5.5,150转/min搅拌絮凝10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5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6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木聚糖酶(300u/g)8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0,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6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对比分析实施例1-3和实施例4-6,可以明显的看出:步骤④能够显著的提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具体见下表:

实施例7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90l乙醇缓冲液(ph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70l,95%乙醇20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2;加入木聚糖酶(300u/g)9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5%,用柠檬酸调节ph5.0,130转/min搅拌絮凝7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7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8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200u/g)20g、木聚糖酶(300u/g)6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0,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8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9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200u/g)16g、木聚糖酶(300u/g)64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0,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9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10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200u/g)18g、木聚糖酶(300u/g)62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0,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10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11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调节ph值至5.0(乙醇缓冲液见下表);加入纤维素酶(200u/g)18g、木聚糖酶(300u/g)62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0,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11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对比分析实施例11-1至实施例11-8及实施例10,具体见下表:

可以看出:

①对比分析实施例11-1、实施例11-2、实施例11-3,缓冲液的ph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当使用ph为4.5~5.5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为5.0的乙酸钠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②对比分析实施例11-4、实施例11-5、实施例10,缓冲液的ph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当使用ph为4.5~5.5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为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③对比分析实施例11-6、实施例11-7、实施例11-8,缓冲液的ph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当使用ph为4.5~5.5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为5.0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④对比分析实施例11-1、实施例11-4、实施例11-6,ph值为4.5的不同的缓冲液影响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ph为4.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⑤对比分析实施例11-2、实施例11-5、实施例11-7,ph值为5.5的不同的缓冲液影响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ph为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⑥对比分析实施例11-3、实施例10、实施例11-8,ph值为5.0的不同的缓冲液影响影响提取物的收率与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ph为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提取效果更好;

综合分析①、②、③,步骤②中使用的ph4.5~5.5的缓冲液,优选ph5.0的缓冲液;进一步的,综合分析④、⑤、⑥,步骤②中使用的ph4.5~5.5的缓冲液,优选ph4.5~5.5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更优选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实施例12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酶80g(具体酶见下表),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5,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实施例12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实施例13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木聚糖酶(300u/g)8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调节ph,搅拌絮凝(具体工艺参数见下表),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进行浊度(测定方法为中国药典2015版三部澄清度检查法)比较,结果见下表:

施例13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综合分析实施例13-1~实施例13-6及实施例6,步骤④中絮凝剂的加入量、絮凝的ph值及絮凝的搅拌速率等均影响絮凝效果,影响上清液b的浊度,进一步影响提取物的收率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①综合分析实施例13-1~实施例13-4及实施例6,絮凝剂的加入量影响絮凝效果,加入量为0.2~0.8%,优选加入量为0.3%~0.7%;

②综合分析实施例13-5~实施例13-8及实施例6,絮凝的ph值影响絮凝效果,絮凝ph为4.0~6.0,优选ph为4.5~5.5;

③综合分析实施例13-9~实施例13-12及实施例6,絮凝的搅拌速率影响絮凝效果,絮凝的搅拌速率为50转/min~200转/min,优选絮凝的搅拌速率为100转/min~150转/min。

对比例1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组成配比见下表),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200u/g)18g、木聚糖酶(300u/g)62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5,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对比例1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分析对比例1,可以看出:乙醇缓冲液的组成影响提取物的收率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对比例2: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用柠檬酸调节ph值(详细信息见下表);加入纤维素酶(200u/g)18g、木聚糖酶(300u/g)62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5,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对比例2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分析对比例2,可以看出:乙醇缓冲液的ph影响提取物的收率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ph值为4.0、6.0、7.0的缓冲液提取效果较差。

对比例3

①蒲公英粉的制备:将蒲公英去杂,洗净,50℃烘干4h,粉碎,过200目筛,得到蒲公英粉10kg(含水量6.0%,以干品计,蒲公英粉10kg);

②酶解-微波提取:加入80l乙醇缓冲液(ph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4l,95%乙醇16l),用柠檬酸调节ph值至5.0;加入纤维素酶(200u/g)80g,控制温度35℃,酶解1.0小时,然后高温80℃灭酶3min;微波提取6min,提取功率为900w,得到提取液;

③分离:将步骤②得到的提取液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a;

④絮凝:向步骤③的上清液a中加入壳聚糖,,加入量为上清液a质量的0.4%,用柠檬酸调节ph5.5,120转/min搅拌絮凝8min,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清液b;

⑤层析分离,对步骤④得到的上清液b经过大孔树脂层析分离,依次进行以下洗脱,(1)先用蒸馏水洗脱2个柱体积;(2)用5%乙醇溶液洗脱2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⑥减压干燥,对步骤⑤得到的洗脱液进行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蒲公英提取物;

对比例3得到蒲公英提取物的提取物收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含量、活性成分总收率结果如下:

对比分析实施例6、实施例8-10、实施例12及对比例3,可以看出:

①从对比例3可以看出:单独使用纤维素酶,提取收率低于2.0%,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也达不到75%;

②对比分析对比例3与实施例6,可以看出:与纤维素酶相比,使用木聚糖酶显著提升提取物收率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提取物收率由1.5%提升至3.0%,提升100%,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由72.5%提升至82.8%,提升14.2%。

③对比分析实施例12-1、实施例12-2及实施例6,可以看出:与单独使用木聚糖酶相比,使用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能提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由82.8%提升至85.7%,提升3.5%。

④对比分析实施例8-10及实施例6,可以看出:与单独使用木聚糖酶相比,重量比为1:3~4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能提升提取物的收率及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提取物收率由3.0%提升至3.6%(实施例8-10平均值),提升20%,提取物的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由82.8%提升至86.3%(实施例8-10平均值),提升4.2%。

⑤综合分析实施例8-10、实施例12-1及实施例12-2,当步骤②使用的酶木聚糖酶与纤维素酶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3~4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混合物效果更好。

实施例14:蒲公英提取物在抗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1、实验动物::icr小鼠,体质量13~16g,雌雄各半;

2、肺炎病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动物模型的制备:

模型组:用乙醚麻醉使小鼠轻度昏迷,仰卧固定;用1ml注射器取肺炎菌液0.05ml,用手触摸小鼠腹部,摸至左侧第3~4根肋骨之间;进针穿过胸腔,刺入肺小心推注。注射完成后,将小鼠置于笼内观察4h,无明显异状,则建模成功。

正常对照组:icr小鼠12只,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3、分组与给药

分组及给药:模型组小鼠84只,分成7组,每组12只。

(1)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2)肺炎病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模型组:模型组12只,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3)实施例1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4)实施例3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5)实施例4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6)实施例6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7)实施例8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8)实施例10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给药2周后进行评价

4、结果

给药后,观察小鼠生理、活动情况并记录,每日2次。正常组小鼠精神良好,行动灵活敏捷,毛发光泽,呼吸正常,饮食正常,体质量自然增长;模型组小鼠在感染肺炎病菌后的第1、2天均表现呼吸急促,活动量明显下降,食欲不振等,从第3天开始蒲公英提取物组有部分小鼠出现好转,并在7天之后出现显著好转,10天之后生理、活动情况正常,但模型对照组死亡情况较为严重

从实施例14中可以看出:

①本发明的蒲公英提取物对肺炎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至少50%的死亡率。

②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着治疗效果,当活性成分含量高于85%时,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减少75%的死亡率。

实施例15:蒲公英提取物在抗呼吸道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1、实验动物:icr小鼠,体质量13~16g,雌雄各半;

2、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动物模型的制备:

模型组:用乙醚麻醉使小鼠轻度昏迷,仰卧固定;以4ld50甲型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每鼠30μl,感染量为1ld50,建模成功。

正常对照组:icr小鼠12只,以生理盐水滴鼻,每鼠30μl。

3、分组与给药

分组及给药:模型组小鼠84只,分成7组,每组12只。

(1)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2)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模型组:模型组12只,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3)实施例2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5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4)实施例5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6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5)实施例6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6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6)实施例7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6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7)实施例9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6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8)实施例10制备的蒲公英提取物组:模型组12只,剂量以活性成分计,每日给予600mg/kg灌胃,分三次给予。

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饮水。

给药2周后进行评价

4、结果

给药后,观察小鼠生理、活动情况并记录,每日2次。正常组小鼠精神良好,行动灵活敏捷,毛发光泽,呼吸正常,饮食正常,体质量自然增长;模型组小鼠感染病毒后2天内未出现明显异常症状,第3天开始出现呼吸急促,行动迟缓,毛发无光泽,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蒲公英提取物组症状明显减轻,10天之后生理、活动情况正常,但模型对照组死亡情况较为严重。

从实施例15中可以看出:

①本发明的蒲公英提取物对甲型流感病毒引发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降低至少41.7%的死亡率。

②提取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着治疗效果,当活性成分含量高于85%时,治疗效果更好,可以减少66.7%的死亡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