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009发布日期:2019-04-20 03:18阅读:1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腹腔穿刺是用来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的方法;也可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还可用于腹腔灌洗、腹腔内注射药物等协助疾病治疗。

在诊断性穿刺过程中,我们常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吸适量腹水,用于不同的化验。传统注射器是通过医务工作者用人力抽注射器的拉杆来抽取液体,存在以下缺点:

1、操作者及助手反复抽吸及夹闭橡胶管既费时又费力;

2、助手长时间用力抽吸腹水,导致助手力量逐渐减小,在腹水较少时不能抽吸足量腹水用于化验,另一方面,在手术过程中注射器体外部分需要与患者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这就要求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一旦患者有身体上的活动,极易导致穿刺针活动损伤内脏组织;

3、由于操作空间有限,操作者及助手在反复抽吸过程中容易导致注射器接触隔离衣等有菌物品,污染注射器,导致化验结果异常,甚至引起腹水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腹腔穿刺术过程中注射器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它包括针筒、活塞杆以及针筒负压装置,所述针筒的前端设置有针头,针筒的尾端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手柄,所述活塞杆安装于针筒中,在活塞杆上靠近针头的一端安装有活塞,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筒外部,活塞杆外端部上设置有活动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筒负压装置包括筒体、固定卡槽、活动卡槽和限位卡扣;

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为瓦片状,筒体的底部设置为半圆形筒底,筒体一侧侧壁的下部沿筒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筒体侧壁前表面的中部与后表面的中部沿筒体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若干开口,所述限位卡扣的一端贯穿开口延伸至筒体的内部,限位卡扣与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限位卡扣的一端延伸至筒体的外部,限位卡扣铰接于开口位置处;

所述固定卡槽与活动卡槽为U字形,固定卡槽安装于筒体的开口端一侧,所述固定手柄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卡槽中;所述活动卡槽安装于筒体的内部沿筒体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活动手柄可拆卸地安装于活动卡槽中,在活动卡槽的侧壁上与所述滑槽的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复位杆,活动卡槽与筒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负压弹簧,负压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针筒上设置有刻度线,相邻所述开口之间的距离与针筒上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拉伸状态下的弹簧自动收缩的原理,可以对注射器针筒内产生负压环境,实现自动抽吸,大大的节省了工作者人力,省时省力。

2、注射器可拆卸地安装于针筒负压装置中,针筒负压装置可重复使用,比较环保。

3、腹腔穿刺术过程中可实现医务人员独立操作即可抽腹水,大大节省了人力。

4、限位卡扣之间的距离按照对应注射器的刻度线设计,这样可以随时限制活动手柄的位置,方便抽取一定体积的腹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针筒,2为活塞杆,3为固定手柄,4为固定卡槽,5为筒体,6为活动卡槽,7为活动手柄,8为负压弹簧,9为限位弹簧,10为限位卡扣,11为复位杆,12为开口,13为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针筒内负压状态的注射器,它包括针筒1、活塞杆2以及针筒负压装置,所述针筒1的前端设置有针头,针筒1的尾端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手柄3,所述活塞杆2安装于针筒1中,在活塞杆2上靠近针头的一端安装有活塞,活塞杆2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筒外部,活塞杆2外端部上设置有活动手柄7,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筒负压装置包括筒体5、固定卡槽4、活动卡槽6和限位卡扣10;

所述筒体5的侧壁设置为瓦片状,筒体5的底部设置为半圆形筒底,筒体5一侧侧壁的下部沿筒体5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13,筒体5侧壁前表面的中部与后表面的中部沿筒体5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若干开口12,所述限位卡扣10的一端贯穿开口延伸至筒体5的内部,限位卡扣10与筒体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9,限位卡扣10的一端延伸至筒体5的外部,限位卡扣10铰接于开口位置处;

所述固定卡槽4与活动卡槽6为U字形,固定卡槽4安装于筒体5的开口端一侧,所述固定手柄3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卡槽4中;所述活动卡槽6安装于筒体5的内部沿筒体5的轴线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活动手柄7可拆卸地安装于活动卡槽6中,在活动卡槽6的侧壁上与所述滑槽13的位置对应处安装有复位杆11,活动卡槽6与筒体5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负压弹簧8,负压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针筒1上设置有刻度线,相邻所述开口12之间的距离与针筒1上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原理如下:

首先,滑动滑槽13中的复位杆11运动至筒体5开口端一侧,活动卡槽6与筒体5的底面之间设置的负压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将固定手柄3安装于固定卡槽4中,活动手柄7安装于活动卡槽6中,针筒1固定安装于针筒负压装置上;与此同时,限位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限位卡扣10处于关闭状态,限位卡扣10限制活动卡槽6的移动,即限制活动手柄7的位置移动;

然后,将本装置移动至患者需要手术的位置处,手动按压限位卡扣10,限位弹簧9进一步被压缩,限位卡扣10绕铰接处转动,在负压弹簧8收缩力的作用下活动卡槽6通过限位卡扣10,活动卡槽6带动活动手柄7运动,活塞杆2伸出针筒1外,针筒1中的确定体积内实现负压环境,患者腹水自动抽出至针筒1内;由首及尾依次按压限位卡扣10,操作员完成针筒1内抽取腹水作业;

最后,将抽取有腹水的针筒1从针筒负压装置上取下,针筒1内的腹水即可进行进一步检验,手动驱动复位杆11运动至初始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抽取下一注射器腹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